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 浮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浮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1.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和实心铁球投入同种液体后,所受浮力大小相等,这种液体一定是()A.水
B.水银
C.酒精
D.盐水
【答案】B
【解析】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和实心铁球投入同种液体后,所受浮力大小相等,根据F
浮=ρ
液
gV
排
可知,液体密度相同,则实心铜球和实心铁球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和实心铁球中铁球的体积大,因此要使它们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至少铁球要漂浮或两球都漂浮,所
给液体中只有水银可以满足要求,因此选项B正确.
2.在盛水的玻璃杯的上面浮着一块冰,当冰完全熔化后,玻璃杯中的水面()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冰在水中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冰融化成水后,这部分水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它在水中
会悬浮,浮力也等于重力,重力不变,所以两次所受浮力也相等,因此排开液体的体积也相等,
故液面不变,即选项C正确.
3.关于物体的浮沉与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把悬浮在水中的物体分割成体积大、中、小不相等的三块时,则大块的一定下沉,中块的悬浮,小块的一定上浮
B.一支密度计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和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C.当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一定浮在液面上
D.质量相同的木球和石块,一起放入水中,木球漂浮在液面上,石块下沉,最后木球受到的浮
力比石块大
【答案】BD
【解析】悬浮在水中的物体,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同,分成三份后,每份的密度还相同,因此它们
还都悬浮,所以选项A错误;密度计在盐水中和在水中都处于漂浮状态,因此浮力相同,所以选
项B正确;当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可能漂浮,也可能悬浮,因此选项C错误;质量相同的木球和石块一起放入水中,木球漂浮在液面上,石块下沉,最后静止时,木球所
受的浮力等于重力,石块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因此选项D正确.
4.潜水艇是靠改变它受到的________来实现下潜和上浮的.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逐渐下潜时,
受到的水的压强________,受到的水的浮力________,它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________.(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答案】重力变大不变不变
【解析】下潜时深度增加,而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液体的密度不变,因此压强变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液体密度不变,浸没后潜水艇排开液体的
体积不变,因此浮力也不变.
5.(6分)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所在的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
B为两个规格相同的弹簧测力计,C为正方体金属块,D为薄塑料袋(质量不计),E是用废弃
的大号饮料瓶、带孔橡皮塞以及弯曲玻璃管自制的溢水杯,杯中加入红色的水,F是可升降平台,G为铁架台.
(1)实验中,小明逐渐调高平台F,使金属块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测力计A
的示数_ ,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__ 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弹簧测力计A示数的变化
量△F
A _弹簧测力计B示数的变化量△F
B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实验后,做出弹簧测力计A的拉力F与金属块下表面所在处液体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从图象可知,当金属块下表面所在处液体的深度为10cm时,其受到的浮力是_____ ___N,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 ___g/cm3.
(3)该实验装置的优点是__ _ ____.(请写出一条)
【答案】(1)变小;变大等于(2)2;2.5(3)便于直接进行比较,易于得出结论
【解析】(1)金属块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来越大,排开的液体越来越多,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大,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则竖直向上的拉力会越来越小。
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小,弹簧测力计B测
量的是排开液体的重力,排开液体增多,示数变大.弹簧测力计A示数的变化量△F
A
就是金属块
又浸没后排开液体的重力等于弹簧测力计B示数的变化量△F
B
.
(2)弹簧测力计A的拉力F=G-F
浮=G-ρgV
排
=G-ρgSh,金属块下表面所在处液体的深度h越深,
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越小,当金属块全部浸没后,浮力不变,拉力不变。
当金属块下表面所在处液体的深度为10cm时,其受到的浮力是F
浮
=G-F=5N-3N=2N,金属块的体积
,该金属块的密度为
ρ=m/V=0.5kg/2×10-4m3=2.5×103kg/m3=2.5g/cm3.
(3)该实验装置的优点是便于直接进行比较,易于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6.如图,金鱼缸中小金鱼口中吐出的小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这个过程中气泡所受浮力将()
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解:由图可知气泡在水中上升时,ρ
水不变,V
排
=V
气泡
变大,所以由F
浮
=ρ
水
V
排
g可得:
气泡受到的浮力变大.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浮力计算公式F
浮=ρ
液
V
排
g判断浮力变化,ρ
液
不变,V
排
变化已知,难度不
大.
7.如图所示,在容器中放一个上、下底面积均为10cm2、高为5cm,体积为80cm3的均匀对称石鼓,其下底表面与容器底部完全紧密接触,石鼓全部浸没于水中且其上表面与水面齐平,则石鼓
受到的浮力是()(取g=10N/kg)
A.0B.0.3N C.0.5N D.0.8N
【答案】B
【解析】由于下底面与容器紧密接触,因为圆柱底面与水缸底面紧密接触,所以没有向上的压力,又圆柱上底面与水面相平,所以也没有向下的压力,这部分与浮力无关,排开水的体积的计算应
去掉中间圆柱的体积.
