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4标点符号辨析(难点)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划重点(部编版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划重点
专题04 标点符号辨析(难点)
专题概述和解题方法指导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标点符号共有十六种,包括七种点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九种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语言运用的一项基本功,我们发现“标点符号的运用”这个考点在题中具体表现为判断标点运用是否正确,常考的标点符号分别是问号、冒号、破折号、逗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分号、引号等。
标点符号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初中阶段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其作用的掌握情况。
因此,解答此类试题时要做到:
1.准确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
2.在正确感知句意、段意的基础上,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以便准确判断、合理使用标点符号。
3.认真审读题干,准确捕捉有关标点的考查信息,揣摩命题者的设计意图和规律。
4.平时要总结、积累标点符号使用的特点,并运用它们去解决相关的问题,还要注重在语境中准确把握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附:标点符号使用规则
问号: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三注意连续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顿号: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冒号: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引号: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括号: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常见标点符号及其用法
一、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
的一项是( )。
A.哪怕找不到大海,也要迈出寻觅的脚步;哪怕脚印被掩埋,也请珍惜走过的路。
B.在电子产品充斥生活的当下,纸质图书会在电子书的冲击下淡出我们的生活吗? C.孩子,你要懂得“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别总抱怨时间不够。
D.初夏时节,街头到处都摆着水果,樱桃啊、桃子啊……走到哪里都闻得到诱人的香味。
【答案】D
专题知识提升训练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的正确使用与修改能力。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
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
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规范地使用标点。
D项使用错误,两个问号分别改为逗号和句号。
“樱桃啊”“桃子啊”之间用逗号。
二、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
...的一项是()。
A.《我看》选自《穆旦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B.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C.“厉害了!我的国。
”这是无数中华儿女对祖国发展成果的由衷赞叹。
D.“《岳阳楼记》的三、四两段在朗读的语气、语调上不同。
”语文老师说,“第三段要读出悲伤之情,第四段要读出喜悦之情。
”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C.这是倒装句,感叹号应该放在句末。
应改为:厉害了,我的国!故选C。
三、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的一项是()。
A.面对发射导弹的威胁,人们不禁怀疑朝鲜到底是在维护国家主权,还是扰乱地区和平?
B.四月的人民公园,芍药、郁金香、牡丹与海棠花次第开放,真是群芳争艳。
C.“且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
D.诺贝尔文学奖颁布后,买莫言书的人不少,真正读莫言作品的却不多:真是奇怪之至。
【答案】A
【解析】A.错误,在“人们不禁怀疑”后边加上冒号,引出怀疑的内容,句子是陈述句而不是疑问号,所以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
故选A。
四、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通过想象,可以开拓思路、推动构思,可以突破现实生活的限制、丰富表现内容和手段,可以塑造生动新颖的艺术形象。
B.请结合文章(《说“木叶”》)说说古典诗歌中“木”与“树”、“落木”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意味有什么不同。
C.“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今晚终于被端上电视荧屏的餐桌,“舌尖2”比第一季制作费高了30%,在内容上是续了第一季的主题——“探讨人与食物的关系”。
D.“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载在注释
时则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
”
【答案】A
【解析】A.有误,应该将“思路”“限制”后面的顿号改为逗号,将“构思”“手段”后面的逗号改为分号;故选A。
五、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
B.我家只有一个忙月(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年;按日给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的人家做工的称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C.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D.2017年8月23日至27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以《创新创业创造,迎接智能社会》为主题。
【答案】D
【解析】D.把书名号改为引号。
故选D。
六、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的一项()。
A.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B.我国许多图书馆年经费仅一二万元,除去工资、办公费用、购书费可以想见还有多少。
C.怎样保卫每一寸土地呢?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巨大的威力?一天天更加美好呢?
D.参加会议的有作家,记者,电影、音乐、美术工作者。
整个会场洋溢在欢乐的气氛之中。
【答案】D
【解析】A.冒号要管到句末,而句中只能管到“积极性”;可把冒号改为逗号;B.顿号之间的并列不当,把“办公费用、购书费”之间的顿号改为逗号; C.并列问号使用不对,后两个句子是一问,把“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巨大的威力?一天天更加美好呢”中间的问号改为逗号;故选D。
七、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央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完成了第三季的首轮播放,其时尚化的宣推方式,成为活化传统文化的成功范本。
B.各地不断完善脱贫攻坚系列政策,涉及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劳务输出扶贫……等,瞄准贫困人口,分类施策,成效显著。
C.我国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简称“海斗一号”),今日成功完成万米海试任务,并取得多项重大突破。
D.“‘广交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象征,是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桥梁,也是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
广东省人大代表动情地说。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A.“如果国宝会说话”是节目名称,应用书名号;
B.省略号和“等”不能连用,删掉一个;D.当所引用的话独立成句时,句末标点应该放在引号里面。
故选C。
八、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
A.“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孩子说:“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
”
B.他看上去十三、四岁的样子,瘦骨嶙峋,一口气却跑了七、八里山路。
C.《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被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
D.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
【答案】C
【解析】A.冒号应改为逗号;B.两个顿号应去掉;D.省略号与“等”重复,应去掉省略号;故选C。
九、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新化的美景真多,大熊山呀、三联峒呀、紫鹊界呀……等,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游玩。
B.成才的关键有三条: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踏实;三是耐得住寂寞。
C.“学习就怕‘认真’二字。
”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
D.要在新化春田建机场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个机场将何时建成通航?
