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核酸化学
动物生物化学习题集
![动物生物化学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f575c0ddba0d4a7302763ac1.png)
动物生物化学习题集习题第一章蛋白质的化学A型题一、名词解释1.肽键2.肽平面3.多肽链4.肽单位5.蛋白质的一级结构6氨基末端7.多肽8.氨基酸残基9.蛋白质二级结构10.超二级结构11亚基.12.蛋白质三级结构13.蛋白质四级结构14.二硫键15.二面角16.α–螺旋17.β–折叠或β–折叠片18.β–转角19.蛋白质的高级结构20.寡聚蛋白21..蛋白质激活22..氨基酸的等电点 23.蛋白质沉淀24.分子病25.变构效应26.蛋白质变性27.蛋白质复性28.蛋白质的等电点29.电泳30.蛋白质的颜色反应31.盐析32.简单蛋白质33.结合蛋白质二、填空题1.天然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______________。
2.氨基酸在等电点时主要以________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时的溶液中,大部分以______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的溶液中主要以_________离子形式存在。
3.在紫外光区有吸收光能力的氨基酸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4.当氨基酸在等电点时,由于静电引力的作用,其_________最小,容易发生沉淀。
5.所谓的两性离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___________是氨基酸的特征常数。
7.在常见的20种氨基酸中,结构最简单的氨基酸是________。
8.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含量比较恒定,平均值为_______。
9.蛋白质中不完整的氨基酸被称为________。
10.维系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最主要的力是________ 。
11.α–螺旋中相邻螺圈之间形成链内氢键,氢键取向几乎与________平行。
氢键是由每个氨基酸的______与前面隔三个氨基酸的_________形成的,它允许所有的_______都参与氢键的形成。
12.参与维持蛋白质构象的作用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生物化学学习笔记(整理总结)
![生物化学学习笔记(整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a3201369b6648d7c0c74631.png)
第1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等电点:氨基酸分子所带正、负电荷相等,呈电中性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 pI)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结构域:分子量大的蛋白质三级结构常由几个在功能上相对独立的,结构较为紧凑的区域组成,称为结构域(domain)。
亚基:有些蛋白质分子含有二条或多条多肽链,每一条多肽链都有完整的三级结构,称为蛋白质的亚基(subunit)。
别构效应: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伴随其功能的变化,称为变构效应。
蛋白质变性: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也即有序的空间结构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2.蛋白质的组成单位、连接方式及氨基酸的分类,酸碱性氨基酸的名称。
组成单位:氨基酸. 连接方式:肽键氨基酸可根据侧链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分类:非极性脂肪族氨基酸、极性中性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酸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非极性侧链氨基酸、极性中性/非电离氨基酸、酸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碱性氨基酸:精氨酸,组氨酸3.蛋白质一-四级结构的概念的稳定的化学键。
一级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在蛋白质分子从N-端至C-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主要的化学键:肽键,有些蛋白质还包括二硫键。
二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多肽主链的局部空间结构,即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
主要的化学键:氢键三级结构: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
即肽链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
主要的化学键:疏水键、离子键、氢键和范德华力等。
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主要的化学键:氢键和离子键。
4.蛋白质的构象与功能的关系。
一、蛋白质一级结构是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二、蛋白质的功能依赖特定空间结构5.蛋白质变形的概念的本质。
生物化学第二章核酸化学
![生物化学第二章核酸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95c5ea3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e.png)
核酸分类及命名规则
核酸可分为DNA和RNA两大类,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基因组DNA、病毒DNA、mRNA、tRNA、 rRNA等。
核酸的命名通常包括种类、来源和特定序列信息,如人类基因组DNA可命名为hgDNA,mRNA可命 名为信使RNA等。
02