解:石鼓排开水的体积:
v
排
=80cm3﹣10cm2×5cm=30cm3=30×10﹣6m3,
石鼓受到水的浮力:
F
浮=ρgV
排
=1.0×103kg/m3×10N/kg×30×10﹣6m3=0.3N.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运用,关键在于排开液体体积的计算.
8.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
示.
(1)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____________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
(3)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无关系,可选用___________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4)物体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_N.
【答案】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丙、丁丁、戊(或丙、戊) 4.4
【解析】图甲、乙、丙中,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不同,所受浮力不同。
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丙和丁中物体都浸没在水中,但在水中的深度不同,可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
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无关系,应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选择液体密度不同的实验,故可选用丁和戊(或丙和戊)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
比较甲和戊,可知物体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是F
浮=G-F
拉
=5N-0.6N=4.4N。
9.如图所示,一密度均匀,质量为6kg,底面积为600cm2的长方体木块漂浮在静止的水面上,g=10N/kg,求:
(1)水对木块产生的浮力大小.
(2)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
【答案】(1)60N.(2)0.1m.
【解析】(1)木块的重力:G=mg=6kg×10N/kg=60N;
木块漂浮在静止的水面上,所以水对木块产生的浮力:F
浮
=G=60N;(2)木块的底面积:S=600cm2 =6×10-2 m2,
根据F
浮 =ρ
水
gV
排
可得,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V
排=F
浮
/ρ
水
g=60N/1×103kg/m3×10N/kg=6×10-3 m3,
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h=V
排
/S=6×10−3m3/6×10−2m2=0.1m。
10.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下列有关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的物体没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
B.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较大
C.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答案】D
【解析】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与物体的重力无关,故A错误。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无关,故B错误。
物体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浮力大小不变,浮力与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无关,故C错误。
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相同,受到的浮力一样大,故D正确为答案。
11.把体积为2×10﹣3m3、重为12N的物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
分别为(g取10N/kg)()
A.漂浮,F浮=20N B.沉底,F浮=20N
C.漂浮,F浮=12N D.沉底,F浮=12N
【答案】C
【解析】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当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
浮 =ρ
水
gV
排
=1.0×103 kg/m3
×10N/kg×2×10-3 m3 =20N>12N,根据浮沉条件可知:物体会上浮,最后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漂
浮的条件知:受到的浮力F
浮
′=G=12N,故选C。
12.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C.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答案】D
【解析】物体的浮沉取决于所受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漂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大于其重力,如果漂在水面的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比沉在水底的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小,那么漂在水面的物体
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故A错误。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的密度无关,故B错误。
物体没入水中,V
排
不变,浮力不变,与没入水中的深度无关,故C错误。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故D正确为答案。
13.小明在生活中发现木块总浮在水面,铁块却沉入水底,由此他提出两个问题:
问题1:浸入水中的铁块是否受到浮力?
问题2: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为此他做了进一步的猜想,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实验。
(1)(b)、(c)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均小于(a)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说明浸入水中的铁块___________(选填“受到”或“不受到”)浮力;
(2)做___________ (选填字母)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铁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是否有关;
(3)做(d)、(e)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___的关系,(d)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__(e)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受到(c)(d)液体密度大于
【解析】(1)(b)、(c)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均小于(a)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说明浸入水中的铁块受到浮力;
(2)为了探究铁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是否有关,需要控制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改变物体在水中浸没的深度,所以做(c)、(d)两次实验。
(3)(d)、(e)两次实验中,物体都浸没在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液体密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
