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3.11师说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名词作动词,低于 (3)而耻.学于师 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愚,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 (5)小.学而大.遗 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6)位卑则足羞. 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
(7)孔子师.郯子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23456
4.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用来……的。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吾从.而.师之 古义:两个词,“从”是跟从,“而”表顺承。 今义:一个词,表示在上文的情况下出现的结果。 (4)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今义:许多人。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23456
3.一词多义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1)师 ②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③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1)师 ⑤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⑥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军队)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2)传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23456
①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 ②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7)而 ③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 ④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⑤如是而已(表陈述语气)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 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的意思,表比较) (8)乎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③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④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23456
①圣人无常师(动词,,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通“毋”,不要)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两者都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6)之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⑤吾欲之南海(动词,往,到……去)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23456
1.识字注音
句读.(dòu) 郯.(tán) 聃.(dān) 嘉.(jiā)
谀.(yú) 苌.(cháng) 蟠.(pán) 赠贻.(yí)
欤.(yú) 襄.(xiānɡ) 经传.(zhuàn)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23456
2.通假字 (1)传道受业解惑 “受”通“授”,传授。 (2)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不。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23456
①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 (3)道 ③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④有碑仆道(名词,道路) ⑤策之不以其道(名词,规律,正确的方法) ⑥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 ①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 (4)惑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③惑而不从师(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23456
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 (9)于 ②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③于其身也(介词,对于) (9)于 ④其皆出于此乎(介词,从)
⑤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 ②余嘉其能行古道(“他”,作兼语)
(10)其 ③其皆出于此乎(“大概”,作语气副词, 表猜测) 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难道”,作语气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23456
(5)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今义:副词,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23456
5.词类活用
(1)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连线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州, 一说今河南南阳)人。每自称“祖籍昌黎”,故世称 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累官至吏部侍郎。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 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 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著有 《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 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 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 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之首。
11 师 说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学习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 2.鉴赏本文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反复论证增强说服力的写法。 3.理解本文所论述的教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性,并端正学习态 度。 4.分析作者在文本中提出的观点,培养尊师重教的思想,树立谦虚 好学的风尚。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2.探寻背景 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我国古代自从魏文帝曹丕实 行九品中正制后,士族合法地垄断做官大权和经济大权,形成以士 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上层士族的子弟,不论品德智能高低,凭着 高贵的门第,生来就是统治者,长大后靠特权当官。他们不需要学 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 到了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这种恶劣风气有增无减。韩愈当时35 岁,正在国子监任教,他对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深恶痛绝,因而写下 了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