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多因素试验中,每一个( )是一个处理。

A. 水平组合 B. 水平 C. 处理 D. 组合
2. 对金鱼草花色进行遗传研究,以红花亲本和白花亲本杂交,F1为粉红色,F2群体有3种表现型:红花196株,粉红花419株,白花218株。

检验F2分离比例是否符合1:2:1的理论比例的分析方法是( )。

A. 方差的同质性检验 B. F 检验 C. 独立性检验 D. 适合性检验
3. 是( )。

A.相关系数
B.回归系数
C.决定系数
D.回归平方和 4. 相关系数r 的取值范围为( )。

A. [ 0,1 ]
B.( 0,1 )
C. [ -1,1 ]
D. ( -1
5. 有一两因素试验,其中A 有3个水平,B 有5个水平,则该试验的处理数为( )。

A . 125 B . 243 C . 15 D . 30
6. 关于试验误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试验误差客观存在的
B . 试验误差方差是可以估计的
C . 试验误差是可以通过合理的试验设计来降低的
D . 试验误差是人为可以克服的。

7. 若一资料相关系数r =0.9,则说明( )。

A. x 和Y 的变异可以相互以线性关系说明的部分占90% B. x 和Y 的变异可以相互以线性关系说明的部分占81% C. x 和Y 的变异可以相互以线性关系说明的部分占10% D. x 和Y 的变异可以相互以线性关系说明的部分占2
1r -=19%
8. 描述一个小麦品种穗长的分布特征时,适宜采用的统计图为( )。

A .方柱形图 B .多边形图 C .条形图 D .饼图 9. 样本容量为10的样本方差的自由度为( )。

A .8 B .9 C .10 D .11
10. 下列不能反映资料变异程度的统计数是( )。

A . 平均数
B . 方差
C . 标准差
D . 变异系数 11. 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中除可加性、正态性外,还有( )假定。

A .无偏性 B .代表性 C .同质性 D .重演性 12. 资料中最大观察值与最小观察值的差数称为( )。

A .标准差 B .极差 C .方差 D .相差
13. 样本容量为n 的样本方差的自由度为( )。

A .n B .1-n C .2-n D .12-n
14. 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中除可加性、正态性外,还有( )假定 A .无偏性 B .代表性 C .同质性 D .重演性
15. A 因素有4个水平 ,B 因素有2个水平, 实验重复3次, 若采用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全部实验共有( )。

A. 8个处理
B. 24个处理
C. 12个处理
D. 9个处理
16. 在线性回归方程bx a y +=ˆ中,b 叫做回归系数,表示( )。

y轴上的截距
A.回归直线在
y平均增加的单位数
B.x每增加一个单位时,
y平均减少的单位数
C.x每增加一个单位时,
y平均增加或减少的单位数
D.x每增加一个单位时,
17. 下列统计数不属于平均数的是()
A.中数 B.众数 C.变异系数 D.几何平均数
18. 根据如下两个小麦品种的主茎高度的测量结果,可以判断()
品种算术平均数(cm)标准差(cm)变异系数极差(cm)甲95.0 9.02 9.5 15.3
乙75.0 9.02 12.03 9.8
A. 甲品种比乙品种变异大。

B. 甲品种比乙品种变异小。

C. 因为他们的算数平均数不相等,无法判断那个品种变异大。

D. 根据表中,S甲=S乙,甲品种与乙品种变异大小相等。

19. 是()。

A.相关系数
B.决定系数
C.回归系数
D.回归平方和
20. 下列统计数不属于变异数的是()
A.极差 B.众数 C.变异系数 D.标准差
二、判断题
1. 若无效假设为H0:μ1=μ2,那么备择假设为HA:μ1≠μ2。

