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班级:XXXXXXXXXX姓名:XXXXXXXXXX学号:XXXXXXXXXXX指导老师:XXXXXXX目录目录一.零件分析零件分析1.1零件尺寸,公差,粗糙度标注零件尺寸,公差,粗糙度标注1.2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1.3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二.根据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确定工艺的基本特征根据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确定工艺的基本特征2.1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2.2基本特征基本特征三.确定毛坯类型和制造方法,绘制毛坯—零件合图零件合图3.1毛坯种类毛坯种类3.2毛坯结构尺寸,形状毛坯结构尺寸,形状 3.3确定余量,绘制毛坯—零件合图零件合图四.工艺规程设计工艺规程设计4.1定位基准选择定位基准选择4.2工艺路线拟定工艺路线拟定4.2.1确定各加工面的加工方法确定各加工面的加工方法4.2.2加工阶段的划分加工阶段的划分4.2.3工序组合原则工序组合原则4.2.4加工顺序的安排加工顺序的安排4.2.5热处理工序的安排热处理工序的安排4.2.6工艺路线拟定工艺路线拟定五.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5.1机床选择机床选择 5.2工艺装备选择六.加工工序设计加工工序设计6.1加工余量确定加工余量确定6.2确定切削用量确定切削用量6.3工时定额确定工时定额确定七.设计小结设计小结八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学的工艺理论和实践知识,在实际的的工艺、夹具设计中综合地加以运用,进而得到巩固、加深和发展,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和从事相关的技术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通过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锻炼:设计,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锻炼:1、能熟地运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及其他相关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际中学习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和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的合理拟定等问题,从而保证制造的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轴套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机制126 _______________ 姓名:孙梓宸学号:1120180058指导老师:郑军 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2014年6月29日 __________机械鸟汽车工程曇旄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轴承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__________ 机制226 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 1.1.20:L80058 __________ 学生姓名: ________ 孙梓宸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 ________ 郑军__________________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2014年6月29日设计任务书 (4)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 (5)序言 (5)一、.......................................................... 零件的分析6二、........................................................ 工艺规程设计7三、........................................................ 专用夹具设计14四、......................................................... 课程设计总结16五、................................................................ 致谢18六、............................................................ 参考文献19附件 (20)机碱鸟汽车工程拷眈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生产纲领中批或大批)设计内容:1、任务书和对应零件图1套2、毛坯图1张3、机加工工艺过程卡1套4、机加工工序卡1套5、夹具设计图(含装配图和必要零件图)1套6、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班级机制126设计者孙梓宸指导教师郑军2014年6月29日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毕业设计是我们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使我们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本课程,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去解决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法兰盘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法兰盘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法兰盘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学院: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院系:机电系班级: 09机制本姓名:董帅江指导教师:赵彤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法兰盘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内容:1、零件图1张2、毛坯图 1张3、机械加工工序卡 2张4、夹具结构设计装配图 1张5、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目录1 零件的分析 (1)1.1零件的作用 (1)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1)2 工艺规程设计 (1)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1)2.2基面的选择 (1)2.3制定工艺路线 (2)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3)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5)3 夹具设计 (26)3.1问题的提出 (26)3.2夹具设计 (26)参考文献 (29)1 零 件 的 分 析1.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CA6140车床上的法兰盘(见附图1), 法兰盘起联接作用是车床上的重要零件。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法兰盘是一回转体零件,有一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以Φ20045.00+为中心 ,包括:两个Φ12.034.0100--mm 的端面, 尺寸为Φ0017.045-mm 的圆柱面,两个Φ90mm的端面及上面的4个Φ9mm 的透孔. Φ06.045-mm 的外圆柱面及上面的Φ6mm 的销孔, Φ90mm 端面上距离中心线分别为34mm 和24mm 的两个平面.这组加工表面是以Φ20045.00+mm 为中心,其余加工面都与它有位置关系,可以先加工它的一个端面,再借助专用夹具以这个端面为定位基准加工另一端面,然后再加工其它加工表面.2 工 艺 规 程 设 计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材料为HT200,中批生产的水平,而且零件轮廓尺寸不大,故采用金属模铸造,法兰盘因毛坯比较简单,采用铸造毛坯时一般是成队铸造,再进行机械加工。

