古典诗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妙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妙用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通常会学习与细胞、遗传、生态学、进化等相关的知识,这
些知识本身较为抽象,缺乏具体的形象与情感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甚至形成学科恐惧心理。
然而,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粹,不仅能传承中华文明,而且当中蕴含着丰富的
生物知识。
因此,通过古典诗词对生物知识进行启发式教学,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又增加了情感色彩,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成绩。
下面以三个方面来阐述古典诗
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妙用。
一、古诗词中的生物知识
教师可以在教授生物知识的同时,结合古诗词,开启生物启示之门。
例如,在讲解细
胞时,可以引用唐代杜甫所写《登高》中的诗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
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通过这句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清代冯班的“珠泪”实为珍珠层的细胞核,珍珠层的存在使得珠的层次层次分明;“玉生烟”的“烟”是
指种菜时蔬菜旺盛茂盛的样子,蔬菜的生长离不开细胞的分裂与增殖;“可待成追忆”指
的是人类的遗传现象,因此,学生通过古诗词阅读,可以理解细胞分裂、遗传等概念,加
深学科的理解与记忆。
生物学科本身就蕴含着大量的诗情、画意,壁虎、蝴蝶、植物等都是诗词中经常出现
的动植物。
教师可以通过生物知识展开古诗词的阅读,引导学生对古诗词有更深刻的理
解。
例如,在讲解生态谷物时,可以引用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诗句“离
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通过这句诗,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生
态平衡的概念,草原的每年苍茫,都伴随着草木的生长与枯萎,火灾的风险不断增加,这
一切都体现了自然生态的演化。
三、取义于古诗词
古诗词中充满着人生哲理,教师可以引用古诗词并将其与生物知识相结合,帮助学生
对知识进行深度理解。
例如,讲述生态系统时,可以引用唐代杜甫的《登高》中的诗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水东逝,光阴不再回。
”这句诗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逝,
这与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生存也密切相关,而物种的生存与其生态适应性密切相关,生态适
应性就像是物种逆境中钻石一样,越是逆境,生态适应性越强,教育学生要懂得坚韧不拔
的生态态度。
综上所述,古典诗词与生物知识相结合,能够将生物知识的抽象概念变得更加具体化,同时启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能够更轻松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
尝试使用古典诗词,并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让生物知识更加深人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