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5篇(含答案与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江苏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
【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
..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乙】针,生于山中①,处于室堂。
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长其尾②而锐其剽
...○3,头铦达④而尾掉缭⑤。
无知无巧,善治衣裳。
不盗不窃,穿洞而行。
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
尾生而事起,尾收而事已⑥。
既以缝表。
又以连里。
既能合纵,又善连横。
无羽无翼,反复甚急。
日夜合离,以成文章
..。
下覆百姓,上饰帝王。
功业甚博,不显贤良。
簪以为父⑦,管⑧以为母。
用时则出,不用则藏。
(选自《荀子·赋》,有删改)
【注释】①生于山中:缝衣针用金属制成,而矿石在山中,所以说“生于山中”。
②尾:线。
③剽(piao):针尖。
④铦达:锐利挑达,畅通无队。
⑤掉缭:摇曳而缠绕的样子.
形容线的长。
⑥尾收而事已:线尾打结就新衣完工。
⑦簪以为父:簪,大针。
一般小针由
这种大针磨细而成,所以说“簪以为父”。
⑧管:存放针的圆管状工具。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2)持就火
..炀之
(3)则第二板已具.
(4)长其尾而锐其剽
...
(5)以成文章
..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4分)
(1)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2)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
9.甲段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个步骤,请把空缺的三个步骤填在横线上。
(3
分)
设置铁板→放置铁范→→→按平板
面
10、对甲、乙两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2分)
A.甲段“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乃密布字印”说明板是活的,“每一字皆有
数印”说明字印数目是活的。
B.乙段从多方面介绍针,尤其是运用多种修辞,生动展示了小小缝衣针上下穿梭,
默默无闻为人们赶制衣裳的可爱特点。
C.“铁范置铁板上”和“上饰帝王”中的“上”意思不相同;“不用,则以纸帖之”
和“不用则藏”中的“不用”意思相同。
D.甲段语言平实,乙段语言华丽,但都充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乙段多用四字句式,因而科学严谨,表意清晰。
【参考答案】
7. (1)蒙,盖 (2)靠近火 (3)准备好 (4)使针尖变得锐利 (5)花纹
8.(1)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
(2)刚开始产生的时候很大,但制作成功后却很小。
9.纸灰冒之密布字印持就火炀
10. D
【参考译文】
【甲】庆历年间,有位平民毕昇,又创造了活板。
它的方法是用胶泥刻成字,字薄得像铜钱的边缘,每个字制成一个字模,用火来烧使它坚硬。
先设置一块铁板,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一灰东西覆盖它。
想要印刷,就拿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然后密密地排列字模,排满一铁框就作为一板,拿着它靠近火烤它;药物稍微熔化,就拿一块平板按压它的表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平展得像磨刀石一样。
如果只印刷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刷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就特别快。
印刷时通常制作两块铁板,一块板正在印刷,另一块板已经另外排上字模,这一块板印刷刚刚印完,那第二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交替使用,极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每一个字都有几个字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字模,用来防备一块板里面有重复出现的字。
不用时,就用纸条做的标签分类标出它们,每一个韵部制作一个标签,用木格储存它们。
【乙】针,出产于山里,放置在屋子中。
刚开始制作时很大,而制成后很小。
它的尾巴很长而末端很尖,头部锐利而尾巴绵长。
(针)没有智慧没有技巧,却善于缝制衣裳。
既不偷盗也不行窃,却要打洞而行。
它一往一来地活动,尾上打结就开始做事。
尾巴打结工作就开始,尾巴再打结工作就停止。
既能够缝衣服外层,又能够补缀衣里;既能够合拢竖向,又善于连结横向。
没有羽毛,也没有翅膀,反复来回很匆忙。
它日夜使分离的相合,从而制成花纹。
下能够遮盖百性,上能够装饰帝王。
功劳业绩非常大,却不炫耀自己贤良。
把簪子当父亲,把管子当母亲。
用它时,它就出现;不用它时,它就隐藏。
(2018江苏常州)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
玠大叹服。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督将士注坡跳壕,皆铠以习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卒有疾,亲为调药。
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所向克捷。
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
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选自毕沅《岳飞》,有删改)【注释】①宵旰:天未亮就起床穿衣,天黑了才吃饭。
②休舍:休息。
③注坡跳壕:军事训练内容。
注坡:从斜坡上急驰下去;跳壕:跃过壕沟。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飞事.亲至孝▲ (2)饰名姝遗.之▲
(3)皆铠.以习之▲ (4)秋毫无犯.
