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复习模拟试卷测试卷(带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复习模拟试卷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
1.计算65×98最简便的方法是()。
A.65×98+2 B.65×(100-2)C.(60+5)×98
2.下列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等腰三角形B.长方形C.圆D.平行四边形
3.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度分别为4厘米和7厘米。
再从下面选()厘米长的小棒,就能组成一个三角形。
A.2 B.5 C.11
4.用5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组合成一个立体图形,从前面看是的是()。
A.B.C.
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十分位
B.十分位计数单位是0.01
C.0.26和0.260的计数单位不同,但大小相同
6.0.06和0.060的计数单位分别是()。
A.0.010.01 B.0.010.001 C.0.10.01 D.0.0010.001 7.在下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
①四(1)班学生进行跳远比赛,小红跳了1.23m,小强跳得比小红多0.13m,小华比小强少0.2m。
三人中,小强的跳远成绩最好。
②10km-3km28m所得的结果用小数表示是6.72km。
③两个数相减,被减数减少2.5,减数增加2.5,差不变。
A.1 B.2 C.3
8.某次数学测验共20题,做对一题得5分,做错一题扣1分,不做得0分。
小红得了76分,她做对了几道题呢?()
A.12 B.14 C.16 D.18
9.三角形其中一个角()是直角。
A.一定B.可能C.不可能二、填空题10.填上合适的小数。
5米2分米=( )米45克=( )千克48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11.2.6里面有个0.1,1里面有个0.01.
12.▲÷35=12……■,余数最大是( ),这时被除数是( )。
13.一本书有100页,厚4.55厘米。
10本这样的书厚( )厘米。
14.超市饼干促销:16元一包,买五包送一包。
小明拿240元最多能买( )包饼干。
15.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和是70°,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16.小马虎在计算两个两位数的积时,把其中一个因数个位上的5当成了3,结果得364,正确的结果是420,这两个两位数分别是( )和( )。
17.每本《少年科学》的售价是20元,每本《动物世界》的售价是10元。
张老师用100元正好买了7本书,其中《少年科学》买了( )本。
18.一块长方形草坪要改建,原来的面积180平方米,如果将长和宽分别扩大到的原来的3倍,改建后草坪的面积是( )平方米。
19.直接写得数。
3.240.5+= 025÷= 427298+= 5 1.4 1.6--= 0.091000⨯= 8.110÷= 10.79-= 1.8 2.3 3.7++=
4.75 3.5-= 606606⨯÷⨯= 10223⨯= 412572⨯+=
20.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25.7+3.64= 12.83-7.46=
2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的就用简便计算。
6.3+6.44+2.7+3.56 15.35-5.75-4.25 (200+350)÷11×38 63×101 (30+4)×25 720-(750÷15+248)
22.学校组织四年级学生到果园参加采摘活动,同学们摘葡萄58.6千克,比杨梅多14.4千克。
同学们一共采摘葡萄和杨梅多少千克?