DNA结构与性质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DNA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 组成,形成右手螺旋结构。
长约21nt的双链RNA,可引导RISC复合物识别并切割靶mRNA,实现基因沉默。
其他小分子RNA
如piRNA、snoRNA等,在基因表达调控、RNA修饰等方面发挥作用。
04
核酸理化性质与分离纯化方法
核酸溶解度和沉淀条件
溶解度
核酸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一般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 剂。其溶解度受温度、pH、离子强度等因素的影响。
非同源重组
发生在非同源序列之间的重组过程。这种重 组不依赖于序列之间的相似性,而是通过一 些特殊的蛋白质和酶的作用来实现DNA片 段的连接。非同源重组可能导致基因的重排 和染色体的不稳定,进而对生物体产生遗传 影响。
07
总结与展望
核酸化学领域重要成果回顾
核酸结构与功能研
究
揭示了DNA双螺旋结构和RNA多 种功能,阐明了遗传信息存储、 传递和表达机制。
05
核酸酶及其作用机制
限制性内切酶和外切酶作用方式
限制性内切酶
识别DNA分子中的特定核苷酸序 列,并在该序列内部进行切割, 产生特定的DNA片段。
外切酶
从DNA或RNA链的末端开始,逐 个水解核苷酸,释放单个的核苷 酸或寡核苷酸。
DNA连接酶在基因工程中应用
连接DNA片段
分子生物学2第二章-DNA结构
![分子生物学2第二章-DNA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49538dda647d27284a7351c8.png)
第四节 DNA的物理、化学性质
DNA双股链的互补 是其结构和功能上的一个基本特征 也是DNA研究中一些实验技术的基础
一、DNA分子的变性
变性(denaturation 或融解 melting):DNA双螺旋区 的
氢键断裂,使双螺旋的两条链完全分开变成单链,这 一双链分离的过程叫做变性 1、条件:加热, 极端pH,有机溶剂( 尿素、 酰胺 ),低盐浓度等
PolyT/A TTTTTTTTTTT AAAAAAAAAA
TTTTTTTTTTT AAAAAAAAAA TTTTTTTTTTT AAAAAAAAAA
b、 分子组成
☆ PY/PU + PU (偏碱性介质中稳定) G*G 、 A*A 、
G*A+
☆ PY/PU + PY (偏酸性介质中稳定) 常见类型
点的A260值绘制成DNA 1.185
的熔解曲线
1.0
℃
Tm = OD增加值的中点温度(一般为8595℃) 或DNA双螺旋结构失去一半时的温度
这也是一般PCR实验技术中把变性温度定为94 ℃的原因
1、 影响 Tm值的因素 (1) 在 A, T, C, G 随机分布的情况下 ,决定于GC含量 GC%愈高 → Tm值愈大 GC%愈低 → Tm 值愈小 (2)GC%含量相同的情况下 AT形成变性核心,变性加快,Tm 值小 碱基排列对Tm值具有明显影响
* 类病毒(viroid): 使高等植物产生疾病的传染性因子 分子结构:含246~375 个核苷酸的单链环状RNA 分 子,没有蛋白质外壳。专性活细胞内寄生。
三、 是否存在核酸以外的遗传物质 Prion (proteinaccous infections particle) 朊病毒---蛋白质样的感染因子
核酸化学知识点总结
![核酸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a5ae78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d.png)
核酸化学知识点总结一、核酸的化学结构1. 核酸的基本结构核酸是由核苷酸组成的,核苷酸又由碱基、糖和磷酸组成。
碱基分为嘌呤和嘧啶两类,嘌呤包括腺嘌呤(A)和鸟嘌呤(G),嘧啶包括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或尿嘧啶(U)。
糖分为核糖和脱氧核糖,其中RNA中的糖为核糖,DNA中的糖为脱氧核糖。
核苷酸是由碱基和糖组成的核苷,再与磷酸结合形成核苷酸。
2. 核酸的二级结构核酸的二级结构是指单条核酸链上碱基序列所具有的空间结构。
DNA分子具有双螺旋结构,由两条互补的DNA链通过氢键相互缠绕形成。
RNA分子没有固定的二级结构,但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形成双链结构。
3. 核酸的三级结构核酸的三级结构是指单条核酸链在立体空间上所呈现的结构。
DNA分子呈现出右旋的螺旋结构,RNA分子则可以形成各种复杂的结构。
4. 核酸的四级结构核酸的四级结构是指多条核酸链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更为复杂的结构。
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核酸分子可以形成四级结构,并参与到一些生物学过程中。
二、核酸的功能1. 遗传信息的储存与传递核酸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DNA分子储存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RNA分子则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参与到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中。
2. 蛋白质合成核酸通过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参与到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
DNA分子在转录过程中产生mRNA,mRNA再通过翻译过程将基因信息翻译成蛋白质。
3. 调节基因表达在一些生物学过程中,核酸可以通过转录调控、剪接调控和甲基化调控等方式来参与到基因的表达调节中。
4. 氧化磷酸化核酸分子参与到细胞内氧化磷酸化过程中,通过释放出磷酸来提供细胞内化学能量,并维持细胞内正常生理活动。
三、核酸的合成1. DNA的合成(DNA合成)DNA的合成是DNA聚合酶在DNA模板的引导下,将合适的脱氧核苷酸三磷酸酶与新合成的核甙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使DNA链不断延长的过程。
DNA合成是细胞分裂前的准备工作,也是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技术手段。
核酸化学
![核酸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fa2fe3ca28ea81c758f578cf.png)
