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选修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整合课件解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本题为比较型的组合选择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 题的能力,解答时要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认真分析,② 不属于战争发生的原因,而是战争的影响,显然不符合题 目要求,故应排除。故答案为C项。 答案:C
二、二战期间重要的国际会议
名称
时间
主要背景
各国首脑
主要内容
签署《开罗宣言》,
世界反法
开罗 1943年 西斯战争 会议 冬天 形势发生 根本转变
德国投降和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 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三大国领袖”是美国罗斯福、苏 联斯大林、英国丘吉尔。 (3)共同之处:都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说明:三国协定中 作为苏联参战的条件是维持外蒙古现状,保证苏联在中国东 北铁路、港口方面的特权等,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带有
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国坚持对日作
战,直至日本法西斯 无条件投降,明确规 定日本侵占中国的领 土必须归还
蒋介石
名称
时间
主要背景
各国首脑
主要内容
通过了三国在对德
德黑
兰会 议
1943
年冬 天
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 形势发生
斯大林、罗
斯福、丘吉 尔
作战中一致行动和 战后合作的宣言, 并决定开辟欧洲第
根本转变
未改变,但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二 战后则冲破了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形成分别以美、苏为首 的两极格局,社会主义力量进一步壮大,世界殖民体系随之 崩溃。 (5)参战国成分:一战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及其附属国参 战;二战的参加者有帝国主义国家、法西斯国家、殖民地和
半殖民地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而且形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新的国际秩序,建立了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2.不同点
(1)具体背景:一战爆发时世界上只有一个资本主义体
系;二战爆发时,除资本主义体系外,还有一个新社会主 义国家。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和英、法、美帝国主义国 家都与苏联有矛盾,帝国主义国家内部也存在尖锐矛盾, 德、意、日打着反对布尔什维主义旗号,英、法、美企图 “祸水东引”而实行绥靖政策,苏联希望“祸水西指”中 立自保。
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 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1941年4月13日《苏日中立条约》
材料二
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和欧洲战争
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
战,其条件为:(1)外蒙古现状须予维持。(2)由日本1904 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即:甲、 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乙、大连商港须 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
单元脉络梳理
单 元 小 结
专题归纳整合
阶段质量检测
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
一、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1.相同点 (1)从原因上看,都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的必然结果。
(2)从战争过程看,卷入国家较多,历时较长,参战国都
充分运用新科技,都由德国挑起等。
(3)从战争结果看,都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都促进 了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都给部分帝国主义 国家以沉重打击并引起世界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4)从战后状况看,战后都形成了以战胜国意志为主导的
名称
时间
主要背景
德国投降,
各国首脑
主要内容
重申了雅尔塔会议 关于处理德国问题
波茨 坦会
太平洋战场
1945年 美军向日本 夏天 步步进逼, 中国等国战 场开始反攻
斯大林、 杜鲁门、
的精神;中、美、 英三国在会议期间
议
丘吉尔
发表《波茨坦公
告》,促令日本无 条件投降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联政府和日本政府庄严地声明,苏联保证尊重
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3)千岛群岛须交还苏联。
——《三大国关于远东问题协定》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当时国际形势说明,日本为什么要和苏联 订立“中立条约”? (2)材料二中的协定是哪次国际会议上达成的?根据是什么? 文中“三大国领袖”是谁? (3)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待中国问题方面有何共同之处?试用 材料二中的信息说明。
二战场,尽快打败
德国
名称
时间
主要背景 欧洲第二战 场开辟,苏
各国首脑
主要内容
彻底消灭德国军国
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惩办战犯,实现战 后德国民主化;在 战后成立联合国;
雅尔
塔会 议
1945年 2月
军与英美盟 斯大林、
军东西夹击 罗斯福、 德国,德国 丘吉尔 法西斯即将 败亡
苏联在欧战结束后
三个月内参加对日 作战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第(1)(2)问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 (3)问根据材料,综合材料的信息得出结论。 答案:(1)为了使苏联承认“满洲国”,避免苏联对日本进 行军事牵制,以便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和发动夺取东南亚的 战争。
(2)该协定是1945年2月召开的雅尔塔会议达成的。根据“在
(2)战争目的:一战时交战双方的主要目的是瓜分殖民地, 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二战时,法西斯国家不仅要打败对方, 而且要在战败国内建立法西斯制度,并制造一系列暴行。故二 战使世界人民面临着生存问题。 (3)性质:一战从总体上看是帝国主义战争;二战从整体上
看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
(4)结果:一战后以传统的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并
实现了不同制度国家的联合作战。
1.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使这两次世 界性大战得以发生的因素是 ①少数大国争夺世界霸权 ( )
②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开
始发生变化
③军国主义政策的推行
④由于科技进步,
制造出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现代交通、通讯工具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