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史》——第15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是一种现代风格,它将现 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的设计文化相结合,既注 意产品的实用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因素, 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从而产生了一 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美学,因而受到人们的 普遍欢迎。
丹麦的工业设计 汉宁森设计的照明灯
这种灯具后来发展成了极为成功的PH系列灯具,至今 畅销不衰。这类灯具具有极高的美学质量,它是来自于照 明的科学原理,而不是由于附加的装饰,因而使用效果非 常好,这正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工业设计的特色。
与艺术装饰风格流线型风格等追求时髦和商业价值的形式主义不同它不是一种流行的时尚而是以特定文化背景为基础的设计态度的一贯体现这些国家的具体条件不尽相同因而在设计上也有所差异形成了瑞典现代风格丹麦现代风格流派但总体来说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风格有着强烈的共性它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多样化的文化政治语言传统的融合以及对于形式和装饰的克制对于传统的尊重在形式与功能上的一致和对于自然材料的欣第三节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是一种现代风格它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的设计文化相结合既注意产品的实用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因素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从而产生了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美学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PH灯具的重要特征是:⑴所有的光线必须经过 一次反射才能达到工作面,以获得柔和、均匀的 照明效果,并避免清晰的阴影;⑵无论从任何角度 均不能看到光源,以免眩光刺激眼睛;⑶对白炽灯 光谱进行补偿,以获得适宜的光色;⑷减弱灯罩边 沿的亮度,并允许部分光线溢出,以防止灯具与 黑暗背景形成过大反差,造成眼睛不适。 PH灯具 的优美造型正是这些特点的直接反映。
在珠宝设计中,一些女性用的饰物开始用规整 的几何构图,而不是繁复的传统纹样。有的饰物 甚至以机器零件为主题,巴黎珠宝商以重炮弹壳 的形式来制造吊饰,并在手镯上安置滚珠。
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不少设计师尝试将现代主义严 格的形式感和富有的主顾对于豪华、时髦的向往揉为一体 ,几何体银质台灯就是这一趋势的体现。它反映了曾经迷 恋于历史风格的上流社会开始接受新的美学形式。与此同 时,传统的木制家具已开始受到金属家具的挑战,包豪斯 严谨的钢管家具与贵重的材料和精湛的手工艺相结合,出 现于许多中产阶级的家中。
在芬兰,阿尔托以用工业化生产方法来制造低成本但 设计精良的家具而著称。特别有创见的是他利用薄而坚硬 但又能热弯成形的胶合板来生产轻巧、舒适、紧凑的现代 家具。他于1928年设计的扶手椅是采用胶合板和弯木制成 的,轻巧而适用,充分利用了材料的特点,既优美雅致而 又毫不牺牲其舒适性。
第九章 职业工业设计师的出现
第一节
美国工业设计的职业化
“工业设计”一词在美国最早出现于1919年, 当时一个名叫西奈尔(Joseph Sinel,1889— 1975)的设计师开设了自己的事务所,并在自己 的信封上印上了这个词。至20世纪30年代以前, “工业艺术”一词更加流行。
第八章
20世纪20—30年代的流行风格
源于理想化的机器信念和现代艺术思潮的现代设计理 论具有浓厚的空想色彩,它以“道德观”作为评价设计的 准则,强调忠实于材料,真实地体现功能和结构,并力图 用以抽象几何造型为特征的美学形式来改造社会。另一方 面,消费者的审美情趣和资本主义的商业本质没有受到重 视。 尽管现代设计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以“国际式”风格 在建筑界流行一时,但就两次大战之间为大多数人所生产 的实际产品而言,现代设计理论并没有多大影响。 钢管椅一类典型的现代设计只是被用作正规公共场合 的标准用品,并没有受到寻常百姓的普遍欢迎,它们中的 大多数更倾向于市场上那些在形式上更富表现力和吸引力 的“现代”流行趣味。 在欧洲和美国,最早产生重要影响的现代风格是源于 20世纪20年代法国装饰艺术运动的“艺术装饰”风格。