10.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2分)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分)
(1)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3分)
(2)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3分)
12.为什么敌人会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请概括其原因。
(4分)【参考答案】
9.(4分)
(1)伺候(侍奉照顾服侍)
(2)赠送(给予馈赠)
(3)穿上铠甲
(4)侵占(侵犯)
10.(2分)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11.(6分)
(1)文臣不贪图钱财,武臣不吝惜生命,天下就太平了!
(2)每次推辞升官,一定说:“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
12.(4分)岳家军训练严格;军纪严明;岳飞关爱体恤下属、百姓;清廉不贪;军事才能杰出;岳家军具有强大的战斗力。
(答出四点即可)
【参考译文】
岳飞伺候父母极为孝顺,家里没有侍女(自己亲自伺候父母)。
昊玠素来佩服岳飞,希望与他交好,把著名的美女打扮起来送给他。
岳飞说:“皇上天没亮就穿衣起床,天很晚才吃饭(整天勤于政事),难道现在是大将安心享乐的时候吗?”推辞不接受。
吴玠大为叹服。
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能太平?”岳飞说:“文臣不贪图钱财,武臣不吝惜生命,天下就太平了!”军队每次休整,(岳飞)督促将士跑下山坡、跃过壕沟,都(让将士)穿着沉重的铠甲来训练。
士兵假若拿百姓一缕麻来捆束牲口草料,立即斩首示众。
士兵晚上宿营,百姓开门希望接纳,没有人敢进去。
军队的号令是“冻死也不拆(百姓的)房屋,饿死也不抢劫掠夺”。
士兵生病,(岳飞)亲自为他们调药。
将领们到远方戍守,岳飞的妻子便慰问犒劳他们的家人;为国而牺牲的,为之痛哭,井抚育他们的遗孤。
(皇上)有赏赐犒劳,都分给军中官吏,丝毫不侵占。
凡是有军事行动,计策定了然后才开战,因此攻打哪儿都能获胜。
敌人因此说:“撼动大山容易,撼动岳家军难。
”每次调集军粮,一定皱着眉头说:“东南百姓的财力用尽了!”(他)尊敬贤士,恭顺谦和得就像一介书生。
(他)每次推辞升官,一定说:“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
(2018江苏连云港)
象记
[明]林璐①
黔中人昔为余言,守土者②以期贡象,必入山告语之曰:“朝廷诏汝备③禁卫,将授官于汝。
”象俯贴足,如许诺状,即驯而行,无能捕捉也。
思陵④时,将贡象,先期语之,一象许诺;会明亡,不果进。
皇朝定鼎,征贡象,象数头诺而来前。
一象呼之不至,迟数日,翩然来取其牝⑤,盖山中偶也;候已竟去。
守土者廉⑥知其期又当来,乃先期语之曰:“今天子神圣,薄海⑦内外知天命有归,带甲者率先以军降,守土者次第以城降。
汝异类,敢抗天子不赴耶?”至期来,竟复去。
守土者异.之,设大炮于衢,语之曰:“汝爱妻,数数⑧来,汝再逸去,当死炮下!”象闻
之,徐行伏炮台下,若待以举炮者。
呜呼,异矣!夫人未有不爱其妻者,爱妻并爱吾身,谁能以其所爱,易其所至爱?而今见之于一象!
(选自《虞初新志》,[清]张潮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版,有删节)[注]①林璐:字玉逵,号鹿庵,明末儒生,明亡后终身不仕。
②守土者:地方官员。
⑤备:充任。
④思陵:即明思宗,明朝最后一个皇帝。
⑤牝(pìn):雌性的。
⑥廉:查访。
⑦薄海:泛指海内外广大地区。
⑧数数(sù):数,通“速”,快。
8.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必入山告语.之曰(________)②会.明亡(_______)
③候已竟去.(_______)④守土者异.之(_______)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夫人未有不爱其妻者,爱妻并爱吾身,谁能以其所爱,易其所至爱?
10. 文中的象有哪些特点?请加以概括。
【参考答案】
8. (1). 告诉 (2). 适逢 (3). 离开 (4). 认为……奇异
9. 示例:人没有不爱自己的妻子的,爱妻子并且爱自己,谁能用他所爱的,交换他所至爱的呢?
