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术后ARDS的肺保护性通气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外循环术后ARDS的肺保护性通气治疗
摘要】目的主要是讨论研究体外循环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诊断
和用呼吸机进行保护性通气的治疗。

方法将在我院行体外循环术后ARDS 的36 例
患者分为两组,为传统机械呼吸组12 例和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组24 例,分析传
统机械呼吸组和肺保护性通气组的体外循环术后ARDS 的治疗经过。

结果在传统
组12 位患者中平均带机时间为7 天,死亡7 例,病死率58.33%;肺保护性通气
组24 例中平均上呼吸机的时间为6 天,死亡5 例,病死率为20.83%,两组数据
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肺保护性通气治疗比传统
机械治疗有效,可以提高术后ARDS 患者的成活率。

【关键词】体外循环术后;ARDS;肺保护性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具体的表现有:1进行性的呼吸窘迫,2难
治性低氧血症,在临床上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1]。

急性肺损伤(ALL)的定义为病人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当急性肺损伤发展到一定的阶
段时,就演变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进行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容易并发急性呼
吸窘迫综合征(ARDS)。

一直以来,在临床上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后都是普遍采用比较传统的机械通气治疗原则[2],但是我们研究发现使用这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并不能有效降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死率,一直以来该类病
人的病死率可以说是居高不下。

如何有效的降低该类患者的病死率一直临床上研
究和讨论的热点,近年来发现肺保护性通气治疗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可以明显的降低患者病死率。

有学者提出两个策略,一是允许高碳酸血,二是肺
开放策略,都为了更好的保护肺功能___________[3]。

现将我院呼吸内科36例体外循环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治疗经过整理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行体外循环术后36例患者,
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12例为传统机械呼吸组,24例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组,36例病人中男性28例,女性8例,年龄从56~74岁,平均年龄为67岁,且两
组患者均无心肝肾等慢性疾病。

1.2 方法
传统机械呼吸组患者在术后采用正压通气习惯的方法,选用大潮气量和低呼
吸频率的来维持呼吸功能[4];而保护性肺通气组患者采用上述策略,使用压力来控制患者的通气,设置吸气压60cmH2O,在持续了5分钟后降低吸气压,同时
又不能降的太低,以能保持肺开房为宜。

1.3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均经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和两样本率比较的
U检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采用传统机械呼吸组患者平均带机时间为7天,死亡7例,病死率 58.33%;
肺保护性通气组24例中平均上呼吸机的时间为6天,死亡5 例,病死率为
20.83%。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分析见表1
表1 两种机械通气方式对患者死亡率和带机时间的比较
注:保护性肺通气组和传统机械呼吸组病死率比较*P<0.05
3 讨论
目前在临床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患者呈现一个较快增长的趋势,而体外循环术后如果护理监测不到位易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这可能
与手术时操作时间过长,操作是过于用力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以及在手术后
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有关[5-7]。

目前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临床上
也没有非常有效的方法,只能依靠医护人员的严密监测。

体外循环术急性呼吸窘
迫综合征患者的病死率也是一直的居高不下,因此寻求一种术后新型的护理措
施才是解决这种情况的有效手段。

从上述的研究数据中我们发现, 36例体外循
环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将其分为传统机械呼吸组12 例和保护性肺通气组24
例两组,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在平均带机时间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传统机械
呼吸组的术后病死人数为7例,病死率为58.33%,反观保护性肺通气组术后病
死人数只有4例,病死率只有16.67%,这就充分说明临床上如果病人采用保护
性肺通气方案来治疗体外循环术后的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预后要明显的优于
传统机械呼吸组。

长期采用机械通气的患者,由于吸入氧浓度过高,极有可能会发
生氧中毒。

且由于肺部的损伤,容易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使肺间质水肿,更
加损害肺功能,所以传统机械呼吸组患者一定要控制吸入氧的浓度,尽量不要吸
入高浓度的氧,以低于FiO2小于60%为宜[8-9]。

肺保护性治疗组中,我们建议
和使用小潮气量的通气方案,因为在使用小潮气量时会导致PaCO2的升高,适
度缓慢的PaCO2升高对患者机体不会有很明显的影响,因为适度CO2升高可以
刺激交感神经,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交感神经的兴奋,儿茶酚胺的释放可以直接扩
张周围血管改善了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的改善可以提高和氧的结合,促进肺部功
能恢复[10]。

综上所述,保护性肺通气组比传统机械呼吸组可以明显降低术后病死率,在
临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薛志强,段蕴铀,孟激光等.肺保护性通气治疗胸腔海水致急性肺损伤的实验
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2):1358-1360.
[2]金发光,李王平,南岩东等.肺保护性通气对犬海水淹溺型肺水肿的治疗作用[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8):716-719.
[3]曹亮,杨一峰,杨进福等.体外循环术后ARDS的肺保护性通气治疗[J].中南大
学学报(医学版),2007,32(6):1080-1084.
[4]曾因明,孙大金.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M].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
社,1996.154-179.
[5]聂振红,张毅强.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灌注肺的早期诊断[J].山东医
药,2006,46 (2): 28-29.
[ 6]Chan K P,Stewart TE. Clinical use of 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in adult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J]. Crit Care Med, 2005,
33(33Suppl):S170-174.
[7]符韶鹏,吕民,张秀和,等.机械通气对体外循环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6,22(9):864-866.
[8]崔乃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新进展.急救与重症监护学,2001,
9(7):28
[9]林明祥,翁陈华,麦隽。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
疗效观察.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8):622
[10]陈柏成.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ALI与ARDS[ J].重庆医学,2005, 34(5 ):
772-775.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