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射线的方法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7
N
4 2
He
17 8
O
1 1
H
人工转变——中子的发现
查德威克证实了卢瑟福关于原子核内还存在中子的猜想,
被称为“中子之父”
9 4
Be
4 2
He
162
C
1 0
n
意义:
中子不带电,用它去轰击原子核,不受库仑力的影响, 是研究原子核的强有力的“炮弹”。在此以前,可供 研究用的“炮弹”只有天然放射元素发出的α、β、γ 三种射线,中子流则是穿透本领更大,轰击原子核更 有效的“炮弹”,人们用它轰击各种原子核,获得了 许多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用它轰开铀核,实现了原子 能的利用。
一、核反应:
1、定义: 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 的过程-----核反应
2、规律: 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和电荷数都守恒
人工转变——质子的发现
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从氮核中打出
一种新粒子。这种新粒子带有一个单位的 正电量,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800多倍。卢 瑟福把它叫做质子(proton)。质子的符号是 p
γ射线探伤仪
B、利用射线的穿透本领与物质厚度密度的关 系,来检查各种产品的厚度和密封容器中液体 的高度等,从而实现自动控制
放射线测厚仪
C、放射性治疗:
用钴60发射的射线照射病变部位,可以杀死病变细胞。
利用射线照射植物,引起植物变异而培育良种,也可以 利用它杀菌、治病等
食品保鲜
被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后的 马铃薯8个月后的情况,左 上方的马铃薯没经过γ射线 照射,右下方的被γ射线照 射的剂量最大,左下方保 存最好的马铃薯被γ射线照 射的剂量适中。
消除有害静电 消灭害虫 治疗恶性肿瘤
农作物检测 诊断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 生物大分子结构及功能研究
27 13
Al
4 2
He
30 15
P
1 0
n
反应生成物P是磷的一种同位素,也有放射性,像天 然放射性元素一样发生衰变,衰变时放出正电子:
30 15
P
30 14
Si
0 1
e
用人工方法得到放射性同位素,这是一个很重要的 发现.后来人们用质子、氘核、中子和光子轰击原 子核,也得到了放射性同位素.
2、与天然的放射性物质相比,人造放射性同位素:
材料——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同
位素和正电子
(
0 1
e)
1934年,约里奥·居里和伊丽芙·居里在用粒 子轰击铝箔时,除探测到预料中的中子外,还 探测到了正电子,正电子的质量跟电子相同, 所带电荷与电子相反,为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更意外的是,拿走放射源后,铝箔虽不再发射 中子,但仍继续发射正电子,而且这种放射性 也有一定的半衰期.原来,铝核被粒子击中后 发生了下面的反应:
放射性的防护
(1)在核电站的核反应 堆外层用厚厚的水泥来防 止放射线的外泄
(2)用过的核废料要放 在很厚很厚的重金属箱内, 并埋在深海里
(3)在生活中要有防范 意识,尽可能远离放射源
核反应堆外层的厚厚的水泥建筑
防 护
操作放射性物质的设备
在防护状态下操作放射性物质
小结:
1、核反应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
爆炸发生后,救灾工作在机器人的帮助下展开。由于爆炸 现场巨大的辐射,这些机器人也无法长期工作,常常工作 不久就出现故障甚至报废。
一处废弃的军事基地。由于高辐射污染,这些装备不得不被废弃。
2005年一份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认为直到当时有 56人丧生,47名核电站工人及9名儿童患上甲状腺癌,并 估计大约4000人最终将会因这次意外所带来的疾病而死 亡。
一是自然衰变(天然放射性衰变),
U 238
92
23940Th
24He
二是人工转变
23940Th29314Pa 10e
14 7
N
4 2
He
178
O
11 H
(发现质子的核反应)
9 4
Be
4 2
He
162
C
1 0
n
(发现中子的核反应)
2、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放射 性的 应用
射线应用 示踪原子
探伤仪 培育新种 保存食物
对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结论,其他组织却有着大相
径庭的调查结果。在结论和观点相反的调查中,以环境保 护组织绿色和平组织的结果最令人震惊。该组织于2006 年4月18日发表报告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导致27万人患 癌,因此而死亡的人数达9.3万。
与此同时,英国两名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表明,切
尔诺贝利核事故的长期影响可能导致另外6.6万人死于癌 症。也就是说,除了国际原子能机构承认的死亡数外,还 有6.6万人死于辐射所致的癌症,仅这个数字就是国际原 子能机构所承认的死亡数的15倍还多。
放射线的危害
放射线对人体组织造成的伤害,主 要是由于射线对原子和分子产生作用, 比如电离、激发和分解等,这种作用 将导致细胞损伤,甚至破坏人体DNA 的分子结构.大剂量的放射性射线能导 致畸形、肿瘤、生育功能损伤等.