10. 示例:能听从人的要求;能主动寻妻;在大炮前不惧身死;忠于旧朝,不改其心。
【参考译文】
贵州人以前对我说,地方官员希望能进贡大象,一定要进山告诉大象说:“朝廷下命令让你们充任禁卫,将授予你们官职。
”大象(听后)俯下身子贴到脚处,好像答应的样子,于是便温顺同行,(官员便)不用去捕捉。
明思宗时,又将要进贡大象,(地方官员)还是像先前那样告诉大象,一头大象答应了。
恰逢明朝灭亡,没有能进贡大象。
清朝建都,征召大象,数头大象纷纷答应前来。
有一头大象抗命不来。
过了几天,它却又轻快地来见一头雌象,原来是它山里的妻子。
问候(妻子)之后竟然离开。
地方官员经过查访,知道它在一定的时期应当还会来,就事先告诉它说:“如今天子尊贵,四境内外都遵循上天的意志而来,兵将率先带领军队投降,地方官员也依次奉城投降。
你是异类吗?竟敢抗命不来?”(那头大象)在约定好的时间果然前来,但竟然又要离开。
地方官员对此感到诧异,在路上架设大炮,对大象说:“你如果爱你的妻子,就快快回来,如若再次逃走,就让你死在大炮之下!”那头大象听后,慢慢走到大炮下,俯下身子,好像在等着发射大炮的人。
唉,真是奇怪呀!人没有不爱自己的妻子的,爱妻子并且爱自己,谁能用他所爱的,交换他所至爱的呢?如今却看到这样的一头象!
(2018江苏南京)
金圣叹先生传
【清】廖燕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
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
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
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
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
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
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
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
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鼎革后,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
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则为圣叹。
予其为点之流也!”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
先生殁,效先生所评书,如长洲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吴见思、许庶庵为最著,至今学者称焉。
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
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
(选自《二十七松堂集》,有删改)【注释】排:批驳。
细白四众:泛指听众。
鼎革后;入清后。
元坐;独自静坐。
与:赞同。
8.请用斜线(/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共两处)(2分)
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
9.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好饮酒,善衡文:
(2)鼎革后,绝意仕进:
(3)或问“圣叹”二字何义:
(4)因为诗吊之:
10.请用现代汉语写出第段画横线句的意思。
(3分)
除朋从谈笑外,惟无坐贯华堂中读书着述为务。
译文:
11.阅读第段,回答问题。
(4分)
(1)哪一句话高度概括了金圣叹的性格特点?(2分)
答:
(2)指出画波浪线句子的作用。
(2分)
答:
12.纵观全文,阐述作者为金圣叹作传的缘由。
(4分)
答:
【参考答案】
8.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
9. (1)喜欢(2)断绝(3)有人(4)写
10.除了和亲人朋友谈笑之外,(先生)只是独自端坐贯华堂中,把读书著述作为追求。
11. (1)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
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
(2)这是写听众的表现,从侧面衬托传主的形象。
12.作者对金圣叹的评点推崇备至;对金圣叹倜傥高奇、俯视一切的性格特点无比敬佩;对金圣叹在鼎革后,绝意仕进的气节心灵相通。
【参考译文】
先生姓金,名采,字若采,吴县生员,为人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拘束,高傲奇特,傲视一切。
爱好喝酒,善于评论书籍文章,对书籍文章的评论都是以前的人没有说过的。
凭讲授学问而闻名的人,先生总是站出来批驳这些人。
他在所住的地方贯华堂设置很庄严的座位,招收学生讲授经书。
他所讲授的经书名叫《圣自觉三昧》,讲稿总是自己带着自己看,从不公开给别人看。
每次到讲堂开设讲座,环顾四周的样子神采卓异,所有一切经史子、稗官野史所记载的内容,没有不被他引述评论的。
议论纵横捭阖,自始至终都讲得极其透彻。
座位下面听讲的僧俗侣众诸色人等都崇拜到了极点,感叹说从没有
听过这样的见解。
先生就拍着巴掌自我得意,即使以前讲学的人听说了,皱眉长叹,他也不理会。
明清易代后,先生断绝了做官进取的念头,改名叫人瑞,字圣叹。
除了和亲人朋友谈笑之外,只是独自端坐贯华堂中,把读书著述作为追求。
有人问“圣叹”二字是什么意义,先生说:“《论语》有两次‘渭然叹曰’,颜渊感叹孔子,孔子赞叹弟子曾点,我大概是曾点一类的人吧!”先生所评论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等书,根据次序编定为“六才子书”,都是有独到的眼光的。
先生死去后,仿效先生所点评的书,像长洲的毛序始、徐而庵,武进的吴见思、许庶庵是其中最著名的,至今还被学者们称道。
我路过吴门,去拜访先生的故居,然而没有人知道他的住处。
于是我就写诗来凭吊先生,并写下像这样一篇关于他的生平大概的传记。
(2018江苏南通)
徐祯卿,字昌谷,吴县人。
资颖特,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
