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2024部编版小升初语文博雅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2024部编版小升初语文博雅测试卷
填空题 (16分)
在括号里写出句子中画横线词语的反义词。

(1)合理的规划,( )的学习,会让你的内心不再空虚。

(2)历史见证了一个国家的兴旺和( )。

(3)科学家看似偶然的发现,其实都是长期留心观察的( )结果。

看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小女孩儿一会儿xīn shǎng _______着怒放的wàn shòu jú ________,一会儿又认真地观看 shí jiàng _______xiūjiàn _______假山。

(2)“一带一路”倡议tí _____出之后,推动了丝绸之路yán tú _______国家的shè huì _______进步。

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字,把词语补充完整。

神 _____活 __________弓之 __________ _____西望
_____ _____凤舞_____ _____浪静云 _____雾 _____
读拼音,写汉字。

勇gǎn _____jīng _____喜田yě _____chàng _____歌hàn _____水
仔xì _____房wū _____hún _____身yāng _____苗shāng _____心
选择题 (10分)
下列加点的多音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可恶凶恶恶意B.和气缓和和面
C.率领率先轻率D.屏风屏幕屏息
下面哪一个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 )
A.衣柜(guì)B.笨拙(zhuō)
C.单薄(báo)D.参差(cēn)
下面哪一个词语中有错别字?( )
A.斩钉截铁B.豪迈不屈C.自作自受D.技高一仇
下面句子横线处填入哪一个词语最合适?( )
我可要努力学习,不然长大后就只能______了。

A.压轴B.跑龙套C.唱白脸D.粉墨登场
填在句中画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下象棋时,我开始,结果却因为疏忽大意而______。

A.占上风栽跟头B.挑大梁开绿灯
C.打头阵碰钉子D.吃老本背黑锅
诗词曲鉴赏 (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习题。

【材料一】
①近视是指5米远以外的平行光线入射调节放松的眼球后,通过眼球光学系统,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像,其主要原因是眼轴过长,或者眼的屈光力过大,或者眼轴与眼的屈光力等其他光学参
数失去匹配。

2021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更新版)》将近视分为近视前期、低度近视和高度近视。

若近视度数高,同时伴有眼底结构和功能损伤性改变,则称为病理性近视。

②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位居高位,近视防控形势严峻。

导致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

一是学生学习压力大导致用眼强度较大;二是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够,日照不足,易引起近视发生发展;三是电子产品使用过度;四是部分家长对孩子视力矫正和控制不够重视,尤其对高度近视的危害认识不足。

(刊载于《德阳日报》3,有删改)
【材料二】
①近日,“防控青少年近视网络调查”的调查结果显示,不近视的人数占调查参与者总数的22.47%,轻度近视(近视度数小于等于300度)的人数最多,占到了调查参与者总数的38.76%,其次是中度近视(近视度数为301度至600度),占比为29.45%,重度近视(近视度数大于600度)占比9.32%。

值得注意的是,四成多调查参与者(42.22%)在小学阶段就已经近视,29.21%的调查参与者在初中阶段近视,高中阶段为15.35%。

②调查发现,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在所有因素中被选择次数最多,占比达到63.16%。

其次是看书、写作业姿势不正确和看书、写作业时间过长,分别占比55.05%和46.51%。

此外,户外锻炼时间少也是导致近视的原因之一,占比为44.95%。

③面对近视,大家选择如何进行防控?调查发现,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和保证充足睡眠是使用比例最高的两种方法,占比分别为76.74%和74.82%。

同时,也有不少参与者选择经常做眼保健操和饮食改善来防控近视,分别占到了总数的63.51%、56.19%。

(刊载于《人民日报》5.30,有删改)
【材料三】
防控“小眼镜”,是民生大关切。

希望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光明的未来,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科学研判、综合施策、久久为功。

要保证睡眠充足。

长时间的缺乏睡眠,就使得眼睛得不到放松。

因此,无论对于家长还是老师,都应当适当减少孩子的作业压力,让孩子保证充足的睡眠。

要保持饮食均衡。

近视患者普遍缺乏锌和铬,应多吃一些含锌和铬的食物。

(含锌多的食物有肝、肾、乳类、海产品、硬果类等;含铬较多的食物有牛肉、黑胡椒、糙米、葡萄汁、食用菌类等)另外,可以多吃含B种维生素、各种蔬菜及动物的肝脏、蛋黄等。

少食用含糖高的食物。

要借助“大数据”,科学防控近视。

可利用大数据推进视力普查和建档工作,准确掌握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实现科学研判、精准防控。

要做好“加减法”,深化家校协同。

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视力变化和健康状况,以身作则,带头不做“低头族”,拒绝“电子保姆”,多一些亲子交流。

