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在闸墩施工温度裂缝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试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试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1. 引言1.1 什么是后浇带施工技术后浇带施工技术是指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在构件相互交接处或梁柱节点处,设置钢筋模板、预留孔洞等,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一个承托、连接主体结构的横梁或带状构件。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起到了连接、加固、承重等作用,是确保建筑结构安全牢固的关键一环。
具体来说,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增加建筑构件的整体抗弯承载能力,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减小结构的挠度变形,增加结构的抗震性能。
通过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实现梁柱之间更好的连接,避免结构裂缝的出现,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
后浇带施工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建筑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1.2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1. 强化结构连接:后浇带是将混凝土柱、梁、板等构件进行连接的重要部分,通过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增强结构的连接性和整体稳定性,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和抗风能力。
2. 节约材料和提高效率: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减少浪费,避免重复浇筑,节省材料和人力资源,同时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建筑工程周期,降低施工成本。
3. 提升建筑质量:后浇带作为结构连接的重要部分,影响着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合理设计和施工后浇带能够提升建筑的质量,保障建筑的使用安全。
4. 适应不同工程需求: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强,可以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和应用,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提高工程的整体效果和品质。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能够节约资源、提高效率、提升建筑质量,为建筑工程的发展和进步提供重要支持和保障。
2. 正文2.1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优势1. 提高施工效率: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在混凝土初凝以后再进行浇筑,避免了早期混凝土收缩开裂的问题,同时也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工程进度。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探究 王险峰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探究王险峰发表时间:2020-03-09T13:35:46.773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18期作者:王险峰[导读] 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中,一般可利用水泥浇筑,同时可结合实际情况加入一定的铝粉,以提升后浇带浇筑强度。
中冶天工集团天津有限公司天津 300300摘要:在现代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比较常见,通过解决裙房结构以及基础设计问题,可缓解温差收缩的不良影响,减少裂缝发生率,进而保证房建工程施工质量。
因此,对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工艺及其应用要点进行深入研究意义重大。
下面笔者就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进行简要探究。
仅供业内同行参考。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房建施工;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是十分重要的施工内容,混凝土施工容易受到温度变化、收缩力度不均匀等的影响而产生裂缝,对此,可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预防裂缝的发生。
后浇带可作为临时施工缝,其作用区域包括建筑工程基础底板、墙体等。
通常情况下,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容易产生表面裂缝,对此,可组织施工人员临时设置缝隙,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分为多个小部分,在各个部分状态稳定后,再进行缝隙浇筑施工,进而恢复原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功能。
现如今,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中,一般可利用水泥浇筑,同时可结合实际情况加入一定的铝粉,以提升后浇带浇筑强度。
1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作用1.1 后浇带施工能够解决构件收缩问题对房建工程项目而言,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构件常常会受到温差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构件出现严重的收缩变形等问题,在该问题的处理上,很多工程单位常常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来解决此类问题,有效减少了收缩问题的出现。