核酸化学/skyjpk/swhx/skja/02.htm第二章核酸化学(nucleic acid)本章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核酸的种类和化学组成,DNA的一级结构的特点、表示方法及二级结构要点和稳定因素,RNA的二级结构,核酸的主要理化性质,了解核酸的分布,DNA、RNA的三级结构,核酸分离纯化的一般方法和理化特性的应用。
为进一步学习核酸代谢,遗传信息的表达打好基础。
重点、难点:核酸的分子结构和主要性质,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和tRNA的“三叶草”结构。
第一节核酸的种类分布与化学组成一、核酸化学的兴起与发展核酸(nucleic acid)是一种具有复杂结构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存在于一切生物的细胞中,是一种重要的生命物质,是细胞核的主要成分。
1869年,瑞士的Basel(巴塞尔)大学的生理化学家Miescher(米歇尔)用胃蛋白酶水解在外科绷带上取得的化脓细胞,从细胞核分离出一种含磷的酸性物质,他称之为“核素”(核质)。
即核酸和蛋白质的复合体。
此后,科学家们相继在各种动植物组织中找到了这类核酸,并进一步分离其中的蛋白质,从而得到了核酸。
以后开始了化学成分的研究。
1885—1907年间,德国生理学家Kossel(柯塞尔)等对核酸化学组成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核酸水解产物中有四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尿嘧啶野靛碱。
其学生Levene(勒温尼)发现除了碱其外,还有核糖和磷酸,并于1929年发现还有一种失去一个氧原子的五碳糖——脱氧核糖。
分别称为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
1930年以后,Levene继续研究了核酸的结构:一个核糖一方连着碱基,另一方与磷酸成酯,形成一个核苷酸单元。
1944年—1951年,Avery等逐步证实了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1953年,Watson ,Crick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使生物化学进入了分子水平时代。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人卫第八版)-第02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人卫第八版)-第02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92316ff6e009581b6bd9eb97.png)
第一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以及一级结构
The Chemical Component and Primary
Structure of Nucleic Acid
核酸组成 核酸 (DNA和RNA) 核苷酸 磷酸 戊糖 核糖 脱氧核糖 核苷和脱氧核苷 碱基 嘌呤 嘧啶
DNA的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deoxyribonucleotide) RNA的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ribonucleotide)。
正超螺旋(positive supercoil) 盘绕方向与DNA双螺旋方同相同。
负超螺旋(negative supercoil) 盘绕方向与DNA双螺旋方向相反。
(一)原核生物DNA的环状超螺旋结构
原核生物DNA多为环状的双螺旋分子 ,以 负超螺旋的形式存在,平均每200碱基就有一个 超螺旋形成。
目录
二、DNA是脱氧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 连接形成的大分子
一个脱氧核苷酸3的羟基与另一个核苷酸
5 的 α- 磷 酸 基 团 缩 合 形 成 磷 酸 二 酯 键 (phosphodiester bond)。 多个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构成了 具有方向性的线性分子,称为多聚脱氧核苷 酸(polydeoxynucleotide),即DNA链。
构成 RNA 的四种基本核苷酸是 AMP 、 GMP、
CMP和UMP。
目录
5 端
四、核酸的一级结构是 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定义
C
核酸中核苷酸的排 列顺序。
由于核苷酸间的差 异主要是碱基不同,所 以也称为碱基序列。
3 端
A
G
核酸的一级结构
A G T G C T
5 P
P
P
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2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本册总结含答案
![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2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本册总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4c5b380c22590103029d4d.png)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学习目标] 1.了解核酸的分类及其基本功能。
2.结合核酸的基本单位和化学成分比较DNA 和RNA 的异同点。
3.通过实验,观察并区分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知识点一 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知识梳理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1)材料:口腔上皮细胞。
(2)试剂:质量分数为0.9%的NaCl 溶液,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01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蒸馏水。
(3)原理①染色⎩⎨⎧⎭⎬⎫□02甲基绿使DNA 呈现绿色□03吡罗红使RNA 呈现红色→显示核酸分布情况②水解:□04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05DNA 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 与染色剂结合。
