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盆景的诗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盆景的诗词
1、宋陆游《怀旧》
翠崖红栈郁参差,⼩盆初程景最奇。
谁向豪端收拾得,李将军画少陵诗?
2、元刘敏中《鹊桥仙盆梅》
孤根如寄,⾼标⾃整。
坐上西湖风景。
⼏回误作杏花看,被梦⾥、⾹魂唤省。
薰炉茶灶,春闲书永。
不似霜清⽉冷。
从今更爱短檠灯,夜夜看。
3、宋赵希逢《和买盆池莲》
终⽇欢陪解语莲,浮花欲⽐价相千。
不须更买盆池景,寂寞⽆⾔涴眼前。
4、唐李商隐《忆梅》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5、宋戴复古《浒以秋兰⼀盆为供》
吾⼉来侍侧,供我⼀秋兰。
萧然出尘姿,能禁风露寒。
移根⾃岩壑,归我⼏案间。
养之以⽔⽯,副之以⼩⼭。
俨如对益友,朝⼣共盘桓。
清⾹可呼吸,薰我⽼肺肝。
扩展资料
中国是世界的诗词王国,历代的诗⼈墨客对花草树⽊情有独钟,以凝炼的语⾔,传神的⽂字,⼗分⽣动地概括了⼭⽔花⽊的精神品格和风情韵致,还有不少是吟咏盆景艺术。
元代强调盆景的“⼩中见⼤”,也要求画理⼊盆的意趣。
谢宗可《蟠梅》诗:“萦春绊碧裂苍苔,岁晏寒⾹宛转来;蛟蛰冻云冰⾻瘦。
龙眠夜⽉⽟鳞开。
风霜⽓势从千折,铁⽯⼼肠亦九回;只为东君⽢⾃屈,不教枉点百花魁。
”
清时,观花盆景不仅在民间深受喜爱,在宫廷中也占有⼀席之地。
康熙在《咏御制盆景榴花》中写道:“⼩树枝头⼀点红,嫣然六⽉杂荷风;青叶⾥珊瑚朵,疑是移银⾦碧中。
”把盆中珊瑚配景的衬托,榴花的娇艳欲滴写的⼗分传神。
描写盆栽的诗句
《浒以秋兰⼀盆为供》年代:宋作者:戴复古吾⼉来侍侧,供我⼀秋兰。
萧然出尘姿,能禁风露寒。
移根⾃岩壑,归我⼏案间。
养之以⽔⽯,副之以⼩⼭。
俨如对益友,朝⼣共盘桓。
清⾹可呼吸,薰我⽼肺肝。
不过⼗数根,当作九畹看。
《和花翁盆梅》年代:宋作者:杜范绝涧移来近市园,⼜还移⼊卖花分。
体蟠⼀簇皆⼼匝,肤裂千梢尚⼿痕。
试问低回随俗态,何如峭直抱孤根。
岁寒风节应⽆恙,鲁兀须知⾃有尊。
...
形容盆景的诗句
1、⽊棉花不像牡丹花那样红得⾮常娇媚,它红得热烈持重,把天际映得红彤彤的。
2、那盛开的⽩丁⾹花,如雪,如⽟,如绢,如飞溅的浪花。
3、⽟兰花迎着春风开了,⼀树洁⽩的花朵,像雪,像⽟,像云,像飞迸的浪花。
4、蔷薇攀在路边⽵篱上,在暗绿的叶⽚后,探出点点胭脂红,像⼥孩⼦半娇半嗔地嘟起来的⼩嘴⼉,逗得⼈直想凑上去亲⼀亲。
4、那迎风飘舞的是名菊“嫦娥牡丹”,她凌空舒袖,宛如万⾥长空翩翩起舞的嫦娥⼀般飘洒俊逸。
5、迎春如缎,百合似锦,杜鹃像霞,⽔仙如云。
6、这⽉季花很艳,红中泛⽩,呈胭脂⾊,像⼩⼥孩的脸庞,那么秀美,那么可爱。
7、荷花百态,有的已经盛开了,露出了⾦黄的花蕊和嫩黄的⼩莲蓬;有的才展开两三⽚花瓣⼉,看上去,好像⼀只⼩船上坐着⼀位可爱的仙⼥;有的还是含苞未放的花⾻朵⼉。
