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三章 相互作用学业质量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最新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学业质量标准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学业质量标准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学业质量标准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三章相互作用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下列有关力的图示及表述错误的是( C )
解析:由于在不同纬度处重力加速度g不同,旅客所受重力不同,故对飞机的压力不同,故A正确。

充足气的篮球的球壳对内部气体有压力作用,即内外气体对篮球壳压力的差值等于篮球壳对内部气体的压力,故B正确。

书对桌子的压力作用在桌子上,箭尾应位于桌面上,故C错误。

平地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其主动轮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是前进的动力,地面对其从动轮的摩擦力是阻力,汽车受到的动力与阻力平衡时才能匀速前进,故D正确。

2.(内蒙古包头五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图示为小孩从t=0时刻起逐渐增加推力推动箱子过程中三个时刻(t1、t2和t3)的漫画图。

据此,小王总结出四张箱子与水平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C )
解析:木箱静止的过程中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其大小随着推力的增大而增大;当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后物体开始滑动,此时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而滑动摩擦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并且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压力不变,则滑动摩擦力不变,则可知只有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江西省南昌八一中学、洪都中学等六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如图所示,一串红灯笼在水平风力的吹动下发生倾斜,悬挂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设每个红灯笼的质量均为m,绳子质量不计,则自上往下数第一个红灯笼对第二个红灯笼的拉力大小为( C )
A.错误!mg B.2mg
C.4mg D.错误!mg
解析:以下面两个灯笼作为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
竖直方向:T cos30°=2mg得:
T=
2mg
cos30°
=错误!mg,故选D.
4.(九江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图中弹簧秤、绳和滑轮的重量均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力不计,物体的质量都是m,在图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分别是F1、F2、F3,则 ( A )
A.F3=F1>F2B.F1>F2=F3
C.F1=F2=F3D.F3>F1=F2
解析:根据图可知,甲和丙的弹簧秤读数相等即F1=F3=mg,乙图中弹簧秤的读数F2=mg cos60°=错误!mg,故有F
1
=F3>F2,所以选项A正确。

5.(江苏省扬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如图所示,一只蜗牛沿着圆弧型葡萄
枝从位置M向位置N缓慢爬行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葡萄枝对蜗牛的弹力一定不变
B.葡萄枝对蜗牛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变大
C.葡萄枝对蜗牛的摩擦力一直减小
D.葡萄枝对蜗牛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变大
解析:设坡角为α,蜗牛受重力mg、弹力N、静摩擦力f,三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可得:N=mg cosα,f=mg sinα;由于坡角α先变小后变大,故弹力N先变大后变小,静摩擦力先变小后变大;故B正确、A、C错误;葡萄枝对蜗牛的作用力是静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合力,始终与重力平衡,故大小和方向一直不变,D错误,故选B。

6.(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检测)如图所示,在野营时需要用绳来系住一根木桩.细绳OA、OB、OC在同一平面内,两等长绳OA、OB夹角是90°,绳OC与竖直杆夹角为60°,绳CD水平,如果绳CD的拉力等于100N,那么OA、OB的拉力等于多少时才能使得桩子受到绳子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 ( C )
A.50N B.100N
C.错误!N D.错误!N
解析:要使桩子受到绳子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则绳子OC与CD的合力竖直向下,如图(1)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有:
T C=错误!=错误!=错误!错误!N
点O平衡,对其受力分析,如图(2)
根据平衡条件,结合对称性,有:
T A=T B=错误!=错误!=错误!N
故选C.
7.(哈尔滨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如图所示,小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保持静止,则下面对物体受力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BD )
A.物体a可能受四个力作用
B.物体a一定受两个力作用
C.物体a与墙壁间一定存在弹力
D.物体a与墙壁间一定不存在摩擦力
解析:物体a受两个力作用:重力和向上的力F作用,选项A错误,B正确;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则墙壁对a没有弹力,没弹力则物体a与墙壁间一定不存在摩擦力,选项C错误,D正确。

8.(甘肃省兰州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如图所示,清洗楼房光滑玻璃的工人常用一根绳索将自己悬在空中,工人及其装备的总重量为G,且视为质点。

