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初三初中科学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初三初中科学期末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图中的几种用电器,在家庭电路中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最接近5A 的是( )
2.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
3.下列各组中,物质的俗称、学名与化学式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 A .纯碱 氢氧化钠 NaOH B .生石灰 氧化钙 CaO C .胆矾 硫酸铜 CuSO 4 D .干冰 水 H 2O
4.下列变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KNO 3→HCl B .Al→Al 2O 3 C .ZnCl 2→Zn
D .BaCl 2→BaSO 4
5.如表中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6.医生从小张消化道的某一器官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结果发现其中的蛋白质已被初步消化,脂肪类物质还没有被消化,那么该器官最可能是( ) A .口腔 B .食道 C .胃 D .小肠
7.A 、B 、C 三种金属,当A 和B 分别放入稀硫酸中时,A 溶解并产生氢气,而B 不反应;当将B 和C 分别放进硝酸银溶液时,不一会就发现在B 的表面有银析出,而C 不反应.由此可知A 、B 、C 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C >
B >A B .B >A >
C C .A >B >C
D .B >C >A
8.将额定电压相同的两个灯泡L 1、L 2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

接通电路后发现L 1要亮一些,则下列判断正确
的是()
A.L
1的电阻比L
2
的小
B.L
1的额定功率比L
2
的大
C.L
1
的实际电功率要大一些
D.通过L
1
的电流要大一些
9.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都会增加,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变化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物质是()A.氢氧化钠B.浓硫酸C.生石灰D.铁钉
10.如图所示,铅球从出手到将要落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A.铅球在c点时动能最大
B.铅球在b时,动能为0
C.铅球由b→c时,机械能逐渐减小
D.铅球在b点的机械能小于在a点的机械能
11.足球运动员用150牛的作用力,将重4.5牛的足球踢出,足球沿水平场地向前运动的最大距离为20米,则运动员对足球所做的功为()
A.3000焦B.90焦
C.0焦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2.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是有铜、锡制成的合金。

明朝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碳还原法沿用至今,该化学
反应方程式为: SnO
2 + C Sn + CO
2
↑。

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13.把铝箔放入CuCl
2
溶液中,铝箔表面覆盖了红色物质,一会儿又有大量气泡冒出。

同学们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猜想、实验,其中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A.甲同学推测气体是氢气
B.乙同学猜想CuCl
2
溶液呈酸性
C.丙同学认为气体是氨气并检验
D.丁同学认为红色物质是铜并检验
14.小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双向开关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L
l 标有“3V 3W”字样,灯L
2
标有“9V 4.5W”
字样.当开关拨至2位置且滑片滑到A端时,灯L
2
恰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A.电源电压为12V
B.L
2
正常发光时,电路中的电流为2A
C.要使L
1
正常发光,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为6Ω
D.当灯L
1、L
2
分别正常发光时,两次电路的总功率之比为2:3
15.将铁粉加到一定量AgNO
3、Cu(NO
3

2
、 Zn(NO
3

2
的混合溶液中,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
有气体产生,则滤渣含有的物质是()
A.铁、铜和银B.锌、铁、铜和银
C.锌、铁和银D.铁和铜
16.许多同学都看过杂技演员表演的“水流星”,一根细绳系着盛水的杯子,演员抡起绳子,杯子就做圆周运动。

不管演员怎样抡,水都不从杯里洒出。

甚至杯子在竖直面内运动到最高点时,已经杯口朝下,水也不会从杯子里洒出来。

演员的精采表演,每每博得观众的热烈掌声,如图为一杂技演员正在竖直平面内表演“水流星”。

假设杯子
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关于其中的一只杯子说法正确的是()
A.受平衡力作用
B.重力势能保持不变
C.机械能在不断改变
D.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17.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对外做了功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18.杠杆OA的B点挂着重物G,A端用细绳挂在圆弧EF上,此时OA恰成水平,且A点与圆弧形轨道EF的圆心重合。

