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M贴牌和ODM贴牌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EM贴牌和ODM贴牌的区别
贴牌指⼀家⼚家根据另⼀家⼚商的要求,为其⽣产产品和产品配件,亦称为定牌⽣产或授权贴牌⽣产。
即可代表外委加⼯,也可代表转包合同加⼯。
俗称代加⼯。
下⾯是店铺给⼤家整理的OEM贴牌和ODM贴牌的区别,供⼤家参阅!
OEM贴牌和ODM贴牌的区别
企业的运⾏需要推⼴产品性能,赚取利润,⽽⾸先要做的就是需要⽣产加⼯出⾃⼰的产品,⽣产加⼯制造是最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环。
加⼯制造企业是通过为外来企业提供⽣产技术或原材料进⾏产品加⼯、以获得盈利的企业。
我国的⼈⼒资源丰富,⼈⼒⽣产成本相对发达国家低,在改⾰开放后以劳动密集型为特点的加⼯制造业⼀度蓬勃发展,曾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
OEM和ODM是⽣产加⼯的两种⽅式,这两者之间具体有哪些区别?
所谓OEM,是指A公司受委托为其它公司⽣产产品,不使⽤A公司⾃⼰的品牌,也不负责这些产品的销售,仅仅是为委托公司加⼯⽣产,或完全按委托公司设计和⼯艺的要求⽣产。
举例来说:A提出⼀个产品的功能需求和设计⽅案,找B来“代⼯”,以A的名誉进⾏销售,那B就是“OEM供应商”;A看中B⼚的产品,A想以A的名誉来进⾏销售,所以找B进⾏“贴牌”,那B就
是“ODM供应商”。
OEM和ODM两者最⼤的区别不单单是名称⽽已,OEM产品是为品牌⼚商度⾝订造的,⽣产后也只能使⽤该品牌名称,绝对不能冠上⽣产者⾃⼰的名称再进⾏⽣产。
⽽ODM则要看品牌企业有没有买断该产品的版权。
如果没有的话,制造商有权⾃⼰组织⽣产,只要没有企业公司的设计识别即可。
在⼯业社会中,OEM和ODM可谓司空见惯。
因为出于制造成本、运输⽅便性、节省开发时间等⽅⾯的考虑,知名品牌企业⼀般都愿意找其他⼚商OEM 或ODM。
在找别的企业进⾏OEM或ODM时,知名品牌企业也要承担不少责任。
毕竟产品冠的是⾃⼰的牌⼦,如果产品质量不佳的话,少则有顾客找上门投诉,重则可能要上法庭。
所以,品牌企业在委托加⼯期间肯定会进⾏严格的质量控制。
但代⼯结束后,质量不敢保证。
故此,当有的商家告诉你某件产品的⽣产商是某⼤品牌的OEM或ODM产品时,绝不要相信其质量就等同于该品牌。
你唯⼀能够相信的,是这家制造商有⼀定的⽣产能⼒。
对于企业来说,并不只是简单地委托⼚家为之成产产品,还需要详细地了解OEM和ODM之间的区别。
做⾜了功课,才能够结合企业⾃⾝的情况制定出更好的营销战略,从⽽促进企业贸易活动的长远发展。
贴牌有哪些好处?
近年来,选择出国旅⾏的⼈群越来越多,在国外旅⾏领略欣赏到美丽的异国风情之外,许多游客会选择在回国前买许多国外品牌的产品。
仔细的朋友在挑选产品时会发现,虽然产品是国外知名品牌,但是标签上往往带有“made in China”的字样。
这其实就是OEM贴牌。
OEM 即 Original Equipment/Entrusted Manufacture(译为原始设备制造商或原产地委托加⼯)OEM贴牌就是产品出来后贴上其他品牌的商标,产品就是他们的了。
制造商只负责加⼯制造,并没有品牌的专利权。
就好⽐富⼠康给苹果代⼯组装iPhone,组装好后贴上苹果的商标,就属于苹果的产品,⽽不是富⼠康的。
所以有许多made in china 但却是⾮中国的商品,中国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的“制造⼯⼚”。
贴牌对企业和⼚家有哪些好处呢?
