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二姓名
一、积存与运用〔2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10分〕
qǐ〔〕首 xī〔〕利罪niè〔〕执 niù〔〕 kuì〔〕赠璀càn〔〕蜿yán( )nüè( )待睥睨( ) 长吁〔〕短叹祈祷 ( ) 鞭挞 ( ) 酷热( ) 污秽( ) 盛气 ling( )人 qiáocuì( )( ) lǐn liè( )( )
2、以下字形精确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 精灵苍芒蠢笨呻吟 .
B 珩娥祈祷湘妃咆哮
C 升藤眷念博识美艳
D 忙碌播弄蓬勃罪孽
3、结合语句解释词语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
A.(屈原)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傲慢的样子。
〕
B.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
〔形容:面容,脸色。
〕
C.我要向你稽首〔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 D.它飞舞着,像个精灵。
〔精灵:鬼怪。
〕
4、指出以下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4分〕
〔1〕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
〔2〕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3〕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
〔〕
〔4〕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
大海深处。
〔〕
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雪》是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最为明朗的一篇。
它的景物描写细致生动,用词精确。
B《雷电颂》中的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
C巴金的散文诗《月》中“月的光是死的光〞一句表现了作者对冰冷的月光并不观赏,作者向往和追求
的是光和热。
D纪伯伦是黎巴嫩诗人、画家。
他塑造的海浪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热爱,尤其是对自己的祖
国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6、“一年之季在于春〞。
春作为四季之首,是洋溢着诗情画意的季节,关于春的成语和诗句俯拾即是,请你分别写出2个关于春的成语和诗句,多写1个可另加1分。
〔3分〕
7、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3分)
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全部的黑暗。
〔1〕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 _ ______
〔2〕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 ____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13分〕
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
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
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
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
你们宇宙中伟大的艺人们呀,尽量发挥你们的力量吧。
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雷!你那轰隆隆的,是你车轮子滚动的声音?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边上去呀!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鞺鞺鞳鞳的咆哮,我要飘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
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
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
你劈吧,劈吧,劈呀!把这比铁还巩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临时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明媚的,多么眩目的光明呀!
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
我了解,你的本身就是火,你,你这宇宙中的最伟大者呀,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了解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炸裂呀,我的身体!炸裂呀,宇宙!让那赤条条的火滚动起来,像这风一样,像那海一样,滚动起来,把一切的有形,一切的污秽,烧毁了吧,烧毁了吧!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
1、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分〕
2、《雷电颂》选自历史剧____________,这是一台话剧。
“雷电颂〞局部属于人物的____________,这是一种非常具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段,可以直接展现人物内心深刻而复杂的矛盾。
〔2分〕
3、下面各选项节拍停顿正确的选项是 (2分) 〔〕
A.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B.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C.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D.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4、课文运用了象征手法,说说风\,雷\,电\,洞庭湖等形象的象征意义。
〔2分〕
5、感情朗读,说说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6、这篇散文诗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增强语句的气概和情感色彩,到达了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以火一般的激情直接感染观众。
试举例说明。
〔3分〕
(二)一颗豆粒〔16分〕
①我认识一位视一颗豆粒为自己生存意义的夫人。
②她大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二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悲剧来临她家。
丈夫因交通事故身亡。
这是一次非常微妙的交通事故,丈夫不仅自己身亡,而且最后还被法庭判成了加害者。
为此,他的妻子只
得卖掉土地和房子来赔偿。
③母亲和两个孩子背井离乡,辗转各地,好不简单得到某一家人的同情,把一个仓库的一角租借给他们母子三人居住。
④只有三张榻榻米大小的空间里,她铺上一张席子,拉进一个没有灯罩的灯泡。
一个炭炉,一个吃饭兼孩子学习两用的小木箱,还有几床破被褥和一些旧衣服,这是他们全部家当。