8、杨柳枝条上已经⿎出鹅黄⾊的嫩芽,⼀个个就像雏鸡的⼩嘴。
细⾬像微尘般地飘着,湖边的杨柳像新浴出来的少⼥的头发,滴着晶莹的⽔珠。
8、⼤坝两旁的杨柳,有的像是⽩发婆娑的⽼⼈,有的像是秀发披肩的少⼥,为长长的⼤坝,拦成⼀个珠帘丝垂的⾛廊。
9、⽩桦树沙沙地响着,纷纷的败叶,像她流出的泪,飘落在地上。
10、清风扫过,⽵林轻轻摇曳,发出有节奏的鸣响,就像美妙的乐⾳盈盈飘来。
下⾯罗列⼀些关于盆景的优美诗句:1、绿⽵含新粉,红莲落故⾐。
出处:唐王维《⼭居即事》 2、当轩对尊酒,四⾯芙蓉开。
出处:唐王维《临湖亭》 3、⽵⾊溪不绿,荷花镜⾥⾹。
出处:唐李⽩《别储⾄剡中》 4、圆荷浮⼩叶,细麦落轻花出处:唐杜甫《为农》 5、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出处:唐杜甫《暮春》 6、荷⾹随坐卧,湖⾊映晨昏。
出处:唐刘长卿《留题李明府霅溪⽔堂》 7、芙蓉⽣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出处:唐⾼蟾《上商侍郎》 8、荷深⽔风阔,⾬过清⾹发。
出处:宋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 9、溪上新荷初出⽔,花房半弄微红。
出处:宋⽶友仁《临江⼭》 10、接天莲叶⽆究碧,映⽇荷花别样红。
出处:宋杨万⾥《出净兹寺送林⼦⽅》 11、浓绿万枝红⼀点,动⼈春⾊不须多。
出处:宋王安⽯《咏⽯榴花》
盆景与中国诗词的关系?
中国是世界的诗词王国,历代的诗⼈墨客对花草树⽊情有独钟,以凝炼的语⾔,传神的⽂字,
⼗分⽣动地概括了⼭⽔花⽊的精神品格和风情韵致,还有不少是吟咏盆景艺术。
“烟翠三秋⾊,波涛万古痕。
削成清⽟⽚,截断碧云根。
风⽓通岩⽳,苔纹护洞门。
三峰具体⼩,应是华⼭孙。
”这是唐代诗⼈⽩居易品赏⼭⽔盆景后发⾃内⼼赞美的咏叹。
“⼩松未盈尺,⼼爱⼿⾃移。
苍然涧底⾊,云湿烟霏霏。
栽植我年晚,长成君性达。
如何过四⼗,种此数⼨枝。
得见成荫否?⼈⽣七⼗稀。
”这⾸诗是⽩居易⾃栽松树盆景⼏⼗年,对松树盆景蔚然成林,葱茏突兀,富有强盛⽣命⼒的歌吟。
宋代的不少诗⼈、画家如苏东坡、陆游不仅亲⾃制作盆景,且往往触景⽣情,诗兴勃发,对⼊画的盆景加以吟咏,留下许多名句:“我持此⽯归,袖中有东海……置之盆盎中,⽇与⼭海对。
”(苏东坡《取弹⼦⽯养⽯》)“雁⼭菖蒲昆⼭⽯,陈叟持来慰幽寂。
⼨根蹙密九⾜瘦,⼀拳突兀千⾦直。
清泉丘⽸相发挥,⾼僧野⼈动颜⾊。
盆⼭芬然⽇在眼,此物⼀来俱扫迹。
根蟠叶茂看愈好,向来恨不相从早,所嗟我亦饱风霜,养⽓天功⽇衰稿。
”(陆游《菖蒲》)。
这些诗篇不仅表述了“⼩中见⼤”的艺术⼿法,还对⼭⽔盆景作了细致的描述和赞美。
元代强调盆景的“⼩中见⼤”,也要求画理⼊盆的意趣。
谢宗可《蟠梅》诗:“萦春绊碧裂苍苔,岁晏寒⾹宛转来;蛟蛰冻云冰⾻瘦。
龙眠夜⽉⽟鳞开。
风霜⽓势从千折,铁⽯⼼肠亦九回;只为东君⽢⾃屈,不教枉点百花魁。
”清时,观花盆景不仅在民间深受喜爱,在宫廷中也占有⼀席之地。
