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技术设计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首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
工作
技术设计书
武汉联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2月26日
目录
一、概述 (8)
1.1任务来源 (8)
1.2工作目标 (9)
1.3工作区域和范围 (10)
1.4工作任务 (10)
1.41权属调查 (11)
1.42审核公示 (11)
1.43完善农村土地合同 (11)
1.44数据库与信息系统建设 (11)
1.45颁发承包经营权证 (11)
1.46成果整理与验收 (12)
2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12)
2.1自然地理概况 (12)
2.2石首市行政划区 (13)
2.3已有资料情况分析 (13)
2.3.1基础测绘资料 (13)
2.3.2其他资料 (14)
3引用的技术文件 (14)
3.1地籍调查与登记发证依据 (14)
3.2引用规范 (16)
4设计方案 (18)
4.1技术路线与工艺流程 (18)
4.1.1数学基础 (18)
4.1.2技术路线 (19)
4.1.3工艺流程 (19)
4.1.4工作流程图 (23)
4.2宣传、动员 (24)
4.3技术准备 (24)
4.3.1编制技术设计书 (24)
4.3.2专业队伍的准入审核 (24)
4.3.3人员业务培训及试点 (25)
4.4资料准备 (25)
4.4.1作业区概况信息收集 (25)
4.4.2收集整理有关测绘数据 (25)
4.5硬件和软件准备 (26)
4.5.1仪器、工具设备准备 (26)
4.5.2硬件配置要求 (26)
4.5.3软件设备配置 (26)
5权属调查 (26)
5.1权属调查的内容 (26)
5.1.1发包方调查 (26)
5.1.2承包方调查 (27)
5.1.3承包地块调查表 (27)
5.1.4权属调查工作应注意的事项 (28)
5.1.5权属调查资料的检查 (28)
5.2制作工作底图 (29)
5.3图上指界与初次公示 (31)
5.4编码说明 (31)
5.4.1发包方编码 (31)
5.4.2承包方编码 (32)
5.4.3承包地块编码 (33)
5.4.4承包合同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簿)代码结构 (33)
5.5地块测量 (34)
5.5.1地块控制测量 (34)
5.5.2地块界址测量 (37)
6内业处理 (45)
6.1面积计算 (45)
6.2公示材料的编制 (45)
6.2.1地块分布图编制 (45)
6.2.2地块图编制 (46)
6.2.3信息公示表 (47)
7审核公示与合同签订 (48)
7.1审核公示 (48)
7.2签订土地承包合同 (48)
8数据库建设 (49)
8.1数据库建库内容 (49)
8.2数据库建库基本要求 (49)
8.3数据库建库流程 (50)
8.3.1资料收集 (51)
8.3.2数据接收与检查 (52)
8.3.3数据处理 (52)
8.3.4档案资料扫描 (53)
8.3.5面积汇总 (53)
8.4数据交换 (53)
9登记发证 (55)
9.1建立登记簿 (55)
9.2颁发承包经营权证 (55)
10成果整理与检查验收 (55)
10.1成果整理 (55)
10.2质量控制措施 (56)
10.2.1任务承担单位资质及仪器设备保障 (56)
10.2.2技术设计和技术培训保障 (57)
10.2.3首批成果及过程成果质量控制 (57)
10.2.4质量控制程序 (58)
10.3检查验收 (58)
附录1发包方调查表 (60)
附录2承包方调查表 (63)
附录3承包地块调查表 (68)
附录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信息公示表 (74)
附录5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公示结果归户表 (78)
附录6土地承包合同(样本1) (87)
附录7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样本2) (93)
附录8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样本) (99)
附录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样本) (105)
附录10 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明书 (116)
附录11 指界通知书 (118)
附录12 指界委托书 (120)
附录13 属性录入模版 (122)
附录14 要素代码与名称描述表 (124)
附录15 层名称以及各层要素 (126)
附录16权属数据表 (127)
附录17数据库属性表结构-图形数据 (128)
附录18数据库表结构-属性表格数据 (134)
附录19字典表 (140)
附录20 矢量数据元数据 (147)
附录21 地块分布图 (152)
一、概述
1.1任务来源
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强化对农村耕地、林地等各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
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石首市颁
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
”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测绘工作。
为查清农村土地承包现状,明确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范围和地点位置,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签发经营权证书,健全常态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制度。