【答案】C
【解析】A.并列名词均带上了语气助词时,用逗号,顿号改为逗号;省略号不能与“等”连用,去掉“等”;B.分号使用不当,应改为逗号;D.虽有疑问词“何时”,却没有疑问语气,应把问号改为句号;故选C。
十、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谋划疫后新年,我们更坚信:春暖花开,相聚可待;山河无恙,未来可期。
B.改革开放后,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事业都取得了很大发展。
C.中国的球迷真很迷惘,面对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D.中国作协把包括《驻村笔记》《海边春秋》《乡村国是》在内的16部以《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为题材的精品力作列入推荐书单。
【答案】A
【解析】B.顿号不能和连词连用,应把“教育”后面的顿号去掉;C.“不知道”表否定,不表疑问,结尾不应该用问号,错误;D.“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不是著作,不应该用书名号,而应该用双引号;故选A。
十一、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学校有独立的科教楼一栋、阅览室三间、物理实验室两间、化学实验室一间、生物实验室一间、计算机室三间、并配有专职图书管理员和实验员。
B.一脸雀斑的小内德说道,“嗨!我有主意了。
我们很久没有去爬悬崖了。
”“我们走吧!”有人附和着。
C.学校管理一方面让老师感到竞争的公平、公正,教学有了动力和劲头;一方面让学生感到成长的喜悦和快乐。
D.2019年世界读书日之际,学校成立了《学生读书会》,同时开展了共读共写系列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答案】C
【解析】A.句子到“计算机室三间”列举结束,后面是对人员安排的介绍,二者之间应用“逗号”隔开,不能再用顿号,所以该句错误;B.直接引用他人的语言,说话者后面应用冒号,所以“小内德说道”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冒号,所以该句错误;D.书名号是用于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的标点符号。
“学生读书会”是一个活动小组的名称,应用引号。
所以该句错误;故选C。
十二、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谋划新年,我们更坚信:春暖花开,相聚可待;山河无恙,未来可期。
B.“嫦娥一号”、“嫦娥二号”是我们的“绕”,就是要围绕月球做全球的遥感探测。
C.尤其是那句“父亲都80多岁了,要是有个好歹,可咋办,”更是说到了他心坎上。
D.“长江保护法”既是一部保护法,也是长江流域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法。
【答案】A
【解析】B.引号(“”)连用时,中间不用“、”,故将“嫦娥一号”与“嫦娥二号”中间的顿号删去;C.引号里的内容为部分引用,“可咋办”后面的逗号应放在引号之外;D.“长江保护法”改为:《长江保护法》;故选A。
十三、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黄金周”“小长假”,还有年假、双休日……节假日已成为居民消费需求释放的关键时点和旅游、文化、餐饮、购物等消费的需求旺季。
B.近日,中国作协把包括《驻村笔记》《经山海》《海边春秋》《乡村国是》《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在内的16部以《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为题材的精品力作列入推荐书单。
C.20世纪末,能源危机、人口过剩、资源破坏(尤其是淡水资源)、环境恶化,以及接理不断的灾变,向人类敲响了警钟。
D.《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答案】A
【解析】B.“《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中的书名号应改为引号;C.“(尤其是淡水资源)”应移到“资源”和“破坏”之间;D.“确立了”后面的冒号应去掉;故选A。
十四、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生于贫困家庭的保尔柯察金,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
B.我梦见了那条熟悉的大街,像我当时一样大小的孩子们,在街上奔跑,嬉闹,他们的笑脸显得格外好看……
C.“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5G网络的结合,会让以前觉得难以实现的事悄变得简单。
”史广顺说:“这将催生更多创新运用及业态。
”
D.善于学习,就能收到享半功倍之效;不善于学习,其结果或者事倍功半,或者劳而无功,甚至会适得其反。
【答案】C
【解析】C.把“:”改为“,”。
故选C。
十五、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周敦颐的《爱莲说》将这种象征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莲花出淤泥而不
染。
B.春天到了,广场上桃花啊、杏花啊、梨花啊,开满了枝头,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观赏。
C.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既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思”寓于其间。
D.禁止归禁止,不可否认自拍神器已迅速风靡全球,引人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如此迷恋用自拍杆鸟瞰自己的感受?