这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也是应该的。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拔叉[1]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拔叉[1]
中间孔55mm及73mm中间孔尺寸相对较大可以铸造根据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表113孔的铸造毛坯为49mm73mm的孔是在55mm孔的基础之上铣削加工得到其轴向尺寸上下表面距离为35mm由于其对轴向的尺寸要求不高直接铸造得到
成都理工大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车床 CA6140 拨叉 831007
班 级 学 生 学 号 指导老师
1张 1张 1张 1张 1份
目录
序言 .................................................................................................................................................. 3 1、零 件 的 分 析 ........................................................................................................................ 4 1.1 零件的作用 ........................................................................................................................... 4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 4 1.3 位置要求: ......................................

机械制造技术-设计说明书-封面及格式说明模板

机械制造技术-设计说明书-封面及格式说明模板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设计者:指导教师:×年×月×日蚌埠学院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内容:1、零件图 1张2、毛坯图 1张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1张4、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班级:学生:指导教师:×年×月×日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及要求1.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采用计算机打印成文。

2.纸张要求:A4纸单面打印。

3.版面设置:上、下边距为2.54cm,左边距为2.9cm,右边距为2.9cm,行距为1.25倍,字距为标准,装订线为左侧0.5cm。

4.页码:正文页码排在页面的中间下方(1、2、……)。

5.字体:中文汉字、符号采用宋体字,数字及西文字母、符号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6.字号:一级标题用三号字加粗(居中);二级标题用四号字加粗(居左、缩进两个汉字);三级标题以下的标题(含三级标题)均用小四号字加粗(居左、缩进两个汉字);正文文字用小四号字。

7.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按章连续编号。

图序号及图名(五号宋体)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号及表名(五号宋体)置于表的上方。

文中公式的编号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尾,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

8.计量单位要采用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和“国际单位制(SI)”,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以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能混用。

9.图纸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

工程类绘图必须有计算机和手工绘制。

10.曲线图表要求:所有曲线、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徒手画,必须按国家规定或工程要求采用计算机或手工绘制。

工艺设计说明书

工艺设计说明书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叉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Array文〕任务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基层教学单位: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说明:此表一式四份,学生、指导教师、基层教学单位、系部各一份。

2021 年 10 月 29 日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评审意见表目录一、零件的工艺分析二.机械加工工艺设计1、确定生产类型2、确定毛坯2.1、确定毛坯种类:2.2、确定锻件加工余量及形状:三、工艺规程设计3.1选择定位基准:3.2制定工艺路线:3.3外表加工方法确实定3.4加工阶段的划分3.5工序顺序的安排3.6确定工艺路线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确实定4.1 钻铰φ8丝孔的工序尺寸4.1.1.钻Φ5丝孔,以φ25轴线为基准。

4.2.2 钻孔工步4.3时间定额的计算:4.4 其它时间计算五、夹具设计5.1夹具选择5.1.1问题的提出5.1.2夹具设计5.2、定位误差分析5.3、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六.设计小结七.参考文献叉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根底课、技术根底课以及大局部专业课之后进展的.这是我们在进展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了解并认识一般机器零件的生产工艺过程,稳固和加深已学过的技术根底课和专业课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展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根底,并且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大好根底。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缺乏之处,恳请各位教师给予指导。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材料为45号钢,需要模锻,模锻性能优良,工艺较复杂,但尺寸准确,加工余量少,为此以下是叉轴需要加工的外表以及加工外表之间的位置要求:1、两处Φ30、Φ35阶梯轴。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零件的分析第二章确定毛坯、画毛坯零件图第三章工艺规程设计第四章夹具设计第五章参考文献第六章结束语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杠杆与盖通过螺栓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其大头孔与曲轴相连,小头孔通过活塞销与活塞连接,将作用于活塞的气体膨胀压力传给曲轴,又受曲轴驱动而带动活塞压缩气缸中的气体。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该零件上的主要加工面N面、R面、中10的孔。