所以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d)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e)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4.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丁4个小球,分别静止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如图所示,则这4个小球在水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答案】A
【解析】由图知,甲、乙球为漂浮,丙球为悬浮,丁球沉入容器底部,∵漂浮和悬浮时,F
浮
=G=mg,4个小球的质量相同∴甲、乙、丙球受到的浮力:F
浮甲 =F
浮乙
=F
浮丙
=G,丁球沉入容器
底部时,F
浮丁<G,∴F
浮甲
=F
浮乙
=F
浮丙
>F
浮丁
,则丁球的浮力最小,故选D。
15.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C.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答案】D
【解析】漂在水面的物体如果排开液体的体积比沉在水底的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小,那么漂在水
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故A错;由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
浮 =ρ
液
gv
排
可知,而
与物体的密度无关,故B错;当物体完全浸入液体中时,v
排
不变,浮力不变,故C错;由阿基米
德原理公式:F
浮 =ρ
液
gv
排
可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故D正确,选D。
16.质量为5kg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水的浮力是_______N,漂浮在酒精液面上时,受
到酒精的浮力是__________N。
【答案】 50 40
【解析】因为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木块受到的浮力:F
浮
=G=mg=5kg×10N/kg=50N;漂浮在
酒精液面上时,受到酒精的浮力:F
浮
′=G=50N。
17.质量相等的木块和冰块(ρ
水>ρ
冰
)都漂在水面上,木块受到的浮力______冰块受到的浮力;
体积相等的实心木块和冰块(ρ
木<ρ
冰
)漂在水面上,木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_冰块受到的浮力。
(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等于小于
【解析】因为木块和冰块的质量相等,G=mg,所以木块和冰块的重力相等,因为木块和冰块都
漂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F
浮木=F
浮冰
;因为实心木块和冰块的体积相等,
且ρ
木<ρ
冰
,所以根据m=ρV可知,m
木
<m
冰
,因为G=mg,所以G
木
<G
冰
,因为两者都漂在
水面上,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F
浮木<F
浮冰。
18.下列关于物体在液体中收到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积相同的木块在水面上,铁块沉入水底,木块受到的浮力较大
B.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都沉入水底,他们受到的浮力相同
C.物体浸入水中越深,受到的压强越大,所受的浮力也越大
D.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分别沉入水中和酒精中,他们受到的浮力都相等
【答案】B
【解析】体积相同的木块浮在水面上排开水的体积小于浸没水中的铁块排开水的体积,由阿基米
德原理F
浮 =G
排
=ρ
水
V
排
g可知木块受到的浮力小;故A错误;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都沉入水底,
排开水的体积相同,由阿基米德原理F
浮=G
排
=ρ
水
V
排
g可知二者受到的浮力相等,故B正确;物
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越深,由p=ρgh可知受到水的压强越大,但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阿基米德
原理F
浮=G
排
=ρ
水
V
排
g可知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不变、压力差不变,故C错误;体积相同的铁块和
铜块分别沉入水和酒精中,排开水的体积相同,由于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
理F
浮 =G
排
=ρ
水
V
排
g可知铁块受到的浮力大,故D错误,故选B。
19.在三国时期,曹冲利用浮力测量大象的体重.聪明的曹冲把大象赶到船上,记下船的吃水深度,再用许多石块代替大象,使船有相同的吃水深度,称出石块的总重,就是大象的体重.
(1)请写出曹冲运用的与浮力相关的两条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冲所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
【答案】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漂浮条件等量替换法
【解析】(1)由于船处于漂浮状态,根据漂浮条件可知:船受到的浮力与船受到的重力及大象对船压力的合力平衡;同时利用船两次排开的水的体积不变,使大象的重量与石头的重量相等,故利用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
(2)曹冲测量大象体重的过程中用石块代替大象的重体现了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同时由于大象的重超过测量工具的量程,将比较大的物体分为多个可以测量的石块重量,故采取的是化整为零的测量方法。
20.在“阿基米德解开王冠之谜”的故事中,若王冠的质量为490 g,浸没在水中时,排开了40 g的水,ρ
金
=19.3×103 kg/m3,通过计算回答:
(1)王冠所受的浮力是多大?
(2)王冠的体积是多少?
(3)王冠是纯金的吗?
【答案】略
【解析】解:(1)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2)根据得,王冠的体积
王冠的密度,所以王冠不是纯金的。
答:(1)王冠所受的浮力是0.4N。
(2)王冠的体积是。
(3)王冠不是纯金的。
21.夏天人们游泳时,从岸边走向水深处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是
A.浮力减小B.浮力不变C.浮力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答案】C
【解析】根据公式F
浮=ρ
水
gV
排
,水的密度不变,从岸边走向水深处的过程中,人排开水的体积不
断增大,所以受到的浮力增大,故C正确,选C。
22.一长方体铁块按如图所示,从下表面与液面刚刚接触处下放至图中虚线位置.能大致反映铁
块下降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
浮与铁块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h
深
关系的图象是()
A.B.C.D.
【答案】B
【解析】铁块下表面与液面接触慢慢下降过程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慢慢变大,所受浮力也越来越大;图像是向上升的;
当物体全部浸没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图像为平直的。
故选B。
此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图像。
23.把体积为2×10﹣3m3、重为12N的物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g取10N/kg)()
A.漂浮,F浮=20N B.沉底,F浮=20N
C.漂浮,F浮=12N D.沉底,F浮=12N
【答案】C
【解析】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当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
浮 =ρ
水
gV
排
=1.0×103 kg/m3
×10N/kg×2×10-3 m3 =20N>12N,根据浮沉条件可知:物体会上浮,最后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漂浮的条件知:受到的浮力F
浮
′=G=12N,故选C。
24.重4.9N的物体,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时,溢出了4N水,此物体在水中静止时将
____________(填“漂浮”“悬浮”或“沉入底部”),浮力大小为_____N
【答案】沉入底部 4
【解析】由于物体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所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所受浮力等于溢出水
的重力,即F
浮=G
排
=4N<4.9N.即:G>F
浮
,故物体会下沉到容器底部.
