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借阅和复印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案借阅和复印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病案管理及利用已从原来仅限于医院的临床教学、医疗、科研扩大到面向社会、服务大众,病案的多种利用价值充分体现出来,病案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对病案使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病案借阅管理人员既要做好对临床医护人员的病案借阅,又要应对病人、病人家属、公、检、法、保险等的病案的调阅、复印工作。
因此加强病案管理,特别是加强病案借阅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课题。
现将病案借阅和复印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1 病案借阅和复印中存在的问题
1.1 确保统计资料的准确性:我院住院统计报表的资料均来自病案首页,要保证住院统计报表的资料就必须保证病案回收的及时性,病案回收日期为病人出院后3个工作日回收,27日后天天必收,病案回收是及时了,但有个别医生为了让病案及时归档逃避罚款,将未写完整的病案在首页上签好名后先让病案回收,过1~2天再到病案室把病案借出补写。
1.2 部分医护人员将病案借出后,长期不归还,将病案随手放置,日久遗忘,以致丢失。
甚至把一些技术性较强的病案借到后占为己有。
个别医护人员是为自己的家人或朋友借阅病案,家人或朋友拿到病案后把一些有用的病案资料取出,以致病案资料缺失。
进修医生在借病案后不及时归还,有的医生强调工作忙,需要借阅再次入院的以往旧病案时,随便差使实习生或进修医生到病案室借,更有甚者请病人或家属来借,若造成病历资料丢失或篡改,后果则不堪设想。
医院工作人员将病案借出后,随意更改病案内容或复印病案,以致病案失去真实性和严肃性。
医护人员为科研需要,抽调大量病案,长期不还,造成交叉借阅困难。
个别医护人员借出病案,有拆装订线的现象。
科室管理不严,病人出院时将自己的病案偷走,或将病案部分内容拿走,造成病案丢失或病案部分内容遗失。
1.3 未出院病案,病人或家属需复印有关病案资料时,有的医生比较忙或怕麻烦就把病案资料交给病人或病人家属携带到病案室复印,有的还私自外出复印,致使有的病人把需归档的原件带回家,归档病案中仅留下不具备法律依据的复印件,病人或家属将有关资料私自藏起来,此后科室医护人员也未详细检查资料是否齐全。
2 对策
2.1 未按规定完成出院病历者,按院医疗质量检查条例每1份每日扣0.5分。
对借出补写者不借,最好在病案室补写,特殊情况最迟不超过1~2天归还。
非直接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的本院人员、退休人员、实习人员无权使用病案,并不得从各科室或住院病案室擅自取走病案。
2.2 成批病案原则上只限在病案室使用,成批病案应先预约好日期供应,每次只能借阅一个病种,待还清后才能再借其它病种。
每次抽取病案数限定在20份以内,超过20份的需分批借阅。
病案室应设病案阅览室,供一般调阅、病案讨论和科研分析、护理部集中检查病历、专家组检查病历等使用,病案在病案室查阅有利于病案的管理,又可解决交叉使用的问题。
2.3 单个病案可借出病案室,只限于再入院病案、科室需讨论的病案,单个病案限期1周归还,最迟不超过15天,这样有利于病案的及时归还,凡借阅病案过期不还者,按每份每日5角罚款,直至归还为止。
借阅病案要办理登记手续,借阅期间要妥善保管和爱护,不得转借他人,不准在病案上标注、涂改、污损、撕页、拆封、丢失,并按期归还。
借阅和归还的病案,都要逐份核对清楚。
2.4 如果病案确实由经借人丢失,则每份病案受到罚款处理,并由经借人填写书面证明1份,其科室主任签名,通知医务科,并报院行政领导研究处理。
2.5 实习医生和进修医生一律不准代签、代借病案。
病案室建立本院医生字典库、研究生字典库、进修生字典库,如有退休、调走、外出进修医务人员、离院的研究生和进修生均必须病案室审定确无在借病案方可办理相关手续。
2.6 病案管理人员还必须清楚地知道哪些人员和机构可以复印或复制病案,同时在受理复印申请时,申请人必须按规定提供有关证明材料以及公安、司法机关因办理案件需要查阅复印或者复印病案资料应具备的证明材料等。
未出院病案,病人或家属需复印有关病案资料时,病案应由病区指定专人带领病人到病案室复印,并加盖复印专用章,如发现医生把资料直接交给病人时,应及时扣留所有资料,事后由本科医生到病案室来取,如发现病人把在外已经复印好的资料要求盖章时,应耐心说服病人到病区把原件拿到病案室进行仔细核对后再盖专用章。
如有随意将病案交给病人或病人家属携带到病案室复印,或私自外出复印,病人或家属将有关资料私自藏起来,过后科室医护人员也未详细检查资料是否齐全。
一经发现,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罚款,并由相关人员负责追回有关资料。
2.7 规范职业行为,完善病案借阅制度,明确借阅范围,严格借阅手续。
大力宣传档案管理知识,通过档案知识普及提高医护人员的档案意识,杜绝或减少档案借阅中的不合法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