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3个月】高考地理(课标通用)二轮复习第二部分规范技巧篇专题2规范要求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范要求2 严格审题,抓住关键条件
审题是答题的基础,但在考试过程中考生往往由于时间紧张或过于兴奋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审题不细心、思考不全面进而造成失分严重。
这就要求在复习过程中,准确把握审题的思路和方法,严格审题,抓住其中的关键信息,按照“审图文材料→审设问→审不同设问间联系”的步骤获取有效信息,最大限度地为答题提供帮助。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
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
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
下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6分)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8分)
(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
(6分)
(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
(4分)
评分细则评卷规则
(1)标准答案: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2分)。
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4分)。
其他答案:①原因答“植被覆盖率高”(得2分)。
②过程答“植被覆盖率高,雨水下渗补充”(得2分)。
问题答案:①原因只答“有天然次生林涵养水源”(得1分)。
②过程只答“雨水下渗”(得1分)。
错误答案:①原因答“沼泽补充”(得0分)。
②过程答“沼泽水补充”(得0分)。
规则1图文结合,提取有效信息。
图b与图a植被相比,天然次生林部分变成了速生桉,灌丛和沼泽减少,地下水位在沼泽边缘明显下降。
而材料中“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两者结合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规则2不要抛开材料另外组织答案
该题材料中已给出“桉树”生长习性、“图a和图b”显示了当地植被和沼泽的分布特点。
在解答第(1)(2)两小题时,结合植被的环境效益即可组织答案。
规则3挖掘隐含信息,明确答题方向。
材料显示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除了桉树适应性强之外,还说明我国西南地区有快速获取原料发展造纸,带动就业促进发展的需求。
规则4看分值,合理组织答案。
可根据题目分值来
(2)标准答案: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2分);沼泽萎缩(2分)。
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
(4分)
其他答案:①植被变化答“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得2分)。
②植被变化答“沼泽萎缩”(得2分)。
问题答案:原因只答“地下水位下降”(得1分)。
错误答案:原因答“大气降水减少”(得0分)。
(3)标准答案: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3分)。
发展造纸业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3分)。
其他答案:①只答“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得3分)。
②只答“发展造纸业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得3分)。
问题答案:答“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得2分)。
错误答案:答“消费市场广大”或“交通便利”(得0分)。
组织答案,
一般一个要点2~3分,这样如果是6分的题目至少要答出2个要点。
例如第(4)小题4分,一般要答出2个
要点。
(4)
标准答案:(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低于
热带雨林区(2分);(有旱、雨季之分,)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2分)。
问题答案:只答“降水少”(得2分)。
错误答案:“缺少速生桉生长的环境”(得0分)。
你来评卷
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9月29日10时正式挂牌开张。
保税区由①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②外高桥保税区、③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④洋山保税港区四个区块组成。
下图为上海保税区分布及其周边地区图。
材料二上海“十二五”新能源规划指标(2015年目标):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4000万吨标准煤以内,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2%左右。
材料三钱塘江注入杭州湾,杭州湾有举世闻名的钱塘潮。
这与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当大量潮水涌入狭浅河道时,就会出现汹涌澎湃的大潮。
(1)崇明岛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未来崇明岛有可能与______________(南/北)岸相连。
(2)上海每年的能源需求量大,沿海一带可大力开发的非化石能源有________、________等。
(3)杭州湾与长江口相比,航运价值极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选择上海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有利条件。
(5)环杭州湾地区区位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条件好,是浙江省粮、菜、果、桑、渔、畜禽及林特产品的重要生产区域,简述该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答案(1)流水堆积北
(2)风能潮汐能
(3)湾口呈喇叭状;海潮大
(4)①地理位置优越;②地形平坦开阔;③海陆空交通便利;④资金雄厚;⑤人力资源丰富;⑥经济(商贸)发达。
(5)①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②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③提高农业生产技术;④培育农业产品生产基地;⑤加快推进农业国际化、市场化进程;⑥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⑦实现农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
解析第(1)题,长江下游地势低平,河流流速缓慢,泥沙堆积发育成岛。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长江南岸水流速度较快,所以未来崇明岛可能与北岸相连。
第(2)题,沿海地区风力和海洋能较丰富,可开发风能和潮汐能。
第(3)题,杭州湾受形状和海潮影响,其航运价值较低。
第(4)题,从地理位置、地形、交通、经济和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5)题,从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农业发展、农业技术、农业专业化等方面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