一般情况下,在相关的施工结束两个月以后,混凝土会逐步出现收缩硬化等问题,在此情况下,混凝土内部的温度随之逐步升高,导致混凝土结构内部出现温度应力,混凝土内部的挤压力明显。
一旦在约束变形现象出现以后,建筑内部的微小的温度应力会使得建筑物逐步出现裂缝,最终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设置后浇带对闸墩结构的抗裂作用分析
品种等级
普通 3 . 25
中砂
5n ~2 a m1 0n ' J n
2 m1 4 fn 0n ~ 0 r f
材料用量/ g 质量配合 比 k 施工配合 t/ g t k 32 1 1 o 0 5 . 00
65 1
49 9
79 4
产生裂缝 ;抗” “ 则是 采取措 施 , 降低混凝 土温 升 , 小结构 温差 , 缩
65 下游厚度 2 5 溢 流面 为 C 5钢筋混凝 土 , 8 m, .0m, .0m, 2 厚 Oc 内部填 C 5素混凝土 。闸墩设计为 5孔 , 1 中墩长 2 3厚 2 5I, 3I, . 3 1 . 1 . 高度 1 3一期浇筑 C 5混凝 土 , 8I, 1 . 2 二期浇筑 C 0混凝土 。由于 闸 3 墩形体结 构 的特殊性 , 、 、 长 宽 高几何 尺寸极不对 称 , 为防止早期 裂缝 产生 , 均在沿 闸墩长度方 向的 中部设 置后 浇带 。 2 2 后 浇 带 施 工 . 为 了释放后浇带前后两端 闸墩前 期浇筑混凝 土的收缩应力 ,
是一个整体的结构 , 分成 两段或 多段浇 筑 , 以“ ” 先 放 的形 式释放
水
外 加剂
饮用水
J YU—A2 E
10 7
4 2
0 5 4
0 1 .3
2 70
65
后浇带是一 种混凝 土 刚性 接缝 , 用 于不 宜 留置柔 性变形 适
以及后 期变 形趋 于稳定 的结构 部位。后 浇带可 以避 免柔 性变 变形 , 减少 收缩应 力 , 在施工 后期或 间隔一定的时间 , 把分开的 缝 , 再 各段浇筑成整体 , 继续 承受第 二部分 的温差 和收缩 , 就是所 谓 形缝 的施工繁琐 、 也 费用高 、 不易保证接缝质量等缺点 , 而且施 工简 合理地 设置及组织施 工 , 可 方 的后“ ” 抗 。文中拟建 立一种 “ 、放 ” 抗” “ 结合 的补偿 收缩混凝 土防 便 易行 。但必须认识 其结构特点 , [] 4 朱新 芝. 外墙 渗 漏的 原 因分 析及 防 治措 施 [ ] 山 西建 筑, J. 2 0 ,2 2 :3 —4 . 0 6 3 ( ) 1910
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摘要:如今建筑工程一般都要用到很多混凝土材料,并且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开裂问题,如果发生了建筑裂缝则会给建筑的使用寿命,住户的使用舒适度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
对此,施工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建筑裂缝防治问题日益关注。
后浇带主要用来填补裙楼各主体之间的变形部位,以免混凝土因热胀冷缩产生裂缝,这一技术的运用使混凝土裂缝这一问题得到了极大地减少。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1.房建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运用的意义1.1后浇带的施工工艺原理首先,后浇带需遵循防治原则通过对建筑物后浇区沉降区,后浇区收缩区及后浇区温度区等处设置后浇带的方法,达到减小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及不均匀沉降,继而达到控制开裂的目的。
其次,留设后浇带可使建筑结构施工期较短释放出的混凝土约束应力较小,且施工期结束时可使后浇带的作用效果较小,避免永久变形缝给建筑结构带来不利影响。
最后,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改进。
设计人员在运用这一技术之前,有必要对建筑物结构进行强度设计计算,准确计算出建筑结构应力,并保证抵抗应力方法的合理选取。
1.2很好的解决了地基的沉降目前许多建筑工程都使用了明挖施工方式,但同时还会遇到比较严重的地基沉降情况,这种情况与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地基加固处理不过关有很大关系,继而在后期产生应力减小及基础不均匀沉降等情况,甚至还会产生建筑墙体裂缝甚至是建筑倾斜等严重情况。
为有效化解地基沉降,可采用后浇带技术实现建筑物分担地基压力,继而使建筑物间隙变小,建筑结构稳定性水平得到提升。
1.3减轻热胀冷缩现象热胀冷缩广泛存在于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热胀冷缩严重时会影响建筑结构稳定性,且热胀冷缩在密集型建筑上表现得更为显着,受外界温度变化影响更大。
若建筑物密度过大则温度裂缝发生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大,从而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采用后浇带技术可以使房建结构得到优化并有利于延缓热胀冷缩的发生。
施工人员需要加强对于建筑受外界温度影响的关注,确保建筑稳定性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布置建筑密度,遏制建筑温度裂缝。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在闸室工程中的应用
21年 1 0 第1期 0
建 筑 ・ 划 ・ 计 规 设
混凝土裂缝控制 技术在 闸室工程 中的应用
孙 高 峰 ( 徽 水 安 建 设发 展 集 团 , 安 安徽 合 肥 2 00 ) 3 0 0
摘 要: 裂缝是混凝土建筑物主要的老化病 害之一 , 主要 由干缩 、 自身质量 、 砼 水泥水化热 、 温度 、 筋锈蚀 、 钢 地基 变形、 荷载、 骨料反 应、 碱 地基
冻 胀 等 引起 。
关键词 : 混凝土裂缝 ; 埠闸; 蚌 闸室
裂 缝 是 混 凝 土 建 筑 物 主 要 的 老 化 病 害 之一 ,主 要 由于 缩 、砼 自身 质量 、水泥水化热 、温度 、钢筋锈蚀 、地基变形 、荷 载 、碱 骨料反应 、 地 基 冻 胀 等 原 因 引起 。 小 浪 底 水 利 枢 纽 南 岸 引 水 口工 程 洞 室 衬 砌 工 程 混 凝 土 的 设 t 标 f 指 为 C 0 8 I 0 施 工 条 件 : 泵 送 ,洞 外 拌 和 ,洞 内浇 筑 , 洞 内 恒 温 2P FO。 l— 8 7 1 ℃。为 控 制 裂缝 的产 生 ,施 工 中采 取 了 以下 措C,细骨料内部温度约为 2  ̄ 6C,降温效果 比较
明显 。