妥善解决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档案不健全等问题,把承包地块位置、面积和权属证书落实到户,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保障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做准备。
为统一技术要求,保证成果科学、准确、可靠,满足土地管理工作需要,根据有关技术规范并结合石首市特点编制本技术设计书。
1.2工作目标
计划先选择1个行政村开展推进工作,不断总结经验,调整方法,工作结束后,全面铺开确权登记颁证,在没有特殊情况的影响下保证2016年6月30日以前完成所有测绘颁证工作,并将成果资料整理归档,移交业主单位。
通过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把承包地块的面积、空间位
置和权属证书等落实到户,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等权利,为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探索经验,为依法规范土地流转、增加农民财产收入和促进农村发展奠定基础。
完成石首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的工作,依法确认和保障农民的土地物权。
建立产权明晰、权能明确、权益保障、流转顺畅、分配合理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1.3工作区域和范围
石首市大垸镇三十二个村:约112000.00亩,最终以实测面积为准。
三十二个村包含:黄金湾村、新桥村、和丰村、三叉港村、普圣寺村、杨柳沟村、保南湖村、合民村、焦家铺村、东河头村、北碾村、中岭子村、古长堤村、五大桥村、岳家港村、四岭子村、六公湖村、合光村、鱼尾洲村、天星堡村、谭子拐村、泥南村、新堤村、黄金剅村、辖新堤村、大公湖村、大湾村、大堤口村、新农村、黄木山村、丁家垸村、东堤港村。
1.4工作任务
2016年6月30日之前(没有特殊情况的影响下)完成石首
市大垸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41权属调查
权属调查的内容包括发包方调查、承包方调查、承包地块调查、地块测量。
1.42审核公示
公示分为初次公示与正式公示,初次公示的材料包括《地块分布草图》和《承包地块调查表》,正式公示材料包括《地块分布图》和《调查信息公示表》
1.43完善农村土地合同
对石首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属调查成果进行审核后,注册登记。
1.44数据库与信息系统建设
将权属调查成果上图入库,纳入规范化管理;建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稳步推进土地登记信息动态监管查询系统建设;及时调处土地权属争议,建立土地权属争议调查信息库;在此基础上,统计汇总各类数据。
1.45颁发承包经营权证
根据进度安排,依照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记载的内容,打
印、颁发承包经营权证书。
经营权证书按照农业部修订后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规定的样式和要求制作使用。
1.46成果整理与验收
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全面核查整理和完善已有土地登记资料。
做好农村集体土地登记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保证土地登记资料的全面、完整和规范;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和标准,统一规范管理土地登记资料。
2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2.1自然地理概况
石首地处长江中游岸边,两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地理中心,湖北省中轴线南端,长江经济带中重要节点城市。
南邻湖南安乡、华容、北抵江陵、东靠监利、西接公安。
截至2010年,全市国土面积1427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办事处和经济开发区,总人口62.6万。
石首是一座山水园林式的城市。
石首属平原,兼有山岗。
江南为高亢平原,中间以平地为主,江北为平原。
整个地势略呈西北高、中间低、向西南倾斜,地面海拔一般在31米—36米之间。
石首以“有石孤立”于城北的石首山为名。
长江天鹅洲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天鹅洲湿地麋鹿自然保护区位于石首市,石首被授予“中国麋鹿之乡”称号。
2.2石首市行政划区
石首市辖2个街道、11个镇、1个乡。
共有29个居委会、274个村委会。
(大垸镇人口52788人,面积146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25个村委会:箢子口街道等)。
大垸镇:
黄金湾村、新桥村、和丰村、三叉港村、普圣寺村、杨柳沟村、保南湖村、合民村、焦家铺村、东河头村、北碾村、中岭子村、古长堤村、五大桥村、岳家港村、四岭子村、六公湖村、合光村、鱼尾洲村、天星堡村、谭子拐村、泥南村、新堤村、黄金剅村、辖新堤村、大公湖村、大湾村、大堤口村、新农村、黄木山村、丁家垸村、东堤港村。
2.3已有资料情况分析
2.3.1基础测绘资料
控制资料
收集石首市大垸镇调查区内四等及以上控制点成果。
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湖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施测的A、B、C级GPS 控制点遍布全省(其中A级控制点6个,B级控制点111个,C 级控制点778个)。
其成果平面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实地踏勘后,保存完好的控制点,经过
坐标系转换和换带计算后可作为承包地块测量的起算点和检核点。
