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规范运行研究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研究
TAN SUO YAN JIU 监狱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规范运行研究与对策
徐晴
河北省保定市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摘 要: 一直以来,监狱在心理健康方面都比较关注服刑人员出狱后的状态,害怕他们在监狱未能得到有效的改造,出狱后继续犯罪危害社会的和谐发展,还有就是担心他们在监狱服刑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出狱后由于自卑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生活。
但无论是那种情况,监狱在心理健康方面的聚焦点都在服刑人员身上。
但实际上,监狱不仅有服刑人员,还有狱警和其他相关的工作人员,这些人也有可能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基于此,监狱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不仅要关注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对狱警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也不可忽视。
但目前来说,监狱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在发展中还存在不足之处,运行还不够规范,只有规范化运行的监狱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才能确保监狱人员的心理健康。
对此,本文就监狱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规范运行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监狱心理健康服务机构;规范运行;研究
监狱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主要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以及技术为服刑人员、狱警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心理指导并保障他们心理健康的服务机构。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一个人不仅要身体健康,同时还要心理健康,如此才能被称作是一个健康的人。
基于此,社会大众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各种心理咨询服务机构也逐渐发展起来[1]。
随着这样的发展趋势,监狱内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也逐渐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为了满足日渐增长的监狱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对监狱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也提出了规范化运行的要求。
本文就如何实现监狱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规范运行展开了研究分析。
1 监狱心理健康服务机构运行的现状分析
1.1 发展迅速但不平衡
我国心理学应用于监狱工作,最早始于1981年开始的对服刑人员实施的心理矫治工作。
自全国第八次劳改工作会议提出这项工作以来,全国的各监狱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摸索研究,在此期间心理学的应用已经在监狱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1994年,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工作正式被司法部纳入现代文明监狱的一项标准,并于2003年发布了《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自此心理矫治正式被列入监狱的日常工作内容[2]。
由此可见,监狱的心理矫治工作发展速度极快,这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监狱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
但根据调查分析,监狱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发展迅速但不平衡,经济发达的省份发展水平要远高于其他经济水平低下的省份。
1.2 缺乏专业性人才
如今,受到社会大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广泛关注影响,监狱心理健康工作队伍逐渐壮大,其专业服务素养也得到较大幅度的增长。
尤其是2002年国家有了心理咨询职业资格证的认证,此项认证为监狱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培养了一批专业性的人才,为更多监狱内的心理学服务工作者提供了专业性的教育机会[3]。
但就目前监狱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而言,专业服务人员仍然很缺乏,已经在职的工作人员其专业素养也有待提高,对于刚取得心理咨询职业资格证的工作者来说,他们也缺乏实践,其实际能力也根本满足不了工作所需。
1.3 运行不够规范化
监狱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发展至今,虽然很多工作流程已经确定,服务水平也在稳步提高,但运行方面还存在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机构服务名称不规范,有以心理矫治命名的,如心理矫治科、心理矫治室等,还有以心理咨询命名的,如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科等;其二,机构所属不规范,有的设置在监狱教育改造科,还有的设置在监狱医院,其他的也有单独设置,有正副科级单位之分;其三,机构服务人员编制不规范,现如今服务于监狱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人员专职者较少,大多都是医护人员和管教警察等兼职者,有些是持证上岗,而有些则无证上岗。
除此之外,还有场所设置不规范、职称不规范等。
2 监狱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规范运行对策
2.1 建立健全工作体系
为了规范监狱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运行,必须要建立健全的服务工作体系。
例如,可建议司法部监狱管理局成立一个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由司法部监狱管理局统一安排研究调度,其研究中心的人员主要由司法系统的高校教学和研究人员组成,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开展监狱心理健康理论和技术相关课题的研究,还有就是负责培训机构的服务人员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等;在各个监狱管理局成立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主要成员由监狱管理局的领导、专家以及国内著名的心理学顾问等组成[4]。
除此之外,还可在监狱内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在监区成立心理辅导站,还可以组织服刑人员成立心理互助组等。
2.2 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根据监狱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来看,专业性人才较缺乏,
39
40
探索研究
TAN SUO YAN JIU
服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也较低,因此,要想使机构规范化运行必须要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首先,要根据监狱大小配备相应的服务工作者,其次,这些工作者必须要发自内心热爱监狱心理学服务工作,具备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具有较高的监狱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素养,有相关部门经过认证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和上岗证,需持双证方可上岗;最后,对已经在职的机构服务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开展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普及心理卫生知识,达到提高机构服务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教育目的。
2.3 正确选择机构的设置场所
监狱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选址也是影响其规范运行的因素,机构设置的位置不同给被服务的对象带来的感受也不一样,能够起到的服务效果也具有差异。
例如,将机构设置在医院门诊,这种做法明显不妥,这样的选址已经将服务对象定位为“病人”,但实际上无论是狱警还是服刑人员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能被称作“病人”,心理咨询师也不等同心理医生,这样的选址有失职业水准;还有的将机构设置在禁闭室或监区,这样的选择可说是大忌,不仅不能起
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反而会给服务对象造成心理压力,容易使他们内心滋生不良情绪。
其实,从机构的选址开始就已经在运行心理学的知识,选址不同会给服务对象带来不同的心理暗示,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感受。
因此,机构的选址应该慎重,最好单独设置,有独立的服务空间和外部环境,这样才不会给服务对象造成先入为主的心理影响,才能为监狱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规范运行奠定先决基础。
3 结语
综上,作为一个改造社会犯罪人员能够起到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场所,必须要保障狱警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才能促进服刑人员的改造工作顺利进行,服刑人员的心理是否健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狱警的心理健康程度和管理水平。
要切实保障监狱内人员的心理健康,必须要使监狱心理健康服务机构规范运营,如此才能解决监狱内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监狱的管理水平提升,实现更好的改造服刑人
员的终极目标。
4 备课的一些技巧
教学最根本的标准使学习者能否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
学习内容合适而确切,学习形式多样,学习组织过程科学,评价标准多元化和动态生成性。
一节课获得知识、技能,或者掌握了规律方法,或者进行了交流体验,或者拓展了思维视野,或者触动了情感心灵,甚至提升了人格,改变了人生观世界观等。
有了前面有目的、有计划的观课活动。
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设计课程。
把观课学到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到自己的课程中。
第一,对一节课时间分配与掌控,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
第二,引导、讲解、探究、讨论、练习之间的衔接问题处理(是否顺畅、逻辑关系是否合理等)。
第三,教学引入的事例应该与时俱进,真人、新事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不同类型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训练本课程技能,设计引导学生活动、思考。
课堂完成结果是否
达到预期。
第四,学生是教师自我评价的最好助手。
边教学边观察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获取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五,促进课后反思。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自我观察与评价,自然而然思考怎样更好组织教学、科学安排各个知识点的逻辑关系、例题更有层次、广度和代表性。
及时调整自己的身份的变化,掌握课堂的基本要领。
在观课活动中充分学习授课者的优点,勤思考,善比较,提高自我教学水平,顺利成为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
基金项目: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自筹项目(项目编号:18456234)、沧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指导项目(项目编号:183000017)、沧州师范学院2019年校级重点教研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9JGA002)、沧州师范学院2019年校级教研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9JGD010)。
(上接第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