自为诸生,已工诗歌。
与里人唐寅善,寅言之沈周、杨循吉①,由是知名。
举弘治十八年进士。
孝宗遣中使问祯卿与华亭陆深名,深遂得馆选②,而祯卿以貌寝不与。
授大理左寺副,坐失囚,贬国子博士。
祯卿少与祝允明、唐寅、文征明齐名,号“吴中四才子”。
其为读,喜白居易、刘禹锡。
既登笫,与李梦阳、何景明游,悔其少作,改而趋汉、魏、盛唐,然故习犹在,梦阳讥其守而未化。
祯卿体癯③神清,诗熔炼精警,为吴中诗人之冠,年虽不永,名满士林。
(节选自《明史》)【注】①沈周:明代绘画大师,吴门画派的创始人。
杨循吉:与下文中的李梦阳、何景明、陆深同为明代文学家。
②馆选:被选任馆职,即入职翰林院。
③癯(qú):瘦。
5.下面哪两组
..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4分)
A.问祯卿与华亭陆深名.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B.与里人唐寅善.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
C.而祯卿以.貌寝不与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D.与李梦阳、何景明游.以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
E.为吴中诗人之冠.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资颖特,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
②寅言之沈周、杨循吉,由是知名。
7.根据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徐祯卿成才的原因。
(3分)
【参考答案】
5.C D(4分)
6.①(徐祯卿)天资出众,家中未藏一本书,却没有不通晓的(知识)。
②唐寅把他介绍给了沈周、杨循吉,(徐祯卿)因此出名。
(4分)
7.天资聪颖,与名士交游,饱读诗书,博采众长(3分)
【参考译文】
徐祯卿,字昌谷,吴县人。
天资特别聪敏,家未藏一书,但他却无所不通。
自入学成为生员之后,已工于诗歌,与同乡唐寅友善,寅向沈周、杨循吉介绍了祯卿的才学,祯卿由此知名于世。
弘治十八年(1505)中进士,授大理左寺副,因过失而被囚,贬为国子博士。
祯卿年少时与祝允明、唐寅、文征明齐名,号称“吴中四才子”。
其做诗,喜效法
白居易、刘禹锡。
登进士后,与李梦阳、何景明交游,悔其少年时之作,改而学汉、魏、
盛唐的风格,然旧习仍在,梦阳讥笑他“守而未化”。
徐祯卿,身体瘦弱,而思想明晰,其诗精练,为吴中诗人之冠,年寿虽不久,但名
扬于知识界。
(2018江苏苏州)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 “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
故君臣合契①,古来所重。
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
君失其国,臣
亦不能独全其家。
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②,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
寻亦诛死。
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③得不慎,无为后所嗤!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日:“联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
然周则惟善是务,
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
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
岂非为善者
福祚’延长,为恶者降年不永?朕又闻桀、纣帝王也,以匹夫比之,则以为辱;颜,闵。
匹夫也,以帝王比之,则以为荣。
此亦帝王深耻也。
联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
为人所笑。
” (选自《贞观政要·卷三》,中华书局2016年版,有刪改)
[注]①合契:对合符契,这里引申为符合,投合。
②钳口:闭口不言。
③可:岂,哪。
④福祚(zuó) :福禄,福分。
⑤降年: 天赐予的年龄,寿命。
⑥颜、闵:指孔子的两个
学生颜回和闵,他们以德行修养著称。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 分)
⑴若主纳.忠谏()⑵寻亦诛.死()
⑶无为后.所嗤()⑷以.匹夫比之()
8.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
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 分)
⑴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2分)
⑵此亦帝王深耻也。
(2分)
10.选文中唐太宗对侍臣说的话体现了哪些治国理政的思想? (用自己的话概括) (4 分)
【参考答案】
7.⑴接受⑵杀⑶后人⑷凭
8.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
9. ⑴君主要是失掉了江山,臣子也就不能保全自己的家族。
⑵这也是帝王应该感到羞愧的。
10.君主能接受忠言,虚心纳谏,臣子能直言进谏,要施行仁政,关爱百姓。
(围绕
这几方面答题即可)
【参考译文】
贞观三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无论国家安定还是混乱,安全还是危险,君臣都应该同舟共济。
如果君主能接受忠谏良言,臣子能够直言进谏,那么君臣之间就能够和谐默契,这是自古以来治国所重视的方法。
如果君主自以为贤明,大臣又不去纠正君主的过失,想要不亡国,是不可能的。
君主要是失掉了江山,臣子也就不能保全自己的家族。
像隋炀帝他为人非常残暴淫虐,大臣们不敢进言,最终因不知道自己的过错而导致亡国,大臣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杀死。
这件事刚过去不久,我和各位大臣能不谨慎吗?我们不能被后人耻笑啊!”
