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1年西双版纳州狂犬病流行特征及防控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2011年西双版纳州狂犬病流行特征及防控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西双版纳州狂犬病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本病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西双版纳州2008-2011年狂犬病疫情和防控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进行分析。
结果 2008—2011年西双版纳州共发生人间狂犬病16例,其中景洪市12例,勐腊县3例,勐海县1例。
2008年西双版纳州景洪市首次发生人间狂犬病,至2010年仅在景洪市不同乡镇流行,2011年勐腊县和勐海县首次发生人间
狂犬病。
主要流行季节为9月和10月;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以青壮年为主;男
性10例,女性6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16例病人均有犬类暴露史,其中14例未作任何暴露后处置,2例虽接种过狂犬病疫苗但因潜伏期短在未完成全程免疫
即发病。
对疫点采取以灭犬为主的防控措施,疫区采取以犬类管理、免疫和消灭
病犬、流浪犬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
结论西双版纳州狂犬病疫情在县、市间及
其不同乡镇之间蔓延扩散,虽开展了防控工作,但防控措施的落实尚有差距,疫
情态势仍较严峻,应全面落实狂犬病综合防控措施,防止大范围流行。
【关键词】狂犬病流行特征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以犬类和野生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人兽共患病。
狂犬病可防,不可治,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为100%。
西双版纳州辖景洪市、
勐海县、勐腊县,自2008年西双版纳州发生首例人间狂犬病后,近4年来人间
狂犬病疫情明显上升,成为当地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现将2008—2011年西双
版纳州狂犬病疫情进行分析,为该病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病例资料来源于疫情报告信息系统和个案调查表,对所有病例采用描述流行
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资料由景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勐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勐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
2008-2011年狂犬病防治情况由景洪市畜牧兽医
站提供。
2 结果
2.1 流行特征
2.1.1 发病情况 2008-2011年西双版纳州共发生人间狂犬病16例,均为本地
感染病例。
其中景洪市12例,勐腊县3例、勐海县1例。
2008年10月西双版纳州发生首例狂犬病,随后,发病数逐年上升,2009年2例,2010年5例、2011
年8例。
2008-2010年疫情仅发生于景洪市,2011年勐腊和勐海县首次发生狂
犬病。
2.1.2地区分布迄今,景洪市、勐腊县和勐海县均有狂犬病流行。
疫情波及8
个乡镇及4个农场,其中景洪市5个乡镇和3个农场(大渡岗茶场、大渡岗农场、景洪市城区、景洪街道办、景洪工业园区、景讷乡、嘎洒镇、勐养镇、景洪农场
和勐罕镇),勐腊县3个农场(勐腊农场、勐腊县热作公司、勐腊县勐满农场各
1例),勐海县曼真乡。
近几年,疫情具有不断扩散的趋势。
2.1.3 季节分布西双版纳州15例狂犬病病例中,1月、2月、3月、4月各发
病1例,6月发病2例,8月1例,9月5例,10月3例,11月1例,12月1例,几乎各月均有病例发生,以9月和10月发病数较多,占总发病数的50%。
2.1.4人群分布职业分布为工人6例,农民7例,散居儿童3例。
男性10例,女性5例。
年龄分布为2—9岁3例,10—20岁1例,30—40岁6例,41—50岁
4例,50—60岁1例,60—70岁1例。
患者以工人和农民为主,占总发病数的80%。
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以青壮年为主,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2.1.5传染源 16例狂犬病病例中,15例为犬咬伤,Ⅲ级暴露,占总发病率的9
3.75%;1例为与犬密切接触,属Ⅱ级暴露,占总发病率的6.25%。
2例为哈叭
犬咬伤,其余均为本地犬咬伤,犬为本病主要传染源。
2.2 临床特征根据16例狂犬病病例临床资料,潜伏期最长为4个月,最短为
7天。
大多数病例均具有狂犬病典型临床表现,病程最长为14天,最短为2天。
15例有恐水和烦燥表现,8例有恐风症状;除1例无发热外,其余均有发热。
无
恐水和烦燥的1例病人仅出现流涎、颈项无力和发热,发病后4天死亡,该病人