湖北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
该系统已覆盖全省,可作为地块界址点测量的定位基准。
影像资料
2013年由湖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制作的全省1:2000正射影像图(DOM),分辨率优于0.5米,1980西安坐标系,高斯正形投影,按3°分带。
该成果经坐标系转换、重新分幅后作为调查工作基础底图制作。
2.3.2其他资料
(1)石首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各级行政界线包括市(县)、乡镇(街道办事处)、行政村;
(2)石首市最新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库;
(3)土地登记、征收、征用、出让和划拨用地登记资料;
(4)调查区域内村民的身份、户籍、婚姻登记或证明资料等。
3引用的技术文件
3.1地籍调查与登记发证依据
(一)政策依据
1、《湖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条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
3、《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快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
4、《国土资源部、中农办、财政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
5、《农业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法制办、国家档案局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的一件》(农经发【2011】2号)
6、《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农经办【2012】19号)
7、《农业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0】12号)
8、《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
9、《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鄂办文【2014】17号)
10、《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扩大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新试点工作方案〉
的通知》(鄂办文【2006】82号)
11、《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扩大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新试点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鄂办文【2008】47号)
(二)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
3.2引用规范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7)
2.《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 T10114-2003)
3.《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
范》(GB/T 7930-2008)
4.《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
范》(GB/T 7931-2008)
5.《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T 15967-2008)
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
7.1-2007)
7.《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
8.《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12)
9.《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 73-2010 )
1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
1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12.《HBCORS网络RTK测量技术规定》(试行)
1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
14.《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
15.《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NY/T309
16.《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NY/T1634
17.《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NY/T2537-2014
18.《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NY/T2538-2014
19.《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
NY/T2539-2014
4设计方案
4.1技术路线与工艺流程
4.1.1数学基础
坐标系统:平面采用CGCS2000坐标系,高斯正形投影,按3°分带,中央子午线分别为108°、111°、114°、117°。
石首市的中央子午线为111°,属于37度带。
