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济政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铁、酒)
一、“重农抑商”政策
4、“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积极作用:封建社会的前期起积极作用为主: ①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 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 ②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 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 消极影响:封建社会的后期起消极作用为主: 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 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它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是导 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的重要原因之一。
(3)目的: 直接目的:为了保证赋税的征收和徭役的征派
根本目的: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经济基础,巩固封建统治。
一、“重农抑商”政策
2、历代“重农”政策的具体表现: (举例)
(补充)
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奖励垦荒,兴修水利…… ◆如: 西汉“休养生息”政策(汉高祖“十五税一”,“文 景之 治”时期的“三十税一”等等) ◆汉文帝经常对下臣们说:“黄金珠 东汉光武帝的“休养生息”政策 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 曹魏的“屯田”制 和丝麻。” 唐代“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之治” 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清初的奖励垦荒政策和赋税制度改革等
材料一: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明太祖实录》卷139 倭寇的侵扰
材料二:自今以后,各该督抚镇,著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 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指郑 成功等抗清势力) 贸易者,或地方官察出,或被人告发,即将 贸易之人,不论官民,俱行奏闻正法,货物入官。本犯家产, 尽给告发之人。 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清世祖实录》卷102
2、发展缓慢的原因
养蚕图
施复是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的人物。他们夫妇 二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 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 多银子。 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 几千两银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 雇人织绸,成为机户。 施复夫妇由小手工者发展成为机户。 请思考:以上材料反映我国明朝在经济领域出现什么变化? 反映出在明朝中后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含义、原因、目的)
(1)确立及含义: 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确立,后历代推行。
含义:重视发展农业,严格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2) 原因:
——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结果,其根本 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根本) ——农业能提供人们生存的基本保障,而工业却无法提供,其发 展又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 ——农业可以为国家提供稳定的赋税收入,可以保证财政来源 ——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便于加强控制,有利于社会稳定
• 2、缓慢的原因:
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 成长,主要表现在:
资金
——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吸引商业资本买田置 地,影响了资本的积累和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农民极端贫困,无力购买商品,缺乏国内市场。
国内市场
国际市场 劳动力 其它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际市场的扩大 ——国家重农抑商政策,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 ——国家广设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 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 等等
画面一: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津 津乐道于自己的 “十全大武功” 时,英国的查理一世 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 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 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画面二: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 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 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 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还有其他原因吗? (经济上、思想 认识上等)
• 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①原因:古代中国经济的进步(农业、手工业、商业、充足的货币) 特别是商品生产的发展
②产生:明清时期在丝织业比较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了手工业工场
③标志:雇佣关系的出现
④作用:新的生产关系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经济形态(自然经济), 也表明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⑤特点: 从行业和区域看,产生于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江南地 区的丝织业 从程度上看,资本主义的萌芽只是出现在个别地 区的个别行业部门 从表现看,“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 手工工场的出现,这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标志着资本主义 萌芽的出现
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
严格限制 绝对禁止
2.闭关政策:
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即只准在“公行” 中进行,对外人在华的活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 闭关政策则更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
闭关锁国
清朝时期 广州十三行, 是唯一准许与 外商打交道的 商行。
清朝时 期的广州商 馆区。
• 思考:为什么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政策呢? (1)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
画面三: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 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
画面四: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士子因中举登科而 神经错落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 关注着宇宙间的行星运动规律。
二、工商业严格管理政策
1、秦:全面、具体、严密 (1)统一度量衡 (2)设《均工律》 (3)秦律有关条文的规定 2、汉:重税;以官营工商业抑制;市的严格 管理;盐铁专营。 3、在宋以前对“市”在时、空上的限制 4、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三、海禁与闭关政策
一、含义:
1.海禁政策:
指明清两代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 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画面三: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 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
画面四: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士子因中举登科而 神经错落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 关注着宇宙间的行星运动规律。
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一、“重农抑商”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的概述:
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 (2)清初是为了维护其统治,为了割断东南沿海人民的 抗清斗争,特别是要割断沿海人民同台湾郑氏政权的联系 (3)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 (4)落后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根本原因) (5)西方殖民者东来
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海禁和闭关政策虽起了一定自卫作用,但严重限制了中外交 往的发展,在客观上造成了阻滞中国社会发展的恶果,如阻 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阻断 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使中 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画面一: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津 津乐道于自己的 “十全大武功” 时,英国的查理一世 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 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 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画面二: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 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 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 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 ···
一、“重农抑商”政策
3、历代“抑商”政策的具体表现:
加强对工商业的Leabharlann 理,限制民营工商业①汉初还对商人实行歧视政策——不得衣丝乘车 ②汉武帝开始实行(盐、铁)手工业官营制度,压制民 营手工业 ③对私营工商业加重赋税 (汉代开始,明清更严重)