3 加冰降温。 . 2 在混凝土浇筑前购人冰块 ,砸成粒径约 3m的小块加入砼生料 中, c 充分拌合后量取 出机 口温度 ,根据 } 机 口温度来确定加 冰量。实际工 J { 作 中 , 出机 1的 控 制 温度 为 1℃ ,混 凝 土 单 方用 冰 量 在 6k : 3 8 0 g左 右 。 因 1 控 制千 缩 裂 缝 冰块破碎工作量较 大 ,粒径也很难控 制 ,加入冰块后还需 延长拌 和时 混凝 土 的 干 缩 裂 缝 主 曼 是 由 于 毛 细 管 压 力 造 成 的 。 毛 细 管 孔 隙 在 间 ,降低了混凝土浇筑速 度 ,为克服该 问题 ,实际工作 中多采用拌 和 干燥过程 中逐步失水 ,产生很 大的毛细管张力 ,混凝土体积产生收缩 , 水降温的方法 ,即把 冰块 稍加破碎后放入 拌和水池 中来降低水温 。用 由于 混 凝 土 周 同 存 在 约 束 , 内部 又 有 拉 应 力 , 当拉 应 力超 过 混 凝 土 材 此方法 ,通常能够把拌和用水的温度降至摄 氏 3 7c 右。 ~ o左 33 夜 间浇 筑 。 - 料抗拉强度时 ,便产生了干缩裂缝 。 干缩 裂 缝 的 控 制 方 法 有 : 白天气温较高 ,即使 采用多种降温措施也 很难保证混凝土 的人仓 】 )降低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用水量的增加势必使剩余水增加 ,因 温度 ,而夜间浇筑——特别 是后夜浇筑 ,气 温相对较低 ,采取温控措 施后 ,比较容易控制砼 的入仓 温度 。因此 ,工作 中多把其他工序 的施 此 ,从确保混凝土耐久性 出发 ,应降低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 2 )水泥的影响 :不同水泥 ,混凝土收缩也 不同 ,按收缩值 大小 排 工安排在 白天进行 ,而把混凝土浇筑安排在夜间进行。 序 :矿 渣 水 泥 > 通 水 泥 > 煤 灰 水 泥 。 普 粉 通 过 以上 温 控 措 施 ,使 南 岸 引 水 口洞 室 衬 砌 工 程 夏 季 混 凝 土 出机 3 )降低混凝土周围约束 :若混凝土周围约束 过大 ,内部拉 应力无 口温 度 控 制 在 1 ℃以 内 , 人 仓 温 度 控 制 在 2 %以 下 ,有 效 地 控 制 了温 8 8 法 释放 ,拉 应 力增 大 而 使 混 凝 土 干 裂 , 因此 , 应 减 少 混 凝 土 的分 仓 长 度 裂缝 的产 生 。 度 ,以使混凝土内部拉应力能够充分释放。 4 混 凝 土 养 护 4 )添加膨胀剂 :适量添加膨胀剂后可以使混凝 土体 积膨胀 ,在混 由于采用普通硅 酸盐水 泥和泵送施 工工 艺,砼早期 水化热较 大。 凝 土内部产生压应力 ,部分抵消了混凝土 因毛细孔隙干燥而产生 的托 经 量测 ,一般 在浇筑后 2 h左 右 ,内部温度 即达 到最 大值 ( 3 ℃) 4 约 3 , 应 力,从而起到控制干缩裂缝的作用。 而此时 因规范要求钢模 板尚不 能拆除 ,还不能直接进行表面洒水降温 , 本工程在控制混凝 土十缩裂缝 方面采用 了上述 1 3项方法 。其 中 为降低混凝 土温度 ,除尽量 降低 水灰 比外 ,在 浇筑完毕后 1h即开始 ~ 8 单位用水 量为 12 g 8 k ,采用普通 4 . 25水泥 ,浇筑 中掺用粉 煤灰 ,分段 对钢模板表 面进行不 间断的洒水 降温 ,拆模后对混凝 土表面进行全天 浇 筑 长 度 在 1m 左 右 。 O 候养护至 l ,此 时洞室衬砌后 的混凝土内部温度已降至 1℃。通过 4天 8 拆模前是否对钢模板 表面洒水降温 的对 比观察 ,采取对 钢模板 表面洒 2 控 制混 凝 土 因 自身 质量 欠 缺 而 形 成 的 裂 缝 高强混凝土水泥 的强度等 级和水泥用量相对较 高 ,开裂现象 比较 水降温的 ,明显比未对钢模板表面洒水降温的混凝土产生裂缝少的多 , 普遍 ,因此 ,高强混凝土不一定是 高性能混凝土 ,而高性能 昆凝土 因 因此 ,混凝土养护应从模板面 的洒水降温开始。 具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 ,收缩 变形 较小而使抗裂性 能大大提高 ,同时 5 控 制钢 筋 锈 蚀 引 起 的 裂 缝 高强混凝土必须采用高效减水剂 和超细活性掺和料作 为混凝土的第五 钢筋锈蚀后体积膨胀 2 4倍 ,对周边 混凝土产生压力 ,可能产 生 - 和第六部分 ,来提高混凝土 的密实性 和抗渗能力 。因本 T程采用泵送 顺筋裂缝 ,甚 至脱落 ,从而影响建筑物的使用。而钢筋锈蚀多为气蚀 、 施工工 艺,要求的坍落度和水 泥用量 均较大 ,必须用掺 加外加剂的方 电离 引 起 。 因此 ,本T程 自一 开始就注意 了钢筋 的锈蚀问题 ,并从 以下几个 法来达到既减水又不使混凝土坍落 度损失过大的 目的,以及 添加超细 活性掺和料来达到降低水化热 、改善 与提高混凝土性能 和节约水泥的 方 面 对 钢 筋锈 蚀 加 以控 制 的 。 目的 。 51 钢筋出厂时 ,其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 ,可 以对钢筋起 到一 . 综合上述 两点 ,我们采用 下表所示 的混凝 土 配合 比 ( 单位 :k/ 定的保护作用 ,但该薄膜 遇水或受潮后 因水 的微酸性而脱落 ,使钢筋 g n) 为 : 水 :水 泥 :砂 : 碎 石 : 粉 煤 灰 :外 加 剂 = 8 :3 9 6 4 酸性氧化而锈蚀 。因此 ,钢 筋原材料和加工后 的半成品均应作 防潮处 3 12 0 : 8 : 11 16:09 。砂率 3% 、水胶 比 05 、坍落度 1O 10 m、外加 剂掺 理 。具 体 的做 法 是 架 空 放 置 和 上 盖 防 水 雨 布 。 .1 8 .0 6~8r a 52 钢筋安装前表面清洁处理。 . 量 O5 2 %、粉煤灰掺量 1%。 5 钢筋安装前 ,其表面必 须洁净 、无 污物 ,对 已发 生锈蚀 的部位 , 因混凝 土巾掺加粉煤灰技术在我 省水 利行业 尚处于探索 阶段 ,固 替代量并 不很大 ,只有 1%,但根据有关 资料 ,混凝土 中单方水 泥用 必须用钢丝刷和砂布打磨 干净 ,以保证钢筋与 混凝土的有效结合 ,同 5 量每增减 lk ,水化热相应升降 1 1 ℃,即因本工程 中掺用粉煤灰而 时 也 可 防止 因 电离 而 发 生 锈 蚀 。 Og ~. 2 . 使 混凝 土内部温度 下降了约 5 ~ . . 6 ℃, 一定程度上控制 了裂缝 的产 53 降低砼水灰 比和增加混凝土和易性 。 5 5 从 5 加 强振捣 ,提 高混凝 土致密性 ,减小混凝土炭化速度 ,使钢筋有 . 4 生。 足够长 的时间不接触空气。 . 3 控 制 水化 热 开 裂 水泥水化后放 出大量的热量 ,使混凝 土内外形成较大 的温差 ,从 6 控 制 洞 室周 边 围岩 的 变 形 为 防止洞 室Ⅳ类围岩 区的围岩变形对洞室衬砌混 凝土的影响而使 而在温度应力 的作朋 下形成裂缝。特别是在 夏季施工 ,中午气温一般 在 3 ̄ 7C,露天存放的石子表面温度可达 5 c 0c,砼 出机 口温度在 3 %左 之产生裂缝 ,在洞室开挖支护阶段就 已对 Ⅳ类 围岩 区进行 了锚杆支护 , 0 0 a m,间排距 1 5 × . m;混 . 1 12 2 5 右 ,混凝 土水化后 内部 温度更高。为控制混凝 土水化开裂 ,施工 中采 锚杆布置型式为梅花状 ,直径 2 rm,长 3 凝 土衬砌后 ,对 周边围岩进行 固结 灌浆。为保证锚杆 和固结灌浆的施 用 了 以下 措 施 。 T 质量 ,还要对 锚杆进行抗拔力试 验 ,对 固结灌浆进行 压水 和超声波 3l 骨 料 降 温 。 骨料 的温度控制 主要 通过搭盖凉棚和洒水 降温来进行 。搭盖 凉棚 检 查试 验 。 通过采取 以上措施 ,蚌埠 闸闸室工程 混凝土裂缝现象基本 得到 了 可避 免太 阳光 直射 ,减少骨 料吸热 ,浇 筑前 2 3小 时冉 用井水 (  ̄ 约 1q)对粗骨料进行 充分的洒水降温 。采取 以 I方法降温后 ,浇筑 前 控 制 ,取 得 了 良好 的效 果 。 7C 二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一、功能作用1. 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有收缩变形,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构件,施工后会出现收缩裂缝。