马姆斯登(Carl Malmsten)和马特逊(Bruno Mathsson)是瑞典现代设计师的代表人物,他们 在20世纪30年代为创立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哲学 基础做出了很大贡献,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 计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0世纪30年代还有两位在斯堪的纳维亚很有影响的设 计师,一位是丹麦的克兰特,另一位是芬兰的阿尔托( Alvar Aalto,1898-1976)。 他十分尊重材料本身的特点和手工艺传统,并善于吸 收不同文化和不同历史阶段的精华。他设计的椅子能满足 用户在实用上和美学上的需要。通过采用不上油漆的暖色 木材,不着色的皮革和素色织物,他创造了一种接近自然 的设计语汇,成了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重要特点。
在最具商业气息的环境中产生的美国流线型 风格正是给现代主义的清高以巨大冲击。流线型 在实质上是一种外在的“样式设计”,它反映了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人对设计的态度,即把产 品的外观造型作为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为了达 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寻找一种迎合大众趣味的风 格,流线型由此应运而生。 在艺术上,流线型与未来主义和象征主义一 脉相承,它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赞颂了“速度” 之类体现工业时代精神的概念。正是在这个意义 上,流线型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现代风格。
希利埃(Bevis Hillier)在《艺术装饰风格》一书中写 道:“艺术装饰风格是一种明确的现代风格,发展于20世纪 20年代,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顶峰。 它从各种源泉中获取了灵感,包括新艺术较为严谨的方 面、立体主义和俄国芭蕾、美洲印第安艺术以及包豪斯。与 新古典一样,它是一种规范化的风格,不同于洛可可和新艺 术。它趋于几何又不强调对称,趋于直线又不囿于直线,并 满足机器生产和塑料、钢筋混凝土、玻璃一类新材料的要求 。它最终的目标是通过使艺术家们掌握手工艺和使设计适应 于批量生产的需要来结束艺术与工业之间旧有的冲突和艺术 家与手工艺人之间旧有的势利差别。”
第二节
流线型风格
流线型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 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 风阻。但在工业设计中,它却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 神的造型语言而广为流传,不但发展成了一种时尚的汽车 美学,而且还渗入到家用产品的领域中, 影响了从电熨斗 、烤面包机到电冰箱等的外观设计,并形成为20世纪30— 40年代最流行的产品风格。
在某些方面,欧洲与美国有明显区别。欧洲对于流线 型的贡献并不依赖于美国人,而是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和表 现方式。1934年,奥地利人列德文克(Hans Ledwinka) 所设计的塔特拉V8-81型汽车就采用了流线型形式,并加 上了一个尾鳍,这被认为是20世纪30年代最杰出的汽车之 一。
德国新兴的高速公路剌激了对流线型的极大热情,诸 如梅桑德斯和巴伐利亚等汽车公司都生产了很好的汽车, 将流线型与严格的欧洲车身设计传统结合起来。与美国相 比,更明显的区别反映在小型了小型车的先河。各家公 司都推出了自己的小型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由德国设 计师波尔舍(Ferdinand Porsche,1875—1951)设计的酷 似甲壳虫的大众牌小汽车。波尔舍是流线型理论与实践的 专家,他的“大众”车原型是1936—1937年间设计的,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得以大批量生产。它是一种适于高速 公路的小型廉价汽车,其甲壳虫般的外形成为20世纪30年 代流线型设计最广为人知的范例。
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的克莱斯勒公司1934年生产 的 “气流”型小汽车是由主任工程师布里尔。 从1927年开始按照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的。产品的结 构和机械性能也经过精心设计,以确保可靠性和舒适性。 为了获得竞争的主动,“气流”车的造型非常激进,设计 者花了大量精力以求车身的统一,发动机罩的双曲线通过 后倾的挡风玻璃与机身光滑地联系起来,挡泥板和脚踏板 的流畅线条加强了整体感。
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巴黎依然是法国上流社会荟萃 之地。由于上流人士的赞助,使设计师们能使用昂贵、稀 罕的材料创造出有异国情调的风格,以满足有闲阶层猎奇 的需要 。另一方面,设计师们也希望利用人们仰慕虚荣的 心理,借助富人的财富来引导人们的审美情趣,将新风格 推向大众。