23.一本数学课本7.45元,比一本语文课本贵1.25元,这两本书一共多少元? 24.某水果店运进苹果25箱,运进梨的箱数是苹果的39倍,该水果店一共运进苹果和梨多少箱?(两种方法,列综合算式解答) 25.看图填空。
四(2)班同学参加安全知识竞赛人数统计图
(1)每格代表( )个人。
(2)女生三个等级的平均人数是6人,请在统计图上画出合格等级女生的人数。
(3)四(2)班参加知识竞赛的学生一共有( )人。
(4)在( )等级上,女生的成绩表现出明显优势。
26.12月15日淮安高铁东站投入使用,标志着淮安正式步入高铁时代。
根据以下信息解决问题。
(1)请根据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2)合唱团成员按从矮到高排成一排,欢欢排在第9,她需要买什么票?在□里打“√”。
免票□半价票□全票□
(3)辅导员王老师带领合唱团成员乘高铁去北京参加元旦音乐会,购买单程票共需多少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计算65×98时,应将98写成100-2,然后运用整数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进行计算更加简便,依此选择。
【详解】
65×98=65×(100-2)=65×100-65×2
故答案为:B
【点睛】
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依此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
A.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B.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C.圆是轴对称图形;
D.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D
【点睛】
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一定小于第三边;据此可知,第三条边应小于4+7=11厘米。
大于7-4=3厘米。
【详解】4+7=11(厘米),7-4=3(厘米)
A.2<3;
B.3<5<11;
C.11=11;
故答案为:B。
【点睛】
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灵活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问题。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分别画出各个选项从前面看到的形状即可解答。
【详解】
A.从前面看到的是;
B.从前面看到的是;
C.从前面看到的是;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视图知识的掌握。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结合对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的认识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即可;小数的性质是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详解】
A.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因此说法错误;
B.十分位计数单位是0.1,因此说法错误;
C.根据小数的性质可知:0.26=0.260,0.26的计数单位是0.01,0.260的计数单位是
0.001;因此 0.26和0.260的计数单位不同,但大小相同。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考查了对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的认识,以及小数的性质,要熟练掌握。
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首先要搞清小数的位数,一位小数,计数单位就是0.1,两位小数计数单位就是0.01,以此类推,据此作答。
【详解】
根据小数的计数单位,0.06的计数单位是 0.01,0.060的计数单位是 0.001。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是考查小数的计数单位。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①根据题意可知:小强的跳远成绩比小红好,也比小华好,所以小强的跳远成绩最好。
原说法正确。
②3km28m=3.028km,10km-3km28m应该等于6.972km。
原说法错误。
③设被减数是a,减数是b,被减数减少2.5,减数增加2.5,也就是(a-2.5)-(b+
2.5)=a-2.5-b-2.5=a-b-5,所以差变小。
原说法错误。
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根据上面分析可知:①正确,②③都错误,有两个是错误的。
故选:B
【点睛】
本题逐项分析时要细心,特别是第二项,稍不注意就会产生错误,关键是注意m和km之间的换算进率是1000,28m换算成km应该是0.028km才对。
8.C
解析:C【解析】
【分析】
假设全部做对,得20×5=100分,这比已知的76分多了100-76=24分,做对一道题与做错一道题相差5+1=6分,所以做错了24÷6=4道,则做对了20-4=16道,据此即可解答问题。
【详解】
(20×5-76)÷(5+1)
=24÷6
=4(道)
20-4=16(道)
她做对了16道题。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此题分别从做对一道题和做错一道题得分的特点利用假设法进行解答即可。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依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详解】
如果一个三角形中出现2个或3个钝角,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就大于180°,不符合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如果一个三角形中出现2个或3个直角,再加上第三个角,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就大于180°,也不符合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所以,三角形中,最多有1个钝角,3个锐角,1个直角,至少有2个锐角;
所以三角形其中一个角可能是直角。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掌握程度。
二、填空题
10.2 0.045 4.8
【解析】
【分析】
米和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5米2分米=5.2米45克=0.045千克480平方厘米=4.8平方分米【点睛】
本题考查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面积单位的换算。
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11.26,100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求2.6里面有几个0.1,1里面有几个0.01.根据求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分别解答即可.
解:2.6÷0.1=26(个);
1÷0.01=100(个);
故答案为26,100.
点评:此题应根据求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解答.