当绳AM的M端从E点缓慢滑到F点的过程中(杠杆OA始终水平),绳子对A点拉力的大小将:()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
C.先变大再变小D.先变小再变大
19.下列四位同学对小肠特点的叙述中,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无关的是()
A.小鹏:小肠长约5~6米
B.小俊: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
C.小灿: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的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D.小霖: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20.某一溶液由盐酸、稀硫酸、氯化钠、氯化镁、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现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
钡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体积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盐酸,不含稀硫酸
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稀硫酸,不含碳酸钠
C.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不含氯化镁
D.该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不含氯化钠
二、填空题
1.现在,常有些同学不吃早餐就去上学,课堂上这些同学往往会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这样既会影响学习效果,又会影响身体健康。

下面是小妍同学一份较为合理的早餐食谱:一块面包、一杯牛奶、少量的蔬菜和水果。

请分析回答:
(1)牛奶中富含的蛋白质,其最终的消化产物是。

(2)与成年人相比,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更应该吃好早餐,这是因为青春期身体生长发育较快,新陈代谢过程中同化作用异化作用(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我们被蚊虫叮咬后皮肤会红肿痛痒,这是由于蚊虫在被叮咬的皮肤内注人了少量的酸性物质所致。

在被咬的皮肤上涂少许下列生活用品中的(填序号),痛痒便会缓解。

(①米醋②肥皂水③食盐水)
(2)在人的新陈代谢中,部分的氯化钠通过人的汗液排出,手摸过物体后,手指纹线上的汗液就留在物体上。

因此,法医做指纹鉴定时,常用硝酸银溶液定影指纹。

请写出该化学反应原理:。

(3)某人的血型是AB型,因大量出血,若需要输血,最好输型。

(4)当电热水器的插头插入插座,一段时间后发现电热水器很烫,而导线却基本上感觉不到烫,原因是导线
的(选填“电流”或“电阻”)较小。

3.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

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
s—t图像分别是图乙中的图线①、②。

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
1、F
2
,相同时间内拉力所做的功分别是
W
1、W
2
,则F
1
F
2
,W
1
W
2。

(均填“>”、“=”或“<”)
4.如图是小球在地面弹跳的频闪照片,A、B两点高度相同且距地面50cm,小球在A点的动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的动能;若小球的质量为200g,它从A点落到地面,重力做
功J。

(g=10牛/千克)
5.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
4、CaCO
3
、BaCl
2
、Na
2
SO
4
、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为探究其组成,进
行如下实验:
a、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b、取实验a滤出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1)根据上述实验可推断: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种可能。

(2)为进一步探究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取实验a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入CO
2
,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6.有一种亮度可以调节的小台灯,其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电源电压为15V,通过灯泡L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的关系
如图乙所示,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12V。

则灯泡L的额定功率为W;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灯泡L的功率为3.6W,此时滑动变阻器R连入电路的阻值为Ω。

7.小明想利用电能表测出家中微波炉的电功率。

他观察到电能表上标有1600imp/kw·h(imp的含义是闪烁次数),当电路中只有微波炉工作时,测出1min内指示灯闪烁32 次,1min内微波炉耗电焦耳,
它的电功率为W。

8.家用电灭蚊器的发热部分使用了PTC发热材料,它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使用时发热体直接连入220
伏的家庭电路中。

温度为60℃时的电功率瓦,发热体的温度从20℃升高到80℃的过程中,最大电
流是A
9.如下图所示,绳子通过光滑环(定滑轮)悬挂一个重50牛的物体,一个小孩拉着绳端从环正下方出发,沿水平地面向右走过3米,已知开始时,绳端与圆环的距离为4米。

在这一过程中,小孩的拉力(填“变
大”“变小”“不变”)拉力所做的功为焦。

10.在人体的某段血液循环途径中,从心脏流出的血液须流经A、B、C三种血管,再流回心脏。

以下曲线图显示当
含量的变化。

血液流经血管A、B、C时,血液中CO
2
(1)说明B血管是。

(2)血液从血管C流回心脏的腔。

(3)若在前臂进行静脉滴注以治疗扁桃体炎,药物首次到达患病部位要经过心脏次。

三、探究题
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步骤如下:
(1)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的A处由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2)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的B处由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3)将质量为2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的B处由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丙所示。

S甲<S乙<S丙
根据上述三次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实验采用转换法,通过观察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②选用甲乙两个图来分析,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的关系。

