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水利经济发展的思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 设 总 体 不 佳
发展水利 经济 , 首先 要治好水 。一是要 坚持区域“ 一 盘棋” 发展理 念 。摒弃过 去 的小集 团主义 , 将一些 地理位置相近 的地 方进行统 的 水资源 开发利用 , 进行 合理化资源配 置 , 实现调配使用 , 水 利资源多 的 地方支援少 的地方 , 同时 , 也共 同治理 好地下水 , 切 实增 强水利的高效 利用 。二是 要加强水 利工程的管理 , 水利管理部 门要对公 立和民营 的
经济论坛
青海 水利经 济发展 的思考
青海省河道 治理工程管理局 刘琳
摘 要: 水利建设是农 业工程 中的一个重要项 目。 水利经济也是农 业 套, 在基 本水渠修 建 、 城市和农村 自来水工程等建设 中 , 既加强政府 的 管理和投入 , 又积极 引进社会 资金投入 , 让民间资本参 与开发利用 的前 期工作 , 创新开发手段 , 大力开发水务市场。 ( 二y 要规划水利资源收 费制度 制定好水 资源开发利 用的各项政 策制度 , 是保证水 利经济合理有 序发展 的前提 。 目 前, 在水利规 费方 面还不完 善。一是小水 电的收 费, 要坚 持公平 负担 的原则 , 广 泛征求 好意见 , 制定好水 电利用 的各种规
层的发展尤为不畅。 二、 青海水利经济发展的对 策 要利用 好青海 优秀 的水资 源优 势 , 发展好 水利经 济 , 就 需要从 政
校的合作 , 建立起定点招 聘 、 定 向培训 的制度 , 吸引更多 的水利人才来 到青海 、 扎根青海 ; 另一方面 , 要加强在公务员考录和社会招聘的力度 , 关心关爱人 才的成长 。二 是要加强人才 的培养 , 加强对单 位水利人才 的培养 , 建 立起与水利企 业 、 培训机构 委托培训制度 , 让水 利工作人员 在培训和实践 中得到更多 的锻炼 , 在管理知识 、 市场知识和专业 的技能 等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 五) 要提 高水利经济科技含量 水资源 的科技 含量决定 着竞争优势 , 要善于从科技 中要效 益。一 是要畅通科技 企业入 门。针对水利发展 中的科技创新 问题 , 制定好更 好优惠 的政策 , 对于 一些有 着 良好科 技含量 的水利企业 , 要在税 收政 策、 土地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 , 支持其发展 。二是要制定投资科技含量 制度 。对 于一些科技含量 不高的水利企业 , 没有足够 的投 资强度和收 益的企业 , 果断予 以拒绝 。三是要支持企 业和机构 的科技创新 。对于
农村 经济发展 的一个重要 支撑 点。青海省水 资源较为丰 富的省份 , 不 过在 近些年 来水利 工作的成效 明显。在水利 经济的发展上 , 还落后其 他水 资源发达 的省份 , 存在 着一些 问题 。本 文就对如何发展 水利经 济
作些思考 。
关键词: 青海 水利经济 水利工 程建设是解决 “ 三农” 问题 的重要途径 , 水 利经济 的发展也 是激发 基层经济动力 的重要法宝 。近些年 , 国家 加大 了对水利 基础设 施方面 的投入 , 加快 了水利建设 , 给水利 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众多便利 的 条件 。青 海省水系发达 , 河流众多 , 水 资源较为丰 富 , 特别是青 海独特 的地理 条件 , 使得河 床落差大 , 具有优 秀的水 电条 件。建 国以来 , 青海 水利经 过了从无到有 , 再到高速发展 的时期 , 在水 利灌溉 、 水 能发 电等 方面都有 着 良好 的基础 和建设成绩 。不过 , 水利 经济的发展 与巨大 的 资源优势还不成正 比, 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青海水利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别是在引进大型水利企业来对资源进行开发 的方 面 , 还有 差距 , 缺乏有 丰富经验的大型水利开发公司参 与开发 。
( 二) 用 水 和 治水 不 协 调