所要加工的面的粗糙度是L6和3.2 ,而孔的要求比较高粗糙度要求为L6 和 3.2o 二、确定毛坯、画毛坯——零件图根据零件材料确定毛坯为铸件。

毛坯的铸造方法选用砂型机器造型。

铸件的分型面为B中心线(在毛坯图上表示出)浇口为于零件的侧面。

用查表法确定个表面的总余量如下表所示:三、工艺规程设计(一)、定位基准的选择杠杆的N面既是装配基准又是设计基准,用它作为基准,符合“基准重合” 原则,其余各加工工序也能选用其定位,符合“基准统一”原则。

止匕外,N面的面积较大,定位比较稳定,夹紧方案也比较简单、可靠。

粗基准的选择:考虑到下面几点:1.在保证各加工面有加工余量的前提下, 使重要孔的加工余量尽量均匀;2.保证定位准确、夹紧可靠。

加工的①10的孔的夹紧方案有两种:方案一:以R面定位,限制三个自由度;在①10的圆柱外圆中间以V形块定位,限制两个自由度;在A —A视图的最左边用压板加紧,限制一个自由度。

方案二:以R面定位,限制了三个自由度;在中10的圆柱外圆中间以V 形块定位,限制两个自由度;在A —A视图的最左边用一个活动V行块夹紧,限制两个自由度,其中一个自由度重复限制。

(二)、制定工艺路线根据各表面加工要求和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如下:N面和R面:粗铳——精铳;①10的孔:钻——扩——较。

根据先面后孔、先主后次和先粗后精的原则,先加工N面、R面,后加工①10的孔,并在加工过程中把粗加工放在前面,把精加工放在后面。

(三)、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由于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故加工设备宜以通用机床为主,辅以少量专用机床。

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134机械制造工艺小轴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134机械制造工艺小轴课程设计说明书

小轴工艺规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制定小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年产量2000件)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习完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的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的锻炼,从锻炼中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给予指教。

零件加工工艺设计第一节零件分析利用CAD软件绘制零件图图1 小轴零件图三维造型图如下图2 小轴三维造型图1.1 轴的作用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

它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部件,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

轴类零件是旋转体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一般由同心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内孔和螺纹及相应的端面所组成。

根据结构形状的不同,轴类零件可分为光轴、阶梯轴、空心轴和曲轴等。

1.2 零件工艺性分析零件组成表面:外圆表面(Ф36,Ф26),端面及台阶面,通槽、键槽、退刀槽等,小孔(轴向、径向)、顶尖孔、定位坑等,倒角。

主要表面分析:Ф26 外圆表面既为基准面又为工作面1.3 确定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和关键技术要求Ф26 外圆表面本身的圆度公差为 0.01mm ;轴台阶面与 Ф26外圆中心线的垂直度保证0.015mm ;10×47 通槽中心面对Ф26外圆轴线的对称度保证 0.04mm ;6mm 键槽的中心平面对Ф26外圆的对称度保证 0.04mm ;Ф6 小孔的轴线对10mm 通槽对称平面的垂直度保证0.1mm 。

零件需经调质处理,保证硬度 HRC28~32。

第二节 确定生产类型2.1计算生产纲领计算公式:)1(0000βα++=Qn N 。

式中 N ——零件的生产纲领Q ——机器的年产量(2000)N——每台机器中该零件的数量(2)α%——备品百分率(2)β%——废品百分率(2)轴承座的生产纲领:N=2000×2×(1+2%+2%)=4160(件)2.2确定生产类型小轴属于轻型零件;小轴的生产纲领4160件,查阅表生产类型与生产纲领的关系。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设计气门摇杆轴支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学生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完成日期目录第一节序言...............................................第二节零件的分析.........................................一、零件工用分析......................................二、零件的工艺分析....................................第三节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一、确定生产类型......................................二、确定毛胚制造形式..................................三、定位基准的选择:..................................四、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五、确定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七、工序设计..........................................(一)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二)确定工序尺寸................................八、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时间............................九、夹具设计..........................................(一)底面夹具设计................................(二)钻D=13mm孔夹具设计.........................(三) 钻D=20mm孔及铣其两端面夹具设计..............(四)槽的铣销加工夹具设计........................十、填写机械加工工艺卡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第一节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含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