【答案】A
【解析】B.“桃花啊”“杏花啊”后的顿号都应为逗号,带有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C.属于非独立引用,“劳者歌其事”引号前的逗号应放在引号外面;D.为陈述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应为句号;故选A。
十六、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生于贫困家庭的保尔·柯察金,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
B.我梦见了那条熟悉的大街,像我当时一样大小的孩子们,在街上奔跑、嬉闹,他们的笑脸显得格外好看……
C.“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5G网络的结合,会让以前觉得难以实现的事情变得简单。
”史广顺说:“这将催生更多创新运用及业态。
”
D.善于学习,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不善于学习,其结果或者事倍功半,或者劳而无功,甚至会适得其反。
【答案】C
【解析】C.应把“冒号”改为“逗号”,故选C。
十七、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化是尚群的文化。
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而群就是公。
《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已成为至理名言。
B.谦谦君子的高贵,在于他们总是俯下身子,伸出手,笑问这世间是否需要帮助。
他们俯身的一刹那,温润如玉的素养便如清泉般流出,令世间馨香流淌。
C.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紧紧地拥抱着诗的理想而去的。
与终生所爱的诗章同归,这种死,是与以往从事的“政治”的决裂,也是理想追求者的最好结局。
D.人们常说“人言可畏”。
我认为人言既可畏,又不可畏,可畏者,是因为舆论能形成压力;不可畏者,是因为“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答案】D
【解析】D.“人言可畏”后面标点应为逗号,“又不可畏”后面标点应为句号。
故选D。
十八、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克利斯朵夫是罗曼•罗兰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里的主人公。
B.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C.“最重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
D.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
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
【答案】B
【解析】A.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书名,应该用“《》”;C.“他说道”后面的“:”改为“,”;
D.“能耗高”后面的“。
”改为“,”;故选B。
十九、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
....的一项是()。
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写作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B.“听着,朋友,”他说:“你丑得可爱,连我都禁不住要喜欢你了。
”
C.近段时间以来,不少家长纷纷到市教育局反映:孩子作业多,完成任务很吃力,有时甚至要做到深夜,这种情况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存在。
D.2019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六个方面的举措。
【答案】A
【解析】B.“他说”后的“:”号应该改为“,”号。
C. 句子的“:”号应该句末,而“这种情况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存在”并非是家长反映的。
“:”号可发改为“,”号。
D. 行文中引用文件用的标点符号是(书名号《》),句子中的引号改为书名号。
故选A。
二十、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针对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做到真和忍:真者,真诚相待,不虚情假意。
忍者,宽容忍让,不针锋相对。
B.“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这是韩愈盛赞同时代书法家张旭的话。
C.“海啸”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去预测?我们应该尽快搞清楚这些问题。
D.毕业50周年同学会现场,昔日的少年,今天的老人,你拉着我的手,我搂着你的腰,
说啊、笑啊、哭啊……那场面真的是太感人了。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
我们在语文学习中不管是读书或是写作,除了领会文章的立意,理解布局谋篇,品读词句外,还要重视标点符号,把标点符号与语言文字联系起来阅读、思考、运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全面提高读写能力。
A项把第一个句号改为分号,B项句号应移到下引号前面,D 项顿号改逗号,连续出现语气词,语气词后用逗号,不用顿号。
二十一、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我按照中学课本里的内容,在科普报刊上寻找公式定理背后的故事,分类剪贴了数学呀,物理呀,化学呀,生物呀等几大本。
B.李煜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用“一江春水”比喻愁之多,愁之绵绵无尽,生动形象,概括性又极强。
C.在狱中,艾青写下了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D.人生总是与苦难同行。
有的人甘于沉沦,苦难成了他抱怨命运的理由;而有的人不甘于沉寂,在苦难中奋起,最终获得了成功。
【答案】B
【解析】B.引号里边的这个句号应改在右引号的外面,而且改为逗号。
因为引用的话不能独立,所以应该放到引号的外边,并且这句话和后边的句子是完整的一句话,所以应该用逗号;故选B。
二十二、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两位“励志哥”书写的人生故事告诉我们:不向生活屈服,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不向命运低头,就能在看似困顿不堪的境遇中找到前行的方向。
B.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将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作为十大战略任务之一,这也意味着社会需要更多更优秀的教师。
C.“留住济南”图片展深深吸引了观众。
那小巷,那泉水,那绿草青苔,已经成了难以寻觅的影子——真可谓“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
”
D.据考证,古历下亭址在今名士阁西侧。
(该处现有一石碑,正面题“古历下亭址”五个大字,背面刻有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
【答案】B
【解析】A.“不向生活屈服,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与“不向命运低头,就能在看似困顿不堪的境遇中找到前行的方向”两分句构成并列关系,两句中间的“逗号”应该改为“分号”;C.“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是部分引用,句末的“。
”号应该放在引号外;D.括号的内容应该放在句号前,是这句话的一部分;故选B。
二十三、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我不知道进行这种宣传报道的记者和编辑的主观意图是什么?是为了取得轰动效应,扩大报刊的销路?还是确信有这种事?