高程基准: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调查比例尺:调查基本比例尺为1:2000
分幅:1:500、1:1000、1:2000比例尺的工作底图及其栅格数据采用正方形分幅(50cmX50cm)。
计量单位:长度单位采用米(m),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面积单位采用平方米(m2),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统计汇总时,面积单位采用公顷(hm2),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将亩(mu)作为辅助面积单位,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界址点坐标x,y分别取7位和6为整数,小数点后取3位。
4.1.2技术路线
石首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依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等相关规定、办法和标准,充分利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资料,以及航空航天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和数据库技术,通过外业调查、复核审查、内业建库相结合的方法,完成石首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4.1.3工艺流程
为圆满完成石首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便于过程控制,结合石首市实际,将整个工作进行阶段划分,每一阶段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过程控制,全县的工作程序按如下顺序执行。
第一阶段:准备工作
(1)根据工作特点进行分工,把整个工作分解为若干个工作项,选定各工作项的项目负责和技术负责;
(2)制定工作的各种规章制度及实施方案;
(3)收集工作所需的各种资料,准备所需的仪器设备及表格、簿册等用品,并对全部所用仪器进行鉴定;
(4)对工作区进行实地踏勘,了解工作区基本情况,编写技术设计书,拟定工作实施规划(包括调查范围和方法、控制范围、测量方法、施工时间、人员组成等);
(5)对参加作业人员进行有关技术规程、规范、技术设计书的集中学习和培训;
(6)运用收集到的影像资料和数据制作工作底图。
第二阶段:权属调查
进行权属调查。
本次石首市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的对象为家庭承包方式的承包方以及承包地块,其他承包方式暂不调查。
调查的方式主要为村组长协助相关人员入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发包方调查、承包方调查、承包地块调查。
图上指界
图上指界方式为调查人员配合村组人员在工作底图上进行图上指界。
地块测量。
地块测量原则上采用图解法,对于需要实测的地块,以各级
控制点为基础,采用全站仪全数字法测量各种界址点和地物点。
第三阶段:审核公式
(1)初次公示:公示内容为地块分布草图和地块调查表;
(2)勘误修正:对于有异议地块村组负责及时核实、修正;
(3)地块调查表签章确认:无异议的权利人在地块调查表上签章;
(4)正式公示:公示内容为地块分布图和调查信息公示表;
(5)结果确认:正式公示之后,承包方在公示结果归户表上签章
(6)合同签章:根据调查结果,签订土地承包合同。
第四阶段:数据库建设
(1)资料收集:地理信息数据和权属数据;
(2)数据接收与检查:测量数据检查和权属调查
成果检查;
(3)数据处理:数据分层、数据转换、符号代码
对应、拓扑处理等;
(4)档案资料扫描;
(5)数据入库:录入发包方、承包方、承包地块
信息等;
(6)入库后的整理:界址点、线的拓扑生成以及属
性赋值。
第五阶段:登记发证
根据调查结果和石首市实际情况适时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发证工作。
第六阶段:检查验收
检查主要分自检、互检、专检和农业部门组织的验收。
4.1.4工作流程图
图1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流程图
4.2宣传、动员
由当地人民政府、农工委组织宣传,下发文件,召开协调推进会,在媒体、网站以及乡镇、村进行宣传,向承包户发放宣传手册,让承包户充分了解本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的意义及重要性,更好推进登记调查工作顺利进行。
4.3技术准备
4.3.1编制技术设计书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结合石首市实际情况,在工作开展前及时完成技术设计书的编制,并及时报送湖北省农业主管部门审批,直接用于指导工作的具体实施。
编制技术设计书时,应充分顾及石首市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地理条件,在总体技术路线的指导下,最大程度地反映已有成果资料的利用情况和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状况。
技术设计书应做到针对性强、技术先进、方法可行、步骤清楚、操作方便,技术设计书由石首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编制和组织评审。
4.3.2专业队伍的准入审核
参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的专业队伍应具备法人资格、技术资质、营业执照、专业水平、工作经验与培训证
明等条件。
石首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专业队伍的准入条件进行审查。
4.3.3人员业务培训及试点
为统一要求,统一技术标准,组织各项目作业负责人进行培训和试点工作。
培训和试点以该项目设计书为主,通过试点明确有关政策、规定和技术标准。
通过培训和试点,达到统一操作程序、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工作方法的目的。