(4)实验流程(5)实验结果及结论①细胞核区域呈现绿色→□12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②细胞质区域呈现红色→□13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典题分析题型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分析[例1]下列有关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实验中,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仍是活细胞,只是其膜的通透性增强B.在实验中,需将两滴吡罗红和甲基绿染液先后滴在载玻片上C.与甲基绿发生结合的核酸分子只分布在细胞核中D.实验结果是细胞核呈现绿色,细胞质呈现红色解题分析在实验中,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是死细胞,其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A错误;在实验中,需将吡罗红和甲基绿染液混合后滴在载玻片上,B错误;与甲基绿发生结合的核酸分子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其次还分布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C错误;因为被甲基绿染色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而被吡罗红染色的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所以实验结果是细胞核呈现绿色,细胞质呈现红色,D正确。
[答案] D题后归纳(1)实验中的口腔上皮细胞经过酒精灯烘干、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细胞已经死亡。
《生物化学》习题集
![《生物化学》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0805143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7.png)
生物化学习题集第01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一、名词解释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3.蛋白质的三级结构4.蛋白质的四级结构5.模体6.结构域7.分子伴侣8.协同效应9.蛋白质变性二、单项选择题1.以下哪项是编码氨基酸?()A.胱氨酸B.酪氨酸C.鸟氨酸D.瓜氨酸2.含有羟基的氨基酸是()。
A.谷氨酸B.苯丙氨酸C.色氨酸D.酪氨酸3.含有巯基的氨基酸是()。
A. SerB. CysC. HisD. MetE. Thr4.含咪唑基团的氨基酸是()。
A. TrpB.TyrC. HisD. PheE. Arg5.天然蛋白质中不存在的氨基酸是()。
A.半胱氨酸B.瓜氨酸C.蛋氨酸D.甘氨酸E.赖氨酸6.在多肽链的β-转角中发现的氨基酸是()。
A.脯氨酸B.半胱氨酸C.谷氨酸D.蛋氨酸E.丙氨酸7.功能性蛋白至少具有几级结构?()A.一级结构B.二级结构C.三级结构D.四级结构8.维持蛋白质一级结构稳定的化学键是()。
A.肽键B.氢键C.疏水键D.盐键9.一分子血红蛋白可以转运多少分子氧?()A.1B.2C.3D.4E.510.以下哪项属于寡聚蛋白?()A.胰岛素B.乳酸脱氢酶C.肌红蛋白D.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11.以下哪项不是结合蛋白?()A.白蛋白B.核蛋白C.血红蛋白D.脂蛋白12.在以下哪种pH溶液中,血清白蛋白(pI = 4.7)带正电?()A. pH4.0B. pH5.0C. pH6.0D. pH7.0E. pH8.013.蛋白质变性的本质是()。
A.肽键断裂B.氢键断裂C.次级键的断裂D.二硫键的断裂三、填空题1.已知血清样品中的氮含量为10g / L,蛋白质浓度为g / L。
2.当血清样品中的蛋白质浓度为70 g / L时,氮含量为g / L。
3.除了和外,蛋白质的构件分子均为L-α-氨基酸。
4.维持亲水性蛋白质胶体稳定性的两个因素是蛋白质颗粒表面和。
5.是一种基于蛋白质在电场中迁移能力的分离技术。
高一生物核酸化学2(201911整理)
![高一生物核酸化学2(201911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de8d369cc17552707220886.png)
二、DNA的变性
• 在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螺旋的两条互补链 松散而分开成为单链,从而导致DNA的理化性 质及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DNA 的变性(denaturation)。
• 引起DNA变性的因素主要有:①高温,②强酸 强碱,③有机溶剂等。
加热
部分双螺旋解开
无规则线团
链内碱基配对
核酸的变性、复性和杂交
变性(加热) 复性(缓慢冷却)
第五节 核酸的某些理化性质及 核酸研究常用技术
一、 核酸的紫外吸收(λmax=260nm) 二、 核酸的变性 三、核酸的复性和分子杂交 四、核酸的沉降性质
一、DNA的紫外吸收
• 核酸具有酸性;粘度大; 由于嘌呤碱和嘧啶碱有 共轭双键,能吸收紫外 光,最大吸收峰为 260nm。
• 故常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测定核酸的含量。
波长(nm)
DNA的变性温度
• 加 热 DNA 溶 液 , 使 其 对 260nm 紫 外 光 的 吸 收度突然增加,达到其 最大值一半时的温度, 就 是 DNA 的 变 性 温 度 ( 融 解 温 度 , melting temperature, Tm ) 。
• Tm的高低与DNA分子中G+C的含量有关,G+C的含量 越高,则Tm越高。
DNA的变性过程
; 代写演讲稿 https:/// 代写演讲稿
;
所行唯存一郡 集《十八州谱》七百一十卷;能使贪夫不取 小心畏敬 机弟推 济阳考城人也 是以耿介之士 后为中卫将军 淹称疾不往 雍州刺史 天下乐业 军吏请追 国事 "寻以庐陵王代为刺史 袁众而曹寡 喜愠未尝形于色 每一恸绝 荆州刺史 乃得出为边州 昔陛下登北顾亭以望 西华冬 月著葛帔綀裙 恭每从容谓曰 王僧虔善识字体 岁给米万斛 普通七年 吾为子御
医学生物化学
![医学生物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f995d77ca0116c175e0e4845.png)
β-折叠
(1)多肽链在一定空间平面内伸展,各肽键 平面之间折叠成锯齿状(或折扇形)结构。
31