12.454
【解析】
【分析】
根据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可知,余数要小于除数,可知余数最大是除数-1,再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
【详解】
余数最大为:35-1=34
这时被除数是:12×35+34
=420+34
=454
【点睛】
此题考查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算式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也常用于有余数除法的验算。
13.5
【解析】
【分析】
10本这样的书就有10个4.55厘米厚,因此用4.55乘10即可。
【详解】
4.55×10=4
5.5(厘米)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30
【解析】
【分析】
根据“买五包送一包”可知,付5包的钱得6包,先计算出5包饼干多少钱,再看看240元里面有几个5包的钱即可。
【详解】
240÷(16×5)
=240÷80
=5(个)
5×(5+1)
=5×6
=30(包)
所以,小明拿240元最多能买30包。
【点睛】
正确理解“买五包送一包”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钝角
【解析】
【分析】
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因此用180°减去70°计算出另一个内角的度数,再根据计算结果填空即可。
【详解】
180°-70°=110°
因此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分类与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计算,应熟练掌握。
16.15
【解析】
【分析】
用420减去364的差除以5减3的差求出一个因数,再用420除以这个因数求出另一个因数。
【详解】
(420-364)÷(5-3)=56÷2
=28
420÷28=15
解析:15
【解析】
【分析】
用420减去364的差除以5减3的差求出一个因数,再用420除以这个因数求出另一个因数。
【详解】
(420-364)÷(5-3)
=56÷2
=28
420÷28=15
【点睛】
正确的结果与错误结果之间的差等于另一个因数乘(5-3)的积,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3
【解析】
【分析】
假设全部买的是《动物世界》,分别计算出总费用,总费用与100元的差、两本书的单价差,然后用总费用差除以两本书的单价差得到的数就是买《少年科
学》的数量。
【详解】
7×10=7
解析:3
【解析】
【分析】
假设全部买的是《动物世界》,分别计算出总费用,总费用与100元的差、两本书的单价差,然后用总费用差除以两本书的单价差得到的数就是买《少年科学》的数量。
【详解】
7×10=70(元)
100-70=30(元)
20-10=10(元)
30÷10=3(本)
【点睛】
熟练掌握鸡兔同笼相关问题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1620【解析】
【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如果将长和宽分别扩大到的原来的3倍,则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9倍,因此用原来的面积乘9即可。
【详解】
3×3=9
180×9=1620(平方米)
【
解析:1620
【解析】
【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如果将长和宽分别扩大到的原来的3倍,则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9倍,因此用原来的面积乘9即可。
【详解】
3×3=9
180×9=1620(平方米)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74;0;725;
2;90;0.81;
0.21;7.8;1.25;
36;2346;572
【解析】
【分析】
【详解】
略
解析:74;0;725;
2;90;0.81;
0.21;7.8;1.25;
36;2346;572
【解析】
【分析】
【详解】
略
20.34;5.37
【解析】
【分析】
利用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计算即可,注意列竖式时要将小数点对齐。
【详解】
25.7+3.64=29.34 12.8
解析:34;5.37
【解析】
【分析】
利用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计算即可,注意列竖式时要将小数点对齐。
【详解】
25.7+3.64=29.3412.83-7.46=5.37
2 5.70
+ 3.64
29.34验算:
29.34
3.64
2 5.70
-
1 2.83
7.46
5.37
-验算:
1 2.83
5.37
7.46
-
21.19;5.35;1900
6363;850;422
【解析】
【分析】
(1)按照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算;
(2)按照减法的性质简算;
(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最后算乘法;解析:19;5.35;1900
6363;850;422
【解析】
【分析】
(1)按照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算;
(2)按照减法的性质简算;
(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最后算乘法;
(4)(5)按照乘法分配律简算;
(6)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小括号外面的减法。
【详解】
6.3+6.44+2.7+3.56
=6.3+2.7+6.44+3.56=(6.3+2.7)+(6.44+3.56)
=9+10
=19
15.35-5.75-4.25
=15.35-(5.75+4.25)
=15.35-10
=5.35
(200+350)÷11×38
=550÷11×38
=50×38
=1900
63×101
=63×(100+1)
=63×100+63
=6300+63
=6363
(30+4)×25
=30×25+4×25
=750+100
=850
720-(750÷15+248)
=720-(50+248)
=720-298
=422
22.8千克
【解析】
【分析】
先用同学们采摘葡萄的重量减去14.4千克计算出采摘杨梅的重量,然后用采摘杨梅的重量加采摘葡萄的重量即可,依此计算。
【详解】
58.6-14.4=44.2(千克)
44.
