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
发布时间:2022-03-23T08:41:37.416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9月25期作者:刘梦霞
[导读] 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扩大他们的单词识别,学习语法,
刘梦霞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宝华中心小学 212400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扩大他们的单词识别,学习语法,提高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

单纯的课堂阅读不能满足小学生的阅读需求。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借助一些课外书籍阅读。

目前,学生课外阅读教学的整本书包括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阅读指导课程、分析书籍内容的推广课程和交流阅读结果的报告课程。

教师应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仔细筛选学生的阅读书籍,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选择阅读材料,并向学生推荐具有教育意义的书籍。

本文分析了小学教师在核心素养下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阅读整本书;系统课程;阅读教学;课外阅读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小学生对语文阅读不感兴趣。

他们不能从阅读中学到汉语知识。

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阅读有趣的课外读物,发掘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成功激发学生好奇心后分析课外读物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后让学生报告自己的经验,从而达到改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

、课外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涯,有助于学生的课堂内外生活。

教师应通过课外阅读整本书,引导学生加强语文素养。

一些教师对教学进度把握不强,无法节省课时帮助学生课后阅读。

他们经常为学生随意列书单,让孩子的父母买书,让学生在业余时间自己读书。

小学生缺乏阅读经验和自控能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许多课外书对小学生来说生词多、篇幅长,小学生很难自己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根据小学生阅读的这些特点,语文教师需要为小学生精心挑选含有适量生词的书籍,通过阅读前的关键词教学,帮助小学生完成整本书的课外阅读,通过词典检索技能的训练,以及课外书籍指导课,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1]。

2、系统的课程帮助学生阅读
(1)通过阅读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语文教师可以根据班上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合孩子的书籍。

学生没有阅读经验。

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短篇小说集。

例如,老师可以向低年级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选集。

在阅读指导课上,询问学生是否听过童话,谁给他们讲过童话,以及他们是否有信心自己阅读童话。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开始对独立阅读安徒生童话集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这时,老师让学生们在阅读之前先学习一些课堂上没有教过的单词。

老师可以提前总结第一个童话故事中的生词并教给学生。

在这段时间里,学生可以通过使用字典找出几个单词的发音,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自己使用字典来达到自己的阅读目的。

对于高年级的孩子,老师可以建议学生阅读《史记》的拼音文字。

在课堂上,老师首先问学生是否记得最近学过的古诗,是否能背诵,是否对古人的生活感到好奇。

他告诉学生们,现在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历史记录来了解古人的生活。

然后,老师讲了一个关于历史人物和学生都知道的事情的故事,比如秦始皇,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独立阅读。

(2)开展推广课程,确保学生的阅读过程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需要通过适当的交流班来统一学生的阅读进度,防止学生在阅读上落后。

教师可以分配小任务,让学生根据阅读内容准备约两分钟的演讲,公布阅读成绩,并通过交流检查孩子的阅读状况。

教师可以问学生一些问题,以了解学生是否熟悉书中的故事情节[2]。

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情节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相互分享有趣的书籍内容,以保持学生对阅读书籍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了教育部编写的《六年级汉语第二卷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课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一步阅读整本《鲁滨逊漂流记》。

在交流课上,询问学生罗宾逊在不同时期是如何解决自己的饮食问题的,并通过问题掌握学生的阅读进度。

老师们可以让学生们分享罗宾逊在孤岛上生存的有趣情节,让学生们讨论如何让自己保持精神上的快乐,以及当一个人被困在孤岛上时如何避免精神崩溃。

通过交流,学生们将对岛屿生存的话题感兴趣,从而保持他们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

在爱的教育的阅读交流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书中学生的“常规阅读课程”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

教师可以选择一本来指导学生阅读,通过书中的小故事,如《罗曼娜的血》,让学生深入学习“爱情故事”,保持阅读的热情。

(3)通过分享课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与分享是对整本书的回顾,通过总结全文达到升华主题的目的。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课堂分享,让学生结合故事,接触生活,提高阅读能力。

例如,在名著《水浒传》的分享课上,老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讨论《水浒传》的人物,让学生介绍他们最喜欢的《水浒传》英雄。

这些英雄有什么事迹,他们体现了什么样的个性。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人物,并结合人与物的结果对人物进行客观评价。

老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书中的主要人物宋江,从这个人物的讨论到《水浒传》英雄的结尾,最后告诉学生《水浒传》的主要含义,它弘扬了古代人民反抗压迫的精神,所以这本书成了经典。

课后很长时间,整本书就出版了。

每个学生在书中都有不同的阅读能力和不同的兴趣点。

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推荐自己喜欢的情节,摘录书中的名言警句,鼓励学生一起制作阅读结果的黑板报。

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阅读印象,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积累。

通过交流,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书中的内容,让书中的生活真谛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

教师应判断学生的阅读完成情况,让学生了解阅读能力的差异,让阅读能力差的学生跟上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激发学生之间的竞争,使学生能够长期坚持阅读,主动多读课外书籍。

结论:
周总理说:“与人共事要有勇气,读书要无言。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普希金说:“书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阅读书籍是小学生积累词汇、丰富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学习中外历史,了解名人的素质,拓展科学知识,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小学生的语言积累大部分来自课外。

语文教师应从低年级开始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内容,培养小学生语文知识储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
读习惯,促使学生热爱阅读,多读书。

参考文献:
[1]王莉君.小学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策略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6):287-288.
[2]王小芳.整本书阅读:培养儿童语文素养的优好选择[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06):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