后浇带可以减少混凝土收缩的程度,控制裂缝的宽度和数量,提高构件的整体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2. 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后浇带可以增加构件的截面尺寸,增强构件的抗弯能力和承载能力,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安全性。
3. 加固构件的连接部位:后浇带可以加固构件之间的连接部位,避免构件的脱节和破坏,提高连接部的强度和稳定性。
4. 提供临时支撑:后浇带可以作为临时支撑使用,支撑下层施工的模板和脚手架,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
5. 方便施工和维修:在后浇带中可以设置管道、电缆等设施,方便施工过程中的布线和设备安装,并为维修提供便利。
二、施工技术1. 后浇带的施工时间:后浇带的施工时间一般在主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
一般情况下,在主体混凝土浇筑后1-3天可以进行后浇带施工。
2. 后浇带的混凝土配合比:后浇带的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考虑到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后浇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可以与主体混凝土相同或略高一些。
3. 后浇带形式的选择:后浇带的形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常见的形式有条形后浇带、板形后浇带等。
条形后浇带适用于较窄的构件,板形后浇带适用于较宽的构件。
4. 后浇带的浇筑工艺:后浇带的浇筑工艺要注意控制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
首先要抹平主体混凝土表面,清除浮浆和杂物。
然后在表面涂布隔离层,防止与后浇带混凝土的结合。
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均匀浇注,避免出现孔洞和空鼓。
5. 后浇带的养护措施:后浇带结束后要及时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硬化过程和强度发展。
养护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或过湿。
6. 后浇带的连接方式:后浇带与主体混凝土的连接方式有机械连接和粘结连接两种。
机械连接常用膨胀螺栓连接,可以提供较好的刚性连接。
建筑后浇带对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影响与处理技术郭慧敏
建筑后浇带对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影响与处理技术郭慧敏发布时间:2021-09-30T06:36:27.271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14期作者:郭慧敏[导读] 建筑的底座基础和后浇带很容易引起渗漏,后浇带在建筑工程中广泛设置,主要是为了不影响后续的施工过程,以确保结构不留下质量隐患,减少项目的成本。
在新时期,为了缓解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裂缝,后浇带施工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通过简单介绍了以往施工中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对后浇带施工技术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总结和研究。
郭慧敏北京顺昌安达建筑有限公司 102600摘要:建筑的底座基础和后浇带很容易引起渗漏,后浇带在建筑工程中广泛设置,主要是为了不影响后续的施工过程,以确保结构不留下质量隐患,减少项目的成本。
在新时期,为了缓解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裂缝,后浇带施工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通过简单介绍了以往施工中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对后浇带施工技术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总结和研究。
关键词:后浇带;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施工裂缝引言永久性伸缩缝的存在对结构的连续性和防水功能都有负面影响。
现在,更多的后铸带被设置来解决这个缺点。
后浇带又称临时伸缩缝,是施工过程中保留的一种临时释放变形措施。
保留一定时间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封闭填充,浇筑后形成无伸缩缝的连续整体结构,或将永久伸缩缝之间的空间进行扩大,以减少永久伸缩缝。
从以往的建设和发展来看,中国城市建设的原材料大部分是钢筋混凝土。
但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这两种物体在不同温度下存在热胀冷缩的物理变化。
有些建筑物的墙体存在裂缝,这些裂缝对建筑物的后期施工和使用会有很大的不利影响。
后浇带技术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即采用后填的方法来稳定楼板结构,不仅解决了很多施工企业的顾虑,也大大提高了工程的安全系数。
后浇带技术的原理是基于自然物理的收缩和膨胀的施工原理。
谈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
第43卷第2期 山西建筑Vol.43No.22 0 1 7 年 1月SHANXI ARCHITECTURE Jan.2017 •105 •文章编号:1009-6825 (2017)02-0105-02谈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乔振刚高玲(陕西省神木县鑫阳建设有限公司,陕西神木719399)摘要:介绍了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论述了建筑施工后浇带的具体做法,并从时间与断面构造选取、宽度与间距规划、模板预设、混凝土浇筑等方面,探讨了后浇带的施工技术要点,有利于提高后浇带的施工效率。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断面构造,模板,混凝土中图分类号:T U761 文献标识码:A〇引言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会对百姓生活的质量造成最为直 接的影响。
