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件共37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一:中国现代教育的复兴之路是 如何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
讨论二:你们认为现行中国教育面临 怎样的问题?
中国现代教育的复兴之路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
第1步:1977年开始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第2步:20世纪80年代提出“三个面向”指导方 针
第3步: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 第4步:1993年,发展高等教育—“211工程” 第5步: 1995年,提出科教“科兴教国兴战国”略是指全面落实科
39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998美元,在世界经济体中排第22位。
必修3第21课
新会实验中学 陈君艳
1.了解创建人民教育事业的措施以及 一系列教育方针;知道探索社会主义教育道 路的具体措施以及巨大成就;简述在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在教育方面有何挑 战,具体做法如何。
2.重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 迎接挑战的措施。
······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 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 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 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1985年)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再次指出: “经济发展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 全国第二、三四五次人口普查的文盲人数
2.5
2
1.5 1
文盲人数
0.5
0 1962年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上表说明了什么?
“文革”期间文盲人数没有减 少,说明期间教育停滞不前。
1977年冬天,全国有 570多万考生参加了 考试。年龄由13岁到 37岁不等。至今,这 是世界考试史上人数 最多的一次。
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 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 日制、半工半读、业余教育共同发展,培
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 备的建设人才。
思考二:看图了解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为什么得到较快发展?
1、新中国成立,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愿望。 2、第一代领导集体制定适宜的教育方针。 3、人民政府的重视。
比旧中国最多 时增长
1947年的3.3倍
中等 学校
80993所
1949年的 14.1倍
1432万人
1946年的6.9倍
小学 1681000所
1949年的 4.9倍
11626.9万 人
1946年的3.9倍
看上表并回答:①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哪些发 展?②为什么得到较快发展?
思考一: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哪些发展?
1977年,在人 民大会堂,邓 小平果断决策: 恢复中断十年 的高考制度。
······
趋势
奠基
蓬勃发展
挫折
1949年 1966年 1976年
年份
(08年广东).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 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的教育方针是( )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来”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 织教学”
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 展专门学院”
思考四:新中国的教育事业遭到挫折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原因: ★表现:
思想的泛滥 师生被卷入批走资派的活动中
1966年,高考制度被废止
招收“工农兵学员”
★影响: 使中国的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
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为下降,中国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面对“四人帮”的破坏,邓小平义正词 严: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 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
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 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
第6步:启动“希望工程”置。
你认为现行中国教育面临怎样的问题?
1、教育投入总量不足; 2、义务教育在不同地区的发展不平衡; 3、教育师资队伍质量参差不齐,待遇偏低; 4、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素质教育难以落实; 5、独生子女较多,素质参差。
• 1 新中国建立(1949年):
①接管改造旧教育,创建社会主义新教育
②教育面向工农,面向国家建设
标志:第一次 全国教育工作 会议的召开
• 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①毛泽东提出三育(德智体)
②倡导“两种教育制度”—全日制和半工半读制度
思考一: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哪些发展?
3、主要表现:
中国的科技教育与 文学艺术第21课现 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课件共37张PPT
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自1965年独立以来,新加坡克服没有自然资源、国内市场需求小等不利
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迈入工业化国 家的行列,成为 2005年,新加坡的国内生产总值为913.42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体中排第
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 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08年海南).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 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 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 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 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 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 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3.难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探索中成败的 原因;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 的辩证关系。
1、人民教育的奠基
1949-1966年
2、动乱中的教育
1966-1976年
3、教育的复兴
1977年至今
1965年学校 数
比旧中国 最高时增 长
高等 学校
434所
1947年的 1.1倍
1965年在 校生
67.4万人
“文革”期间推荐的工农兵学
文革时,人们每当说话前必须先念“语录”。 一天,有对农民夫妻发生口角,男方扯着 女方去公社离婚,找到了张秘书。
男:“下定决心”,我们离婚。 女:“排除万难”,再过几年。 张秘书:“抓革命促生产”,你们的事 ,“红军不怕远征难”,麦收过后 再来谈!
(08年全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教育获得巨大发展,体现在( )
①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
新能力的理论 ②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
育 ③完善了教育立法 ④形成初等、
中等、高等教育体系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北大交的白“红卷文卫的革兵张”在铁中批生清斗成华北了大大“学校反校长潮门陆流被平英等雄人”
讨论二:你们认为现行中国教育面临 怎样的问题?