⑤为了维持生活,妈妈每天早晨6点离开家,先去附近的大楼做清扫工作,中午去学校援助学生发食品,晚上到饭店洗碟子。
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已是深夜十一二点钟了。
于是,家务的担子全都落在了大儿子身上。
⑥为了一家人能活下去,母亲披星戴月,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生活还是那么清苦。
他们就这样生活着,半年、8个月、10个月……做母亲的哪能忍心让孩子这样苦熬下去呢?她想到了死,想和两个孩子一起离开人间,到丈夫所在的地方去。
⑦有一天,母亲泡了一锅豆子,早晨出门时,给大儿子留下一张便条:锅里泡着豆子,把它煮一下,晚上当菜吃,豆子烂了时少放点酱油。
⑧这天,母亲干了一天活,累得疲乏不堪,实在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
她偷偷买了一包安眠药带回家,打算当天晚上和孩子们一块死去。
⑨她翻开房门,见两个儿子已经钻进席子上的破被褥里,并排入睡了。
突然,母亲发觉当哥哥的枕边放着一张纸条,便有气无力地拿了起来,上面这样写道:
⑩“妈妈,我照您便条上写的那样,认真地煮了豆子,豆子烂时放进了酱油。
不过,晚上盛出来给弟弟当菜吃时,弟弟说太咸了,不能吃。
弟弟只吃了点冷水泡饭就睡觉了。
⑾“妈妈,实在对不起。
不过,请妈妈信任我,我确实是认真煮豆子的。
妈妈,求求您,尝一粒我煮的豆子吧。
妈妈,明天早晨不管您起得多早,都要在您临走前叫醒我,再教我一次煮豆子的方法。
⑿“妈妈,今晚上您也肯定很累吧,我心里明白,妈妈是在为我们操劳。
妈妈,谢谢您。
不过请妈妈肯定保重身体。
我们先睡了。
妈妈,晚安!〞
⒀泪水从母亲的眼里夺眶而出。
⒁“孩子年纪这么小,都在坚韧地伴着我生活……〞母亲坐在孩子们的枕边,伴着眼泪一粒一粒地品尝着孩子煮的咸豆子。
一种必须坚强地活下去的信念从母亲的心里生成出来。
摸摸装豆子的布口袋,里面正巧剩下倒豆子时残留的一粒豆子。
母亲把它捡出来,包进大儿子给她写的信里,她决定把它当做护身符带在身上。
⒂十几年的岁月流逝而去,兄弟俩长大成人。
他们性格开朗,为人正直,双双毕业于妈妈所chōng jǐng〔〕和期望于他们的一流国立大学,并找到了中意的工作。
⒃直到如今,那一粒豆子和信,仍时刻不离地带在这位母亲身上。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辗转〔〕被褥〔〕 chōng jǐng〔〕
2、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次非常微妙的交通事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作者在一一描写了“她〞家的家当后,又强调“这是他们的全部家当。
〞作者为什么要做这一强调?〔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段中,母亲为什么想到了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⑾段中,大儿子为什么向母亲抱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⒁段中母亲最终放弃了自杀的念头,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完《一颗豆粒》后,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0分〕
从下面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高山无语,但阅尽世事沧桑;大海怒吼,却源自细流无声。
鲜花绽放、枯叶凋零、金蝉脱壳、蜘蛛结网。
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充满智慧,深蕴哲理。
崇尚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我们的情感才会更加丰富,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请以“感想自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可以写你与大自然相处的某种经历,也可以写某种情感的变化过程或某种思考和感想等等。
〔2〕以《我从来没有这样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提示:在生活的海洋中,有些事使你感到愉快、冲动;有些事使你感到苦恼、后悔;有些事使你感到反感、惊讶……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写出来。
要求:〔1〕题目补充完整。
〔2〕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法。
第二单元过关检测试二参考答案
一、1、略 2、A 3、D 4、〔1〕比喻〔2〕排比〔3〕比喻〔4〕拟人 5、
A 6、略 7、例如:吹走世间的尘埃,吹绿田野里的庄稼滋润人们的心田,滋润干涸的土地。
二、〔一〕1、主要写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来摧毁黑暗,表达对光明的渴盼。
2、《屈原》内心独白 3、D
4、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5、风雷电象征了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
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追求光明的热切心愿。
6、夸张的艺术手法,让屈原凭借暴风、怒雷、闪电的翅膀,展开美好的梦想,飞向光明的境地,凭借他们的力量,消灭一切黑暗。
拟人兼呼告修辞,还有反
复、排比,使独白既最直接最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又具有诗的形式美,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你们风,你们电,你们雷〞“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
〔二〕1、zhǎn rù向往
2、因为“丈夫不仅自己身亡,而且最后还被法庭判成加害者。
〞
3、进一步突现他们家庭的贫穷,为下文故事开展作铺垫。
4、她不忍心让孩子和她一起苦熬岁月。
〔没有信心和勇气坚持下去〕
5、他没有把豆子煮好。
6、儿子的坚强给了她生活下去的信念。
〔从儿子身上看到了期望〕
7、母亲----艰辛抚养两个儿子,并且最终战胜死亡。
大儿子----承当家务,体谅母亲,给了母亲生活的信念。
〔三〕1.C(本文表现了鹤被残杀的过程及其种种痛苦的情状,从而引发了读者强烈共鸣和心灵的震荡。
)
2.天空的湛蓝雨水的清润土地和森林(应抓住第9段关键句“这天空不再湛蓝,这雨水不再清润,这土地越来越少,这森林愈来愈疏〞来概括。
)
3.清静的湖泊故土的芦苇丛水湄之上的恋歌平静如水的往昔(应抓住第5段关键句“让她停留吧,让她寻觅清静的湖泊、她故土的芦苇丛。
〞和第7段第1句“她开始思念水湄之上的恋歌,思念平静如水的往昔。
〞)
4.排比、反问、反复、比喻(提示:排比:她痛苦,她挣扎,她舞蹈,她悲吟);反问:渐趋消逝的难道仅仅是白鹤吗?反复:她多么不情愿,多么不情愿下坠;比喻:她是大自然跃动的精灵。
)表达上的作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鹤被残杀的过程及其种种痛苦的情状,从而引发了读者强烈共鸣和心灵的震荡。
(提示:本文多种修辞手法运用是与鹤遭到残酷杀戮时种种痛苦情状的描绘紧紧关联的,主要的作用是给读者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和心灵上的震撼)
5.鹤的被残杀,不仅是鹤与自然界生灵的悲伤,也是人类自身的悲伤。
它警示我们,假设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得不到制止,人类将受到同样的报复。
(提示:文末句中的“殷红〞、“空怅的回音〞实际上是对人类的一种警示,作者的含蓄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认识与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