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经典练习(含答案解析)(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经典练习(含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
1.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方法,下列总结不正确的是()
A.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C.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需要先进行验纯D.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2.进行化学实验时非常容易出事故,所以我们在操作过程中都有严格的操作要求。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B.倾倒液体
C.闻气体的气味D.稀释浓硫酸
3.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以下对应物质及用途不正确的是()
A.可用pH试纸测得食醋的pH=2.9B.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去除油污D.可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4.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B.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C.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D.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的变化
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过程的是
A.高温煅烧石灰石
B.向Cu(NO3)2、AgNO3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C.一定温度下,向饱和蔗糖溶液中不断加入蔗糖固体D.向稀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6.下列各组物质反应,所得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①一定量的稀盐酸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②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相混合
③将硫酸钾溶液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
④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碳酸钠溶液
A.②④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7.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都显负价
C.碱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所以含有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D.许多物质都可以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这类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所以氧化反应定有O2参与
8.如图所示,若向小试管(试管中装有水)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是()
A.浓硫酸B.食盐固体C.氧化钙固体D.氢氧化钠固体9.如图是室温下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X是氢氧化钠
B.向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加入铁粉后,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 + 2NaOH = Na2SO4+H2O
10.下列物质俗称、化学式相符合的一组是
A.火碱 Na2CO3B.熟石灰 CaO
C.生石灰 CaCO3D.烧碱 NaOH
二、填空题
11.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一直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1)氢能和天然气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____;
(2)造成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b实验室逸出CO2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3)下列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熟石灰b氢氧化钠c氯化钠
(4)在实验室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我们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水来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从H、O、C、Cl、Ca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用化学式填空(每空只填一种物质)。

①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_______ ;
②农业上用来降低土壤酸性的 _________ ;
③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____________ ;
④厨房用的酸性调味品是 ____________ 。

(2)以下是日常生活中常用各种清洗剂
名称洗涤灵洁厕灵炉具清洁剂活氧彩漂污渍爆炸盐产品样式
有效成分或功
清洗油污盐酸氢氧化钠过氧化氢过碳酸钠

①使用洗涤灵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它具有 __________ 功能。

②清除以下物质,可使用炉具清洁剂的是 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铁锈 B油污 C水垢
③“污渍爆炸盐”溶于水后会生成Na2CO3和H2O2。

将爆炸盐溶于水后,再加入足量的洁厕灵,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此反应体现了如图中 ______________ (选填
①②③④)性质关系。

④将洁厕灵加入滴有酚酞的炉具清洁剂中,若反应后溶液呈红色,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在学习中和反应后,同学们很有兴趣地做了多次实验,并作了认真思考:
(1)小木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U形管左右两边同时加入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1所示)。

①开始时左管溶液呈 _____ 。

②如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全部呈无色,则此时酸和碱 _____ (填“恰好”或“可能”)完全反应。

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_____
(2)小林同学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温度传感器如图2所示的实验图,请据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_____ 。

A 从图知中和反应是先放热后吸热
B 实验过程中a﹣b的pH增大,b﹣c的pH减小
C c点时的溶质为HCl和NaCl
D b点时向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
(3)实验反思;小森同学在做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实验时,发现溶液中有气泡产生,经小组讨论一致认为;氢氧化钠变质了,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变质原因:_____ 。

因而氢氧化钠药品必须 _____ 保存。

14.小明同学做了下列四个实验:①在白色点滴板上加入少量的稀盐酸,然后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②在白色点滴板上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③在试管中放入一颗生锈的铁钉,然后加入适量的稀盐酸;④在试管中放入一颗生锈的铁钉,然后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小明记录了以下实验现象:a.溶液呈红色;b.没有任何现象;c.溶液呈蓝色;d.溶液呈黄色并伴有少量气泡产生。

请你帮助小明完成实验报告:
(1)将实验现象的序号(a、b、c、d)填在相应的表格内。

实验操作①②③④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样的实验,是否会产生类似的现象?原因是_____。

15.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芳在复习盐酸的性质时,归纳出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如图1所示,连线表示相互反应);小明为表示反应实质绘制图2、图3,请根据下列图示和要求回答问题:
(1)图1中A所表示的物质类别是___;
(2)图2描述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图2中A、B、C处应填入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依次为___;
(3)图3是镁和盐酸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有效相互作用的微粒是(写微粒符号,下同)___,产生的新微粒是___.
16.用适当的化学符号表示:
(1)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多的气体_____;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
(3)铁元素质量分数为70%的铁的氧化物_____;
(4)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_____
17.201 8年5月9日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它是世界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可通过对大气污染气体、温室气体等物理要素的监测,动态反映我国空气质量状况。