水资源是有限的 , 充分利用水资源是开发 的基础 。这 些年 , 虽然青 海的治水工作有特色 、 有成效 。但是水资源被 污染 、 被 浪费的现象还是 不同程度地存 在 。特别是 一些地方政府 在地下水 的治理 上 , 不舍 得投 入, 为了项 目的收益而牺牲 了环境 , 导致一些地下水 资源被污染。一些 地方在利用过程 中, 利用效果不好 , 转化成经济 收益 的程度不 高的问题
水利公 司加 强 日常监督 , 既保证水资 源被 合理利用 , 不 浪费 , 又要让各 水利企业切实承担起社会职责 , 在地表水保护 、 污染水源治理上承担职 能作用 。三是发挥水费收取 的调节作用 。在对水利规费进行收取的 同 时, 要足额用于水利基础设施修建和污染水 的治理上 。 ( 四) 要加大 水利人才培养 力度 人才 , 是最大 的生产力 , 水利经济发展尤其要重视人才的培养 。一 是要加大基 层部 门的人 才招录制度 。一 方面 , 加强 和水利 人才培训学
是“ 贫富差距 ” 较大, 青海独特 的地理条件决定 了全省 的水利条 件不一样 , 水利资源不 一样 , 所 以各地 的水利基础设 施建设也不 一样 。 二是水利建 设资金缺乏 。尽管 国家 和省都重视水利 经济的发展 , 但是 在基础 设施建设 的资金对于水 利经 济的发展 需要来说 , 还 有所欠 缺 。 特别是一些 自身发展还不 快的县 ( 市、 区) , 由于 自身配套资金 的问题 , 还不能完全满足建设 的需要 , 一些项 目 无法完 成 , 导致 丰富的水利资源 无法更好地转换为经济优势 和发展优势 。三是水 利招 商引资不够。特
也是 常见现象。
( 三) 水 利人 才 缺 乏
在水 利建设 和 开发 中, 人才 缺乏 是制 约水 利经 济发 展 的最大 因 素。从学校毕业出来 的专业学生 , 要么专业知识不扎 实 , 在实际工作 中 不会 运用 , 要么就是不愿意呆在青海较为艰苦 的基层单位 , 导致基层单 位的水利人才严重缺乏 。可 以看到 , 大部分 的基层从 事水 利工作的 , 基 本上再知识上都有所欠缺 , 不懂得管理 和运作项 目, 使得 水利经济在基
一
费, 利用价格 的杠杆来推 动水利 事业 的发展 , 促进经济效益 的提升 。二 是要水 资源的各种规 费 , 如水土保持 规费等等 , 要编制水 土保持方案 , 加强收缴制度 , 通过规费 的收取 , 用 于水 资源的治理 , 同时 , 杜绝一些水 资源的浪费现象。
( 三) 要 坚持 用水 和 治水 相 站合
发展水利 经济 , 首先 要治好水 。一是要 坚持区域“ 一 盘棋” 发展理 念 。摒弃过 去 的小集 团主义 , 将一些 地理位置相近 的地 方进行统 的 水资源 开发利用 , 进行 合理化资源配 置 , 实现调配使用 , 水 利资源多 的 地方支援少 的地方 , 同时 , 也共 同治理 好地下水 , 切 实增 强水利的高效 利用 。二是 要加强水 利工程的管理 , 水利管理部 门要对公 立和民营 的
经济论坛
青海 水利经 济发展 的思考
青海省河道 治理工程管理局 刘琳
摘 要: 水利建设是农 业工程 中的一个重要项 目。 水利经济也是农 业 套, 在基 本水渠修 建 、 城市和农村 自来水工程等建设 中 , 既加强政府 的 管理和投入 , 又积极 引进社会 资金投入 , 让民间资本参 与开发利用 的前 期工作 , 创新开发手段 , 大力开发水务市场。 ( 二y 要规划水利资源收 费制度 制定好水 资源开发利 用的各项政 策制度 , 是保证水 利经济合理有 序发展 的前提 。 目 前, 在水利规 费方 面还不完 善。一是小水 电的收 费, 要坚 持公平 负担 的原则 , 广 泛征求 好意见 , 制定好水 电利用 的各种规
层的发展尤为不畅。 二、 青海水利经济发展的对 策 要利用 好青海 优秀 的水资 源优 势 , 发展好 水利经 济 , 就 需要从 政
校的合作 , 建立起定点招 聘 、 定 向培训 的制度 , 吸引更多 的水利人才来 到青海 、 扎根青海 ; 另一方面 , 要加强在公务员考录和社会招聘的力度 , 关心关爱人 才的成长 。二 是要加强人才 的培养 , 加强对单 位水利人才 的培养 , 建 立起与水利企 业 、 培训机构 委托培训制度 , 让水 利工作人员 在培训和实践 中得到更多 的锻炼 , 在管理知识 、 市场知识和专业 的技能 等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 五) 要提 高水利经济科技含量 水资源 的科技 含量决定 着竞争优势 , 要善于从科技 中要效 益。一 是要畅通科技 企业入 门。针对水利发展 中的科技创新 问题 , 制定好更 好优惠 的政策 , 对于 一些有 着 良好科 技含量 的水利企业 , 要在税 收政 策、 土地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 , 支持其发展 。二是要制定投资科技含量 制度 。对 于一些科技含量 不高的水利企业 , 没有足够 的投 资强度和收 益的企业 , 果断予 以拒绝 。三是要支持企 业和机构 的科技创新 。对于