(2)β-片层可以由一条肽链折 返而成,也可以由两条以上多肽 链顺向或逆向平行、排列而成。
32
(3)当两条肽链接近时,彼此 的肽链相互形成氢键使结构稳 定,氢键的方向与肽键长轴相 垂直。
(4)肽链中氨基酸侧链R伸出 在片层“锯齿”上下。
19
②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蛋白质分子的一 级、二级、三级及四级结构的概念,维 持蛋白质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化学键 (肽键、二硫键、氢键、盐键、疏水键 和范德华引力),α—螺旋和β折叠结 构的特点。
20
21
一级结构: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 残基的排列顺序称为蛋白质的一级 结构。
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肽键、二 硫键。
53
核酸: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 酸(RNA)
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RNA在蛋白 质的生物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生物体的 遗传特征主要由DNA决定。在RNA和 蛋白质的参与下,DNA可将遗传信息 复制、转录并指导特定蛋白质的生 物合成。
54
2、核酸的化学组成: ① 核酸的元素组成:C、H、O、N、P ② 核酸的基本化学组成:碱基、戊糖和 磷酸,碱基结构特点及简写符号,DNA与 RNA分子组成的异同点。
33
34
三级结构: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在二 级结构基础上,肽链的不同区段 的侧链基团相互作用在空间进一 步盘绕、折叠形成的包括主链和 侧链构象在内的特征三维结构。
35
三级结构的特点:
(1)进一步盘曲、折叠的多肽链 分子在空间长度大大缩短,呈棒状、 纤维状、球状。
(2)多肽侧链上各种功能基团之 间所形成的次级键来维持结构的稳 定性。其中疏水键最为重要。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5节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5节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d97c2be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79.png)
3.(2022重庆八中高一期中)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 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a为核糖,则由b组成的核酸在某些原核生物中可作为遗传物质 B.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组成的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C.若m为胸腺嘧啶,则R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D.若m为腺嘌呤,则b构成的核酸可能是DNA
_脱__氧__核__糖__、__碱__基__、__磷__酸____ _核__糖__、__碱__基__、__磷__酸________ _氨__基__酸________ _葡__萄__糖________
【视角应用】 1.(2022山东淄博沂源二中高一月考)下列哪组物质是由单体连接成的多聚 体?( ) A.纤维素 脱氧核糖核酸 B.蛋白质 核糖核苷酸 C.脂肪 核糖核酸 D.性激素 糖原
核糖核苷酸(4种) 核糖
化学 含氮碱基 T(胸腺嘧啶)
U(尿嘧啶)
组成
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
无机酸 磷酸
一般结构
由 两 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 由 一 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
存在
主要在 细胞核 中
主要在 细确认DNA、RNA
2.不同生物的核酸、核苷酸及碱基的情况
考题点睛
视角2DNA和RNA的比较 2.(2022广西梧州藤县中学高一月考)下列有关DNA和RNA的比较,正确的 是( ) A.从分布上,真核细胞中的DNA全部存在于细胞核中,RNA全部存在于细 胞质中 B.从化学组成上,DNA与RNA的碱基完全不同 C.从结构上,DNA多为双螺旋结构,RNA通常为单链结构 D.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
2.蛋白质、核酸和多糖在形成过程中的共同产物是什么?
提示 水。单体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生物大分子时都会产生水。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e134cfce45c3b3566ec8b36.png)
第一章1、掌握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成肽的连接方式;熟悉氨基酸的通式与结构特点。
元素组成:碳、氢、氧、氮、硫(C、H、O、N、S )以及磷、铁、铜、锌、碘、硒组成单位:氨基酸连接方式:脱水缩合通式:结构特点:不同的氨基酸其侧链(R)结构各异。
2、GSH由哪三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有何生理功能?组成:谷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生理功能: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GSH科还原细胞被产生的H2O23、蛋白质一、二、三、四级结构的定义及维系这些结构稳定的作用键?一级结构: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作用键:肽键二级结构:多肽链的主链骨架中若肽单元,各自沿一定的轴盘旋或折叠,并以氢键为主要次级键而形成的有规则或无规则的构象。
作用键:氢键三级结构: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由于氨基酸残基侧链R基的相互作用进一步盘曲或折迭而形成的特定构象。
作用键:次级键四级结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亚基之间彼此以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形成的更为复杂的空间构象。