4.4资料准备
4.4.1作业区概况信息收集
1、掌握作业区域范围内行政划分、统计行政区划名称。
2、收集行政区划代码。
3、统计汇总作业区域范围内各村、组二轮承包信息,收集其合同书。
4、收集作业区域范围内各村、组的户籍信息(电子介质)。
4.4.2收集整理有关测绘数据
航空正射影像、地形图、控制网点其他已有图件等。
4.5硬件和软件准备
4.5.1仪器、工具设备准备
全站仪、GPS接收机、钢尺、手持测距仪、计算机、外设和软件系统、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等。
4.5.2硬件配置要求
图根控制测量使用GPS-RTK双频接收机观测,其标称精度:平面不低于10mm+5ppm×D,高程不低于20mm +5ppm×D。
测绘用仪器设备必须经过相关单位鉴定,并提供鉴定证书。
使用的全站仪等其它仪器设备均应在检验有效期之内,其完好率100%。
4.5.3软件设备配置
操作系统:Windows 2003 Sever、Windows XP;
数据采集平台:AutoCad2007,南方Cass9.0,吉奥承包经营权采编系统1.7;
地理信息平台:ArcGIS10.1
数据库平台:MS SQLserver2008
5权属调查
5.1权属调查的内容
权属调查包括发包方调查、承包方调查、承包地块调查。
5.1.1发包方调查
发包方指依法发包农村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
会或者村民小组为调查单元。
调查内容包括发包方名称和负责人姓名、地址、身份证号码等。
发包方调查表的内容按附录3后的填写要求和填写说明填写完整。
5.1.2承包方调查
承包方调查以家庭、个人或单位为调查单元。
调查内容包括:(1)承包方代表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地址及家庭成员情况。
(2)其他方式承包的承包方调查内容包括承包方的名称(单位)或者姓名(个人)、地址等情况。
(3)承包方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信息,包括土地承包合同和(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信息。
发包方调查表的内容按附录4后的填写要求和填写说明填写完整。
5.1.3承包地块调查表
承包地块指由土地承包经营权界线所封闭的地块。
调查内容包括:承包地块的调查内容包括承包地块的名称、确权方式、面积、四至、空间位置、界址、土地用途、地力等级、利用类型和是否基本农田等情况。
承地块调查表的内容按附录5后的填写要求和填写说明填
写完整。
属确股确权的地块,在调查记事栏记录各股东姓名及所占股份。
5.1.4权属调查工作应注意的事项
法律程序完备。
表册填制齐全。
调查的成果由表册和图件组成。
表册的填写用黑色墨水、书写工整,图件的绘制按统一图例绘制,内容应齐全、清楚。
调查记录清楚整齐。
调查的资料是具有法律性的土地合同档案,必须做到清楚,记录不得随意涂改,划改处必须加盖印章,在事实记录或结论意见的文字中不得出现推断性词语。
数据准确可靠。
调查记录,成果抄录中抄录的各项数据必须准确可靠。
档案材料齐全。
调查资料应进行核对,做到调查材料完整和调查内容全面准确。
5.1.5权属调查资料的检查
权属调查完成后,应对权属调查成果进行严格的质量审核和分项处理,为地块测量和今后日常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权属调查成果是承包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地测量的依据,成果的整理归档应符合档案管理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定和要求。
权属调查成果的检查
权属调查成果的检查分为:自检、审核和实地抽查三个方面。
调查人员完成权属调查工作后,要对一个调查区的调查成果进行全面的自检。
自检的内容有:检查相关调查表各项目的填写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漏项;检查界址认定手续是否齐全有效,注记内容是否齐全。
自检合格后,提交审核人员检查,不合格时,及时改正,直到合格为止。
审核人员对调查人员提交的权属调查成果要逐件进行检查。
检查内容与自检内容相同。
检查合格的,审核人员在审核意见栏注明通过评语,不合格的,注明不符之处,交还给调查人员修改完善。
对审核后的权属调查成果,组织有关人员会同调查人员进行实地抽查。
检查各项成果是否与实地情况相符,实地纠正不符之处。
5.2制作工作底图
采用省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办公室统一下发,分辨率优于0.5米的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GCS2000坐标系)套合行政区划界线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界线作为工作底图。
(1)工作底图制作流程
(2)坐标系转换
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选取均匀分布的控制点作为坐标转换的基本控制点,利用其2套坐标成果计算转换参数。
并利用多余控制点对转换参数进行验核。
用于坐标转换的基本控制点,每个区域至少9个,均匀分布于区域四周和中间;转换参数验核点数不少于10个,且尽量分布均匀。
当检查点误差小于0.1米时,计算的四参数可以作为数据转换的依据,否则应重新计算,直至
符合要求。
5.3图上指界与初次公示
调查人员配合熟悉承包地的村组人员在工作底图上进行图上指界。
确认后由调查人员标注上图。
地块上图完成之后,将地块分布草图(经过地块标注之后的工作底图)和承包地块调查表进行公示。
对于公示有异议的,村组负责调查、核实直至没有异议,无法调解的问题暂时搁置,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对于没有异议的安排权利人在承包地块调查表上签章确认,并将最终的准确信息反馈给作业单位。
5.4编码说明
5.4.1发包方编码
(1)代码结构
发包方代码由四段14位阿拉伯数字构成,其代码结构如下图。
组级别代码
村级别代码
乡级别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