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降低储油罐油品蒸发损耗的措施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降低储油罐油品蒸发损耗的措施分析
【摘要】本文结合储油罐油品蒸发损耗相关控制技术的发展,从储油罐的密封不到位、储油罐的呼吸作用损耗两个方面对实际储油罐油品蒸发损耗的常见原因进行了简要阐述;从积极的使用先进的油气回收及管理技术、增强储油罐承受压力的能力、减小储油罐内部油面上气体空间三个方面对有效降低储油罐油品蒸发损耗的优化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储油罐油品蒸发损耗;常见原因;优化措施
1 前言
在对实际油品进行开采、运输、加工以及储存时,鉴于油品自身具有一定的挥发特性且相关操作工艺及设备存在的不足,油品的蒸发损耗难以完全避免。

若油品蒸汽进入空气,不但会污染环境、对人们的健康构成威胁,还会增加相关油气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从而阻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1]。

以实际中的石油企业为例,实际中石油企业油品的损耗一般包括油品的途耗损失、储存过程损耗、加工过程损耗以及其他方面产生的损耗。

而其中的储存过程产生的损耗是企业各损耗中的重要部分。

鉴于油品的蒸发过程具有缓慢、持续等特征,其蒸发损耗往往不能得到人们的充分关注,且容易受相关的计量偏差影响而被忽略,但实际中,由于油品蒸发损耗而损失的油品数量不容忽视。

2 储油罐油品蒸发损耗的常见原因分析
实际中影响储油罐内部油品的蒸发损耗的因素众多,一般包括储油罐内油品的真实蒸汽压力、储油罐的温度变化情况、储油罐直径及内部气相空间大小、相关的收发油程序等内容。

实际储油罐内油品的蒸发损耗取决于油品的损耗率以及损耗过程发生的时间长短。

2.1 储油罐的密封不到位
在实际的储油罐使用过程中,当储油罐的密封环节存在疏漏或缺陷时,会造成储油罐内部自然通风现象的产生。

比如,如果储油罐的罐顶出现若干孔眼以及缝隙,容易导致空气进入储油罐,进而产生密度比空气大的混合气体,在这种情况下,当储油罐内部的混合气体通过下部的缝隙等通道达到储油罐外部,且有外部空气经过储油罐上部的缝隙等通道进入储油罐内部,就会由于自然通风的形成而产生一定的损耗。

此类损耗产生的原因一般涉及储油罐出现损坏、储油罐量油孔以及采光孔的操作失误等。

这种损耗现象的产生不但造成油蒸汽进入大气,更加速了储油罐内部油液面的蒸发过程。

2.2 储油罐的呼吸作用损耗
对于储油罐的大呼吸损耗以及小呼吸损耗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1)对于
储油罐的大呼吸损耗。

储油罐的大呼吸损耗指储油罐收发油品时的呼吸油罐进油的过程中,随着油面的不断增高,储油罐内部气体空间不断缩小,导致储油罐内部压力升高,当其大于呼吸阀控制值时,会导致油品蒸汽通过呼吸阀呼出,从而导致部分油品的蒸发损耗。

与此同时,当储油罐进行向外发油操作时,由于其油面逐步变低、储油罐内部压力会逐步变小,若该压力小于特定值,会使得外部空气进入储油罐,鉴于储油罐内油面上方的油气未达到饱和,这会加快油品的蒸发速度,并使其再一次饱和,储油罐内部的压力被重新提高,此情况下,容易出现油品在过大压力条件下经过呼吸阀逸出的现象,最终导致回逆呼出。

储油罐大呼吸损耗主要受到油品密度、蒸汽压、沸点、收发油的速度等的影响,同时,也受储油罐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的影响;2)对于储油罐的小呼吸损耗。

当储油罐中油品于静止状态储存时,在白天阳光照射的作用下,罐内油品以及气体空间的温度逐步变高,加速了其中的气体膨胀及油面的蒸发现象,最终引发储油罐内部混合气体压力的提升。