④北宋以前历代对“市”的严格管理 (时间、空间限制) ⑤实行主要日用品专卖制度,限制私营商业( 王莽开始)
一、“重农抑商”政策
4、“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积极作用:封建社会的前期起积极作用为主: ①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 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 ②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 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 消极影响:封建社会的后期起消极作用为主: 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 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它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是导 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的重要原因之一。
(3)目的: 直接目的:为了保证赋税的征收和徭役的征派
根本目的: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经济基础,巩固封建统治。
一、“重农抑商”政策
2、历代“重农”政策的具体表现: (举例)
(补充)
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奖励垦荒,兴修水利…… ◆如: 西汉“休养生息”政策(汉高祖“十五税一”,“文 景之 治”时期的“三十税一”等等) ◆汉文帝经常对下臣们说:“黄金珠 东汉光武帝的“休养生息”政策 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 曹魏的“屯田”制 和丝麻。” 唐代“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之治” 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清初的奖励垦荒政策和赋税制度改革等
材料一: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明太祖实录》卷139 倭寇的侵扰
材料二:自今以后,各该督抚镇,著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 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指郑 成功等抗清势力) 贸易者,或地方官察出,或被人告发,即将 贸易之人,不论官民,俱行奏闻正法,货物入官。本犯家产, 尽给告发之人。 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清世祖实录》卷102
2、发展缓慢的原因
养蚕图
施复是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的人物。他们夫妇 二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 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 多银子。 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 几千两银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 雇人织绸,成为机户。 施复夫妇由小手工者发展成为机户。 请思考:以上材料反映我国明朝在经济领域出现什么变化? 反映出在明朝中后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含义、原因、目的)
(1)确立及含义: 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确立,后历代推行。
含义:重视发展农业,严格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2) 原因:
——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结果,其根本 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根本) ——农业能提供人们生存的基本保障,而工业却无法提供,其发 展又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 ——农业可以为国家提供稳定的赋税收入,可以保证财政来源 ——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便于加强控制,有利于社会稳定
• 2、缓慢的原因:
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 成长,主要表现在:
资金
——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吸引商业资本买田置 地,影响了资本的积累和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农民极端贫困,无力购买商品,缺乏国内市场。
国内市场
国际市场 劳动力 其它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际市场的扩大 ——国家重农抑商政策,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 ——国家广设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 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 等等
画面一: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津 津乐道于自己的 “十全大武功” 时,英国的查理一世 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 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 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画面二: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 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 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 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还有其他原因吗? (经济上、思想 认识上等)
• 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①原因:古代中国经济的进步(农业、手工业、商业、充足的货币) 特别是商品生产的发展
②产生:明清时期在丝织业比较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了手工业工场
③标志:雇佣关系的出现
④作用:新的生产关系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经济形态(自然经济), 也表明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⑤特点: 从行业和区域看,产生于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江南地 区的丝织业 从程度上看,资本主义的萌芽只是出现在个别地 区的个别行业部门 从表现看,“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 手工工场的出现,这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标志着资本主义 萌芽的出现
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
严格限制 绝对禁止
2.闭关政策:
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即只准在“公行” 中进行,对外人在华的活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 闭关政策则更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
闭关锁国
清朝时期 广州十三行, 是唯一准许与 外商打交道的 商行。
清朝时 期的广州商 馆区。
• 思考:为什么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政策呢? (1)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
画面三: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 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
画面四: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士子因中举登科而 神经错落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 关注着宇宙间的行星运动规律。
二、工商业严格管理政策
1、秦:全面、具体、严密 (1)统一度量衡 (2)设《均工律》 (3)秦律有关条文的规定 2、汉:重税;以官营工商业抑制;市的严格 管理;盐铁专营。 3、在宋以前对“市”在时、空上的限制 4、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三、海禁与闭关政策
一、含义:
1.海禁政策:
指明清两代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 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画面三: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 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
画面四: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士子因中举登科而 神经错落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 关注着宇宙间的行星运动规律。
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一、“重农抑商”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的概述:
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 (2)清初是为了维护其统治,为了割断东南沿海人民的 抗清斗争,特别是要割断沿海人民同台湾郑氏政权的联系 (3)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 (4)落后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根本原因) (5)西方殖民者东来
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海禁和闭关政策虽起了一定自卫作用,但严重限制了中外交 往的发展,在客观上造成了阻滞中国社会发展的恶果,如阻 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阻断 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使中 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画面一: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津 津乐道于自己的 “十全大武功” 时,英国的查理一世 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 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 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画面二: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 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 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 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 ···
一、“重农抑商”政策
3、历代“抑商”政策的具体表现:
加强对工商业的Leabharlann 理,限制民营工商业①汉初还对商人实行歧视政策——不得衣丝乘车 ②汉武帝开始实行(盐、铁)手工业官营制度,压制民 营手工业 ③对私营工商业加重赋税 (汉代开始,明清更严重)
④北宋以前历代对“市”的严格管理 (时间、空间限制) ⑤实行主要日用品专卖制度,限制私营商业( 王莽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