过量的放射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界 产生破坏作用.
20世纪人们在毫无防 备的情况下研究放射性
●相同点:在发生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都守恒; 反应前后粒子总动量守恒 ●不同点: ●人工转变是一种核反应,是其他粒子与原子核 相碰撞的结果,需要一定的装置和条件才能发生 ●衰变是原子核自发的变化,不受物理化学条件 的影响
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
天然放射性同位素
1、放射性同位素
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天然存在的放射性元素只有四十几种, 但用人工方法得到的放射性性同位素有 一千多种,因而放射性同位素有着广泛 的用途。由于同位素的核电荷数相同, 所以化学性质相同。
遭原子弹炸后的广岛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北部,距首都基辅以北 130公里,它是前苏联时期在乌克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 电站。切尔诺贝利曾经被认为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
1986年一声巨响彻底打破了这一神话。由于操作人 员违反规章制度,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 实验中突然失火,引起爆炸,其辐射量相当于400颗美国 投在日本的原子弹。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8吨多强辐 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 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被称 作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
人体甲状腺的工作需要碘.碘被吸收后会聚 集在甲状腺内.给人注射碘的放射性同位素 碘131,然后定时用探测器测量甲状腺及邻 近组织的放射强度,有助于诊断甲状腺的器 质性和功能性疾病.
用碘-131诊 断甲状腺
示踪原子
4、放射性污染和防护
原子弹爆炸、核电站泄露会产生严重的污 染,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给病人做“放疗” 时,如果放射性的剂量过大,皮肤和肉就 会溃烂不愈,导致病人因放射性损害而死 去。有些矿石中含有过量的放射性物质, 如果不注意也会对人体造成巨大的危害。
➢放射强度容易控制 ➢半衰期更短 ➢放射性废料容易处理
14 7
N
4 2
He
17 8
O
1 1
H
27 13
Al
4 2
He
30 15
P
1 0
n
30 15
P
30 14
Si
0 1
e
3、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1)利用它的射线
A、由于γ射线贯穿本领强,可以用来γ射线检查金属 内部有没有砂眼或裂纹,所用的设备叫γ射线探伤 仪.
几个人工核转变方程
(1)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 ——卢瑟福
14 7
N
4 2
He
17 8
O
1 1
H
(2)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 ——查德威克
9 4
Be
4 2
He
12 6
C
1 0
n
(3)发现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居里夫妇
4 2
HeLeabharlann 27 13AlP 30
15
01n
1350P1340Si10e
人工转变与衰变的比较
辐射的防护 其基本方法有: (1)距离防护---就是要尽可能远离射线源; (2) 时间防护---就是要尽量减少可能受到照射的 时间; (3) 屏蔽防护---就是在射线源的周围设置能够吸 收或阻挡射线的屏蔽物体,以尽可能减弱射线 的强度与能量. (4) 仪器监测---要配置适当的剂量测量设备,加 强对环境的监测,特别是加强对核电站等有放 射源的区域周边环境的监控.
“鲁棉一号”就是山东 省棉花研究所的科技人 员应用放射性同位素钴60放出的伽玛射线处理 棉花杂交的后代育成 的.
D、利用α射线的电离性,使空气电离而把空气变
成导电气体,以消除化纤、纺织品上的静电
(2)作为示踪原子:用于工业、
农业及生物研究等 棉花在结桃、开花的时候需要较 多的磷肥,把磷肥喷在棉花叶子 上,磷肥也能被吸收.但是,什 么时候的吸收率最高、磷在作物 体内能存留多长时间、磷在作物 体内的分布情况等,用通常的方 法很难研究.如果用磷的放射性 同位素制成肥料喷在棉花叶面上, 然后每隔一定时间用探测器测量 棉株各部位的放射性强度,上面 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