悬绳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α,悬绳对工人的拉力大小为F1,墙壁对工人的弹力大小为F2,则( BC )
A.F1=错误!
B.F2=G tanα
C.若工人缓慢下移,增加悬绳的长度,但F1与F2的合力不变
D.若工人缓慢下移,增加悬绳的长度,则F1减小,F2增大
解析:作出人的受力图如图所示
可得F1=
G cosα
F
2
=G tanα
当增加悬绳长度,α减小
F
1
与F2均减小
F
1
与F2的合力始终等于重力,综上所述B、C正确。

9.(福建省厦门六中2016~2017高一上学期期中)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

现用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 BD )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N
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8N
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
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
解析:用力拉F之前,以A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有
f A=kx=0。

02×400N=8N〈μm A g=12.5N;施加水平拉力之后,假设物体B依然静止,以B 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有
f B=F+kx=1N+0.02×400N=9N〈μm B g=15N,故物体B依然静止,弹簧保持原状态,即木块A所受摩擦力不变,大小依然是8N,木块B所受摩擦力是9N,所以选项B、D正确.
10。

(湖北省华中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如图所示,一铁架台放于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轻质细线悬挂一小球,开始时细线竖直,现将水平力F作用于小球上,使其缓慢地由实线位置运动到虚线位置,铁架台始终保持静止,则在这一过程中( BD )
A.水平拉力F是恒力
B.铁架台对地面的压力一定不变
C.细线的拉力变小
D.地面对铁架台的摩擦力增大
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受拉力、重力、F,根据平衡条件,有:
F=mg tanθ,
T=错误!,
θ逐渐增大则F逐渐增大,T也增大,故A错误,C错误;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F f=F,则F f逐渐增大,
F
N
=(M+m)g,F N保持不变,故B正确,D正确,故选B、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8分。

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
11.(5分)(山西省晋商四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如图,把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另一个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金属板,金属板向左运动,此时两个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图中已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放大画出),则物块P与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_2。

60__N。

若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块P重13N,根据表中给出的动摩擦因数,可推算出物块P的材料为_木头__.
(A)材料动摩擦因

金属—金

0。

10橡胶—金

0。

50
木头—金
0。

20

皮革-金属0.28
解析:分析物块P的受力情况可知,物块P受金属板给P的滑动摩擦力F f,方向向左,受弹簧测力计向右的拉力F,由二力平衡可知,F f=F,测力计读数为2。

60N,所以F f=2。

60N;又根据F f=μG可得:μ=错误!=0。

2,从表中对比得知,物块P为木头。

12.(6分)(安徽省安庆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甲、乙两个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弹簧的弹力和伸长量之间的关系,两个小组用同一规格的弹簧分别做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F-x图线.(忽略弹簧秤自重)
(1)甲小组所做的图象的横坐标应是_弹簧形变量__;乙小组所作图象的横坐标应是_弹簧总长度__;
(2)甲小组得到的图象末端是弯曲的,其原因可能是_超过弹性限度__;
(3)由此图象可得该弹簧的原长=_10__cm,劲度系数k=_30__N/m.
解析:(1)由胡克定律可知,F=kx;由图甲可知,所作图象过原点,故横坐标为弹簧的形变量;而图乙中图象不过原点,则说明横坐标应为弹簧的总长度;
(2)由于胡克定律的使用中不能超过弹性限度,故甲小组末端弯曲是因为超过弹性限度,胡克定律不再适用;
(3)由乙图可知,图象与横坐标的交点表示弹簧的原长,图象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故k =30N/m。

13.(7分)(辽宁锦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检测)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有关内容:
A.将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平整木板上,另一端绑上两根细线。

B.在其中一根细线上挂上5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橡皮筋拉伸,如图甲所示,记录_钩码个数(或细线拉力)__、_橡皮筋与细线结点的位置O__、_细线的方向__。

C.将步骤B中的钩码取下,分别在两根细线上挂上4个和3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用两光滑硬棒B、C使两细线互成角度,如图乙所示,小心调整B、C的位置,使_橡皮筋与细线结点的位置与步骤B中结点位置重合__,记录_钩码个数和对应的细线方向__。

