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 因及使问题延续的因素
决定提供服务的方 式和内容
(1)服务对象的问题发生与持续的时间。 (2)服务对象的背景资料。 (3)服务对象所处的环境,与其生活有关的 重要系统的资料。 (4)服务对象为解决问题所作的努力,使用 过的处理问题的方法等服务对象的实际感受 就是主要因素。识别服务对象的主观因素就 是要认识问题在服务对象处境中的意义。
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
接案面谈为社工提供与服务对象沟通交 流来了解他们需要的机会,权衡是否有足 够能力处理服务对象的问题。
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
通常遇到紧急情况,可跳过接案阶段直 接进入干程序。社工需要辨别服务对象问 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决定何时、如何开 始工作。
注意 事项
决定问题的优先性
有时服务对象的问题不止一个,需要社 工协助他们理出问题的轻重缓急,是服务 效果更能即时满足他们的需要。社工需要 与服务对象共同决定优先次序。
社会工作实务 初级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社会服务知识店铺
时间:2021
导图
第一节 接案
一、接案的步骤和核心技巧
1.接案阶段的主要工作和步骤
(1)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原因和过程。 (2)对服务对象的问题进行评估。 (3)决定是否接案。 (4)订立初步服务协议
2.接案前的准备工作
01.了解接案的概念
案主求助时,负责接待的社 工的工作。建立良好专业关 系,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
02.了解服务对象的由他人转介或其他机构 转介而来。
03.了解服务对象的类型
根据来源分:自愿型服务对 象、非自愿型服务对象。 根据来源和意识两种类型分: 现有服务对象、潜在服务对 象。
(1)接案会谈记录。即将会谈的内容和结果记录下来。常用 的接案会谈记录的形式为记述性记录。
(2)记述性记录。记述性记录内容主要有面谈目的、面谈过 程、对面谈的总体评价、对以后面谈的建议等。
(3)知情同意书。主要解释机构提供服务、专业责任和伦 理守则,以保证个人资料的保密性和可信性。
第一节 接案
二、接案应注意的事项
第一节 接案
3.会谈
(1)会谈的目的和场所安排
了解服务对象最关系的事项,以便达到助人的目标是会谈的目的。会谈 不但要注意内容的选择,还要注重会谈场所的安排: A、会谈的时间和地点安排应征询服务对象的意见。(时间配合服务对象 时间,下班、晚上、周末;地点在社工办公室、机构会谈室;特殊情况根 据服务对象需求、问题特殊性、服务对象行动能力,特别考虑。) B、创造方便和有利会谈进行的环境,在机构会谈时考虑环境布置的事项。 C、社工要严格遵守约定时间。(有事提前告知,安排其他同事代替;会 谈室关掉手机,提前告知同事工作安排) D、社工要主要会谈时的依着仪表。(工服、整洁、贴近服务对象)
社会工作者要运用专业知识去思考、 辨认情境中需要改变及可以成为改 变资源的部分,将着眼点放到服务 对象的能力和优势上,这就是识别 环节中的积极因素。
(2)会谈的主要任务
A、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 B、澄清角色和期望。(a.服务对象对自己和社工的角色期望、社工对自己和 服务对象的角色期望;b.对比找出双方各自想法的差异和差距;c.协商达成一 致看法。) C、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 D、促进并引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改变。 E、与服务对象达成一个初步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初步 界定;机构和社工可提供的服务;相互的角色期望及暂定的工作时间长度。) F、决定后续工作进程。(后续可能:终止服务;转介其他服务;进入下一个 阶段。)
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 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
社工不能因为机构和社工的原因阻碍和延 迟服务对象需要的满足而致使问题延续汇 或者恶化,要保证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
第二节 预估
一、预估的目的和任务
1.预估的概念
预估是把所有有关服务对象的资料组织起来使其具有意义的专业实践活 动,是收集资料和认定问题的过程,其目的是为订制科学的介入计划打好 基础。
第一节 接案
4.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
(1)资料收集的内容和范围
A、个人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籍贯、职业收入状况、受教育程 度、婚姻状况等。
B、身体情况。包括疾病史、目前生理状况。 C、特点和能力。包括个性特点、智力水平、自我概念、认知能力、情 感及行为方式等心理状况。 D、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成长背景、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系,学习、 工作、生活的环境,人际关系等。
(2)资料收集的方法和途径
A、询问。分为直接询问和间接/投射询问。直接询问包括:会谈(个人 会谈和小组会谈)、问卷(开放性问卷和结构性问卷)。间接询问包括: 角色扮演(一种投射技术)、填充/完成句子。
B、咨询。 C、利用已有资料。(档案、调查报告、工作报告、政策、资料) D、观察。 E、问卷调查。
5.做好接案的会谈记录
04.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
了解求助之前服务对象: 自己的努力、向自己人际 网求助、向其他机构救助 的过程和经历。
05.做好会谈准备和拟定初次会谈提纲
一是准备服务对象的资料; 二是拟定初级会谈的提纲。提纲内容包括:介绍自己 和自己的专长;介绍结构的才相关政策、功能、服务 和工作过程;征求服务对象对会谈安排的意见,了解 其对机构和社工的期望;简要说明本次会谈的目的和 内容、双方的角色和责任;向服务对象询问是否需要 紧急处理的事情,以便及时提供帮助。
2.预估的目的
预估是一个认识服务对象情况的过程。达到对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的问 题以及他们所处环境的了解,并对其形成概念化的认识,从而建构一个计 划区解决或消除问题就是预估的目的。制订出正确的计划是预估的最终目 的。
第二节 预估
3、预估的任务
识别服务对象问题 的客观因素
识别服务对象及环 境的积极因素
(3)会谈的技巧
A、主动介绍自己。 B、注意倾听。(倾听技巧:传递关注,身体和态度;设身处地地感受; 不仅要听,还要参与。) C、通过“治疗性沟通”了解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治疗性沟通的功能: 提供支持;协助服务对象建立对自己和解决自己问题的正确想法;减轻服 务对象应求助带来的焦虑;促进服务对象为解决问题而采取的有效行动) (事实性沟通的内容:了解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交流双方的看法和期 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