因此,为在根本上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与施工质 量,使其与目前的社会发展状况相吻合,相关工作人员要逐渐改 善与探究全新的施工技术,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在建筑中,钢筋 混凝土会参照温度的差异出现膨胀或者收缩,由此导致裂缝的出 现,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应用后浇带的功能和预备出底板处 与墙体处,提升施工质量。
1探究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1.1 处理裙房构造与基础规划问题在当前的建筑施工中,要加强对后浇带功能作用的重视度,其主要的原因是,能够解决构造由于温度差异造成的裂缝问题,还能将裙房构造问题和基础设计问题解决掉。
建筑施工的基地 有重力影响,致使建筑结构具有不稳定性,因此需要应用后浇带 技术,准确算出后浇带施工需要的时间与低级沉降的信息,再检 测裙房的强度与数据信息,施工者与设计者要提升对处理裙房构 造与基础设计问题的关注度,规划后浇带,参照一整套的步骤进 行,全面展现后浇带的功能,有助于建筑工程的有序施工,确保建 筑物更具稳定性、安全性。
后浇带的规划与施工较为繁琐,与之 相关的设计者与施工者要提升本身的责任意识,提升对建筑施工 的监管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建筑物的安全与质量。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研究_2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研究发布时间:2022-07-12T08:52:02.600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4期作者:彭同杰[导读] 若要进一步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可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铝粉,以防止新老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出现新裂缝。
身份证号:37091119940117****摘要:后浇带施工技术起到的作用是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连续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正确、科学运用能够预防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从根本上规避、处理房屋建筑工程沉降、变形、破损等问题,有助于建筑工程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为了发挥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优势与作用,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范以及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合理调整施工方式,以此提高后浇带的整体施工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1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概述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应用非常频繁。
现浇混凝土结构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现浇成型后可能出现沉降不均匀或收缩不均匀问题。
为了避免现浇后出现对建筑结构有害的裂缝,需要在建筑基础梁板位置设置临时施工缝,以保证结构稳定。
后浇带技术在实际应用时,一般会将整个结构进行划分,如果内部构件收缩,则在一定时间后用混凝土与预设的施工缝进行浇筑、振捣,从而提高整体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此外,在进行后浇带施工时,应加强温度控制,一般可优先选择温度较低的阶段进行施工,若要进一步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可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铝粉,以防止新老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出现新裂缝。
2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意义2.1规避地基沉降问题地基沉降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的施工问题,主要是由于未重视地基基础施工引起的。
与此同时,施工期间的地基加固工作也没有落实到位,当施工作业进行至后期时,出现地基沉降问题,不利于工程施工作业的有序推进。
地基沉降会导致建筑物整体倾斜,并增加建筑结构出现裂缝的风险,无法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与使用安全。
现代建筑后浇带防裂缝措施的应用
( 1 ) 框架结构填充墙 的高厚比必须根据计算公式进行严格验算 ; ( 2 ) 填充墙和框架柱间要合理使用拉结筋 。 拉结筋长度需根据建筑抗震等级进
行适 当设置; ( 3 ) 框架填充墙除了需满足 自重和稳定性要求外 , 还需适当 考虑地震作用 以及水平风荷载作用 ; ( 4 ) 根据填充墙高度和宽度 的不 同, 选择合适 的构造措施。例如钢筋混凝土构造柱,钢筋混凝土水平条带等 ;
建筑 与发展
・
建筑 论 坛
J i a nZh u L u n T a n
22 0・
J i anZhuYu F a Zh an
现代建筑后浇带防裂缝措施的应用
刘海涛 江 苏农 垦工程建设监理有 限公 司 江苏淮安
2 2 3 0 0 1
【 摘 要 】 随着现代 化进程 的推进 ,高层 建筑及 大型设备基础 等都采 用体积庞 大的混凝土 结构。大体积 混凝土 己大量用 于工业与 民用建筑 中,无可避免 的 出现后 浇带发后开裂现 象。本文通过对对 大体 积混凝土后 浇带裂缝 产生原 因的分析 ,总结 出对混凝 土施 工的控 制措施 。从 而达到
发生 开裂。 自由与约束两种 不同条件 ,膨胀与 收缩两种不 同 的变 形产 生不 同的后果 ,是因为 究其本质 ,它们属 于 “ 相向变 形”与 “ 背 向变
形”两种变形。如下所示 :
其 特征是 :能够依 据不一样性 质、不一样材料 对其浇灌 ;在其的 应用用过程 中 ,其所用的后浇带 的强 度必 须要大于 同连接 部分的强度 ; 在其 的模 板 的消耗过程 中 ,后浇带技术 要有效 的避免 由于新 的混 凝土 与老 的混凝土之 间施工 的时间上 的差异性 ,进 而引发 的裂缝 问题 的产
大型常态混凝土闸墩快速浇筑的温控防裂方法研究
在我 国基 础设施 建 设高 速发 展 的今 天 , 在能 够保
速浇 筑方 法 时 , 取 合 理 的 防 裂 措 施 就 显 得 更 为 重 采
第 3 4卷
第 1 期
三峡大学学报 ( 自然科 学 版 )
Jo iaTh e r e i. Na u a ce cs fChn reGo g sUnv ( t r l in e ) S
Vo . 4 No 1 13 .