机械加工工艺说明书

机械加工工艺说明书

洛阳理工学院洛阳理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设计课程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姓名年月日课程设计任务书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姓名班级学号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设计题目:零件工艺过程设计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设计内容:设计说明书,零件图,毛坯图,机械加工过程卡,机械加工工序卡一套。

要求:对零件进行分析,确定毛坯,制定工艺路线,选择所需加工设备,刀、夹、量具,并确定各工序切削用量。

设计(论文)开始日期年月日指导老师设计(论文)完成日期年月日年月日课程设计评语第页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姓名班级学号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设计题目:零件工艺过程设计课程设计片篇幅:图纸共 2 张说明书共 17 页指导老师评语:年月日指导老师洛阳理工学院目录序言 (1)第一章零件的分析 (2)1.1 零件的工艺分析 (2)1.2 零件的技术要求 (3)1.3 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3)第二章确定毛坯、画毛坯-零件合图 (4)2.1 毛坯的选择 (4)2.2 确定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尺寸 (4)2.3 零件的毛坯图 (5)第三章工艺规程设计 (6)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6)3.1.1 粗基准的选择 (6)3.1.2 精基准的选择 (6)3.2 制定工艺路线 (6)3.3 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 (8)3.4 确定工序尺寸 (9)3.4.1 面的加工 (9)3.4.2 孔的加工 (9)第四章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10)4.1 工序10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0)4.1.1 切削用量 (10)4.1.2 基本时间 (10)4.2 工序50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1)4.2.1 切削用量 (11)4.2.2 基本时间 (11)4.3 工序100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1)4.3.1 切削用量 (11)4.3.2 基本时间 (12)致谢 (14)参考书籍 (15)附件 (16)零件图 (16)毛坯图 (16)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6)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6)洛阳理工学院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含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

机械制造工艺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说明书一、引言机械制造工艺说明书旨在详细描述该机械的制造工艺过程,以及相关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为制造过程的有效进行提供指导。

本文将对该机械的主要工艺过程进行阐述,并描述所需材料和设备。

二、工艺流程1. 零件加工工艺1.1 零件麻花刀加工零件麻花刀加工是通过数控机床进行的,首先进行零件设计和编程,然后安装合适的麻花刀夹具,将原材料放置在机床工作台上,进行加工。

1.2 零件钻孔加工零件钻孔加工是通过数控钻床进行的,首先进行钻孔的设计和编程,然后将原材料安装在钻床上,通过设定合适的参数进行钻孔加工。

2. 零件组装工艺2.1 零件清洗与除锈完成零件加工后,需要对零件进行清洗和除锈处理,以保证零件表面的清洁和光滑。

清洗可以采用化学清洗剂或机械清洗方法。

2.2 零件定位与安装在零件组装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零件的定位和安装。

使用合适的定位夹具和工装,将各个零件进行精准的定位和固定。

2.3 零件连接零件连接可以采用焊接、螺栓连接、铆接等方式进行。

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确保零件之间的结合紧密牢固。

3. 部件装配工艺3.1 部件装配顺序部件装配的顺序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制造工艺规定进行,确保装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按照装配顺序依次进行部件的安装和调试。

3.2 部件调试与检验完成部件的安装后,需要对装配的机械进行调试和检验。

通过设定合适的参数,对机械性能进行测试和检测,确保装配质量符合要求。

4. 机械整体装配4.1 机械装配工艺根据设计图纸和装配要求,将各个部件进行整体装配。

确保安装的准确性和装配质量,使用合适的工装和设备进行装配作业。

4.2 机械调试与试运行完成机械整体装配后,需要进行调试和试运行。

对机械性能进行全面测试,确保机械的正常运转和稳定性。

三、材料和设备1. 材料清单材料清单如下:- 钢材:包括不锈钢、碳钢等。

- 铝合金:用于轻量化零件。

- 铸铁:用于承受高强度和重载的零件。

- 工程塑料:用于机械外壳等部件。

输出轴《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输出轴《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输出轴工艺规程设计目录1、零件的分析1.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31。