贴牌的优点:
相对于购买⽅⽽⾔,供给⽅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然⽽,采⽤OEM⽅式仍然是有利可图的。
(1)进⼊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近⼏年来,国内家电等⾏业竞争⽇趋激烈,市场趋于饱和,某些国内制造企业为了能开拓市场,⽽为国外品牌做代⼯。
增强了企业的全球意识。
(2)规模⽣产, 降低成本
现代化⽣产中普遍存在着规模经济效应,即随着产出规模的扩⼤⽽呈现出单位成本下降的趋势。
这可能来⾃于专业化分⼯的深化,固定成本的分摊。
如果企业本⾝就存在这⽣产能⼒过剩的情况,成本下降的效果将更加明显。
参与OEM供给,意味着产出规模的扩⼤,不但增加了产品的销路,⽽且降低了成本。
(3)学习经验, 完善管理
提供OEM的企业往往在OEM购买⽅的产品供应链中扮演重要⾓⾊,OEM购买⽅可以在⽣产管理,市场营销,产品开发等⽅⾯具备较强实⼒,在合作过程中,OEM供应⽅可以在产品质量控制,成功控制,经营效率控制等的管理上按照购买⽅的要求组织⽣产,以先进的组织控制,来⾃于“⼲中学”经验积累,提⾼企业的管理⽔平。
(4)产品创新, 提升能⼒
如果OEM产品属于创新产品,供给企业除满⾜购买⽅的需求外,还可以以⾃⼰的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销售。
或者增加产品线的长度,推出新产品;或者加深产品线的深度,增加现有产品的品种,⽆论从哪⼀⽅⾯来说都增加了企业的竞争⼒。
OEM⽅式对买卖双⽅⽽⾔,除了共享产品整体竞争优势外,还具有⼀个最有特⾊的优势,那就是买卖双⽅进出市场的灵活性。
只要买卖任何⼀⽅发现了更有利可图的途径,就可以随时终⽌合同。
从这个⾓度⽽⾔,OEM市场是⾼度有效的。
(5)节约销售投资
当企业⾯对国外市场时,由于地域⼴,各国商业习惯不同,很难建⽴完全的独⽴流通⽹。
但是如果借⽤外国公司的销售⼒量,那就便利多了。
如富⼠,理光等都对其在欧美的⼚商和经纪采取了OEM⽅式,这样就减少了企业间运转时的摩擦,消减了企业本应投⼊的⼤量销售资⾦,使企业能够适应在海外经营。
对于经销商来说,经销商可以根据⾃⼰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最恰当的营销⽅案,当发现⽅案或市场出现问题或变化时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调整⽅案、制定对策,同时,利润空间可以⾃⾏掌握,免去⼚商意见不⼀等诸多⿇烦,在复杂多变的商战中以最快的反应,最⾼效率来从容应对,⽽⼚家可以更充分的利⽤⾃⼰的资源,从⽽达到提⾼效益的⽬的。
对于产品供应商来说,贴牌的⽅式既能维持企业的⽣存发展,⼜为⼚家提供了⼀个学习的渠道。
产品的供应商⼀⽅⾯可通过不断提⾼⼯⼈素质、⽣产⽔平来⽣产出更多价廉物美的产品,另⼀⽅⾯也可学习品牌⼚商的市场经验,提⾼⾃⼰的市场开拓能⼒。
贴牌对于经销商和产品供应商来说达到了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效果。
贴牌的弊端
改⾰开放后,我国实⾏的⼀系列政策⽅针都取得了极⼤的成效,⽣产⼒⽔平和经济⽔平正在飞速发展。
俗话说得好,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从经济的⾓度来说,随着市场经济的⾼度发展,势必会使社会的各项分⼯越来越细化。
OEM贴牌是随着社会分⼯精细化⽽产⽣的⼀种现象,代表的实际上是⼀种分⼯和细化竞争的思想,其最⼤的特点在于实现了品牌与⽣产的分离,使⽣产者更专注于⽣产,品牌持有者则从繁琐的⽣产事务中解脱出来。
OEM减少了⼚房和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把⽣产相关的技术和⼯作交给专业企业,可以提⾼产品质量,缩短⽣产周期。
事物都有两⾯性,在OEM贴牌为⼚商、市场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些弊端。
贴牌⽣产是⾃有品牌概念以来就已经存在的⼀种寄⽣现象。
它起源于发达国家,起初是拥有⾃主品牌和市场优势的⼤企寻找合作伙伴共同⽣产,以此降低⽣产成本,提⾼品牌附加值的游戏规则。
⼀些品牌企业有鉴于此,慢慢地将视觉和触⾓伸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以制造业为中⼼的发展中国家的落后地区,以市场优势获得加⼯地所要的庞⼤资源,并积极寻求代理⼈——贴牌加⼯⽅,让他们只负责加⼯产品,完了再贴上⾃⼰的商标,以⾃⼰的商标名义进⾏销售,从⽽扩⼤⾃⼰的品牌影响,以实现“天下布武”的品牌⽬标。
在品牌企业眼⾥,加⼯地就是⾃⼰的世界车间。
⽽那些⾃愿为⼈贴牌⽣产的代理⼈⼀般是些名不见经传的⼚家企业,他们囿于技术、资⾦不⾜,不能⾃主研发,市场尚⽆⽴锥之地,根本⽆⼒抢占市场份额,只好放低⾝段,向品牌企业讨单做,为求订单⽣存⽽“为他⼈作嫁⾐裳”,替⼈⽣产。
与此同时,在订单有限的情况下,他们争得头破⾎流,不惜牺牲⾃⼰的利润互相压价,造成贴牌⼚家互相拉单的竞争。
在世界经济发展强劲,需求⼗分旺盛的时候,因为有别⼈给的做不完的现成订单,⼀些企业不是“常将有⽇思⽆⽇”,⽽
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不是在⾃主品牌上下功夫,⽽是热情⾼涨地仰⼈⿐息拾⼈⽛慧,⼀味迎合别⼈施舍的订单,成天想着别⼈有饭吃⾃⼰就饿不死,⾃⼰落得个“兀⾃快活”。
这种因贴牌加⼯本⾝造成的惰性弊端,极⼤地阻碍了加⼯企业创建⾃主品牌的积极性和⾃信⼼,也极⼤地削弱了贴牌企业的竞争⼒。
在强势的品牌企业⾯前,他们毫⽆讨价还价的话语权,只是被动地按品牌企业的要求加⼯⽣产,⽣怕⼀⾔不慎,断了⾃⼰的炊,将“赔尽⼩⼼”才得到的订单,通过所谓的批量⽣产,薄利多销。
在订单⾯前,他们⾮但没有招架之功,⽽且毫⽆还⼿之⼒。
贴牌实质上⼀种为⼈作嫁的品牌殖民现象,表明上看为产品供应商提供了⼀个⽣存⽅式,其实变相地剥夺了这些⼚家的⾃主研发的权利,也削弱了贴牌企业的竞争⼒,久⽽久之,会对整个市场的平衡带来⼀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