Fe .2 2 b O1 21 0 Nhomakorabea2年 2月
大 型 常 态 混 凝 土 闸 墩 快 速 浇 筑 的 温 控 防 裂 方 法 研 究
sr ci n h h n e ftm p r t r n te sfed fc n r t l ie p e t o v ri n lp a e n , tu t ,t ec a g s o e e a u e a d sr s ils o o ce e su c ir wih c n e t a lc me t o o
p rt r.T ecakn rv ninmeh dp o oe ytea to sh sb e efr dweln ara poet eau e h rc igp e e t t o rp sdb h uh r a en p r me li e l rjc o o
Ab ta t I i htof t r l m f s r s a e y f a g onv nton lc nc e e suie p e t a d c — s r c n lg he p ob e o t e s s f t or l r e c e i a o r t l c i r wih r pi on
景和适 当降 低浇 筑 温度 的前 提下 , 大型 常态 混凝 土 闸墩 施 行 快速 浇 筑方 法 能够 满足 工 程 防裂 对 要求. 方案 的实 际实施 效果 较好 , 供类 似工 程参 考. 可 关键词 : 型 闸墩 ; 厚层 短歇 ; 快速 浇筑 ; 温控 防裂 大 中 图分类 号 : TU3 7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6 29 8 2 1 ) 10 0 —4 1 7 —4 X(0 2 0 — 0 10
后浇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后浇带在混凝土结构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2. 掌握后浇带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
3. 通过实验验证后浇带的施工效果。
二、实验背景后浇带是混凝土结构中的一种特殊构造,主要用于解决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缝问题。
通过设置后浇带,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分为若干个独立的部分,减小了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降低了裂缝产生的可能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施工和检测,验证后浇带的施工效果。
三、实验材料1. 混凝土:C30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30MPa。
2. 后浇带模板:采用钢模板,模板尺寸根据设计要求定制。
3. 钢筋:HRB400钢筋,直径为12mm。
4. 施工用水:自来水。
5. 施工用砂:中粗砂,级配良好。
6. 施工用石子:碎石,粒径为5-20mm。
四、实验方法1. 施工准备: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后浇带的布置位置、尺寸及钢筋配置。
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工具和设备。
2. 施工过程:(1)混凝土浇筑:按照设计要求,将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cm,浇筑过程中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
(2)后浇带设置:在后浇带位置预留出钢筋位置,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后浇带模板固定在预留位置,模板应平整、牢固。
(3)后浇带浇筑:待主结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确保后浇带混凝土密实、平整。
(4)养护: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3. 检测方法:(1)外观检测:检查后浇带混凝土表面平整度、钢筋位置、模板拆除后的痕迹等,确保后浇带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强度检测:在后浇带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采用钻芯法或抗压试验等方法进行强度检测,检测值应满足设计要求。
(3)裂缝检测:在后浇带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采用超声波检测、裂缝观察等方法进行裂缝检测,确保裂缝宽度、长度、数量等符合设计要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观检测:后浇带混凝土表面平整,钢筋位置正确,模板拆除痕迹不明显,符合设计要求。
后浇带的设置对超长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的影响
后浇带的设置对超长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的影响超长混凝土结构常常会受到温度变化带来的应力影响,引发裂缝和变形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程实践中通常会采用后浇带的设置来减小温度应力对结构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后浇带设置对超长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的影响。
后浇带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一定时间内再次进行浇筑的带状区域。
通过在浇筑完成后迅速进行后浇,可以有效地减小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差异,从而减小温度应力的产生。
首先,后浇带的设置可以改善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分布。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由于外界环境温度和混凝土内部的水化反应导致的自身温升,结构表面和内部温度会出现差异。
这种温差会引起混凝土的收缩和热应力的产生。
通过设置后浇带,在结构内部形成一个温度平衡区域,使得整个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分布更为均匀,减小温度应力的产生。
其次,后浇带的设置可以延缓混凝土的温度升高速度。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由于内部水化反应的热释放,结构温度会持续升高。
这种快速的温度升高会导致混凝土的收缩速度加快,从而引发温度应力。
通过设置后浇带,可以对混凝土进行适当的降温,延缓温度升高速度,减小温度应力的产生。
此外,后浇带的设置还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由于温度应力的作用,结构可能会出现裂缝和变形等问题,降低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通过设置后浇带,可以减小温度应力对结构的影响,提高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和耐久性。
综上所述,后浇带的设置对超长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的影响非常显著。
通过改善温度分布、延缓温度升高速度以及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后浇带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减小温度应力对结构的影响,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因此,在超长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中,合理设置后浇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
浅谈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 张新春
浅谈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张新春摘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屋顶、地下室、地板、墙体均容易出现开裂现象,如果不及时发现这一现象并加以解决,那么施工中很容易出现坍塌事故,不仅危及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同时也会因为出现裂缝问题而导致房屋渗漏,并且,渗漏的地方直接破坏房屋的整体结构,还会出现各种问题,进而导致施工质量不佳。
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避免或减少出现这类安全问题和质量通病问题,对此,本文主要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一、后浇带施工技术概述混凝土施工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混凝土凝固之后会出现裂缝问题,主要是由于原材料不符合要求、配合比设计不规范、相关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操作不合理、后期养护不当等导致混凝土开裂问题发生。
在施工中为了能有效控制裂缝问题,可以在结构连接位置预留相应后浇带。
在整个建筑结构混凝土施工结束一段时间后,按照设计要求的时间对后浇带进行浇灌,连为一个整体。
二、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有利于解决裂缝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外部环境对对总体质量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温度发生变化,会导致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发生膨胀或者收缩,从而发生裂缝。
因此,在具体施工中,为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力度和刚度符合要求,需要在较低温度下施工。
此外,施工完成之后,会受到季节更替、外部温度变化的影响,致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形成应力和挤压力,从而形成裂缝。