唾液经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进行狂犬病病毒免疫荧光试验和RT-PCR检测,狂犬
病病毒抗原和核酸为阳性,为实验室诊断病例。
16例狂犬病病人的犬伤部位,上
肢7例、下肢4例、头面部5例。
头面部咬伤者,潜伏期明显短于上肢咬伤者,
上肢咬伤者短于下肢咬伤者。
2.3 防控措施发生狂犬病疫情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防控工作,积
极落实防控措施,对疫点采取以灭犬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捕杀疫点所有犬和猫,尸体深埋,并对污染环境进行消毒处理,一年内禁止养犬。
疫区采取以犬类“管、免、灭”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所有养犬户均需对犬类进行登记、免疫和拴养,对流浪犬和拒免犬进行捕杀。
同时,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
群众的自我防病意识。
2008—2011年景洪市开展了犬类狂犬病疫苗接种工作,犬
类免疫情况见附表。
附表景洪市2008—2011年狂犬病防治情况表
3 讨论
近几年,云南省狂犬病发病数不断上升,疫区面积不断扩大,成为日益严重
的公共卫生问题[1-5]。
以往,云南省狂犬病主要流行于滇东北和滇东南地区的昭通、曲靖、文山和红河州(市)[1],近几年疫区范围不断扩大[2-5],2008年西双版纳州首次发生人间狂犬病,随后疫情不断扩散,2010和2011年西双版纳州狂
犬病流行较为严重,发病数明显上升,疫区面积显著扩大,表明疫源广泛存在,
狂犬病防控形势较为严峻,因此,加强全州狂犬病防制工作,避免发生大范围流
行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从发病地区来看,2008-2010年疫情仅发生在景洪市,2011年勐腊县和勐海县相继流行,疫情波及3个县、市8个乡镇,这与家养犬密度大、流浪犬增多、
乡镇之间犬只流动大和犬只免疫率低有密切关系。
除景洪市大渡岗乡发生2例,
勐罕镇3例外,其余乡镇或农场发生过1例就不再出现新的病例,此与发生疫情
的乡镇采取了强有力的防控措施有关。
发病地区除景洪市城区发生过1例外,均
发生在居住环境较差的边远山区,当地犬只几乎未免疫,群众狂犬病防病意识不足。
16例病例中,除1例为麻痹型外,其余均为狂燥型,恐水症状明显,临床表现典型,结合流行病史不难做出临床诊断。
这16例病人中,14例在犬伤后未作
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另两例虽经伤口处理及接种狂犬病疫苗,但由于潜伏期短
未完成全程免疫即发病。
因此,各地犬伤(疫苗)门诊应严格遵照卫生部颁布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狂犬病暴露预
防处置操作指南》对暴露人群进行规范处置,除重视疫苗接种外,更应做好伤口
清洗处理,并尽量建议暴露者使用抗狂犬病病毒血清或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
减少暴露人群的发病。
更为重要的是,加大农村和边远地区人群对狂犬病防治知
识的宣传力度,使狂犬病防治知识家喻户晓,尤其是犬伤后及时到医疗卫生机构
进行暴露后处理。
总之,提高暴露人群规范处置率,是减少人狂犬病发生的重要
措施。
犬类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做好犬类的管理和免疫是控制狂犬病的关键。
近几年,西双版纳州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与家庭养犬数不断增加,犬密度大,缺
乏有效管理和免疫有关。
虽然西双版纳州畜牧兽医部门开展了犬类狂犬疫苗接种
工作,在控制犬间疫情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然而,由于各地犬只免疫率差别较大,并未能达到控制犬间疫情的免疫覆盖率(70%以上),因此,加强犬类管理,提高犬只免疫率和及时捕杀病犬,疯犬、流浪犬是控制西双版纳州狂犬病流行的
重要措施,而落实这些防控措施,需要在政府领导下,畜牧、卫生和公安等多部
门合作,齐抓共管,才能有效控制狂犬病的流行。
参考文献
[1]张海林,何建华. 云南省狂犬病流行及防制策略[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3,19(1):127-128.
[2]丁继超,张海林,李琼芬,等. 云南省1976-2009年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C].全国狂
犬病防控高层论坛,2010,201-205.
[3]张云智,张海林,杨卫红,等. 云南省2006年人间狂犬病疫情分析[J].云南预防医学杂
志,2007.12(3):88-89.
[4]杨卫红,张海林,章域震,等.云南省2008年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自然医学杂
志,2011.12(4):268-270.
[5]张海林,唐青,陶晓燕,等.云南省保山市人间狂犬病调查及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J].中华流
行病学杂志,2008.29(9): 899-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