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和CT双导向下射频消融精准治疗肝癌的术中护理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超和CT双导向下射频消融精准治疗肝癌的术中护理配合肖书萍;陈冬萍;李小芳;阚雪峰
【摘要】目的探讨B超及CT双导向下局麻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术(RFA)术中护理配合规范.方法对32例患者的36个肝癌病灶,在B超和CT双导向下局麻行RFA,护士术前做好护理关怀,让患者说出自己的顾虑,介绍手术的优越性,讲解术中配合要点;术中做好患者、药品、器械的准备,熟悉手术步骤并给予医生配合,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各种管道通路、及时处理不良反应,维护仪器设备的使用安全.结果 36个肝癌病灶均在双导向下精准穿刺成功,顺利完成RFA.经治疗的36个肝癌病灶在术后随访复查期间行相关影像学检查未见有明显肿瘤残存.32例患者均未出现与RFA 治疗及护理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在B超和CT双导向局麻下行RFA,专业的护理配合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期刊名称】《护士进修杂志》
【年(卷),期】2016(031)014
【总页数】3页(P1327-1329)
【关键词】双导向;射频消融;精准治疗;肝癌;护理配合
【作者】肖书萍;陈冬萍;李小芳;阚雪峰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介入科,湖北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介入科,湖北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介入科,湖北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介入科,湖北武汉43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R473.6
原发性肝癌由于肝癌发病隐匿,确诊时多已到中晚期,仅有20%的病人能够外科手术治疗[1]。
在肝癌的局部治疗中,B超和CT引导的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近年来在临床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良好疗效的一种微创技术。
由于对一些特殊部位的肿瘤这两种引导方式在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根据肿瘤部位要求宜采用B超引导进针,再用CT精确定位行RFA。
临床上为实时监测穿刺,保证肿瘤的精准治疗,一般采取局部麻醉进行手术,但患者在清醒的状态下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此技术不但要求操作医生有娴熟的技术,术中对护士的护理配合也有很高的要求。
我科2013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32例肝肿瘤患者,共36个肝肿瘤病灶,使用B超和CT双导向成功行经皮肝穿RFA治疗,现将术中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32例患者的36个肝癌病灶,均在B超及CT双导向局麻下行经皮肝穿RFA,其中3例患者为结肠癌肝转移,29例患者为原发性肝癌;男30例,女2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53.4岁;肝癌最大直径为1.2~5.3 cm;16例患者术前相关肿瘤标志物明显升高。
32例肝癌患者均先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栓塞材料为碘油和化疗药物混悬乳剂加明胶海绵颗粒。
术后一周给患者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了解有无肝RFA的禁忌证。
同时行肝脏CT 平扫及B超检查,以了解肝癌的位置及大小。
术前禁食水4 h。
1.2 仪器设备 Siemens somaton sensation 16排螺旋CT,Siemens Acuson X300超声,美国Rita公司生产的RFA系统,射频电极针为16G Rita单极,长度为15 cm,或14G Rita多极射频消融针,长度为10 cm和15 cm两种。
1.3 手术方法结合肝脏B超及CT检查的结果,综合分析确定穿刺点,首先在B
超导向下穿入16G Rita单极或14G Rita多极射频消融电极,使其接近病灶,再
在CT导向下进针/逐渐展针。
通过CT扫描的横断位及三维重建图像了解针尖的位置,观察其与邻近组织或器官的关系,并调整针尖位置,一般RFA的消融范围超
过肿瘤边缘0.5~1.0 cm。
对某些形态不规则的肝肿瘤,可设置2~3个消融点,
精准地完成RFA治疗。
1.4 结果36个肝肿瘤病灶均在B超及CT双导向下精准穿刺成功,顺利完成RFA。
经RFA治疗的36个肝肿瘤病灶在术后随访复查期间行相关影像学检查未见有明
显肿瘤残存。
采用mRecist评价标准评价,其治疗效果为完全缓解(CR)。
肿瘤标
志物升高的患者,经RFA治疗后,16例患者肿瘤标志物均在1月内逐渐降至正常范围。
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与手术治疗及护理相关的严重并发症。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本组32例均为肝癌中晚期患者,对预后的担忧和对射频技术的不