(2)如果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那么图乙中错误!=错误!。

解析:(1)根据实验原理可知,图甲中需要记录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后,画出来的合力是实际值,该实验中根据钩码个数来表示拉力大小,因此需要记录的是:钩码个数(或细线拉力),橡皮筋与细线结点的位置O,细线的方向;
该实验采用“等效代替”法,因此在用两个绳套拉橡皮筋时,要将橡皮筋与细线结点拉到与步骤B中结点位置重合,同时记录钩码个数和对应的细线方向.
(2)根据O点处于平衡状态,正交分解有:
竖直方向:4mg sinα+3mg sinβ=5mg①
水平方向:4mg cosα=3mg cosβ②
联立①②解得:错误!=错误!。

三、论述、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2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9分)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板上,用一原长为8cm的轻质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其刚开始运动时,弹簧的长度为11cm,当弹簧拉着物体匀速前进时,弹簧的长度为10。

5cm,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N/m。

(g均取10m/s2)求:
(1)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多大?
(2)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多大?
(3)物体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少?
答案:(1)6N (2)5N (3)0。

25
解析:(1)当物体刚开始被拉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Δx1=11cm-8cm=3cm,根据胡克定律可得:弹簧的弹力为:F1=kΔx=200N/m×0.03m=6N,此时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弹簧的弹力,即F f max=6N.
(2)当物体匀速滑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Δx2=10。

5cm-8cm=2.5cm,根据胡克定律可得:弹簧的弹力为:F2=kΔx2=200N/m×0.025m=5N,此时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的弹力,即F f=5N.
(3)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可得:F f=μF N=μmg,求得μ=0.25.
15.(10分)(天津市静海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调研)有一只蚂蚁不慎跌入一个碗中,如图所示,碗内壁为一半径为R的球壳的一部分,且其深度为D,碗与蚂蚁脚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蚂蚁无法顺利爬出碗口,求:D应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D〉R(1-错误!)
解析:对蚂蚁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到碗口时,最
容易滑下,此时静摩擦力最大,等于滑动摩擦力,如图
根据平衡条件,有:
f=mg sinθ①
N=mg cosθ②
其中f=μN③
cosθ=错误!④
由①②③④解得:D=R(1-错误!)。

所以若蚂蚁无法顺利爬出碗口,则D〉R(1-错误!)。

16.(11分)(湖北省武汉二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相连,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站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人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甲及人均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sin37°
=0.6,cos 37°=0.8,tan37°=0.75,g 取10m/s 2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轻绳OA 、OB 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2)人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
(3)若人的质量m 2=60kg ,人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

3,则欲使人在水平面上不滑动,物体甲的质量m 1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答案:(1)54
m 1g 错误!m 1g (2)错误!m 1g 方向水平向左 (3)24 kg
解析:(1)以结点O 为研究对象,如图,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将F OA 分解,由平衡条件有:F OB -F OA sin θ=0,F OA cos θ-m 1g =0
联立得:F OA =m 1g cos θ
=错误!m 1g F OB =m 1g tan θ=错误!m 1g
故轻绳OA 、OB 受到的拉力分别为错误!m 1g 、错误!m 1g
(2)人水平方向受到OB 绳的拉力和水平面的静摩擦力,
f =F OB =错误!m 1
g 方向水平向左
(3)当甲的质量增大到人刚要滑动时,质量达到最大,此时人受到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当人刚要滑动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f m =μm 2g
由平衡条件得:F OBm =f m
又F OBm =m 1m g tan θ=错误!m 1m g
联立得:m 1m =错误!=错误!=24kg
即物体甲的质量m 1最大不能超过24kg 。

17.(12分)(四川成都七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斜面上的物块A和悬挂的物块B均处于静止状态,轻绳AO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轻质弹簧的右端及轻绳BO的上端连接于O点。

轻质弹簧中轴线沿水平方向,轻绳的OC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60°,斜面倾角α=30°,物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 A=5kg,m B=1.5kg,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500N/m,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弹簧的伸长量x;
(2)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f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1)弹簧的伸长量x为3错误!cm;(2)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f的大小为5N,方向沿斜面向下。

解析:(1)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并正交分解,
据平衡条件有
x:kx-F si n60°=0①
y:F cos60°-m B g=0②
由②解得:F=错误!=30N
代入①解得:x=错误!=错误!m=错误!m=3错误!cm
(2)物块A受力如图并正交分解,
据平衡条件有
x:F-m A g sin30°-f=0
解得:f=F-m A g sin30°=30-5×10×错误!N=5N,方向:沿斜面向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