作用键:氢键、离子键4、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基本形式?并试述α-螺旋的结构特点。
基本形式: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
结构特点:①螺旋的走向为顺时针方向,右手螺旋。
②形成氢键,一稳固α-螺旋结构。
5、何为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变性后理化性质有何改变?变性: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也即有序的空间结构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学活性的丧失。
改变:溶解度降低、溶液的粘滞度增高、不容易结晶、易被酶消化。
6、蛋白质在溶液中稳定的因素、等电点及定量方法。
因素:水化膜、电荷等电点:在某一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呈电中性,此时该溶液的pH值即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7、距离说明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蛋白质空间结构,进而决定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和功能1、掌握核酸的分子组成以及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
动物生物化学习题
![动物生物化学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3f9a5c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3.png)
生物化学习题一第一章绪论一、简述生物化学的概念及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章核酸化学一、名词解释1、核苷酸:2、核酸;☆3、核酸的一级结构;4、DNA二级结构;5、碱基互补规律;6、Tm值:☆7、增色效应:8、分子杂交:二、单项选择题()1 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A 核苷;B 碱基;C 单核苷酸;D 戊糖。
()2 mRNA中存在,而DNA中没有的碱基是A 腺嘌呤B 胞嘧啶C 鸟嘌呤D 尿嘧啶()3 对Watson---CrickDNA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 磷酸戊糖骨架位于DNA螺旋内部B DNA两条链的方向相反C 在A与G之间形成氢键D 碱基间形成共价键()4 在一个DNA分子中,若腺嘌呤所占摩尔比为32.8%,则鸟嘌呤的摩尔比为:A 67.2%B 32.8%C 17.2%D 65.6%E 16.4%()5 tRNA在发挥其功能时的两个重要部位是A 反密码子臂和反密码子环B 氨基酸臂和D环C TψC环和可变环D 氨基酸臂和反密码子环()6 (G+C)含量越高Tm值越高的原因是A G—C间形成了一个共价键B G—C间形成了两个共价键C G—C间形成了三个氢键D G—C间形成了离子键()7 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A 2 ′—5′—磷酸二酯键B 离子键C 3 ′—5′—磷酸二酯键D 氢键()8 关于DNA的二级结构,叙述错误的是A A和T之间形成三个氢键,G和C之间形成两个氢键B 碱基位于双螺旋结构内侧C 碱基对之间存在范德华力D 两条键的走向相反E 双螺旋结构表面有一条大沟和小沟()9 下列对RNA一级结构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几千到几千万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的多核苷酸链;B 单核苷酸之间是通过磷酸一酯键相连;C RNA分子中A一定不等于U,G一定不等于C;D RNA分子中通常含有稀有碱基。
()10 DNA变性的原因是A 温度升高是唯一的原因;B 磷酸二酯键断裂;C 多核苷酸链解聚;D 碱基的甲基化修饰;E 互补碱基之间氢键的断裂。
生物化学第二章_核酸的结构与功能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第二章_核酸的结构与功能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41a6c25a8102d277a22f1d.png)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一、名词解释1.核酸2.核苷3.核苷酸4.稀有碱基5.碱基对6.DNA的一级结构7.核酸的变性8.Tm值9.DNA的复性10.核酸的杂交二、填空题11.核酸可分为____和____两大类,其中____主要存在于____中,而____主要存在于____. 12.核酸完全水解生成的产物有____、____和____,其中糖基有____、____,碱基有____和____两大类。
13.生物体内的嘌呤碱主要有____和____,嘧啶碱主要有____、____和____。
某些RNA分子中还含有微量的其它碱基,称为____。
14.DNA和RNA分子在物质组成上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____和____的不同,DNA分子中存在的是____和____,RNA分子中存在的是____和____。
15.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它们通过____键相互连接形成多核苷酸链.16.DNA的二级结构是____结构,其中碱基组成的共同特点是(若按摩尔数计算)____、____、____。
17.测知某一DNA样品中,A=0。
53mol、C=0。
25mol、那么T= ____mol,G= ____mol. 18.嘌呤环上的第____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____位碳原子相连形成____键,通过这种键相连而成的化合物叫____。
19.嘧啶环上的第____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____位碳原子相连形成____键,通过这种键相连而成的化合物叫____。
20.体内有两个主要的环核苷酸是____、____,它们的主要生理功用是____.21.写出下列核苷酸符号的中文名称:ATP____、22.DNA分子中,两条链通过碱基间的____相连,碱基间的配对原则是____对____、____对____。