通过后浇带技术,可有效消除温度应力造成的裂缝问题,保证施工质量。
待建筑工程内部结构变化趋于稳定之后,再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进而保证建筑工程内部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②有利于加强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通过合理布置后浇带,可大幅度提升高层建筑工程和裙楼之间连接的稳定性,甚至施工得到,还能提升地基基础的稳定性,促使主楼和裙楼形成一个整体。
多数情况下,需要通过计算沉降量,来获得后浇带施工最佳的时间,并设计后浇带的具体位置,通常是在整体施工完成之后,在进行后浇带施工。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李洪莉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李洪莉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
很多建筑工程都朝着高层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显著的解决建筑混凝土收缩裂缝以及建筑差异沉降的影响,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本文就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后浇带;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引言城镇化的建设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建筑施工技术随着科技进步不断革新,后浇带技术作为一项创新技术在建筑施工领域逐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钢筋混凝土热胀冷缩特点,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容易因应力差引起构筑物产生裂缝。
后浇带作为一种临时性的施工缝,一般设置在高大楼群的墙、梁等建筑关键部位,目的在于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结构变形,预防和处理出现的施工裂缝,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1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功能特点1.1减少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收缩影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了大量的混凝土结构,因水泥的水化作用,混凝土结构在固结的过程中,会因为温度的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变形现象,一旦其所受的温度应力超过了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最大抗拉强度,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质量。
而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为混凝土结构的收缩变形提供了空间,降低了混凝土收缩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应力对混凝土的影响。
1.2进行沉降差问题的控制后浇带施工技术常用于高层建筑的施工建设中。
在建筑工程高层建筑与裙房结构的设计阶段,需要保持二者的整体性。
而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需要将二者暂时断开,在完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之后,再通过浇灌的方式将其连接在一起,使高低层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在高层建筑与裙房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后,需充分考虑后期因为沉降差而产生的附加应力,确保地基土质量符合施工要求,确保在施工期间完成沉降。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解决沉降差问题,还需要做好以下3方面的调整。
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 防止混凝土施工中出现裂缝
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防止混凝土施工中出现裂缝摘要:后浇带是在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为了克服因温度、沉降、收缩等原因产生的有害裂缝而设置的变形缝,经一定时效后再进行后浇封闭,形成整体结构。
本文阐述了后浇带的功能,对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Abstract: After pouring zone during the whole cast-in-sit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harmful cracks caused by temperature, settlement, shrinkage and other reasons and setting deformation joint, after a certain time after pouring after closed, the formation of the whole structur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function of post-pouring belt, are discussed with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for building engineering after pouring.Keywords: Housing construction; post-pouring bel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引言:后浇带是为了防止混凝土施工中出现裂缝而提出的施工措施。
房建工程后浇带裂缝控制与探索
房建工程后浇带裂缝控制与探索摘要:随着目前我国房建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房建工程施工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是提高混凝土结构类房屋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是混凝土类房屋施工主体结构不出现裂缝的重要手段。
而后浇带如果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不到位,很容易产生裂缝等质量问题。
本文对后浇带的裂缝控制从施工把控角度进行了认真探索。
关键词:房建工程;后浇带裂缝;控制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施工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能够有效解决房屋的不均匀沉降和温度收缩等问题造成的裂缝,保证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后浇带在混凝土结构类房屋建筑中应用广泛。
后浇带裂缝的控制,是后浇带施工重要控制环节,必须做到每一道工序都细致、谨慎,严格施工。
下面就后浇带施工各工序防止后浇带产生自生裂缝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探索。
一、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裂缝控制(一)后浇带模板控制在工程开工前,仔细查看图纸,确认后浇带位置,科学计算,确定正确的后浇带的支撑系统,计算出周围楼板或者梁所承受的荷载及支撑系统所需要的刚度和强度。
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支撑体系的刚度或强度不够而出现支撑体系坍塌或浇筑后混凝土变形开裂而出现裂缝。
施工过程中常采用钢管支撑系统,支撑系统要搭设稳固,达到计算时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由于设置了后浇带,此跨区域内的结构在未进行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及达到强度要求前,是处于悬臂受力状态,故其底模的支撑架,并不能随便拆卸,须等后浇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可进行拆除。
避免因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提前拆出后混凝土坍塌或者因受拉应力影响而开裂。
为了确保结构安全,采用钢管柱加固梁的两端,钢管柱顶部采用钢楔子顶撑。
同时为避免钢管柱锈蚀,刷防锈漆一道。
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加固后浇带楼板两侧,并将荷载传至基础底板。
模板及其支撑体系在拆除过程中,还要避免对混凝土墙面造成损伤。
(二)后浇带结构筋控制后浇带要保证其主筋结构与后浇带段内钢筋的紧密连接,不能出现断开的情况,如果出现必须断开的情况,就需要将主筋的搭接长度延长到主筋直径的45倍以上,并错开接头,同时加设附加钢筋,确保后浇带钢筋与主筋的紧密连接和连接处的钢筋强度。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化研究_2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化研究发布时间:2021-08-26T14:53:28.57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第4月第12期作者:赵兰钦[导读] 在现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因施工阶段预留出现的临时性变形缝被称作是后浇带。
赵兰钦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临沂276000摘要:在现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因施工阶段预留出现的临时性变形缝被称作是后浇带。