③分析乙、丙两图,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有些相似,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利用下图2.二氧化硫的性质与CO
2
装置和药品制取该气体,并对该气体与水在通常情况下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进行探究。

他们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
你协助他们完成探究实验。

【假设】该气体与水在通常情况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是一种________(填“酸”、“碱”或“盐”)。

【设计方案】先验证水能否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再证明该气体能否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最后验证该气体能否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实验】
(1)装置C内的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

(2)装置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该气体生成之前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发生颜色变化。

当有该气体通过时,试纸的颜色变红,此现象说明。

(3)装置E的作用是处理尾气,反应的方程式为。

【结论】原假设。

(填“成立”或“不成立”)
3.下面是同学们“探究影响电功率多少的因素”的实验片段;
【假设】
假设1:电功率跟电流有关,电流越高,电功率越大。

假设2:电功率跟电压有关,电压越大,电功率越大。

【实验】
(1)小杭同学就假设1进行了如下探究:
A.按照如图甲连好电路;
B.更换不同的灯泡,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分别记下电流表的读数和灯泡的亮度。

实验次数所用灯泡电流表读数灯泡亮度
实验结果如表:
C.小杭由此得出结论:电功率跟电流有关,电流越大,电功率也越大。

(2)请你也参与小蕾的实验:老师提供“2.5V”和“3.8V”两种规格的灯泡若干个,请你帮助小蕾正确选择的灯泡是;由图乙所示电路,可探究电功率多少与的关系。

【评价与思考】
①她们是通过观察比较来比较两灯泡功率的大小的。

②请你对小杭的实验过程进行评估,他的实验有什么不合理之处呢? 。

4.为探究植物酸酶对鲈鱼生长的影响,某科研小组设计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具体操作
(1)在烘干加酶饲料时,在不高于某一温度下进行,若温度过高,会导致。

(2)步骤②空白处应填写。

(3)根据实验的记录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四、计算题
1.已知Na
2C0
3
的水溶液呈碱性,在一烧杯中盛有30克Na
2
C0
3
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

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
分数为10%的稀盐酸。

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____7(填“>”、“=”或“<”);
(2)产生的气体有多少克?
(3)在固体混合物中Na
2C0
3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常温),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如图所示的重型吊机在某次起吊中,吊起了20000 kg的重物(钢绳的重和摩擦不计,g=10牛/千克)。

求:
(1)当重物匀速上升时,钢绳受到的拉力为多少牛?
(2)若重物以0.1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15s,重型吊机对重物所做的功为多少焦?
(3)在重物以0.1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的过程中,重型吊机对重物做功的功率为多少瓦?
3.下表为一台电烤箱的铭牌,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和R2均为电热丝,旋钮开关可旋至0、1、2处。

求:
(1)当旋钮开关旋至2处时,电烤箱为
档(选填“高温”或“低温”)
(2)若在电路中加一个“限高温开关”,当电烤箱超过一定温度时能自动断开电路,该开关最好安装在A、B、C 中的点处。

(3)电烤箱在高温档正常工作15min所消耗的电能;
(4)电路中R2的阻值是多少?
××牌电烤箱
浙江初三初中科学期末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图中的几种用电器,在家庭电路中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最接近5A 的是( )
【答案】D
2.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
【答案】B
3.下列各组中,物质的俗称、学名与化学式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 A .纯碱 氢氧化钠 NaOH B .生石灰 氧化钙 CaO C .胆矾 硫酸铜 CuSO 4 D .干冰 水 H 2O
【答案】B
4.下列变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KNO 3→HCl B .Al→Al 2O 3 C .ZnCl 2→Zn
D .BaCl 2→BaSO 4
【答案】A
5.如表中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答案】A
6.医生从小张消化道的某一器官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结果发现其中的蛋白质已被初步消化,脂肪类物质还没有被消化,那么该器官最可能是( ) A .口腔 B .食道 C .胃 D .小肠
【答案】C
7.A 、B 、C 三种金属,当A 和B 分别放入稀硫酸中时,A 溶解并产生氢气,而B 不反应;当将B 和C 分别放进硝酸银溶液时,不一会就发现在B 的表面有银析出,而C 不反应.由此可知A 、B 、C 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C >
B >A B .B >A >
C C .A >B >C
D .B >C >A 【答案】C
8.将额定电压相同的两个灯泡L 1、L 2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