解析:8千克
【解析】
【分析】
先用同学们采摘葡萄的重量减去14.4千克计算出采摘杨梅的重量,然后用采摘杨梅的重量加采摘葡萄的重量即可,依此计算。
【详解】
58.6-14.4=44.2(千克)
44.2+58.6=102.8(千克)
答:同学们一共采摘葡萄和杨梅102.8千克。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65元
【解析】
【分析】
一本数学课本的价钱减去1.25元等于一本语文课本的价钱,然后把两本书的价钱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
7.45-1.25+7.45
=6.2+7.45
=13.65(元)
解析:65元
【解析】
【分析】
一本数学课本的价钱减去1.25元等于一本语文课本的价钱,然后把两本书的价钱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
7.45-1.25+7.45
=6.2+7.45
=13.65(元)
答:这两本书一共13.65元。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1000箱
【解析】
【分析】
因为运进梨的箱数是苹果的39倍,先用25乘39求出运进梨的箱数,再加上苹果的箱数即可解答。
【详解】
25×39+25
=975+25
=1000(箱)
25×(39
解析:1000箱
【解析】
【分析】
因为运进梨的箱数是苹果的39倍,先用25乘39求出运进梨的箱数,再加上苹果的箱数即可解答。
【详解】
25×39+25
=975+25
=1000(箱)
25×(39+1)
=25×40
=1000(箱)
答:该水果店一共运进苹果和梨1000箱。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用25乘39求出运进梨的箱数。
25.(1)2
(2)见详解
(3)38
(4)良好
【解析】
【分析】
(1)通过观察统计图的纵轴的格数可知,5个间隔为10,平均一个间隔为2。
(2)三个等级的平均人数是6人,三个等级一共有3×6=1
解析:(1)2
(2)见详解
(3)38
(4)良好
【解析】
【分析】
(1)通过观察统计图的纵轴的格数可知,5个间隔为10,平均一个间隔为2。
(2)三个等级的平均人数是6人,三个等级一共有3×6=18(人),优秀和良好的女生人数分别为4
人和10人,18-4-10=4(人),画到4的高度上即可。
(3)根据加法的意义,把各等级的男生、女生人数合并起来即可。
(4)观察统计图,只有良好这个等级上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
【详解】
(1)每格代表2个人。
(2)3×6=18(人)
18-4-10
=14-10
=4(人)
(3)8+4+6+10+6+4
=8+(4+6)+10+(6+4)
=8+10+10+10
=18+10+10
=28+10
=38(人)
四(2)班参加知识竞赛的学生一共有38人。
(4)在良好等级上,女生的成绩表现出明显优势。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应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6.(1)小百灵合唱团一共有多少人?
(2)半价票
(3)5400元
【解析】
【分析】
(1)根据身高情况:120厘米以下有3人,120到150厘米有9人,150厘米以上有8人,可以提出的问题是:小百
解析:(1)小百灵合唱团一共有多少人?(2)半价票
(3)5400元
【解析】
【分析】
(1)根据身高情况:120厘米以下有3人,120到150厘米有9人,150厘米以上有8人,可以提出的问题是:小百灵合唱团一共有多少人?
(2)120厘米以下有3人,9-3=6(人),那么欢欢身高是120到150厘米,据此解答。
(3)身高在120厘米以下的免费,9人购买半价票,身高150厘米以上有8+1人,即9人购买全票,据此解答。
【详解】
(1)问题:小百灵合唱团一共有多少人?
3+9+8=20(人)
(2)9-3=6(人)
120到150厘米有9人,所以欢欢的身高在120到150厘米之间,故她需要购买半价票。
(3)9×(400÷2)+9×400
=9×200+3600
=1800+3600
=5400(元)
答:购买单程票共需5400元。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车票的数据进行分析及解答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