学校要关注一“增”一“减”,布置科学合理有效的作业,切实减轻学生用眼负担;同时,增加户外活动或远眺,确保校内校外锻炼不囿于形式,让孩子用眼“张弛有度”。

1.阅读材料一,提取关键信息,用简练的语言概括①②段的主要内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上述三则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材料分别从近视的概念、类型、原因、现状、防控方法等方面介绍了青少年的近视问题。

B.材料列举了大量相关调查报告的数据,使文章对近视问题的说明更准确、有说服力。

C.调查显示,学生看书姿势不正确和写作业时间过长是导致我国青少年近视的最主要原因。

D.深化家校协同,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让孩子用眼“张弛有度”,是防控“小眼镜”的重要举措之一。

3.请你结合上面的材料说说我们都可以从哪些方面防控“小眼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外选文,完成练习。

鼓励让我充满勇气
①我出生在一个极其贫穷的家庭,父母务农,温饱都成问题。

因为我是笑着来到人世的,邻里乡亲都视为奇观,所以父亲一度想给我起名“林清奇”。

等到了父亲去报户口,接待的工作人员恰巧在看武侠小说,其中有一个武功高人“清玄道长”,于是建议父亲给我起名“清玄”,父亲采纳。

幸亏那工作人员是读过点书的啊!我的名字和生命就与书有了不解之缘。

②我的父母并不知道写作为何事,甚至不知“作家”是干什么的。

我小时候说长大了要当作家,说作家就是写写东西就可以收稿费,还因此挨了父亲两巴掌,怒斥:“哪有这么好的事?”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之中,我却最终成为作家,而且是台湾地区最负盛名、书最畅销的作家,这一切都归因于我的老师请我吃的那顿饺子。

③那时我的文章已经在学校里小有名气,谁都知道我想当作家,免不了就有些风言风语,指责我的狂妄。

有一天,老师邀请我去家中吃饭,我受宠若惊。

等赶去时,老师正和师母在包饺子,我当时就很感动,眼泪都快流下来了。

看到我这副样子,老师突然很严肃地说:“我教了50年书,我用生命保证你将来一定会成功!”听了老师这话,我的眼泪立刻掉到饺子上,吃起来连酱也不用蘸了。

④尽管后来我才知道,其实班上所有同学都去老师家吃过饭,老师也都对他们说过“你将来一定会成功”的话,但老师的鼓励还是给了我很多写作的勇气,让我一路成长为作家。

1.文章第3自然段中,“眼泪都快流下来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眼泪立刻掉到饺子上”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读全文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对给自己改名“清玄”的工作人员很感激,是他帮自己走上了写作道路
B.写“我”贫困的家境和“父亲给我的巴掌”,是为了突出老师对“我”的帮助之大
C.父亲和同学的态度,和“老师的鼓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老师的鼓励给了“我”写作的勇气,让“我”一路成长为作家
3.全班同学都去老师家吃过饭,老师也对他们说过他们将来一定会成功的话,但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长大之后都成功了,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30分)
阅读《行道树的选择标准》,完成练习。

行道树的选择标准
①行道树是指种在道路两旁及分车带,给车辆和行人遮荫并构成街景的树种。

行道树有很多的作用,可以补充氧气。

净化空气、遮荫降温、滞尘减噪、赏心悦目等。

②和天然环境相比,行道树的生存条件可谓极其恐劣:废气笼罩,高温烘烤,根域空间狭小等,行道树又肩负着多项艰巨任务,必须是能生存战斗的特种兵,经过铁人N项选拔后再选关,还要保证上岗后尽量不惹麻烦——行道树可谓植物界的“超级精英”!
③选行道树,要求可不少呢!耐寒耐干旱,耐贫瘠,是最基本的。

路旁的绿化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成片的绿地,另一类就是路基上挖个坑(树池),坑里种树。

别看两者都在马路边,对植物的幸福感而言,绿地和树池差别巨大。

(1)绿地里的树如同住进了“三室一厅°,每顿四菜一汤,那么树池里的树像是住在了电话亭,伙食差到连粗茶淡饭都谈不上,而且还要饥一顷,饱一顿,所以能种在树池里的树环境适应性任,常见的杨树、槐树、香樟等无一例外都是好种、好活的树种。

有人问,大名鼎鼎的黄山松长在悬崖绝壁上,如此坚韧不拔,是不是很适合当行道树呢?回答是黄山松不够格,主要在于树冠偏小,枝条不茂密,遮荫效果欠佳。

可见,行道树还应具备树冠大、身姿挺的条件,(2)我们说,城市绿化要求最好三五年内就能“成材”;北京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种植了大批杨树做行道树,5年树,胸径就能长到20多厘米!而5年银杏树,肭径只有7、8厘米,还算是树苗。