接通电路后发现L 1要亮一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L 1的电阻比L 2的小
B .L 1的额定功率比L 2的大
C .L 1的实际电功率要大一些
D .通过L 1的电流要大一些
【答案】C
9.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都会增加,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变化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物质是( ) A .氢氧化钠 B .浓硫酸 C .生石灰 D .铁钉
【答案】B
10.如图所示,铅球从出手到将要落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A .铅球在c 点时动能最大
B .铅球在b 时,动能为0
C .铅球由b→c 时,机械能逐渐减小
D .铅球在b 点的机械能小于在a 点的机械能
【答案】A
11.足球运动员用150牛的作用力,将重4.5牛的足球踢出,足球沿水平场地向前运动的最大距离为20米,则运动员对足球所做的功为 ( ) A .3000焦 B .90焦 C .0焦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答案】D
12.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是有铜、锡制成的合金。

明朝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碳还原法沿用至今,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SnO 2 + C Sn + CO 2↑。

该反应属于(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答案】C
13.把铝箔放入CuCl 2溶液中,铝箔表面覆盖了红色物质,一会儿又有大量气泡冒出。

同学们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猜想、实验,其中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 ) A .甲同学推测气体是氢气
B .乙同学猜想CuCl 2溶液呈酸性
C .丙同学认为气体是氨气并检验
D .丁同学认为红色物质是铜并检验
【答案】C
14.小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双向开关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L
l 标有“3V 3W”字样,灯L
2
标有“9V 4.5W”
字样.当开关拨至2位置且滑片滑到A端时,灯L
2
恰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A.电源电压为12V
B.L
2
正常发光时,电路中的电流为2A
C.要使L
1
正常发光,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为6Ω
D.当灯L
1、L
2
分别正常发光时,两次电路的总功率之比为2:3
【答案】C
15.将铁粉加到一定量AgNO
3、Cu(NO
3

2
、 Zn(NO
3

2
的混合溶液中,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
有气体产生,则滤渣含有的物质是()
A.铁、铜和银B.锌、铁、铜和银
C.锌、铁和银D.铁和铜
【答案】A
16.许多同学都看过杂技演员表演的“水流星”,一根细绳系着盛水的杯子,演员抡起绳子,杯子就做圆周运动。

不管演员怎样抡,水都不从杯里洒出。

甚至杯子在竖直面内运动到最高点时,已经杯口朝下,水也不会从杯子里洒出来。

演员的精采表演,每每博得观众的热烈掌声,如图为一杂技演员正在竖直平面内表演“水流星”。

假设杯子
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关于其中的一只杯子说法正确的是()
A.受平衡力作用
B.重力势能保持不变
C.机械能在不断改变
D.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答案】C
17.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对外做了功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答案】D
18.杠杆OA的B点挂着重物G,A端用细绳挂在圆弧EF上,此时OA恰成水平,且A点与圆弧形轨道EF的圆心重合。

当绳AM的M端从E点缓慢滑到F点的过程中(杠杆OA始终水平),绳子对A点拉力的大小将:()
A .逐渐变大
B .逐渐变小
C .先变大再变小
D .先变小再变大
【答案】D
19.下列四位同学对小肠特点的叙述中,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无关的是( )
A .小鹏:小肠长约5~6米
B .小俊: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
C .小灿: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的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D .小霖: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答案】C
20.某一溶液由盐酸、稀硫酸、氯化钠、氯化镁、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现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体积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盐酸,不含稀硫酸
B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稀硫酸,不含碳酸钠
C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不含氯化镁
D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不含氯化钠
【答案】A
二、填空题
1.现在,常有些同学不吃早餐就去上学,课堂上这些同学往往会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这样既会影响学习效果,又会影响身体健康。

下面是小妍同学一份较为合理的早餐食谱:一块面包、一杯牛奶、少量的蔬菜和水果。

请分析回答:
(1)牛奶中富含的蛋白质,其最终的消化产物是 。

(2)与成年人相比,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更应该吃好早餐,这是因为青春期身体生长发育较快,新陈代谢过程中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1)氨基酸 (2)大于
2.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我们被蚊虫叮咬后皮肤会红肿痛痒,这是由于蚊虫在被叮咬的皮肤内注人了少量的酸性物质所致。