后浇带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能够应对结构施工中产生的变形,控制因为温度和沉降差引起的施工裂缝,从而更好的确保建筑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
为此,文章结合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原理,就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优化;研究引言建筑工程的质量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修建时,要对地基的沉降问题进行分析,由于房屋地基沉降具有差异性,因此,在对建筑地基的结构进行设计时,要考虑沉降差异的现象。
设置沉降后浇带可以有效地预防地基沉降情况的出现,但是,目前,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中应用时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行为,传统的后浇带施工技术对建筑物的质量会产生不利影响。
在此情况下,对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创新、优化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1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概念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温度变化和收缩力度不均匀等因素都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问题,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利用后浇带施工技术,避免产生裂缝。
施工单位可以将后浇带作为临时施工缝,主要是在建筑工程基础底板和墙体等部分中利用。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阶段,很容易发生裂缝问题,因此施工单位需要设置缝隙,划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为不同的小部分,稳定各个部分之后再浇筑缝隙,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功能。
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阶段,施工单位需要利用水泥材料,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掺加铝粉,使后浇带强度得到提高。
2后浇带的主要特征后浇带能够根据外部温度变化情况来实现更高层次的收缩和扩张,特别是那些已经成型的混凝土结构,如果是在温度相对较低的环境下施工建造,一旦发生季节性变化,不断提升的温度,可能会给混凝土内部带来不同程度的压力,甚至影响到向外挤压的力量。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与质量控制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与质量控制发布时间:2021-09-10T06:46:59.176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15期作者:时杰[导读] 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我们一般采取以下三种方法来控制裂缝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河南郑州 463300摘要:后浇带设计和施工,既是使建筑工程保持良好整体性,又是确保大体积结构的混凝土连接关键步骤,地下室防水问题也得到解决。
但当今建筑结构的后浇带的设计和施工依然有着很多不足。
这些问题主要来自后浇带设计、施工工艺、防渗漏、混凝土质量等多方面问题导致的。
依据建筑物不同的结构形式,严格设计,确保落实到各个施工环节,妥善解决多方面问题,方可确保建筑物的整体性、功能性、完美性以及安全性,最后工程结构质量得以实现真正提升目的所在。
论文主要论述后浇带在施工期间的质量控制以及施工工艺要点。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工艺;防渗漏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被广泛用于高层建筑结构中,因为温度、混凝土收缩等因素的存在,容易造成基础结构沉降的不均匀,以及在静、动荷载的作用下等诸多因素的一起影响,建筑物极其容易出现裂缝而导致结构产生破坏。
裂缝的缝隙会主要影响建筑物的一体性、防水防渗性等性能的正常使用,因而选择合适的方法加以避免建筑物裂缝的产生,从而更加有效地控制裂缝的延伸,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我们一般采取以下三种方法来控制裂缝的产生和发展:①采用更优的配筋方案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合理措施控制结构之间温差;②设置永久性沉降缝、变形缝、伸缩缝,将系统内应力释放出来,可以防止发生变形等问题;③施工过程中留设作为临时缝的后浇带,把结构分为多份,有效的减小应力。
而施工后期,用后浇带连接成为整体,承受约束应力。
永久性变形缝、沉降缝工艺复杂,工期长费用多,防水困难,结构整体不美观,因此后浇带的方式最适合。
1后浇带施工工艺及要点(1)建筑后浇带的设计需要根据要求设置它的位置和尺寸,后浇带宽度一般为 80cm ~ 100cm;如果在施工时发现后浇带需要移动位置,施工单位不能随时调整设计方案,只有设计人员获得批准,才能做出更改和施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摘
要 】 设置后 浇 带是 防止 大型水 闸 闸墩 混凝 土施 工 出现 温度 裂缝 的措施 之 一 ,结合 实际工 程 ,设
计合 适 的后 浇带结 构尺 寸 ,并 对后 浇带 的施 工要 点和 方 法进 行探 讨 ,获得 了比较 理 想 的效 果 。另 外 , 通过 实测施 工温度 和应 力计 算 ,分析 了设置后 浇 带对 闸墩 施 工温度 和 内应 力的影 响。 【 关键词 】 闸墩 ;后 浇带 ;施 工要 点 ;防裂 效果
2 后浇带的设计及工程 实例
后浇带的留置间距首先要考虑能有效削减温度收缩
应力 ,其次为方便施工要考虑与施工缝 重合 。通过计算 与工程实 践经 验 ,一般 大 体积 混凝 土 在正 常施 工条 件
( . h n zo n e i , hn zo 4 0 0 , e a ,C i ; . iir o Wa r e ucsP C ,B in 1 0 3 h a) 1 Z egh u U i r t Z egh u 5 02 H nn h a 2 M nsy f t s re R e i v sy n t e R o j g 0 5 ,C i 0 n
1 引 言
闸墩 结 构 与 其 他 大 体 积 混 凝 土 结 构 相 比 ,长 、 宽 、高 三 个方 向的 尺 寸极 不均 衡 ,长 度 和 高 度 方 向 较 宽度 大 许 多 ,这 种 窄 、长结 构 受 力 特性 复 杂 ,当
长度 尺 寸 大 于 1 n时 ,在 施 工 和 工 作 状 态 中易 于 4i 开 裂 ,目前 水 闸 闸墩 施 工 的温 度 裂 缝 问题 以及 相 应 带来 的安 全 隐患 仍 然深 深 困扰 着 工 程 技 术 人 员 和 管 理部 门¨ 。后 浇 带 是 一 种 防 止 闸墩 出 现 施 工 温 度 ’ 裂缝 的有 效 手 段 ,它 的施 工 原 理 是 沿 长 度 方 向把 闸
中 图分 类 号 :T 6 22 V 6 .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 80 20 )9 0 5 —3 00 0 6 (0 6 0 —0 00
St y o he a lc to fpo tp ud n t pp ia i n o s - ourng c nc e e z n o c nt o ft m p r t r r c i i o r t o e t o r lo e e a u e c a k ng durng i c nsr to f suie g t i r o tuc i n o l c a e p e s ZHANG a h n . L U Yu m i Tin. a g I . n
维普资讯
水利水 电技术
第3 卷 7
20 0 6年第 9期
后 浇带在 闸墩 施 工 ຫໍສະໝຸດ 度 裂缝控 制 中的 应 用研 究
张 天航 ,刘 宇敏
(.郑 州大 学 ,河 南 郑 州 4 00 ;2 I 502 .水 利部 政 策法 规 司 ,北 京 10 5 ) 00 3
Absr c : Th lc me fte p tp u i g c c ee z ne i n fte m e s r sf rc to fte tmp r t r r c i g du ig ta t e p a e nto h os— rn on r t o s o e o h a u e o onr lo h e e a u ec a k n rn o t on rt o tucin o ag li e g t es Ba e n t e a t lc n t c in,t t cu a ieo he p s— o rng z n he c c ee c nsr t fl re su c ae pir o s d o h cua o sr to u he sr t r lsz ft o tp u u i o e i e in d,a d te h y p i t n t o sf rte c n tu to r ic s e swel s d sg e n h n te ke o ns a d me h d o h o sr c in a e d s u s d a l ;wih wh c et rc nsr cin e e t t i h b te o t t f c u o i bti e . Fu t r o e,t ee a ti fu n e r m h lc me ft o n b t hec n t c in tmpe au e a ntr a so an d rhem r her lv n nl e c sfo t e pa e nto hez neo o h t o sr to e u rt r nd i e n l sr s r n lz d t o h m e s rn h o sr c in tmpea u e a d c l ua ig te sr s e o c r e . te sa e a ay e hrug a u g t e c n t to e i u r t r n ac ltn h te s sc n e d n Ke r y wo ds:pir o tp rn o e; k y p i t fc n t cin;e e to nic a kig e ;p s— ou g z n i e o ns o o sr to u f c fa t— rc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