故答案为:沉入底部;4.
25.如图甲是小勇研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下表现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实验装置,其中A是底面积为25cm2的实心均匀圆柱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提着物体A,使其缓慢浸入水中(水未溢出),得到F与h的关系图象如图乙中实线所示,接着小勇换用另一种未知液体重复上述实
验并绘制出图乙中虚线所示图象.求:
(1)完全浸没后,A受到水的浮力.
(2)未知液体的密度.
【答案】(1)2N(2)800kg/m3
【解析】由图乙可知,物体A在空气中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示数G=3N,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
力计示数F’=1N;F
浮=G-F’=3N-1N=2N;同理可得浸没在未知液体中时受到浮力F
浮
’=1.6N;因
两次排开液体体积相等,故F
浮/F
浮
’=ρ
水
/ρ
液
;解得ρ
液
=0.8×103kg/m3.
26.孔明灯上升时,灯罩内的气体密度________灯罩外空气密度,孔明灯受到外部空气的浮力________自身重力而上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小于大于
【解析】由物体沉浮条件可知,物体上升,因为所受浮力大于自身重力;孔明灯自身体积等于排
开空气的体积,由于G=mg=ρ
物gV
物
、F
浮
=ρ
气
gV
排
,可知罩内气体的密度小于灯罩外空气的密度。
27.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铜块、蜡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第一小组探究铜块的下沉条件,用两种方法测量铜块受到的浮力:
方法1:称重法,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铜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N.
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铜块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
根据F
浮=G
排
=p
水
gV
排
可计算出浮力.
通过实验可得出铜块浸没在水中下沉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第二小组探究蜡块上浮的条件,要测量蜡块浸没时的浮力,你准备选用第一组上述两方法中的方法________(选填“1”或“2”),并简要说明实验操作中还应采取的关键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0.2 20 F
浮 < G
物
合理即可略
【解析】(1)由甲图可得:G=2.2N,F
示
=2N,
金属块所受的浮力:F
浮 =G-F
示
=2.2N-2N=0.2N;
(2)金属块的体积:V=40mL-20mL=20mL=20cm3,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利用F
浮 =G
排
=ρgV
排
可求受到的浮力:
F
浮 =G
排
=ρgV
排
=1.0×103 kg/m3 ×10N/kg×20×10-6 m3 =0.2N;
金属块浸没在水中下沉的条件:F
浮
<G;
(3)由于木块不下沉,不能直接测量木块受到浮力的大小,要测量木块浸没时的浮力应选方法2,另一方法不可行的原因:不能测出蜡块浸没时的浮力。
28.将重为20 N的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金属块体积的浸入水中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为18 N,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并与杯底接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变为( )
A.18 N B.16 N C.14 N D.10 N
【答案】B
【解析】由题意知金属块的体积的浸入水中并静止时受到的浮力F 浮=20N-18N=2N ;故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等于8N ,故金属块未与容器底部接触全部浸入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 ,若金属块与底部接触则弹簧测力计小于12N ,故答案选D 。
29. 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丁4个小球,分别静止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如右图所示,则这4个小球在水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D
【解析】由题图可知:甲、乙球漂浮,丙球悬浮,丁球沉底。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漂浮和悬浮时,F 浮=G=mg ,四个小球质量相同,所以甲、乙、丙三球受到的浮力相等,F 浮甲=F 浮乙=F 浮丙=G 。
丁球沉底时,F 浮丁<G ,因此四个小球所受浮力F 浮甲=F 浮乙=F 浮丙>F 浮丁,丁球所受浮力最小,故答案为D 。
30. 如图所示,将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地放人已侧倾放置且水已满的大烧杯内,待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75 g 水.该木块质地均匀,边长为5 cm ,木块吸收的水忽略不计,g 取10 N /kg .
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3)木块的密度.
【答案】(1)木块所受的浮力是0.75N .
(2)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7.5×10﹣
5m 3; (2)木块的密度是600kg/m 3
【解析】(1)F 浮=G 排=m 排g=75×10-3kg×10N/kg=0.75N ; (2)∵F 浮=ρ水gV 排, ∴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2)∵木块漂浮, ∴G 木=F 浮=G 排,
∴根据G 木=m 木g ,G 排=m 排g ,得:m 木=m 排=75g , V 木=a 3=(5cm )3=125cm 3,
答:(1)木块所受的浮力是0.75N ;(2)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7.5×10-4m 3; (2)木块的密度是600kg/m 3。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 密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