(1)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

A.臭氧 B.一氧化碳 C.PM2.5 D.PM10
(2)化石燃料是________(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它们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应合理利用与开发。

(3)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

A.二氧化硫 B.氮气 C.二氧化氮 D.一氧化碳
(4)小明同学收集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图所示,则所降雨水________(填“是”或“不是”)酸雨。

18.结合教材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食醋中含有醋酸的化学式__________;
(2)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碱的化学式__________;
(3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纸上写字变黑的原因:浓硫酸具有_________性能夺取纸张中的水分,生成_____________。

(4)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放热,水沸腾,_____________由于
____________,会浮在___________上面,溶解时______________使水立刻沸腾,从而产生此现象。

19.在烧杯A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石蕊试液;在烧杯B中装入10mL浓盐酸,然后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溶液罩在一起(如图).过几分钟后,可以观察到烧杯A中液体变成_____色.由该实验可知(浓)盐酸具有的性质是:
(1)_____;
(2)_____.
20.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PH的变化图线来看,该操作是把__________逐滴加入到_______________中;(2)表示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________(填m、n或p);
(3)P点时的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滴入石蕊后溶液呈现____色。

三、解答题
21.写出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的鉴别方法,只要求写出方法,不要求写现象和结论,同类别的物质只能用一种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氯元素是一种重要的元素,请完成下列问题。

(1)“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下面三幅示意图分别表示生成氯化钠的不同化学反应。

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①如图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

由图可知元素化学性质主要是与原子的________(选填下列字母序号)有密切关系。

A 最外层电子数
B 核外电子数
C 电子层数
D 质子数
②如图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______(用符号表示),反应的微观实质是(用符号表达式表示A+B→C 的过程)_______________。

③如图表示的反应所涉及的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以来,“84”消毒液被广泛应用于防疫消毒,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 )。

①工业上可以用电解氯化钠稀溶液并搅拌直接制备“84”消毒液。

氯化钠稀溶液通电时可以生成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请写出氯化钠溶液通电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该反应前后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__________,氯气被溶液完全吸收后即可制得“84”消毒液。

②“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为2232NaClO+CO +X Na CO +2HClO =,生成的HClO (次氯酸)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其中X 的化学式为______,根据“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可以推知,在贮存“84”消毒液时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洁厕灵”是常用的厕所除污剂,其有效成分是盐酸。

洁厕灵与“84”消毒液不能混用,二
者若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氯气(Cl2)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2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时,为什么瓶口有大量白雾? ___
(2)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结果偏小,请分析原因。

(答一点即可) ____
(3)将实验室用盐酸和大理石制取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请分析原因。

(答一点即可) ______
(4)硫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常在集气瓶中放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______
24.(1)“漂白精”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能快速漂除衣服污渍。

但“洁厕灵”与“漂白精”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化学方程式为 NaClO+2HCl= NaCl+X↑+H2O,则 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的杀菌剂,它由石灰乳与硫酸铜等配制而成,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不能用铁制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_____(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基本反应类型)
(3)胃酸过多症,既可用胃舒平(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治疗,原理是______(化学方程式表示),也可以服用含有小苏打的药物治疗,原理是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表示)。

25.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是同学们设计的一个探究性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 ,实验中涉及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

(2)乙中能够说明CO2的一条物理性质是 _____ ;能证明C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现象是 _______ 。

(3)丙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若实验中红磷用量太少,对实验结果 _______ (填“有”或“无”)影响。

26.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红在复习盐酸的性质时,归纳出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如图所示,连线表示相互反应)。

(1)为了验证性质①,小红将紫色石蕊溶液加到盐酸中,溶液变 __________ 色。

(2)盐酸的性质③决定了盐酸可用于清除铁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 。

(3)为验证性质⑤,应选用的物质是 ________ (写一种物质的名称)。

27.化学常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研究、认识物质。

(1)以下是用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汽油的三个环节。

(a、b是两种起始反应物的分子结构,c、d是制得的汽油中所含物质的分子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环节I的转化中,碳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为 _____ 。

②试写出c物质的化学式 _____ ,认真观察c和d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可知c和d 不是相同物质,原因是 _____ 。

③“二氧化碳变汽油”的研究成果,使我国成为此领域的世界领跑者。

请你写出一点该成果的现实意义 _____ 。

(2)碳酸钙与氧化钙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取该混合物16g,经过高温煅烧后,将剩余固体投入足量水中,固体全部溶解成氢氧化钙。

①固体投入足量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属于 _____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生成氢氧化钙的质量为 _____ g。

28.敞口放置烧碱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会怎么变化?原因是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质量变化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