2、零件的作用—--—-——-———-——-—--————--—-------————--—--31。

3、零件的工艺分析———-—--—-——-———-———--——---—----—————-32、工艺规程设计2。

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32.2、基准的选择——---——---—-—-—————-——-—————---——-——-----42.3、制定工艺路线--—-——————-———---—---—-—-———--———-—-—--42.3.1、加工方法的选择———————-—-—-———--————-——-—--——-—-42.3。

2、加工顺序的安排-——--————--—-——————-—----—-——--—-42。

3。

3、拟定加工工艺路线—-------—————--—-----———-—————-52。

3.4、加工路线的确定--—--—-—-----——-————-——-—-—---—-62。

3。

5、加工设备的选择-————-—-—-—-—-—-—-—-—-—--—-———-—62。

3。

6、刀具的选择——————----———------——-—---—-————--——73、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74、确定切削用量及加工时间4.1、切削用量选定—-——-——------—-—---—---—————-——-——-—-—104.2、基本加工时间确定—---——----—-----——---——--—-—-----—-145、小结—-——-—--—-—-——-—--—————-—---—-—---————-—-——-—--——---186、参考文献-—--—--—--——-———-———-—-—-——--———--—-——-—————-———197、附件—-—---—-—-——-———--———--——---—-————--—-————-—-19第一章零件的分析1。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拔叉831007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拔叉831007
工序Ⅰ以毛坯底边为基准,钻Ф20mm孔,扩孔至Ф21.8mm,铰孔至Ф22+0.021 0mm,保证孔的粗糙度。
工序Ⅱ以底端面为基准,铣Ф40mm上端面,保证其尺寸要求及粗糙度,与Ф22的垂直度为0.05。
工序Ⅲ以Ф40mm为精基准,镗Ф55+0.5 0mm,镗Ф73+0.5 0mm保证其尺寸和粗糙度,与Ф22mm孔的垂直度为0.07。
2.3.1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Ⅰ粗铣Ф40mm孔的两头的端面,Ф73mm孔的上下端面。
工序Ⅱ精铣Ф40mm孔的两头的端面,Ф73mm孔的上下端面。
工序Ⅲ粗镗、半精镗、精镗Ф55mm孔至图样尺寸。
工序Ⅳ钻、扩、铰两端Ф22mm孔至图样尺寸。
工序Ⅴ钻M8的螺纹孔,钻Ф8mm的锥销孔钻到一半,攻M8的螺纹。
5.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序言
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两小孔 mm。
毛坯为实心,两内孔精度要求界于IT7~IT8之间,参照《切屑加工简明实用手册》表8-21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
钻孔:Ф21.8mm2Z=21.8mm
铰孔: mm 2Z=0.2mm
3.中间孔(Ф55mm及Ф73mm)
中间孔尺寸相对较大可以铸造,根据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表1-13得:孔的铸造毛坯为Ф49mm、Ф73mm的孔是在Ф55mm孔的基础之上铣削加工得到,其轴向尺寸上下表面距离为35mm,由于其对轴向的尺寸要求不高,直接铸造得到。参照《切屑加工简明实用手册》表8-95确定Ф73mm工序尺寸及余量: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CA6140拨叉831005说明书(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全套图纸)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CA6140拨叉831005说明书(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全套图纸)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CA6140拨叉831005说明书(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全套图纸)设计者指导教师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设计“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中批量生产)内容1、零件图一张2、毛坯图一张3、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一张4、结构设计装配图一张5、结构设计零件图一张6、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前言通过机床工艺及夹具设计,汇总所学专业知识如一体(如《公差于配合》、《机械零件设计》、《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等)。

让我们对所学的专业课得以巩固、复习及实用,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机结合;使我们对各科的作用更加深刻的熟悉与理解,并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些次设计中我们主要是设计CA6140拨叉的铣床夹具。

在此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完成了此项设计。

在此期间查阅了大量的书籍,并且得到了有关老师的指点,尤其是教务处张永丹老师,我系刘学斌老师的大力帮助,在此表示感谢!机制xx01班第A小组xx年1月1日一、设计的目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夹具设计原理课程,经过生产实习取得感性知识后进行的一项教学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并且独立完成的一项工程基本训练。