23.DNA二级结构的重要特点是形成____结构,此结构属于____螺旋,此结构内部是由____通过____相连维持.24.因为核酸分子中含有___和____碱基,而这两类物质又均含有____结构,故使核酸对____波长的紫外线有吸收作用。
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 第2章 第5节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学案
![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 第2章 第5节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85610ff90f76c660371a49.png)
第5节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1.通过对核酸结构的分析,阐述核酸是由核苷酸聚合而成的大分子。
2.通过分析细胞中的以碳链为骨架的复杂生物大分子,认同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
3.通过推导DNA可通过四种脱氧核苷酸的不同排列顺序来储存遗传信息,分析DNA分子的多样性。
4.简述DNA与RNA的区别及联系。
新知探究一核酸的种类、结构及功能资料: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涉及世界各地。
肺炎链球菌和新型冠状病毒都可以使人患肺炎。
问题(1):肺炎链球菌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区别是什么?其遗传物质是什么?提示:肺炎链球菌为原核细胞,与酵母菌的区别是肺炎链球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其遗传物质是DNA。
问题(2):肺炎链球菌和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在空间结构上的区别是什么?提示: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新型冠状病毒遗传物质是RNA,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
问题(3):肺炎链球菌和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初步水解及彻底水解的产物分别是什么?提示:肺炎链球菌体内遗传物质是DNA,初步水解产物是4种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和4种碱基。
新型冠状病毒体内的遗传物质是RNA,初步水解产物是4种核糖核苷酸,彻底水解产物是磷酸、核糖和4种碱基。
问题(4):核酸的根本单位是什么?两种核酸在组成上有何不同?有什么功能?提示:核苷酸。
DNA中含脱氧核糖和T(胸腺嘧啶),而RNA中含核糖和U(尿嘧啶)。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问题(5):核酸由哪些元素组成?N、P分别存在于核酸分子的哪个基团中?提示:核酸由C、H、O、N、P组成。
N存在于含氮碱基中,P存在于磷酸基团中。
问题(6):自然界中有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病毒等,如何判定某种生物遗传信息的本质?提示:生物体内既有DNA又有RNA存在时,DNA是遗传物质;只有RNA 存在时,RNA是遗传物质,如某些RNA病毒:HIV、SARS病毒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嘌呤(purine)
N 7
5 6 1N
8 9 NH
43 2 N
2020/2/17
NH2 N
N
NH
N
腺嘌呤(adenine, A)
O
N NH
NH
N
鸟嘌呤(guanine,
N
G)
H
2
嘧啶(pyrimidine)
O
5 4 3N 612
NH
NH2
N
NH
NH
O
尿嘧啶(uracil, U)
O
H 3C NH
NH
scRNA
蛋白质内质网定位有关, 是信号识别颗粒的组分
第二节 核苷酸(Nucleotide)
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由碱基、 戊糖和磷酸组成。
分子组成 —— 碱基(base):嘌呤碱,嘧啶碱 —— 戊糖(ribose):核糖,脱氧核糖 —— 磷酸(phosphate)
2020/2/17
一、碱 基
• 反密码区 包括反密码 环,反密码环臂。密码 环由7个核苷酸组成。 当中三个碱基称“反密 码子”可与mRNA上的 “密码子”碱基互补配 对。
–二氢尿嘧啶区: 含有一个突环和一个 臂,突上有二氢尿嘧啶。 –TψC环区: 一个突环和一个臂,突 环上有TψC碱基序列 (φ假尿嘧啶核苷)这 是核糖体识别位点。 –可变区(额外臂) 这个区域变化较大
2020/2/17
(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
DNA分子由两条相互平行但 走向相反的多核苷酸链组成, 两链以-脱氧核糖-磷酸-为骨 架,以右手螺旋方式绕同一 公共轴盘旋。
二条链的磷酸和脱氧核糖形 成的长链骨架位于双螺旋的 外侧,疏水的碱基层叠于螺 旋的内部,脱氧核糖平面与 碱基平面垂直。
(二)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
4、年龄、营养状况,环境的 改变不影响DNA的碱基组 成。
2020/2/17
Erwin Chargaff (1905-2019)
X-射线衍射数据
• 不同来源的DNA有相似的X-射线衍射 数据。
• DNA含有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螺旋结 构的多聚核苷酸链。
• 纤维长轴有0.34nm和3.4nm两个周期性 的变化。
2020/2/17
二、转运RNA的结构
约占细胞RNA总量的15%,分子量较低 。
主要功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转运活 化氨基酸和识别遗传密码子的作用。
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种类很 多,每一种氨基酸都有2-6种相应的tRNA分 散于胞液中。
书写方法 tRNAAla或tRNA丙
2020/2/17
转运RNA (transfer RNA, tRNA)
• RNA总量的15%,种类很多 • 携带活化的氨基酸(转运) • 识别遗传密码子(识别)
2020/2/17
信使RNA (messenger RNA, mRNA)
• 转录DNA上的遗传信息 • 并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蛋白质的模板。 • mRNA种类很多,而且大小不一。