了解,使他们产生很多顾虑,护士在术前应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如患者担心治疗效果不佳、费用高、术中疼痛不能坚持手术、B超定位后再行CT扫描射频针会移位损伤正常肝组织等,鼓励其说出想法,使患者感到自在,享有充分的发言权。
同时,护士对患者的疑惑要给予肯定和理解,并详细地向其说明手术过程以及如何配合,告诉患者在在肝癌的局部治疗中,RFA 是替代外科手术切除的一种有效疗法[2] 。
手术在局麻中进行,可实时监测穿刺,医生术中根据观察其疼痛症状可了解RFA对膈肌和胆囊损伤情况,同时避免了患者麻醉相关的风险;对于术中疼痛,
可以用药物减轻反应;如患者与医生配合默契,术中不会损伤正常肝组织;可介绍成功的病例与其交流,使其树立对治疗的信心。
2.1.2 药物准备生理盐水500~1 000 mL;1%利多卡因10~20 mL;心血管急
救药物如阿托品、硝酸甘油等;镇定剂如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地西泮;镇痛剂如曲马多、吗啡等。
2.1.3 器械准备氧气、心电监护仪、吸引器、除颤仪等急救设备完好备用;一次性介入手术包;一次性B超探头无菌套;21G介入穿刺针。
美国Rita公司生产的RFA系统,射频电极针为16G Rita单极或14G Rita多极射频消融针。
2.1.4 患者准备协助患者平卧在CT床上,在患者双大腿下1/2处贴好电极片。
由于RFA术中CT扫描时,扫描架是从患者头部向下移动的,为方便CT扫描和静
脉给药,在下肢建立一条静脉通道,用生理盐水250 mL加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0 mL静滴镇痛,一般20~30滴/min,如患者疼痛加剧可调快滴数。
2.2 术中配合 (1)备好无菌治疗台,当医生进行B超引导进针穿皮前协助医生在探
头上涂上耦合剂,并包好无菌套。
(2)医生在B超导向下穿入16G Rita单极或
14G Rita多极射频消融电极使其接近病灶,再在CT导向下进针/逐渐展针。
此时
护士应移开B超机,妥善放置,以免影响医生操作。
术中需根据CT 扫描野中心和扫描部位调整并设定好手术床的高度和进床深度,保证患者能够完全处于扫描野内。
在调节CT床时,护士应观察患者各种管道是否通畅,询问患者的感受,指导其保持要求的体位,以免损伤正常肝组织。
(3)当在B超穿入射频针和CT导向下进针/展针时,指导患者屏住呼吸,防止呼吸运动对RFA针穿刺定位精准度的影响。
(4)术中需要CT 扫描时,为防止人员职业暴露,所有工作人员进入观察间,护士关闭观察间安全门,开始进行扫描。
扫描结束后,护士立即进入手术间,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各种管道是否通畅。
(5)较大的肿瘤用时较长,术中护士要询问患者的感受,多鼓励,可轻轻擦去患者头上的汗水、握住患者的手给予安慰。
手术结束后,协助患者穿好衣服,送回病房。
3.1 实时监测穿刺,保证肿瘤的精准治疗本组32例患者均在局麻下完成手术,患者在清醒的情况下,由于环境的陌生、对手术的恐惧,情绪和呼吸节奏会影响手术的进行,因此要求护士在术中不断地做好心理护理及解释工作,才能使手术顺利完成。
如在医生穿刺和调整治针位时,护士应指导患者屏住呼吸;患者担心移动CT
床时会使射频针移位,应向其解释肿瘤都在较深的部位,射频针被皮下组织、肝组织固定,只要不乱动不会移位。
本组有4例患者术中疼痛不能坚持手术,遵医嘱
加用吗啡10 mg肌注,疼痛缓解后完成手术。
术中所有患者在护士不断的关心和鼓励下顺利完成手术。
3.2 专业的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单一的B超或CT影像引导方法在RFA治
疗肝癌的应用上均存在不足,肿瘤较大及位置靠近包膜和膈顶部可导致肿瘤难以彻底消融,这些部位往往有气体遮挡。
有些患者肝硬化导致肝萎缩,都会使其在B
超下显示欠完整或欠清晰,难以精准穿刺布针。
而CT 又需反复定位穿刺,操作时间长,对患者辐射大,易出现出血等并发症。
B 超及CT 双导向正好可以克服这些缺点[3]。
本组32例均在双导向下顺利完成RFA,且未出现与RFA治疗的相关并
发症。
手术能顺利完成对护士的配合也有很专业的要求,术中护士不仅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不良反应,管理好手术台上的物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还要了解手术过程、B超和CT常用的操作知识、放射线的防护知识等。
3.3 术中药品和器械的准备充分是手术顺利完成的保证如射频针尖发出的电流可
使病灶内温度升高到100~125 ℃,肿瘤细胞凝固坏死,为防止组织炭化,应备
好生理盐水并注入,为治疗部位降温。
本组术中有2例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反应,
心率减慢至40~50次/min,立即停止操作,遵医嘱给予阿托品0.5 mg静脉滴注,缓解后完成手术。
有些肿瘤靠近大血管或胆管,为避免损伤,应备1根21G穿刺
针供医生定位,再穿入射频针等。
总之,随着介入技术向精确治疗的方向发展,介入护理也应探索出一套具有专科特色的护理规范。
【相关文献】
[1] 谢晓燕,吕明德,殷晓煜,等.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3,41(1):23-26.
[2] Park EK,Kim HJ,Kim CY,et al.A comparison between surgicalresection an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Ann Surg Treat Res,2014,87(2):72-80.
[3] 阚雪锋,熊斌,郑传胜,等.B型超声和CT双导向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15例[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5(7):605-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