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业化道路的四个类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工业化道路的四个类型
所谓工业化是指从以农业经济为主,过渡到以工业经济为主的社会转型过程:从18世纪60年代初期瓦特发明蒸汽机开始,英国开始工业化进程,或称工业革命,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完成工业化,200多年的时间,各国走过的路,大体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早期工业化,以英国为代表。

从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由于蒸汽机的发明,随即推动了工业化,到19世纪70年代基本完成,用了100多年时间.
其特点:一是大力推广蒸汽技术。

由于蒸汽机技术的应用,有力地推动了纺织、冶金、机器制造、交通运输、采矿等行业的迅速发展,使社会生产力由手工作坊进入大机器时代.二是造成殖民地环境破坏。

英国依赖掠夺殖民地的能源、原材料,并倾销其产品,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环境破坏.三是国内工厂污染严重,工人劳动条件很差。

四是残酷掠夺农民。

英国的圈地运动,就是为了发展工业,圈农民地养羊,使得农民无法生存,成为工人后备军,这就是有名的“羊吃人运动"。

第二种类型,中期工业化,以美国为代表。

同期工业化的还有法、德、俄等国家。

美国工业化始于19世纪初期,到19世纪60年代基本完成,大体用了50多年.
其特点:一是广泛采用新技术,把工业从蒸汽技术化推向电气化.这时,发明了发电机、电灯、无线通讯技术、内燃机等,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和内燃机时代,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二是大肆掠夺殖民地能源和原材料,给这些地区人民带来了灾难,也破坏了这里的生态环境。

三是南北战争扫清了发展工业的体制障碍。

同时解放了黑奴,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工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第三种类型,晚期工业化,以日本为代表。

日本的工业化是从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开始的,到20世纪初,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但农村人口仍占82%。

日本真正进入工业化过程还是在二战以后。

t947年开始复苏,1953年达到战前水平,大体用了8年时间。

随后近20年,高速增长,最低为8%左右,最高为11%左右。

单就工业而言,增长更快.到1973年,13本经济总量超过英、法、德水平,人均接近他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历经30年完成工业化进程。

同期工业化的还有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省。

其特点:一是大量引进欧美先进技术。

20世纪50年代初,日本工业技术比欧美落后20~30年,到70年代,用20年时间,掌握了全世界用了半个世纪研发的科技成果,缩短了30年时间。

同时,着重研发能与欧美抗衡的自主技术,获得大量专利。

那时,世界科技突飞猛进,发明了电子计算机、原子能、航天技术、互联网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为日本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是注重环境保护。

把推进工业化和加
强环境保护统一起来,注意治理污染,同时,注意节约利用资源.三是注意发挥科技人员的创造性,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优惠条件。

四是经济效益好。

由于注意采用先进技术和加强企业管理,这些国家和地区不仅加速了工业化进程,而且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五是对工人残酷剥削。

50年代日本工人工资为美国的1/8,英国的1/3,德国的1/2.女工比男工收入还要低得多。

现在,日本的劳动生产率,与欧美差不多,但工人的收入还有相当差距.
第四种类型,是前苏联。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只有中等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国家,农业占据优势,工业比欧美国家落后很多.苏联真正推进工业化是从1928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起步.到1940年苏德战争爆发,工业产值超过英、法、德,跃居欧洲第一位,同时,农村也实现了机械化。

但人均GDP仍落后于西方世界。

1940年苏联人均GDP为540多美元,与日本550多美元差不多,但比美国1886美元,英国1234美元要差很多。

其特点:一是注意引进技术.“一五”期间从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引进一批先进机器设备和技术,还高薪聘请外国专家和技工。

三个钢铁厂,即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库兹涅兹克、扎波罗日钢铁厂,以及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第聂伯水电站等大型项目,都是引进的。

同时,注意消化吸收,并结合本国需要加强研发。

二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人民生活得不到应有的改善和提高。

三是追求高指标,经济发展大起大落。

斯大林在1931年苏共十六大上提出要求五年内铁产量从1000万吨提高到1700万吨,实际上1950年才到达,用了20年;拖拉机产量要求五年内从5.5万台增加到17万台。

实际上到1955年即25年的时间才接近这个指标。

四是忽视军事工业技术向民品转移.由于国际环境的影响,前苏联重视军事技术的研发,不少方面是世界先进水平,震慑了西方。

但它的民品技术很多是落后的。

我们常说,苏联的东西傻大黑粗,就反映了这个实事。

他们汽车技术、火车技术、机床技术等等,都不是很先进的。

因此,也可以说,前苏联没有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五是没有处理好工农关系,工业品与农产品剪刀差严重,忽视农民利益.六是资源浪
费严重。

无论是在资源开采阶段,还是在工业加工过程中,不注意节约利用资源,既造成浪费,也污染环境。

这些国家走过的路,都是当权者根据当时各国的实际情况作出的决策,都有各自的理由。

实践证明,在推进工业化进程过程中,起了重大作用。

所有这些,为我国提供了很多值得研究的经验教训.我们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总结加以取舍。

摘自本刊2004年第68期第36”贝
《走新型Li2业化道路才能实现跨越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