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22 3 2 3 。
第 20 章“数据的分析” 本章主要学习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理解它们所反映出的数据的本质。 教学重点:求平均数、中位数与方差;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所表达的含义;区别算术平均数与 加权平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难点:求加权平均数、中位数和方差;根据平均数、加权平均数、 中位数、众数、极差和方差对数据作出比较准确的描述,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第 18 章“平行四边形” 本章主要探究两类特殊的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 关的性质与判定。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 形)的性质与判定;梯形及特殊梯形(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 定及其应用;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
2
a与
a 2 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1)都有平方和开平方的运算;
(2)运算结果都是非负数;
(3)当 a 0 时,有
2
a=
a2 。
2
区别:(1)读法不同: a 读作“a 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
a 2 读作“a 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
(2)被开方数不同;
(3)意义不同;
(4)运算顺序不同: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7、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这些习惯包括①预习的习惯。包括认真阅读数学教材和自学 导学案的习惯;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③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包括作业前清理好桌面,作业后认 真检查;④认真看批改后的作业并及时更正的习惯;⑤自主复习归纳的习惯;⑥上课在老师、学生讲 解时,自己先于思考的习惯;⑦妥善保管书籍资料和学习用品的习惯。
数学 学科( 八 年级 下 册)教学计划
一、课程标准: 在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 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的过程,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一次函数的意义, 能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和解析表达式 y=kx+b(k≠0 )探索并理解其性质(k>0 或 k<0 时, 图象的变化)。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探究平行四边形、特殊四边形及梯形、等腰梯形性质与判定; 会分析数据并从中获取总体信息。教育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克服
a
=
a
(a≥0,b>0),
bb
aa
= (a≥0,b>0).
bb
(4)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灵活运用它们对二次根式进行加减. 2.过程与方法 (1)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讨、分析问题,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概念.再对概念的内涵进行分析,得 出几个重要结论,并运用这些重要结论进行二次根式的计算和化简. (2)用具体数据探究规律,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并运用规定进行计算. (3)利用逆向思维,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的逆向等式并运用它进行化简. (4)通过分析前面的计算和化简结果,抓住它们的共同特点,得出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利用最简二 次根式的概念, 来对同类二次根式进行合并,达到对二次根式进行计算和化简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规定准确计算和化简的严谨的科学精神,经过 探索二次根式的重要结论,二次根式的乘除规定,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
(1)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 本册包括二次根式,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一次函数,数据的分析等五章内容,学习内容涉及 到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 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全部四个领域。其中对于“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本册书在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分别安排了一个课题学习,并在每一章的最后安排了两个数学活动,通过这些课题学习和数 学活动落实“综合与实践”的要求。 第 16 章“二次根式”主要讨论如何对数和字母开平方而得到的特殊式子——二次根式的加、减、
第 19 章是“一次函数”, 本章主要学习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及其性质,学习一次函数在实际问 题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一次函数图象及其性质;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逐步形成 用函数观点处理实际问题的意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等内容的关系,以及以建立一次函数模型 来选择最优方案为素材的课题学习.
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 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 确定性。
二、全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及其相关的运算;学习一次函数图像、性质;掌握勾
2.二次根式的乘法、除法的条件限制.