2. 某样本观察值为17,13,21,10,19,9,11,8,则该样本的中数为14.5。

3. 随机区组设计试验中,区组数等于重复次数。

4. 不论哪种类型的田间试验,所设的水平就是处理。

5. 用总体的全体观察值计算的、描述总体的特征数称为参数。

6. 拉丁方设计试验的处理数、重复次数、区组数不相等。

7. 田间试验在同一重复区内土壤肥力应尽量一致。

8. 有严重斑块差异的地块不宜用作试验地。

9. 在边际效应明显的试验中,方形小区是有利的。

10. 变异系数能用来直接比较两个单位不同或平均数相距较远的样本。

11. 设一样本有7个观察值,6、10、9、6、12、7、13,则方差为2.828。

12. 若事件A与事件B同时发生某事件才发生,则称某事件为A与B的和事件。

13. 正态分布总体N(5,16)的平均数是5,标准差是16。

14. 算术平均数的重要特性之一是离均差之和为最小。

15. 样本方差或标准差随样本容量的增大而减小。

16. 概率为0的事件为不可能事件。

17. 某一事件概率的大小是由频率决定的。

18. 方差是资料中最大观察值与最小观察值的差数。

19. 试验设计三项原则,其中重复和随机排列的作用是有效地降低试验误差。

20. 次数资料的 2检验,当df >1时,χ2公式为。

三、名词解释
1. 随机样本
2. 水平:
3. 小区:
4. 准确度:
5. 精确度
6. 个体:
7. 完全随机设计:
8. 处理效应:
9. 区组:
10. 总体:
11. 统计数:
12. 显著水平:
13. 总体:
14. 水平:
15. 统计数:
16. 重复:
17. 积事件:
18. 完全随机设计:
19. 复合事件:
20. 二项资料百分数:
四、简答题
1. 何谓定量资料、定性资料?各有何特点?
2. 农业科学试验的基本要求
3. 方差分析表中F值右上角的“*”或“**”各为何意?若F值显著,为何需进行多重比较?
4. 土壤差异的形式
5. 土壤差异的估测方法
6. 常用的平均数有哪些类型?
7. 什么是平均数?
8. 什么是变异数,变异数在统计中有什么用途?
9. 常用的变异数有哪些类型?
10. 为什么顺序排列试验结果采用百分比法进行统计分析?
11. 简述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骤
12. 简述控制田间试验误差的途径
13. 简述田间试验误差的来源
14. 连续性变异资料建立次数分布表的步骤
15. 什么是对照,在品种比较试验中如何选择对照?
16. 什么叫回归分析?直线回归方程中的回归截距、回归系数的统计意义是什么?
17. 什么叫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和决定系数各具有什么意义?
18. 统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19. 何谓试验因素和水平?
五、计算题
1. 选面积相同的玉米小区10个,各分成两半,一半去雄另一般不去雄,产量结果见下表,试测验两种处理产量的差异显著性。

(t0.05,9=
2.262)(8分)
玉米去雄与不去雄成队产量数据表
区号去雄(x1i)不去雄(x2i)
1 14.0 13.0
2 16.0 15.0
3 15.0 15.0
4 18.
5 17.0
5 17.0 16.0
6 17.0 12.5
7 15.0 15.5
8 14.0 12.5
9 17.0 16.0
10 16.0 14.0
2. 今有一待收获果园,种有10万株果树,为与客户签定销售合同需对果园总产量进行估计,现对果园进行抽样
得单株产量(kg):23、21、23、27、20、28、40、32、20、22、17、15、25、28、22、23、24、17、20、19。

(1)试计算其统计数:(10分)
作置信度为95%的单株平均产量区间估计。

其中:t0.05,19=2.093(5分)
3. 已知一组X、Y双变数资料如下:
X 3 5 6 8 10 12 14 15 18 20
Y 1 2 2 3 2 4 3 4 4 5
已算出。

试求(1)回归方程(2)计算决定系数。

4. 假设某一试验资料结果分析已经计算出了多重比较的最小极显著极差值-LSR表,试用标记字母法将多重比较的结果表示出来。

P LSR0.05 LSR0.01
2 3.90 5.41
3 4.10 5.67
4 4.22 5.84
5 4.29 5.94
5. 甘肃天水连续9年测定3月下旬至4月中旬平均温度累积值(x,旬.度)和甘蓝小菜蛾盛发期(y)的关系共如下表所示,请建立x依y的直线回归方程。

(* * *)
累积温(x,旬.度)和甘蓝小菜蛾盛发期(y)的数据表
数据SSx SSy SP
x y SP2
SS
x
144.63 249.56 -159.04 37.08 7.78 25293.72 12.03
6. 利用相关系数法对上题(2题)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测验(r0.01,8=0.765,r0.05,8=0.632,
r0.01,7=0.798, r0.05,7=0.666)。

7. 试对该资料作方差分析表(15分)
8. 如果方差分析品种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请用SSR 法对品种小区产量的平均数进行多重比较(10分)
注意事项:1. 计算题的最终结果小数点后保留3位有效数值;2 多重比较结果用字母标记法;3. 可能用到的临界F 值:

;5. 多重比较时,可能用到的临界SSR 值:
显著水平()秩次距(p )
2 3 4 5 6 0.05 3.01 3.16 3.25 3.31 3.36 0.01
4.17
4.37
4.50
4.58
4.64
9. 许多害虫的发生都和气象条件有一定关系。

某地测定1964~1973年间7月下旬的温雨系数(x ,雨量mm/平均温度℃)和大豆第二代造桥虫发生量(y ,每百株大豆上的虫数)的关系,已经算得一级数据如下,试计算二级数据。

10. 一小麦品种比较试验,参试品种5个,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

由该试验结果算得下表中的部分平方和。

试完成表中剩余项目的计算,并作F 测验(计算结果填入表内,测验结果用 “*” 号表示。

保留二位小数)。

变异来源 DF SS MS F F0.05 F0.01 区组间 ( ) 0.68 ( ) ( ) 品种间 ( ) 87.04 ( ) ( ) 3.84 7.01 误差 ( ) ( ) ( ) 11. 紫花大豆和白花大豆杂交,F2代花色分离理论比例为3:1,在F2代出现如下表所示的分离株数,请补充表中数据。

大豆杂交F2代花色分离数据表 花色 实际株数(O ) 理论株数(E ) O-E O-E -1/2 (O-E
-1/2)
2/E
紫花 208 ( ) ( ) 8.25 0.314 白花 81 ( ) ( ) 8.25 0.942 总和
289
0 /
1.256
12. 有一观察对数n = 11的双变数资料, 已求得SP=48, SSx=40, SSy=90, =10, =14, 计算该资料的直线回归并对其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 。

()
13. 1题处理间是否需要作多重比较?说明理由
14. 根据2题数据测验相关系数的显著性。

(r0.05, 5=0.754)
15. 某地连续7年测定≤25℃的始日(x )与粘虫幼虫暴食高峰期(y )的关系(x 和y 皆以8月31日为0),已经算得二级数据如下,试计算≤25℃的始日和粘虫幼虫暴食高峰期的相关系数和决定系数。

0.05(5,15) 2.90
F =0.01(5,15) 4.56
F =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