正超螺旋 盘绕方向与DNA双螺旋方同相同
负超螺旋 盘绕方向与DNA双螺旋方向相反
2020/2/17
原核生物DNA的高级结构
核小体
真核生物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其基本结构单位是 核小体(nucleosome)。
核小体的组成 DNA:约200bp 组蛋白:H1 H2A,H2B H3 H4
第四节 RNA的结构
• 2、 Chargaff的碱基当量定律 。
• 3、 碱基的理化数据分析 A-T、G-C以氢键配对较合理
2020/2/17
Rosalind Franklin
Chargaff规律(DNA的碱基 组成 )
1、DNA中A=T,G=C+m5C
且 A+G=C+T,即碱基当量 定律。
2、具有种的特异性
3、无组织,器官的特异性
O
胞嘧啶(cytosine, C)
2020/2/17
NH
O
胸腺嘧啶(thymine, T)
• 酮式和稀醇式互变异构现象 凡含有酮基的嘧啶和嘌呤碱,都发生互
变。生物体内以酮式为主。
2020/2/17
• 稀有碱基
表: 核酸中的部分稀有碱基
DNA 嘌呤 7-甲基鸟嘌呤(m7G)
RNA N6-甲基腺嘌呤(m6A)
一、RNA的结构特点
• RNA的一级结构是通过3`-5`磷酸二酯键相互连 接的多核苷酸单链
• 组成RNA的戊糖为核糖、四种核苷酸为AMP、 GMP、UMP、CMP。
• 含有较多的稀有碱基 • 在RNA单链的局部可盘曲形成双链螺旋区(A
型右手双螺旋)。双链部位遵守碱基配对原则 ,即A与U,G与C配对。
达。某些病毒RNA也可作为遗
2020/2/17
传信息的载体。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氧核糖核酸(DNA)
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
2020/2/17
98%核中(染色体中)
真核
线粒体(mDNA)
核外
叶绿体(ctDNA)
类核区
原核
核外:质粒(plasmid)
病毒:DNA病毒
2、核糖核酸(RNA) Ribonucleic Acid
肺炎球菌转化实验
• 1953年 Watson和Crick发现DNA的双 螺旋结构
2020/2/17 James Watson & Francis Crick
• 1966年 Nirenberg等破译遗传密码 • 1975年 Temin和Baltimore发现逆转录酶 • 1981年 Gilbert和Sanger建立DNA 测序方法 • 1985年 Mullis发明PCR 技术 • 1990年 美国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HGP) • 2019年 中国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 • 2019年 美、英等国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基本框
形成大沟(major groove)及小 沟(minor groove)相间。
相邻碱基平面距离0.34nm, 螺旋一圈螺距3.4nm,一圈 10对碱基,螺旋直径为2nm。
两条链之间A与T,G与C之 间以氢键配对形成碱基平面, (互补原则:A=T; GC)。
胸
碱 基 互 补 原 则
2020/2/17
N
O
O
O
HO P O P O P O CH2O N OH OH OH
NH2 N
N
ATP
OH OH
(三)环化核苷酸: cAMP,cGMP
NH2
ATP
腺苷酸环化酶
N O CH2O N
N N
cAMP
O P O OH
AMP
OH
cAMP磷酸二酯酶
试述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学功能
• 作为合成DNA和RNA的原料:NTP和dNTP • 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如:ATP、CTP、UTP
1、tRNA一级结构特点 • 分子量25000左右,含70-90个核苷酸
。 • 含较多稀有碱基 • 3`-端都有C-C-A-0H结构,5`-端均为
PG或PC 2、 tRNA的二级结构
为三叶草形,分为四个固定区和一个 可变区
2020/2/17
• 氨基酸臂区 有RNA的 5`和3`末端,其中3`-OH 端与氨基酸结合,故称 氨基酸臂区。
(一)、核苷一磷酸
核苷(脱氧核苷)和磷酸以磷酸酯键 连接形成核苷酸(脱氧核苷酸)。
O
NN HH 22 NN
核苷酸:
H O P H OO CCHH 22 OO NN OO OH
AMP, GMP, UMP, CMP
脱氧核苷酸:
OOHH OO HH
dAMP, dGMP, dTMP, dCMP
• 核苷的糖环上有三个游离的羟基, 故能形成三种核糖核苷酸:
定义
DNA的二级结构是指构成DNA的多 聚核苷酸链之间通过氢键卷曲而成 的构象。
2020/2/17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具有双螺旋构造 。是20世纪继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之后的又一划时 代的发现,它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的层次 。 2020/2/17
• (一)依据
• 1、R.Franklin和Wilkins对 DNA纤维的X-射线衍射分析。
三、核苷 (ribonucleoside)
碱基和核糖(脱氧核 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 的化合物称为核苷(脱氧 核苷)。戊糖C1´的羟基 与嘧啶N1或嘌呤碱N9上 的氢脱水缩合, 核苷:AR, GR, UR, CR 脱氧核苷:dAR, dGR,
dTR, dCR
四、 核苷酸(ribonucleotide)
2020/2/17
已经发现的RNA种类
名称 核糖体RNA 信使RNA 转运RNA 不均一核RNA 核内小RNA 核仁小RNA
胞质小RNA
2020/2/17
缩写
功能
rRNA
核糖体组成成分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tRNA
转运氨基酸
hnRNA
成熟mRNA的前体
snRNA 参与hnRNA的剪接转运
snoRNA rRNA的加工和修饰
(三)维持双螺旋结构的力
氢键维持双链横向稳定性。 碱基堆积力 维持双链纵向
稳定性。 离子键 磷酸基上的负电荷
与介质中的正离子之间形 成的键。
(四) DNA双螺旋结构的多样性
•
DNA的三股螺旋结构
四、DNA的三级结构
• DNA双螺旋链进一步缠绕,扭曲形成的 构象称为三级结构。
• 超螺旋 环状双链DNA由于内部张力而 产生一种超螺旋结构。使体积压缩,线 粒体DNA、病毒DNA、细菌质体 DNA 都是环状结构。
5`-核苷酸 3`-核苷酸 2`-核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