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直线传播同步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直线传播同步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所有_______的物体都叫做光源。
2.空气、水和玻璃等______物质叫做介质;光在____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用一条带有_____的_____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3.光不仅可以在空气、水等物质中传播,还______在真空中传播。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用字母c表示。
真空中的光速约________=3×105 km/s。
二、单选题
4.本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面哪个物体不属于光源
A.生日蜡烛
B.璀璨宝石
C.奥运圣火
D.初升太阳
5.太阳、月亮、点燃的蜡烛,其中是光源的是
A.只有太阳、月亮
B.只有太阳
C.只有太阳、点燃的蜡烛
D.三个都是
6.下列四种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日食现象
B.千手观音
C.森林里的阳光
D.水中的倒影
7.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8.下列关于光的传播速度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
B.和声音一样,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D.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大
9.我市夏季多雷雨天,打雷时我们通常会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B.光的传播速度小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C.光的传播速度等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D.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
10.将甲手机挂在玻璃罩内,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能听到甲手机响亮的振铃声,同时也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如果用抽气机不断地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再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听到甲手机的振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铃声,但仍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这个实验说明
A.声音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声音和光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光不能
D.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能
11.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闪电B.萤火虫
C.月亮D.霓虹灯
12.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太阳B.地球
C.镜子D.房屋
13.光在水中的穿透能力很有限,即使在最清澈的海水中,人们也只能看到十几米到几十米内的物体,关于光线下能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线是人们为了形象描述光的传播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
B.光在海水中沿直线传播
C.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
D.光线是客观存在的
14.夜晚某人在一盏路灯下,先走近路灯后走远,此人影子的长短变化情况是
A.逐渐变长B.逐渐变短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
15.下列现象不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小孔成像
B.烈日下行走的人,出现了人影相随
C.日食与月食的形成
D.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16.关于日食和月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光
B.都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光
C.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日食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
D.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月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光
17.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小孔上,那么地面上产生的光斑是()
A.○形,它是太阳的实像B.☆形,它是太阳的实像
C.○形,它是太阳的虚像D.☆形,它是太阳的虚像
18.如图,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下图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是()
A.B.C.D.
三、实验题
19.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三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圆孔和方孔,再用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泡,可以看到烛焰和灯泡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______(选填“正立”或“倒
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
(2)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_______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
20.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一组光的直线传播的综合实践活动.
(1)如图甲通过三个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2)如图乙所示是用易拉罐做的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景物时,人的眼睛对着_____(选填“膜”或“孔”)进行观察,可以看_____、_____、_____像;(3)如图丙在树荫下观察,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倾泻下来,在地上留下斑驳的树影和圆形的光斑,圆形的光斑实质是_____的像.
四、作图题
21.如图所示,在房间内的A点能看到室外的景物,小明通过作图画出了人眼在A点时,能观察到窗外景物的范围。
参考答案
1.能发光
【解析】
【详解】
所有能发光的物体都叫做光源,自身不发光反射其它物体的光的不是光源。
2.透明同种均匀箭头直
【解析】
【详解】
光能够在空气、水和玻璃等透明物质中传播,这些物质叫做介质。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物理学中引入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3.可以3×108m/s
【解析】
【详解】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不仅可以在空气、水等物质中传播,还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用字母c表示。
真空中的光速约3×108 m/s=3×105 km/s。
4.B
【详解】
点燃的生日蜡烛、奥运圣火和太阳能够自身发光,所以它们都是光源;宝石璀璨是反射其它发光物体的光,所以它不能自身发光不是光源.故选B.
5.C
【解析】
【详解】
太阳和烛焰能够自身发光,因此属于光源;月亮尽管也能够发光,但是它自身不能发光,它发光是反射的太阳光,因此不是光源。
故选C.
【点睛】
光源指的是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水母等,人造光源如霓虹灯、蜡烛、手电筒等.
6.D
【解析】
【详解】
A. 日食现象是月球到了地球和太阳的中间,太阳光无法射到地球上面,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 观众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他舞蹈者,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领舞者挡住了后面的其他舞蹈者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这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原理,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1)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等.7.B
【详解】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物体经过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而不是光斑,像的形状与物体相同,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8.C
【详解】
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所以A不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光可以在在真空中传播,所以B不正确;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大的速度,所以C正确;
D.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2
3
,比在真空中小,所以D不正确.
9.A
【解析】
【详解】
打雷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由于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我们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故选A.
【点睛】
根据我们对于光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和声音传播速度(约为340m/s)的大小关系做出选择.
10.D
【解析】
当用抽气机不断地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时(空气越来越少,最后连空气也没有了,几乎就是真空了),甲手机的振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铃声,这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我们仍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属于光信号),这说明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选D.
11.C
【详解】
闪电、萤火虫、霓虹灯都是自身发光,都属于光源,月亮自身不能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不属于光源.故选C.
【点睛】
在生活中能够发光的物体,我们叫做是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12.A
【解析】
【详解】
太阳本身能发光,是光源,地球、镜子、房屋本身不能发光,所以不是光源。
故选A. 13.D
【详解】
A. 光线是人们为了形象描述光的传播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光在海水中沿直线传播,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光线实际不存在,是为了形象描述光的传播特点而假想出来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这条直线叫光线;光线实际不存在,是为了形象描述光的传播特点而假想出来的,采用的是模型法;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14.D
【解析】
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小,形成的影子长;
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会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会变短;
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又会变小,形成的影子再次变长.
故选D.
15.D
【解析】
试题分析:小孔成像、影子、日食、月食等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而放大镜是凸透镜,当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虚像,它成像的原理是光的折射
考点:光现象
16.A
【详解】
日食是当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不透明的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在地球上看不到太阳的现象;月食是当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不透明的地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射向月球的光,太阳光照不到月球上,看不到月球而形成的.故A正确.
17.A
【详解】
小孔成像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小孔上,那么地面上产生太阳倒立的实像,形状应该与太阳的形状相似,有小孔的形状无关,所以地面上产生的光斑是○形,它是太阳的实像,故选A。
18.A
【详解】
图中O点是青蛙的位置,将O点与井口左边的端点相连成一直线,将O点与井口右边的端点相连成一直线,然后在直线上标出箭头,即得到两条射向青蛙眼睛的光线,这两条光线就决定了青蛙的观察范围.
B图中光的传播方向标错了,C图中光线发生了偏折,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C图也不正确;D图中不仅光线发生了偏折,而且光的传播方向也标错了,所以D图也不正确,只有A图是正确的.
19.倒立光的直线传播太阳
【解析】
试题分析:(1)观察几次成像可知: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2)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小孔成像的特点,是一道基础题;认真审题,仔细观察,从题干中得到有用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20.三个小孔和蜡烛在一条直线上膜倒立缩小实太阳
【解析】
(1)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可知,当三个小孔与烛焰、眼睛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我们就能看到后面的蜡烛;(2)易拉罐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景物,实际是利用了小孔成像,人的眼睛对着膜进行观察,可以看倒立、缩小的实像;(3)如图丙在树荫下观察: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倾泻下来,在地上留下斑驳的树影和圆形的光斑,这是小孔成像现象,所以圆形的光斑实质是太阳的实像.
21.
【解析】
【详解】
由眼睛和窗户的上边缘可以确定看到的物体的最上面的部分,由眼睛和窗户的下边缘可以确定看到的物体的最下面的部分,两者结合,即可得到人通过窗户能看到的范围,如图所示:
【点睛】
物体发出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才能够看到物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利用数学上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确定这条光线的位置,从而来确定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