自然,生长速度快的树种才够资格成为行道树种。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细小的要求:不拱根,耐修剪;落叶落果麻烦少;少长虫子,不爱生病;南花北叶,颜值要高……
④人无完人,树无完树,作为生命休,我们无法要求它们全方位地、完全符合人类的愿望。

对任何地方而言,行道树只要适合,就是最好的了!
(选自《博物》有删改)
1.联系课文第①②自然段的内容,解释“超级精英”的意思。

2.从第③自然段中捉取选择行道树的三条最重要的要求,分点写在下面横线上。

一是,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写道“对任何地方而言,行道树只要适合,就是最好的了”,你赞同这个说法吗?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树种知识,结合(行道树的选择标准》一文,思考:如果你是我们宁波的园林工作者,你觉得下面哪一种树更适合作为宁波的城市行道树呢?写下你的观点和理由。

北美枫香
大型落叶阔叶树种,树高15-30米,干性挺直,株形伟岸。

叶长10-18厘米,春夏叶色暗绿,秋季有黄色、紫色或红色,多色混合,落叶晚。

喜光照,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干旱,适应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生长,生长速度快,年平均生长量0.5米以上。

黄山栾树
喜光,耐寒耐旱,耐贫瘠,江浙一带成活率高,生长较快,可抵抗短期的水涝。

叶平展,树形端正,技叶茂密秀丽。

春季嫩叶紫红,夏季开花满树金黄,入秋鲜红的果实又似一盏盏灯笼,树冠的冠幅一般在5-10米之间,成年树的冠幅可达20米以上。

你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文中画“_ ”的两个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写在下面的方框内,每句至少两个。

句(1):
句(2):
好故事阅读
猴子和黄牛住在一条河边。

河对面有一棵树,树上结(jié jiē)满了果子。

猴子虽然能采到果子,但是不会游泳,所以不敢过河去采果子。

一天,猴子想到一个办法,就对黄牛说:“牛大哥,你背(bèi bēi)我过河,我爬上树去采果子。

这样,我们就能够吃到果子了。


黄牛认为猴子的办法不错,就立刻把猴子背到河对面去。

猴子很快地爬到树上,采下果子,________。

这就是互相帮助的好处。

1.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短文共有______________个自然段,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横线处应填(填序号)
A.自己高兴地吃起来B.和黄牛一起高高兴兴地吃起来
4.“猴子想到一个办法”,是什么呢?用“ ”画出相关的语句。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①有一年疾病(流留)行,华佗亲眼看见许多人被病魔折磨,痛不欲生。

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

他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来到西山。

②华佗拜师后,师傅说:“这里有许多病人,你就专门侍候他们吧!”华佗一面耐心地侍候病人,一面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研究用药的情况。

因此,他在三年时间里就了解了不少病的病源、病理和用药方法。

③一天,师傅说:“你已经磨炼了三年,学了不少东西。

但是还要多读些医书、药典。

”他带华佗来到内室,只见到处是书籍、挂图。

华佗高兴极了,从此不分昼夜,如饥似(sì shì)渴地攻读起医书来。

④暑去寒来,又是三年。

一天,华佗正在读书,忽然有人跑来说:“师傅病了,你快去看看吧。


⑤华佗连忙跑去,只见师傅两眼紧闭,手脚僵硬。

他摸了摸师傅的额头,又按按师傅的脉搏,然后笑着
说:“师傅没有大病,自己会好的。

”人们都责怪华佗不懂医德。

⑥就在这时,师傅突然(坐座)起来,哈哈大笑说:“华佗说得对,我是故意装病,试试你们的本领的。

”众人听了,不得不佩服华佗。

⑦有志者事竟成!华佗终于学得一手好医术,辞别了师傅,下山给人们治病去了。

(1)给文章选择个合适的题目是()
A.华佗与师傅
B.华佗学医
(2)用“\”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和汉字。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责备——_______
春去秋来——_________
突然——_______
(4)华佗为什么去学医?在短文中用“ ”画出有关句子。

(5)文中第一自然段中,哪两个词写出了华佗为了拜师学医而吃尽了苦头?
______________
(6)这篇文章给我们什么启示?可以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14分)
文言文阅读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①之市,而忘操②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③。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①至:等到,直到。

②操:拿、持。

③度(dù):量好的尺码。

1.解释下面的字。

郑人有欲买履者。

欲:_______ 履:_______ 者:________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

(1)而置之其坐。

 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之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忘操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归取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何不试之以足? 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至之市,而忘操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A.做事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不能丢三落四。

B.做事要有时间观念,否则就会像郑国人一样失望而归。

C.遇到事情要懂得变通,根据情况采取合适的办法。

D.要坚持原则,才能把事情做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