农村 经济发展 的一个重要 支撑 点。青海省水 资源较为丰 富的省份 , 不 过在 近些年 来水利 工作的成效 明显。在水利 经济的发展上 , 还落后其 他水 资源发达 的省份 , 存在 着一些 问题 。本 文就对如何发展 水利经 济
作些思考 。
关键词: 青海 水利经济 水利工 程建设是解决 “ 三农” 问题 的重要途径 , 水 利经济 的发展也 是激发 基层经济动力 的重要法宝 。近些年 , 国家 加大 了对水利 基础设 施方面 的投入 , 加快 了水利建设 , 给水利 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众多便利 的 条件 。青 海省水系发达 , 河流众多 , 水 资源较为丰 富 , 特别是青 海独特 的地理 条件 , 使得河 床落差大 , 具有优 秀的水 电条 件。建 国以来 , 青海 水利经 过了从无到有 , 再到高速发展 的时期 , 在水 利灌溉 、 水 能发 电等 方面都有 着 良好 的基础 和建设成绩 。不过 , 水利 经济的发展 与巨大 的 资源优势还不成正 比, 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青海水利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别是在引进大型水利企业来对资源进行开发 的方 面 , 还有 差距 , 缺乏有 丰富经验的大型水利开发公司参 与开发 。
( 二) 用 水 和 治水 不 协 调
水资源是有限的 , 充分利用水资源是开发 的基础 。这 些年 , 虽然青 海的治水工作有特色 、 有成效 。但是水资源被 污染 、 被 浪费的现象还是 不同程度地存 在 。特别是 一些地方政府 在地下水 的治理 上 , 不舍 得投 入, 为了项 目的收益而牺牲 了环境 , 导致一些地下水 资源被污染。一些 地方在利用过程 中, 利用效果不好 , 转化成经济 收益 的程度不 高的问题
水利公 司加 强 日常监督 , 既保证水资 源被 合理利用 , 不 浪费 , 又要让各 水利企业切实承担起社会职责 , 在地表水保护 、 污染水源治理上承担职 能作用 。三是发挥水费收取 的调节作用 。在对水利规费进行收取的 同 时, 要足额用于水利基础设施修建和污染水 的治理上 。 ( 四) 要加大 水利人才培养 力度 人才 , 是最大 的生产力 , 水利经济发展尤其要重视人才的培养 。一 是要加大基 层部 门的人 才招录制度 。一 方面 , 加强 和水利 人才培训学
是“ 贫富差距 ” 较大, 青海独特 的地理条件决定 了全省 的水利条 件不一样 , 水利资源不 一样 , 所 以各地 的水利基础设 施建设也不 一样 。 二是水利建 设资金缺乏 。尽管 国家 和省都重视水利 经济的发展 , 但是 在基础 设施建设 的资金对于水 利经 济的发展 需要来说 , 还 有所欠 缺 。 特别是一些 自身发展还不 快的县 ( 市、 区) , 由于 自身配套资金 的问题 , 还不能完全满足建设 的需要 , 一些项 目 无法完 成 , 导致 丰富的水利资源 无法更好地转换为经济优势 和发展优势 。三是水 利招 商引资不够。特
也是 常见现象。
( 三) 水 利人 才 缺 乏
在水 利建设 和 开发 中, 人才 缺乏 是制 约水 利经 济发 展 的最大 因 素。从学校毕业出来 的专业学生 , 要么专业知识不扎 实 , 在实际工作 中 不会 运用 , 要么就是不愿意呆在青海较为艰苦 的基层单位 , 导致基层单 位的水利人才严重缺乏 。可 以看到 , 大部分 的基层从 事水 利工作的 , 基 本上再知识上都有所欠缺 , 不懂得管理 和运作项 目, 使得 水利经济在基
一
费, 利用价格 的杠杆来推 动水利 事业 的发展 , 促进经济效益 的提升 。二 是要水 资源的各种规 费 , 如水土保持 规费等等 , 要编制水 土保持方案 , 加强收缴制度 , 通过规费 的收取 , 用 于水 资源的治理 , 同时 , 杜绝一些水 资源的浪费现象。
( 三) 要 坚持 用水 和 治水 相 站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