贞观六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我听说周朝与秦朝刚开始得到天下的时候,治理国家的
方法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周朝只做符合善的事情,积累功德,所以能够将自己的基业保持八
百年。
而秦朝恣意妄为,骄奢淫逸,喜欢用用刑罚来处理政事,所以只经历了两代就灭亡了。
这难道不是行善的人能够福禄绵长,作恶的人很快就会自取灭亡吗?我又听说夏桀、商纣两
个帝王,拿普通老百姓和他们相比,老百姓都会感到羞耻;颜回、闵损都是普通百姓,把他
们与帝王相比,帝王都以此为荣。
这也是帝王应该感到羞愧的。
我时常拿这类事情对照自己
的行为,并经常告诫自己,总怕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被人耻笑。
”
(2018江苏宿迁)
京师花木最古者,首给孤寺①。
吕氏藤花,次则余家之青桐,皆数百年物也。
……吕氏
宅后售与高太守兆煌,又转售程主事振甲,藤今犹在,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
其阴覆
厅事一院,其蔓旁引,又覆西偏书室一院。
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
慕堂②在日,或自
宴客,或友人借宴客,觞咏殆无虚夕③。
迄今四十馀④年,再到曾游,已非旧主,殊深邻笛
之悲⑤。
(节选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减) 【注】①给孤寺:寺名。
②慕堂:吕元龙,乾隆时举人,曾与作者同窗。
③觞咏殆无虚夕:
饮酒赋诗,几乎没有空过一个晚上。
④馀:同“余”。
⑤邻笛之悲:是哀念亡友的典故。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 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①皆.数百年物也 ( )
②藤今犹.在 ( )
③始.能支拄 ( )
④其蔓旁引.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不相同
...的一项是(2分)
例句: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
A.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B. 其真无马邪 (《马说》)
C.常蹲其身,使与台齐 (《幼时记趣》)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核舟记》)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
..朗读停顿。
(2分)
次则余家之青桐
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
(2分)
译文: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岳阳楼记》(2分)
译文:
11.《阅微草堂笔记》流露出作者对理想生存状态的追求,从选文可以看出纪昀追求怎
样的生存状态? (2分)
【参考答案】
8、(1)①皆:都是。
②犹:还。
③始:才。
④引:延伸。
(2)B
9、次/则/余家之青桐
10、(1)藤花盛开时,犹如紫色的云彩垂落于地面,花的香气冲到了衣服上。
(2)浮在水面上的月光闪耀起金光,湖水平静时,明月映入水中,好似沉下一块玉璧。
11、喜爱花木优美的居住环境;喜爱朋友相聚。
【解析】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年代:清
9. 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比如本题中的“引”是“延伸,延长”;“始”是古今异义词,“才”的意思。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含义要注意要能结合具体语境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平时多归纳整理。
本题中,例句和选项A、选项C、选项D中的“其”都是“代词”,或指人,或指物。
而B项中的“其”则是副词“难道”的意思。
故答案为B。
11. 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
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
本句“次则余家之青桐”的意思是:其次就是我家的梧桐。
根据句意和句首关联词要句读,谓语和宾语之间要句读即可作答。
点睛: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①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②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③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④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⑥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⑦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作停顿。
⑧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来句读。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1)句中的“花、垂、袭”几个词是赋分点,注意补写省略的内容。
(2)句中的“跃、璧”两个词是赋分点。
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1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正确把握文言文主要内容及文章主旨的基本能力。
解决此类题目要全面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结合作者传达的思想进行分析即可。
本题从作者描述“吕氏藤花”的深幽的景致,表达了作者花木掩映、优美的居住环境的喜爱之情。
“慕堂在日,或自宴客,或友人借宴客,觞咏殆无虚夕。
迄今四十馀年,再到曾游,已非旧主,殊深邻笛之悲”这几句又传达出作者喜爱朋友相聚在一起“觞咏”。
据此理解概括作答。
【参考译文】
京城最古老的花木,要属给孤寺吕家的藤花,其次就是我家的梧桐,它们都已经生存数百年了。
……吕家那所宅院,后来卖给了太守高兆煌,高太守又转卖给主事程振甲。
如今,那株藤花还在,支撑藤箩的架子是用栋梁之材搭成,十分结实。
藤箩枝叶形成的树荫覆盖着厅前的院子,它的枝节向旁边伸出,又覆盖了偏西书房的院子。
藤花盛开时,犹如紫云垂地,香气袭人。
慕堂举人在世的时候,有时宴请客人,有时朋友借这个地方宴请客人,饮酒赋诗,简直没有空过一个晚上。
光阴荏苒,转眼四十余年过去,旧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