同时,也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1、能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夹具设计原理的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合理制订工艺规程等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零件某道工序的夹具设计,学会工艺装备设计的一般方法。

通过学生亲手设计夹具(或量具)的训练,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

3、课程设计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并学会使用手册、查询相关资料等,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二、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定的零件是CA6140拨叉(见附图1)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进行工作。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课程对象本课程主要面向本校机械制造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设计、开发及制造机械产品。

二、课程目的1、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发展机械设备的技术问题。

2、学习机械制造技术中的设计、计算、制造、装配等技术知识,熟悉机械制造技术中的一般设备技术和机械设备制造技术。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设计能力,在工程实践中掌握机械设备制造技术。

4、学会使用机械制造技术和工具,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进行设计、计算和制造。

三、课程内容1、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技术、机械设备制造技术和机械设备性能设计等。

2、机械制造设计方法,包括机械设计基础理论、机械零件图学表示法、机械零件设计、机械装配图纸设计、机械部件的加工工艺设计和机械铰接件的设计等。

3、机械设备制造技术,包括机械加工技术、机械装配技术、焊接技术、机械调试技术、机械试验技术、机械质量控制技术等。

四、课程要求1、通过有关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设计方法,具备设计、制造及调试机械设备的能力。

2、能够按设计要求,进行机械设备的实践设计,并对设计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和改进。

3、能够熟练地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制造机械设备。

4、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能正确处理机械设备操作中的安全问题。

五、教学方法1、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专题讨论、报告及实验实践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加深对机械设备的设计、计算、制造和装配的理解。

2、实验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机械装配实践、机械加工实践、机械调试实践等,是学习机械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重视实验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利用机械制造技术设计、制造机械设备,以及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解决机械设备发展中的技术问题。

六、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将采取分块小结的教学方式,在每块中,重点掌握本块的核心知识,并结合实例讲解,使学生充分理解。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尾座体工艺工装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尾座体工艺工装设计说明书

尾座体工艺工装设计
摘要
本课题主要是设计某磨床尾座体的加工工艺及夹具的设计,在设计中采用先设计该尾座体的加工工艺在根据加工工艺来选取夹具的设计的方案和夹具的具体设计;而设计的重点是夹具的设计。

由于工件的孔17和14都要以底面做为基准加工,故首先得做出底面的加工夹具。

加工孔14的夹具其实就是在加工底面夹具的基础上加了一个45度斜度板。

我们设计的夹具就具有对孔14的夹具定位准确,和加工时间小,提高劳动生产率。

关键词加工工艺,夹具,尾座体,设计
目录
一、零件分析 (3)
(一)零件的作用 (3)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3)
二、工艺规程设计 (4)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
(二)定位基准的选择 (4)
(三) 拟定工艺路线 (5)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8)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工时 (9)
三、夹具设计 (19)
(一)问题的提出 (19)
(二)夹具设计 (19)
四、毕业设计小结 (21)
五、参考文献 (22)
六、致谢 (23)
一零件的分析
二工艺规程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UNAN UNIVERSITY课程设计报告2013年7月25日课程设计题目: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时间 2013.7.12-2013.7.25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1001班 学院名称: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 学院院长:湖南大学课程设计报告第1 页角形轴承箱的夹具设计摘要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机用床的角形轴承箱。

它位于车床机构中。

,主要用来支撑、固定轴承的箱体,通过固定轴承来实现轴承的正常运转。

槽50h11与端面100号1为配合表面有较高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140h11为内院较高的定位基准,Φ180H7孔为轴承配合有较高的精度。