当达到特定数值使得呼吸阀开启后,罐内的混合气体发生逸出,进而产生损耗。

该过程的发生可以处于储油罐温度升高的任何时刻。

同时,随着气温的下降,储油罐内部温度也逐步降低。

此时,罐内气体发生收缩,加剧了油品蒸汽凝结液化的过程,从而使得储油罐内部压力的降低。

当其达到特定值导致真空阀开启后,外部大气会通过真空阀进入储油罐,而该部分空气又会随着气温的回升和罐内油品逸出,即重复的进行呼出以及吸入的过程,该过程引发的损耗就是小呼吸损耗。

3 降低储油罐油品蒸发损耗的优化措施分析
3.1 积极的使用先进的油气回收及管理技术
积极的使用先进的油气回收及管理技术对于降低储油罐内部油品的蒸发损耗具有重要作用。

对此,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1)关于储油罐的油气回收技术。

传统的油气回收一般包括冷凝、吸收以及吸附的方法。

其中,冷凝法通过若干级机械设备进行冷凝,进而实现油气的冷凝回收操作;吸收法借助于相应溶剂的吸收作用实现;而吸附法则通过有关固定吸附剂等的吸附作用完成,且能够实现吸附剂的循环使用。

在实际的油气回收操作中,相关操作人员应当结合实际的条件和不同种类油气回收技术的特点,通过不断的改进以及优化组合,不断提高油气回收的效率;(2)关于操作和管理的改进与优化。

对此,相关管理和操作人员应当结合先进的管理和操作技术,不断强化相关油罐区油品的收发及储存管控。

最大程度的使得储油罐维持在合理的高液位,从而有效的缩小罐内气体空间以及蒸发的面积。

同时,还应当重视呼吸阀、液压安全阀等关键设施的日常检查和维护管理。

充分发挥其在减少油品呼吸损耗中的积极作用。

3.2 增强储油罐承受压力的能力
对于实际的油气集输储运,可以通过增强储油罐承压性能的措施来达到减少罐内油品蒸发损失的目的。

随着储油罐承压能力的改善,使得呼吸阀对压力的控制更容易,进而能够对逸出气体的开阀时间进行管控。

同时,实际中一般从改进储油罐结构的角度出发,实现储油罐承压性能的改善。

此外,通过降温和绝热等措施,也能实现对油品蒸发损耗的抑制效果。

例如,在气温较高的白天,通过向
地面的储油罐罐顶进行淋水,可以形成一定的水膜,借助水膜的流动性,能够将储油罐外部由于阳光照射等产生的热量带走,由此,除了能够实现降温、缩小昼夜温差的目的,还可以有效的降低储油罐内部油面的温度及其随外界气温变化的大小。

3.3 减小储油罐内部油面上气体空间
实际中通过减小储油罐内部油面上的气体空间大小,能够减小油品蒸发需要的自由表面的面积,由此,除了能够有效降低储油罐的小呼吸作用损耗,同时能够显著的减少大呼吸损耗。

实际中采用的浮顶储油罐,由于其罐顶漂浮于油面之上,能够跟随油面进行升降,因此,能够明显减小储油罐内油品蒸发的自由表面以及气体空间的体积大小,达到消除相关呼吸损耗的目的。

其中,内浮项式储油罐具有构造相对简单、制造成本不高的特点,相对比外浮项式储油罐,它能够实现更好的降耗效果。

同时,实现固定顶储油罐向浮顶储油罐的改造也相对容易。

实际中,尽管浮顶储油罐的制造成本相对较高,然而,由于其在降低油品蒸发损耗方面较好的使用效果,因此,该类型结构的储油罐比较适宜完成对原油和汽油等蒸发损耗相对明显的油品[3]。

4 总结
实际中储油罐内部油品的蒸发现象是难以消除的,在对储油罐内油品蒸发损耗的抑制过程中,除了应当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控制技术外,还应当不断强化储油罐及其相关设施的维护与管理,强化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和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并解决出现的问题,做好相关的作业流程以及操作规范、制度的落实工作,最大程度的减少不必要的油品损耗。

参考文献:
[1]唐克.浅谈如何有效降低储油罐油品蒸发损耗.油气冶炼.2010(03).
[2]王学东.降低储罐油品蒸发损耗的措施.石油库与加油站.2010(08).
[3]高建忠.降低地面立式油罐蒸发损耗的措施.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2007(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