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气球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气球鼓
气球鼓是一种在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中常用的实验器材,通过使用
气球和鼓槌,可以让幼儿们亲身体验到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通过这个
教案,幼儿们能够了解到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
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幼儿园大班使用
气球鼓进行科学教学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了解声音的传播。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在团队中互相帮助和协作。
【教学准备】
1. 气球鼓:准备足够数量的气球和鼓槌。
2. 实验区域:安排教室内或室外的合适区域进行实验。
3. 示范素材:准备一些与声音相关的示范素材,如音乐盒、口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 引入话题:老师可以用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声音的
来源和传播,如用音乐盒演示,引起幼儿们的兴趣。
2. 提问:请孩子们观察音乐盒,问他们是什么让音乐盒发出声音的。
鼓励幼儿们积极参与,回答问题。
二、实践操作(20分钟)
1. 提供材料:给每个小组分发一只气球和一个鼓槌,并让他们找到
一个实验区域。
2. 操作指导:
a. 每个小组的一名幼儿将气球充气,然后用手指捏住气球的扩口。
b. 另一名幼儿用鼓槌敲击气球,观察并记录下声音的变化。
c. 幼儿们可以尝试不同力度和位置的敲击,观察和比较结果。
3. 引导思考: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老师应该引导幼儿们思考以下问题:
a. 气球被敲击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b. 气球扩口对声音有什么影响?
c. 干扰声音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三、小组讨论(15分钟)
1. 分组讨论:将幼儿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实验结果和观察
到的现象。
2. 指导问题:老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来引导幼儿们的讨论:
a. 为什么气球被敲击时会发出声音?
b. 为什么气球扩口的大小和位置会改变声音?
c. 干扰声音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3. 总结:让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分享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和总结。
四、总结(10分钟)
1. 分享讨论结果:请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总结。
让其他
幼儿给予补充或提问。
2. 概括性总结:通过回顾和总结幼儿们的观察和讨论,老师可以总
结出气球被敲击时,气体的振动会产生声音,并且气球的扩口大小和
位置对声音有影响。
3. 引导思考: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幼儿思考:
a. 除了气球,还能用什么材料制作其他能够发出声音的实验器材?
b. 声音还能通过其他方式传播吗?
五、拓展活动(10分钟)
1. 制作其他发声器材:鼓励幼儿们使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
作其他能够发出声音的实验器材,如手拍、铃铛等,并与其他小组分
享他们的成果。
2. 声音传播探究:让幼儿们通过实践操作和讨论,探究声音是如何通过不同材质的传播的。
例如,敲击不同材质的物体时声音的差异、声音在土壤、水中的传播等。
通过这个教案,幼儿们能够通过实践操作和讨论的方式,亲身体验气球鼓的使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通过合作讨论,幼儿们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激发,可以帮助幼儿们建立起对声音和科学的基础认识,并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