下面是零件的三维图:通过对零件简单的分析,我选择了加工工序中最后一道工序:钻孔6-Φ13分析设计夹具。

本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夹具总装图、零件设计、定位夹紧方案分析。

关键词:角形轴承箱;定位夹紧;夹具设计;夹具体湖南大学课程设计报告第2 页目录1前言 (3)1.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1.2 课程设计的任务1.3 课程设计的题目2 分析定位基准及确定定位夹紧方案 (5)2.1 分析零件的加工工序2.2 确定分析工序2.3 分析定位基准2.4 分析需要限制的第一类自由度,确定定位夹紧方案3 夹具元件的设计计算 (6)3.1 心轴3.2 钻模板、可换钻套、衬套3.3 支承钉、夹紧装置3.4 夹具体的设计4 夹具体零件图的绘制 (10)5 装配图的绘制 (11)6 夹具体工艺过程卡的编制 (11)7 总结与体会 (13)8 参考文献 (14)1、前言1.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课程设计是我们课堂之外的一项重要的实践,而机械工艺制造和夹具的设计又是机械加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我觉得做一次制造工艺的课程设计是十分有必要的,此次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如下所示:①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原则,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及相关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独立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②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定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③学会运用相关手册、标准、图表等技术资料;④进一步掌握、Solidworks或UG软件;⑤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1.2 课程设计的内容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要求如下:①夹具总装图(先采用3维软件建模,转为AutoCAD二维图,图纸尺寸根据总装图大小确定);②夹具体零件图(AutoCAD二维图);③夹具体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包含在课程设计说明书中;④课程设计说明书。

1.3 题目的选择图1-1功用:1、固定轴承的运转;2、让轴承保持润滑状态;3、材料HT200,属大批量生产。

2、分析定位基准及确定定位夹紧方案2.1 分析零件的加工工序角形轴承箱是机床的一个重要零件,它位于车床机构中,主要用来支撑、固定在轴承的箱体,通过固定轴承来实现轴承的正常运转。

槽50h11与端面100h11为配合表面,有较高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140h11为内圆较高的定位基准,Φ180H7孔为轴承配合有较高的精度。

工序分析:工序一金属型铸造毛胚工序二人工时效工序三铣加工一直角平面,保证尺寸148.工序四以已加工的直角平面为精基准,加工另一直角平面,保证垂直度工差。

工序五镗销端面及镗加工Φ180H7工序六铣加工另一端面,保证尺寸100h11工序七加工槽50h11,保证尺寸140h11工序八以已加工的槽50h11定位加工另一槽,保证尺寸140h11工序九以Φ180H7空及基准B面定位夹紧,铣一边长度75的凸台工序十以Φ180H7定位,铣另一边凸台工序十一以孔Φ180H7定位,使用钻模钻2-Φ25的孔工序十二以孔Φ180H7定位,钻6-Φ13工序十三钳工去毛刺2.2 确定加工工序进行定位分析选择工序12进行夹具设计,即以孔Φ180H7定位,钻6-Φ13的孔。

2.3 分析定位基准Φ180H7为该道工序的定位基准,其中Φ180H7既是装配基准又是设计基准,通过心轴和支承钉确定了零件的夹具中的相对位置2.4分析需要限制的第一类自由度并确定定位夹紧方案由于此道工序是零件的最后一道加工工序,所以选择了以下的过程分析:①画出工序进行到十一时的轴承箱的三维模型图.。

②分析该步工序应该限制的第一类自由度。

要钻6-Φ13的孔,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需要限制的自由度有x 、y 方向的移动和绕x 、y 轴的转动,还应限制z 方向的转动。

③该道工序基准的选择。

Φ180H7为该道工序的定位基准,其中Φ180H7既是装配基准又是设计基准,通过心轴和支承钉确定了零件的夹具中的相对位置 ④确定限制第一类自由度的定位方式。

考虑到零件的结构特点,可以采用心轴、定位平面、支承钉的方式组合定位。

其中,心轴限制的自由度有x ,y 方向的移动,定位平面限制的有绕x 、y 、z 轴的转动和绕x 、y 轴的转动,支承钉则限制了绕z 轴的转动。

在设计中要注意尽量避免过定位,通过这种定位方法完全限制了零件在夹具中的自由度。

⑤确定夹紧方案。

该道工序是钻孔,并不需要很大的夹紧力,所以可以用压紧螺钉和压紧块的方式压紧。

3、夹具原件的设计计算 3.1心轴零件图中中心孔的直径为180±0.05,该孔的直径完全能满足心轴的大小。

心轴的极限偏差为008.0180 。

心轴和零件孔之间的配合精度为H9/h9。

心轴的零件图3.1所示。

图3-13.2钻模板,可换钻套,衬套查《现代夹具设计手册》(朱耀祥,浦林祥主编),根据需要选择钻的孔的大小来确定所选择钻套的型号,进而确定衬套的型号以及配对螺钉的大小。