在被咬的皮肤上涂少许下列生活用品中的 (填序号),痛痒便会缓解。

(①米醋 ②肥皂水 ③食盐水)
(2)在人的新陈代谢中,部分的氯化钠通过人的汗液排出,手摸过物体后,手指纹线上的汗液就留在物体上。

因此,法医做指纹鉴定时,常用硝酸银溶液定影指纹。

请写出该化学反应原理: 。

(3)某人的血型是AB 型,因大量出血,若需要输血,最好输 型。

(4)当电热水器的插头插入插座,一段时间后发现电热水器很烫,而导线却基本上感觉不到烫,原因是导线的 (选填“电流”或“电阻”)较小。

【答案】(1)2 (2)NaCl+AgNO 3==AgCl↓+NaNO 3
(3)AB 型 (4)电阻
3.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

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s —t 图像分别是图乙中的图线①、②。

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 1、F 2,相同时间内拉力所做的功分别是
W 1、W 2,则F 1 F 2,W 1 W 2。

(均填“>”、“=”或“<”)
【答案】= >
4.如图是小球在地面弹跳的频闪照片,A 、B 两点高度相同且距地面50cm ,小球在A 点的动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 点的动能;若小球的质量为200g ,它从A 点落到地面,重力做
功 J 。

(g=10牛/千克)
【答案】大于 1
5.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 4、CaCO 3、BaCl 2、Na 2SO 4、NaOH 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为探究其组成,进
行如下实验:
a 、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b 、取实验a 滤出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1)根据上述实验可推断: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 种可能。

(2)为进一步探究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取实验a 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入CO 2,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断原白色粉
末中一定含有 。

【答案】(1)5 (2)CaCO 3、BaCl 2、NaOH
6.有一种亮度可以调节的小台灯,其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电源电压为15V ,通过灯泡L 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灯泡L 的额定电压为12V 。

则灯泡L 的额定功率为 W ;调节滑动变阻器R ,使灯泡L 的功率为3.6W ,此时滑动变阻器R 连入电路的阻值为 Ω。

【答案】9.6 15
7.小明想利用电能表测出家中微波炉的电功率。

他观察到电能表上标有1600imp/kw·h(imp 的含义是闪烁次数),当电路中只有微波炉工作时,测出1min 内指示灯闪烁32 次,1min 内微波炉耗电 焦耳,它的电功率为 W 。

【答案】72000 1200
8.家用电灭蚊器的发热部分使用了PTC 发热材料,它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使用时发热体直接连入220伏的家庭电路中。

温度为60℃时的电功率 瓦,发热体的温度从20℃升高到80℃的过程中,最大电流是 A
【答案】4.84 0.11
9.如下图所示,绳子通过光滑环(定滑轮)悬挂一个重50牛的物体,一个小孩拉着绳端从环正下方出发,沿水平
地面向右走过3米,已知开始时,绳端与圆环的距离为4米。

在这一过程中,小孩的拉力(填“变大”“变小”“不变”)拉力所做的功为焦。

【答案】不变50
10.在人体的某段血液循环途径中,从心脏流出的血液须流经A、B、C三种血管,再流回心脏。

以下曲线图显示当血液流经血管A、B、C时,血液中CO
含量的变化。

2
(1)说明B血管是。

(2)血液从血管C流回心脏的腔。

(3)若在前臂进行静脉滴注以治疗扁桃体炎,药物首次到达患病部位要经过心脏次。

【答案】(1)肺部毛细血管(2)左心房(3)2
三、探究题
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步骤如下:
(1)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的A处由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2)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的B处由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3)将质量为2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的B处由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丙所示。

S甲<S乙<S丙
根据上述三次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实验采用转换法,通过观察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②选用甲乙两个图来分析,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的关系。

③分析乙、丙两图,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答案】(1)木块移动的距离(2)速度
(3)当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有些相似,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利用下图2.二氧化硫的性质与CO
2
装置和药品制取该气体,并对该气体与水在通常情况下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进行探究。

他们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你协助他们完成探究实验。

【假设】该气体与水在通常情况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是一种________(填“酸”、“碱”或“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