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4.7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4.7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高效演练人民版
【模拟预测】
1.(2017·某某重点中学联考)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某某国为新某某主义即人民某某主义的国家”,这一规定反映出当时( )
A.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B.人民政协已成为统一战线组织
C.某某革命的任务已经彻底完成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建立起来
【解析】选A。
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故A正确。
2.(2017·某某模拟)1954年10月5日,董必武向中共中央递交的专题报告中提出:应加紧在中科院设立法学研究机构,建议由中国政治法律学会担负具体筹备责任。
此报告的背景是( )
A.中央提出了“双百”方针
B.国家正在准备制定新宪法
C.社会主义建设急需法律保障
D.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
【解析】选C。
中央提出“双百”方针是1956年,故A错误;1954年10月,《中华人民某某国宪法》已经诞生,故B错误;通过“应加紧在中科院设立法学研究机构”可知法制建设的迫切性,故C正确;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故D错误。
3.(新题速递)它实现了“一切权力归农会”向“一切权力归人民”的完全转变,开创了新中国某某政治建设的新篇章。
材料中的“它”( )
A.见证了社会转型的巨变
B.开创了某某政治的先河
C.是国内民族平等的保证
D.制定了新中国施政纲领
【解析】选A。
据材料“实现了‘一切权力归农会’向‘一切权力归人民’的完全转变,开创了新中国某某政治建设的新篇章”可知,它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见证了社会转型的巨变,故A正确。
4.(新题速递)有学者说:“‘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在兼顾各方利益基础上提出的实现国家统一的最包容、最某某的模式。
”此“模式”( )
A.最早反映了和平统一思想
B.开创了“多体”共存的先河
C.反映了“实事求是”精神
D.是首先针对某某问题而提出
【解析】选C。
“一国两制”是在和平统一思想逐步深化和成熟的基础上形成,故A错误;“多体”共存早已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故B错误;据材料“在兼顾各方利益基础上提出”可知,“一国两制”反映了“实事求是”精神,故C正确;“一国两制”首先针对某某问题而提出来的,故D错误。
5.(2017·某某调研)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与马英九在新加坡实现了1949年以来的首次直接会面。
这历史性的一握,冲破了两岸交流形式的最后束缚,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这一重大行动反映了( )
A.“一国两制”得到全体某某同胞认可
B.“一国两制”是两岸的共同追求
C.海峡两岸存在的敌对关系全面消除
D.和平统一符合民族的根本利益
【解析】选D。
据材料中“冲破了两岸交流形式的最后束缚”可知和平统一符合民族的根本利益,故选D。
材料并未反映“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并且得到全体某某同胞认可说法不准确,故A错误;两岸的共同追求是“中国梦”,携手同心实现中国的最终和平统一,故B错误;海峡两岸的敌对关系并未全面消除,还存在台独分子,故C错误。
6.(2017·潍坊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年,一时间,“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党会既多,人
人无不挂名一党籍”。
……1913年第一届国会选举,国民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正当宋教仁(国民党竞选负责人)踌躇满志地准备组阁时,还没待第一届国会召开,就被袁世凯派的刺客暗杀于某某火车站。
——《近代中国人对某某道路的探索》材料二我们的国家是属于四个某某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人民某某专政,反动的封建阶级、官僚资产阶级的分子不能列入人民的X围。
等到他们彻底悔悟和改造后才能取得人民的资格。
中国的少数民族也应该包括在中华人民某某国之内,承认他们的自治权。
因此,我们认为“中华人民某某国”这个国名是很恰当的。
——《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材料三某某是一个方法,看用在谁人身上,看干什么事情。
我们是爱好大某某的。
我们爱好的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大某某。
——
(1)据材料一,指出民国初年政治领域的新现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昙花一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中华人民某某国”的政治特点。
与西方相比,“中华人民某某国”某某政治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是怎样从制度层面实行社会主义大某某的。
【解析】第(1)题,第一问从“党会”“党籍”可以看出是政党政治;第二问,政党政治属于资产阶级某某政治,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昙花一现的原因。
第(2)题,第一问从材料二“属于四个某某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人民某某专政”“少数民族也应该包括在中华人民某某国之内”进行归纳概括即可;第二问从我国某某政治体制的特点回答即可。
第(3)题,根据材料三信息“我们爱好的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大某某”,结合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大某某的措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1)现象:政党政治。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势力强大;封建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2)特点:政权的广泛性;人民某某专政;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
优势:人民当家做主。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