图3-2图3-3然后根据零件外形特征设计盖模板。

确定进刀余量。

为了装夹零件方便盖模板为可翻转式,由一菱形螺母夹紧,通过平面和定位插销方式定位。

图3-43.3 支承钉、夹紧装置支承钉有标准可查,通过分析零件相对于夹具体的位置来确定支承钉的型号。

在选择夹紧装置时需要对夹紧力进行计算:采用高速钢材质钻头进行钻孔加工,由钻削产生的切削力为p x K fD P 7.01430 ,零件的材质为铸铁,修正系数p K =0.9。

经过粗略的计算可知能产生的最大的切削力为18300N ,而有Φ=20的压紧螺钉产生的压紧力为23060满足需求。

所以,可以选择压紧螺钉的方式压紧。

压紧螺钉和配对的衬套均有标准可查。

图3-5 图3-63.4夹具体的设计考虑到夹具方案和生产规模,夹具体采用铸造的方式。

夹具体设计如图3-7。

详见CAD 二维图。

图3-74、夹具体零件图的绘制根据UG三位图画零件图,由CAD软件做最后的编辑。

见附件A0零件图。

图4-15、装配图的绘制将各零件通过UG装配,由UG导出二维的三视图,最后由CAD软件编辑。

见附件A0装配图。

图5-16、夹具体工艺过程卡的编制夹具体采用铸体结构,夹具体结构如图6-1所示。

制定工艺路线,在生产纲领确定的情况下, 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来制定工艺路线。

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工卡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工艺路线方案如下:工序号工序名称加工内容01 铸造铸件02 人工时效03 镗以零件后断面为基准镗加工Φ250及端面04 铣以Φ250轴心为基准铣端面14805 铣铣零件上支撑面06 铣铣零件上端面40的凸台07 铣以Φ250轴心为基准铣右端凸台08 铣铣加工前端170的凸台09 铣铣加工前后两个定位凸台10 钻钻Φ20的排屑孔11 钻钻零件上端M16的螺纹孔12 钻钻右端凸台上Φ38的孔13 钻以上支撑面为基准钻Φ12的孔14 钻钻零件上端两个Φ12的孔15 钳工去毛刺16 终检入库7、总结与体会总结作为一名工科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能。

课程设计既是课程学习的一部分,更是对课程知识的应用和拓展。

从熟悉零件的结构特点、绘制零件三维图和平面三视图,到为零件各个待加工表面制定合理可行的工序、有机组合完成工序卡片的制定,再到工序定位方案的设计和专用夹具的设计绘制,整个课程设计充实而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此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如制定工序时面临多种加工方案可供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加工经济型、基准重合性等因素合理选择;填写工序卡片时如何简洁而正确地表达定位夹紧及加工面各种信息,工序卡片的各种规定等;分析每一道工序、计算其定位误差时很容易出现概念性错误导致理解错误;绘制夹具图时待加工零件要透明化处理、兼顾各项设计原则。

遇到问题,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这就是一个锻炼和进步的过程。

除了熟知了机械制造工艺制定流程之外,课设中我对很多书本上的概念(如定位误差、基准等)有了深层次的理解。

只靠书本上的简单讲解和一两个例题来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实践出真知,的确如此!另一个收获,各种应用软件在工程科学中的重要性在此次课设中得到很彻底的体现。

广泛了解各类应用软件并精于本专业某些软件,如UG、CAD、SOLIWORKS等,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工科生需要努力的方向。

最后,课设过程中多次求助指导老师,都得到耐心、细致的解答,在此向郑老师致以最真诚的感谢!8、参考文献[1]孟少农主编,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刘品,李哲主编: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第5版)哈工大出版社[3]叶文华,陈蔚芳,马万太主编: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哈工大出版社[4] 钱志锋,刘苏主编:工程图学基础教程(第三版)科学出版社[5] 陈蔚芳,梁睿君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6] IRAM E.GRANT主编,夹具非标准夹紧装置机械工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