B.“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近日,圆明园的百种牡丹迎来盛花期。
此外,园内的丁香、桃花、海棠、二月兰等也相继开放,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C.天气预报的价值,并不像人们理解的那样简单:根据气温增减衣服,下雨打伞,刮风戴纱巾,从某种意义上讲,天气预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D.有些遇见,会带来无限美好的故事。
宗璞因为遇见盛开的紫藤萝花,于是重新唤起对生活的信心,海伦·凯勒因为遇见安妮·莎莉文老师,她的生命才创造了奇迹。
【答案】B
【解析】A.有误,“我真不知道进行这种报道的记者和编辑们的主观意图是什么?”有疑问词的非疑问句,这上一个完整的句子,把问号改为句号;“是为了取得轰动效应,扩大报刊的销路”与“还是确信有这种事”构成选择问,中间应用逗号。
即原句改为:我不知道进行这种宣传报道的记者和编辑的主观意图是什么。
是为了取得轰动效应,扩大报刊的销路,还是确信有这种事?C.有误,“刮风戴纱巾,”中的逗号应改为句号,因为后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天气预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不属于冒号的提示范围;D.有误,“宗璞因为遇见盛开的紫藤萝花,于是重新唤起对生活的信心”与“海伦·凯勒因为遇见安妮·莎莉文老师,她的生命才创造了奇迹”是两个并列的分句,中间应该用分号。
即改为:宗璞因为遇见盛开的紫藤萝花,于是重新唤起对生活的信心;海伦·凯勒因为遇见安妮·莎莉文老师,她的生命才创造了奇迹。
故选B。
二十四、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跟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河流域的印章文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不同,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自源文字之一,汉字是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
B.英雄城市——武汉,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而变得沉寂,在这紧急危难的时刻,我们见证了中华儿女如何一步步攻坚克难、化险为夷。
C.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
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D.家国情怀需要文化的涵育。
从小时受家庭呵护,到成人能够担负家庭的责任;从关切亲朋好友,到热爱国家、热爱人民……这些情怀的养成无一不浸透着文化。
【答案】A
【解析】A.多个并列词语,前面的之间用顿号,最后两个词语之间用“和”或“及”等。
因此,在“古印度河流域的印章文字”和“中美洲的玛雅文字”之间,不应该再加顿号,而是去掉顿号加上一个“和”或“及”字。
故选A。
二十五、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
...的一项是()。
A.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不畏艰险、奋勇向前,彰显了中国精神坚不可摧的磅礴伟力。
B.习近平更为明确地指出: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
C.市民群众在江汉关悼念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悼念他们,是对英烈与逝去同胞无尽的思念;悼念他们,是为了激起我们奋发之志从而更好前行。
D.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与病毒的大决斗。
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博龟蛇之灵气,采长江之活水,建设大武汉,担起中部崛起战略之重任。
【答案】C
【解析】C项中第一句话独立成句,所以“逝世同胞”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故选C。
二十六、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
...的一项是()。
A.“四大发明”的提出,是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
自从李约瑟把它总结出来后,叫好的、反驳的、解释的、拔高的论文或文章,数不胜数。
B.对于我们来说,大到事业、爱情,小到一次约会、一个黄昏,种种都可能是面临的一道法门。
有多少道门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力量、智慧和执著。
C.为了一个小小的职位,一份微薄的奖金,甚至是为了一些他人的闲言碎语,我们认真计较,纠缠其中。
一旦久了,我们的心灵必将被折磨得千疮百孔。
D.当我们卸去浓重的伪装,于清风朗月下用自然的大镜观照自己的时候,心中便只有一种滋味:苦,这样一种痛苦的滋味到底会结束于何时?
【答案】D
【解析】D.“心中便只有一种滋味:苦”后应为句号,因为此时语义表述已经完整。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