中国现代教育的复兴之路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
第1步:1977年开始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第2步:20世纪80年代提出“三个面向”指导方 针
第3步: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 第4步:1993年,发展高等教育—“211工程” 第5步: 1995年,提出科教“科兴教国兴战国”略是指全面落实科
39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998美元,在世界经济体中排第22位。
必修3第21课
新会实验中学 陈君艳
1.了解创建人民教育事业的措施以及 一系列教育方针;知道探索社会主义教育道 路的具体措施以及巨大成就;简述在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在教育方面有何挑 战,具体做法如何。
2.重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 迎接挑战的措施。
······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 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 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 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1985年)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再次指出: “经济发展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 全国第二、三四五次人口普查的文盲人数
2.5
2
1.5 1
文盲人数
0.5
0 1962年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上表说明了什么?
“文革”期间文盲人数没有减 少,说明期间教育停滞不前。
1977年冬天,全国有 570多万考生参加了 考试。年龄由13岁到 37岁不等。至今,这 是世界考试史上人数 最多的一次。
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 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 日制、半工半读、业余教育共同发展,培
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 备的建设人才。
思考二:看图了解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为什么得到较快发展?
1、新中国成立,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愿望。 2、第一代领导集体制定适宜的教育方针。 3、人民政府的重视。
比旧中国最多 时增长
1947年的3.3倍
中等 学校
80993所
1949年的 14.1倍
1432万人
1946年的6.9倍
小学 1681000所
1949年的 4.9倍
11626.9万 人
1946年的3.9倍
看上表并回答:①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哪些发 展?②为什么得到较快发展?
思考一: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哪些发展?
1977年,在人 民大会堂,邓 小平果断决策: 恢复中断十年 的高考制度。
······
趋势
奠基
蓬勃发展
挫折
1949年 1966年 1976年
年份
(08年广东).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 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的教育方针是( )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来”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 织教学”
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 展专门学院”
思考四:新中国的教育事业遭到挫折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原因: ★表现:
思想的泛滥 师生被卷入批走资派的活动中
1966年,高考制度被废止
招收“工农兵学员”
★影响: 使中国的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
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为下降,中国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面对“四人帮”的破坏,邓小平义正词 严: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 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
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 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
第6步:启动“希望工程”置。
你认为现行中国教育面临怎样的问题?
1、教育投入总量不足; 2、义务教育在不同地区的发展不平衡; 3、教育师资队伍质量参差不齐,待遇偏低; 4、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素质教育难以落实; 5、独生子女较多,素质参差。
• 1 新中国建立(1949年):
①接管改造旧教育,创建社会主义新教育
②教育面向工农,面向国家建设
标志:第一次 全国教育工作 会议的召开
• 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①毛泽东提出三育(德智体)
②倡导“两种教育制度”—全日制和半工半读制度
思考一: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哪些发展?
3、主要表现:
中国的科技教育与 文学艺术第21课现 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课件共37张PPT
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自1965年独立以来,新加坡克服没有自然资源、国内市场需求小等不利
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迈入工业化国 家的行列,成为 2005年,新加坡的国内生产总值为913.42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体中排第
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 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08年海南).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 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 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 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 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 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 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3.难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探索中成败的 原因;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 的辩证关系。
1、人民教育的奠基
1949-1966年
2、动乱中的教育
1966-1976年
3、教育的复兴
1977年至今
1965年学校 数
比旧中国 最高时增 长
高等 学校
434所
1947年的 1.1倍
1965年在 校生
67.4万人
“文革”期间推荐的工农兵学
文革时,人们每当说话前必须先念“语录”。 一天,有对农民夫妻发生口角,男方扯着 女方去公社离婚,找到了张秘书。
男:“下定决心”,我们离婚。 女:“排除万难”,再过几年。 张秘书:“抓革命促生产”,你们的事 ,“红军不怕远征难”,麦收过后 再来谈!
(08年全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教育获得巨大发展,体现在( )
①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
新能力的理论 ②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
育 ③完善了教育立法 ④形成初等、
中等、高等教育体系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北大交的白“红卷文卫的革兵张”在铁中批生清斗成华北了大大“学校反校长潮门陆流被平英等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