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市,穿越一个城市的表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流一代·
青春■文/忆江南
行走
悦玩
胡志明市,
穿越一个城市的表情没了硝烟,
没了战火,越南迈出了改革开放的步伐。
今天的越南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越南人民的点滴生活折射出他们现实和历史的记忆。
城市的繁华与喧嚣
自坐上飞往胡志明市的航班,到新山一机场。
在整个旅途中,俯瞰所见的是状如白雪的云海和蔚蓝色的海洋,不时有海岛点缀其间。
等见到大片陆地时,已是在越南境内。
红色的屋顶是胡志明市的特征之一。
胡志明市虽没有多少高耸的现代化建筑,
但非常繁华,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来往穿梭的摩托车。
一辆双轮摩托车能坐上一家大小,最多时竟有七八个人,
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杂技表演,驾车人的技术相当高明。
抢道、高速行驶比比皆是,
甚至在行人身边闪过,也未见出什么事故。
忽见两位少女驱车横穿马路,险些与正常行驶的车辆相撞,但无人责骂。
摩托车产生的噪音使乍到者心烦意乱。
不管是在市区还是郊外的公路上,每隔不远便有一个加油站,加油只需付款,
不用票证,也不必排队等候,随到随加。
道旁还有一些个人出售瓶装油,价格比油站的便宜。
越南有原油出口,同时进口大量的精炼油。
节日期间爆竹声更是震耳欲聋。
我国的爆竹、
花炮,声响远不如越南的强烈,繁华都市的喧嚣声,在胡志明市比在国内外其他城市都显得突出。
除摩托车外,
市内还有多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自行车很多,即使在闹市区,骑车带人的现象也很普遍,看来这不在禁止之列。
客、货运三轮车不少,价钱不贵,蹬车人在乘客或货物的后面。
客运三轮车虽只有一个单人座位,但两三人挤着乘坐也可以。
就大城市来说,胡志明市的大小汽车,尤其是公共汽车,就显得相当少。
通往外地的公共汽车,有时车顶上也坐着人,
车身外(车后和车门处)也有乘客扒着或拽着。
在历史和现实中交错
在胡志明市明显感到华人多、华语热。
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华侨都加入了越南籍。
“华侨”、“华人”这两个词在越南是要谨慎使用的。
有中国血统的人,总希望子孙能懂汉语。
上世纪70年代起越南的学校停教汉语,后来许多城市又重教汉语,甚至开办了华语夜校。
华人以做中小生意的居多,不少中小饭馆的招牌上都有中国字。
日历上有越、英、中三种文字,并有农历。
春节期间在家中、店中贴着“恭喜发财”、“招财进宝”、“五福临门”等吉祥话,连西瓜上也贴着“大吉”二字。
越南人平时的着装同我国广东、广西人夏日的穿戴类似。
越南妇女的典型服装是长袍,
但这种装束仅见于庄严的场合,通常带有礼仪性质,如候机室的服务小姐,初二以上的女生上学时穿白色长袍,内着白色长裤,手持大皮书包。
中小学生常穿白衣蓝裤,戴红领巾。
西装革履的男子多见于节日。
由于气候的原因,多数人平时赤脚穿凉鞋或拖鞋。
女子有时戴伞状的越南帽。
商店里也有毛皮衣物出售,这当然是供人们去寒冷地带之用。
即使在越南境内,高山、高原地带偶尔也会寒气袭人。
不过
总的说来,
. All Rights Reserved.
风流一代
·青春热带人的衣着较简单,在寒冬腊月,到处可见光脚赤背的儿童。
越南盛产大米,稻谷每年收获三次。
除米饭和粥以外,主食还有米粉和米饼。
米粉类似面条,
煮好后加肉末、肉片、肝片、韭菜末,讲究一点的还有鹌鹑蛋,
配着大盘生蔬菜吃。
餐桌上还有小块柠檬、鲜红辣椒和鱼露。
就餐者可将柠檬汁挤入带汤的米粉中以代替醋。
米饼是用米面烙成的半透明的脆薄饼,
饼上浇凉水后即变软,可将生蔬菜、熟肉或生鱼片卷入,蘸着调料吃。
天气虽热,
但人们也吃火锅。
在鳝鱼火锅中,除鳝鱼段、菜花片、木耳外,还有菠萝片、未成熟的带皮香蕉片、
咖喱、辣椒、生姜。
山羊肉火锅和北京的涮羊肉的吃法不同,火锅烧得不旺,
只见黑炭,看不到炽烈的火焰,越南虽产煤,可在胡志明市
家家都用木炭烧水、做饭。
咖啡和茶叶产量多、
质量好。
大小城市都有咖啡馆,生意兴隆,茶用小壶沏,用小玻璃杯啜饮。
越南人的体型大都很好,女人的身材都非常苗条,在儿童中没见到一个“胖墩”,这可能同他们的饮食有关。
忘却光阴的故事
从胡志明市乘车顺着沿海公路
向藩切、藩朗市行进,饱览美丽的热带风光。
路旁有椰子树、橡胶林。
公路边有农民在晾晒新收的稻谷,水田里却长着翠绿的稻秧,白鹭在其间觅食。
到了海滨浴场,我们便在水中尽情畅游。
若不是同行者提醒,我会忘记这是在春节期间。
女子都是穿着长裤和短袖衫下水游泳,这使我联想到在咖啡馆中未曾见到女顾客一事。
在公共场所,
从未见到男女青年有任何亲昵的举动。
这大概就是东方的传统吧。
再看看电影院,
以往认为越南电影中离不开飞机大炮,而这次从广告中看到的片名是《少女之梦》和《义侠的结局》。
在期刊的封面及各种出版物中极少见到着泳装的女性,偶尔见到,也是西方女子。
在理发店中,见到了一种在我国已绝迹四十多年的服务项目,即理发师给顾客掏耳朵。
在胡志明市当铺也一直存在,如同民国时期国内的当铺店,店外大大的“当”字格外醒目。
一个城市的表情
胡志明市的大公司、小商贩随处可见。
公司不禁烟,
不拥挤,也无“有奖销售”。
售货员热情有礼,我欲买一批听装咖啡,货架上数量不够,
商店要我付少许订金,次日来取。
顾客不多时,售货员也彼此说笑,但不扎堆。
店中有不少中国货,连标有“内销”两个大黑字的番茄酱罐头也进入了越南南方的市场。
除广西产品外,我国北方出产的苹果、鸭梨也到处皆是。
台湾产品也很多,
从电器、瓷砖到口红,大小商店均有售。
商品及其包装上用英文标明“台湾制造”。
商店里播放着越南音乐、英语歌曲,还有邓丽君用汉语唱的歌。
在胡志明市只能用越南货币购物。
人民币只在越南北方可通用。
如果不算从中国大陆进口的货物、当地出产的热带水果和咖啡等物品外,一般的日用必需品的价格与我国大部分地区相仿。
在胡志明市郊外,
见到一个迎亲的场面。
新郎、新娘及其亲朋在公路上列队而行,不敲锣鼓,不放鞭炮,安然地向夫家走去。
这种婚俗颇具特色。
我发现越南女子显得年轻,二十四五岁的姑娘,看上去像是十六七岁的少女。
虽曾听说热带女子早婚,我却遇到不少大龄未婚女性。
越南政府号召节制生育,一对夫妇可生两个孩子,但主要是国家工作人员受此制约。
对超生者并不采取严格的措施。
(编辑许南********************)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