3.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把一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五、教学关键
1.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从具体到一般的推理能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培养学生利用二次根式的规定和重要结论进行准确计算的能力,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六、学法教法建议
1、在讲解二次根式的性质的时候,要注意
1
乘、除运算。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代数式及其运算的知识结构,并为勾股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等内容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 17 章“勾股定理” 本章主要探索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学习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学会利用三边关系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教学重点: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理 解与应用。教学难点:探索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时,理解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期末复习与考试
18 7.06-7.12
期末考试
3
期中考试
3
期中讲评
5
5
5
3
月考
5
5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
一、教材内容 1.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 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乘除;最简二次根式.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次根式是在学完了八年级上册《平方根》的基础之上继续学习的, 它也是今后学习《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等知识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探究平行四边形、特殊四边形及梯形、等腰梯形性质与判定;会分析数据并从中 获取总体信息。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增强学生自主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并利用所学的数 学性质、定理等进行表达。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究,帮助学生掌握类比学习方法,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思 考数学问题,同时形成比较牢固的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对数学知识和实际问题的探究,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是在于应用 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通过介绍我国过去和现在的数学家对世界数学所做出的贡献,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材分析与学生情况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2)理解 a (a≥0)是一个非负数,(2) ( a )2 =a(a≥
0), a 2 =a(a≥0).当 a<0 时, a 2 =-a(可结合 a 结果的三种情况)
(3)掌握 a • b = ab (a≥0,b≥0), ab =
a•
b (a≥0,b≥0) ;
8 4.27-5.03
小结与复习(3 课时)
9 5.04-5.10
19.1 函数(3 课时)
课时数 5 5 5 5 1 5
5 3 3
备注
运动会
五一放假 期中复习
3
10 5.11-5.17
19.1 函数(2 课时)
11 5.18-5.24
19.2 一次函数(3 课时)
12 5.25-5.31
19.2 一次函数(1 课时)19.3 课题学习(1 课时) 小结与复习(3 课时)
(2)学情分析 这学期我任教八四班数学,有学生 38 人。从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来看,4 班进步较大,多一半学生 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我的课堂教学模式较好地适应,自学能力较强,还有部分学生缺漏知识较 多,特点是,优生不是很强势,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学困学生占比例较大,自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两极分化的现象再一次增大,与我预期的目标有较大的差距。通过上学期末学生的试卷分析,发现学 生在知识运用上不很熟练,特别是对于解答综合性习题时欠缺灵活的应对策略,依据条件深入灵活的 分析能力。 四、实施教学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以下工作。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做好导学案设计, 认真上课,处理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做好当堂把关和改进学习工作。 2、培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堂上尽力使学生尝试成功, 使更多的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加强有效的学习训练,帮助学生体验学习的进步,给学生介绍数学家, 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分层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教学进度周次起讫月日教教学内容课时数备注139315161二次根式2课时162二次根式的乘除3课时52316322163二次根式的减法2课时小结与复习3课时53323329171勾股定理3课时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课时54330405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课时小结与复习3课时55406412月考复习月考1运动会641341918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课时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课时181平行四边形练习与测验1课时574204261821矩形2课时1822菱形2课时1823正方形1课时58427503小结与复习3课时3五一放假9504510191函数3课时3期中复习10511517191函数2课时3期中考试11518524192一次函数3课时3期中讲评12525531192一次函数1课时193课题学习1课时小结与复习3课时513601607201数据的代表3课时202数据的波动2课时514608614202数据的波动2课时203课题学习1课时小结与复习2课时515615621小结与复习1课时月考复习3月考16622628期末复习与考试517629705期末复习与考试518706712期末考试第十六章二次根式一教材内容1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起讫 月日
教学内容
1 3.9-3.15 16.1 二次根式(2 课时)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3 课时)
2 3.16-3.22 16.3 二次根式的减法(2 课时)小结与复习(3 课时)
3 3.23-3.29 17.1 勾股定理(3 课时)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 课时)
4 3.30-4.05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 课时)小结与复习(3 课时)
2
3、继续深化课改试验。运用新课程标准及高效课堂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 教育理念,在新的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方法的形成。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 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 如泉涌的状态。
5 4.06-4.12
月考复习、月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 课时)18.1.2 平行四边形 6 4.13-4.19
的判定(2 课时)18.1 平行四边形练习与测验(1 课时)
7 4.20-4.26
18.2.1 矩形(2 课时)18.2.2 菱形(2 课时) 18.2.3 正方形(1 课时)
13 6.01-6.07 20.1 数据的代表(3 课时)20.2 数据的波动(2 课时)
20.2 数据的波动(2 课时)20.3 课题学习(1 课时) 14 6.08-6.14
小结与复习(2 课时)
15 6.15-6.21
小结与复习(1 课时)、月考复习
16 6.22-6.28
期末复习与考试
17 6.29-7.05
2
a 是先求非负实数 a 的算术平方根再进行平方运算,
a 2 是先求实数 a2 的平
方再求 a 2 的算术平方根。
(5)运算依据不同。 2、总结二次根式加减法运算步骤 (1)化简——把二次根式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根据被开方数情况分一下两类: ①被开方数是整数或整式,先将它们分解因数或分解因式,把开得尽放的因数或因式从根号内开出来。如
5、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 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学后总结,写复习提纲,使 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 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4
三、教学重点
1.二次根式 a (a≥0)的内涵. a (a≥0)是一个非负数;( a )2=a(a≥0); a2 =a(a≥0)
及其运用. 2.二次根式乘除法的规定及其运用. 3.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4.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四、教学难点
1.对 a (a≥0)是一个非负数的理解;对等式( a )2=a(a≥0)及 a2 =a(a≥0)的理解及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