1925年举行“国际现代装饰与工业艺术博览会”,艺 术装饰风格的名称由此而来。 这次展览将法国最优秀艺术家的作品集合在一个令人 眼花缭乱的豪华展示之中。 这些展品的设计者们雇用技艺高超的手工匠人来制作 自己的设计,所用材料大都是珍贵而富于异国情调的,如 硬木、生漆、宝石、贵重金属和象牙等,色彩也很艳丽。 这种富有而豪华的风格是当时法国人对于装饰的态度 的缩影,体现了法国的新富足。正是在这次博览会上,柯 布西埃展示了他的“新精神馆”,在一派奢侈之风中以其 清新朴素而独树一帜。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工业设计作为一种正 式的职业出现并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尽管第一代职业设计师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 和社会阅历,但他们都是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跻 身于设计界的。他们的工作使工业设计真正与大 工业生产结合起来,同时也大大推动了设计的实 际发展。设计不再是理想主义者的空谈,而是商 业竞争的手段,这一点在美国体现得尤为明显。
工业设计师多仁曾在《设计》杂志上发表了一 篇题为《流线型:时尚还是功能》的文章,论述 了冰箱形式与制造技术发展的关系。他以一系列 说明了尽量减少冰箱外壳构件的趋势。1939年, 威斯汀豪斯公司推出了以单块钢板冲压整体式外 壳的技术,完全消除了对结构框架的需要,圆滑 的外形也是这种生产技术的结果。
流线型设计,如汽车、火车、飞机和轮船等交通工具 是有一定科学基础的。但在富于想象力的美国设计师手中 ,不少流线型设计完全是由于它的象征意义,而无功能上 的含义。1936年,由赫勒尔设计的订书机就是一个典型的 例子,号称“世界上最美的订书机”。 这是一件纯形式和纯手法主义的产品设计,完全没有 反映其机械功能。其外形颇似一只蚌壳,圆滑的壳体罩住 了整个机械部分,只能通过按键来进行操作。这里,表示 速度的形式被用到了静止的物体上,体现了它作为现代化 符号的强大象征作用。在很多情况下,即使流线型不表现 产品的功能,它也不一定会损害产品的功能,因而流线型 变得极为时髦。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人对于现代建筑与设计的兴 趣不断增加。早在1917年,法国人卡迪埃(Louis Cartier )设计的“坦克”表就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文化的 影响,机器意识开始渗入到了文明之中。战前手表的设计 总是显得有些娇弱,多为女子所用,但在战争中士兵们无 暇掏出怀表看时间,因此手表也被男人接受了。卡迪埃的 坦克表得名于美军的坦克部队,在风格和名称上,它都反 映了机器美学。
艺术装饰风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艺术运动。新艺术 在1900年的巴黎博览会上受到了普通大众的关注,由于它 所具有的吸引力,很快就被商业化了,但这也导致新艺术 渐渐失去了自己的势头。 于是设计师们开始寻求一种前人尚未探索过的新风格 ,这种新风格既要吸收法国19世纪后期的各种风格,又不 落入历史主义的巢穴。他们认为,新艺术在抛弃传统方面 走得太远了,应该将传统的精华与时代的新潮结合起来。
这种“摩登”风格在20世纪30 年代由法国影响到了其他欧洲国家, 其金字塔状的台阶式构图和放射状 线条等艺术装饰风格的典型造型语 言被作为“现代感”的标志而到处 使用。
尽管艺术装饰带有与现代主义理论不相宜的商业气息 ,与先前设计中的矫揉造作之风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但市场 表明它作为象征现代化生活的风格被消费者接受了。大规模 的生产和新材料的应用使它为百姓力所能及并广为流行,直 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才逐渐被另一种现代流行风格——流线 型风格所取代。
第一节
艺术装饰风格
艺术装饰风格是20世纪20—30年代主要的流行 风格,它生动地体现了这一时期巴黎的豪华与奢 侈。艺术装饰风格以其富丽和新奇的现代感而著 称,它实际上并不是一种单一的风格,而是两次 大战之间统治装饰艺术潮流的总称。 包括了装饰艺术的各个领域,如家具、珠宝 、绘画、图案、书籍装帧、玻璃和陶瓷等,并对 工业设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早期,艺术装饰风格已成了大 众趣味的一个标志。
波尔舍于1936— 1937年设计的大众 牌小汽车
第三节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与艺术装饰风格、流线型风格等 追求时髦和商业价值的形式主义不同,它不是一种流行的 时尚,而是以特定文化背景为基础的设计态度的一贯体现 。 这些国家的具体条件不尽相同,因而在设计上也有所 差异,形成了“瑞典现代风格”、“丹麦现代风格”流派 。 但总体来说,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风格有着强烈 的共性,它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多样化的文化、政治 、语言、传统的融合,以及对于形式和装饰的克制,对于 传统的尊重,在形式与功能上的一致和对于自然材料的欣 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