康熙在《咏御制盆景榴花》中写道:“⼩树枝头⼀点红,嫣然六⽉杂荷风;青叶⾥珊瑚朵,疑是移银⾦碧中。
”把盆中珊瑚配景的衬托,榴花的娇艳欲滴写的⼗分传神。
同是⽤《⼩重⼭》词格描写盆景,有着异曲同⼯之妙。
李符在《⼩重⼭》词:“红架⽅瓷花镂边,绿松则半尺,数株攒,断云根取⽯如拳。
沉泥上,点缀郭熙⼭,移近⼩阑杆,剪苔铺翠晕,护霜寒,莲筒喷⾬冥飞泉,添⾹霭,借与⽟炉烟。
”龚翔在其《⼩重⼭》中也写道:“三尺宣州⽩狭盆,吴⼈偏不把,种兰荪,钗松拳⽯叠成村,茶烟⾥,浑似冷云昏,丘壑望中存,依然溪曲折,护柴门,秋霜长为冼苔痕,丹青叟,见也定消魂。
”两⾸《⼩重⼭》词把盆景的形象和意景描绘得淋漓尽致,让⼈有触景⽣情和浮想联翩的感觉。
现代著名作家和园艺⼤师周瘦鹃先⽣不但著作等⾝,也不辞风⾬寒暑,在富有诗情画意的盆景丛中,侍弄花草盆景,他曾写过⼀⾸七绝诗来说景⾔志:“不事公卿不辱⾝,悠然物外葆天真。
长年⽢作花奴⾪,先为梅花忙⼀春。
”
描写兰花的诗句
吴嘉纪《三⽉三⽇绝句》船头昨夜⾬如丝,沃我盆中兰蕙枝,繁蕊争开修禊⽇,游⼈正是到家时。
朱彝尊《顾夫⼈画兰》青楼⼈去笔床空,往事西州说谢公。
犹有秦淮芳草⾊,轻纨匀染⼣阳红。
王⼠慎《冯⼥郎画兰》丐得骚⼈笔下妍,⽟池清照影骈娟。
⼀从弱质辞空⾕,冶叶倡条尽可怜。
⽯涛《墨兰》根已离尘何可诗,以诗相赠寂寥之。
⼤千⾹过有谁并,消受临池洒墨时。
《墨兰》丰⾻清清叶叶真,迎风向背笑惊⼈。
⾃家笔墨⾃家写,即此前⾝是后⾝。
《墨兰》撇开瑶草点春星,倦想黄庭梦亦听。
叶下穿云交半⾯,世间何句得全青。
信他寒⾕⽆边醉,簪我⾐裙没⾻丁。
相勘凡花痴不了,纵浇尘⼟有馀馨。
爱新觉罗.⽞烨《秋兰》殿前盆卉,芳兰独秀,昔⼈称为王者⾹,⼜以⽅之君⼦,因题四韵。
猗猗秋兰⾊,布叶何葱青。
爱此王者⾹,著花秀中庭。
幽芬散缃帙,静影依疏棂。
岂必九畹多,侈彼离骚经。
《云栖⽵树甚茂幽兰满⼭》⼭径纡徐合,溪声到处闻。
⽵深阴戛⽇,⽊古势⼲云。
倚槛听啼鸟,攀崖采异芬。
韶华春已半,万物各欣欣。
《咏幽兰》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中⾹。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亦⾃芳。
程樊《咏怀》兰为王者⾹,芬馥清风⾥。
从来岩⽳姿,不竞繁华美。
曹寅《冬兰》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
清如辟⾕⼠,瘦似琢诗家。
丛秀⼏钗股,顶分双髻丫。
⼣窗⾹思发,风影欲篝纱。
朱载震《建兰》丛兰⽣幽⾕,莓莓遍林薄。
不纫亦何伤,已胜当门托。
辇⾄逾关⼭,滋培珍⼏阁。
掉头忘闽海,倾⼼向京洛。
轻思昼回芳,清泉晚宜瀹。
⽟轸⼀再弹,天际如可作。
华岩《兰》云壑固⾀曼,幽芬清且修。
凉风动夙夜,佳⼈惠然求。
⾼凤翰《题郑板桥画兰陈溉夫画松》溉夫画松松⽀离,板桥画兰兰离披。
兰离披,兰有⾹,松枝拂之松风长。
披风坐,北窗凉,⽼奴消受太清狂。
黄任《题画兰》(三⾸)何来尔室⾹,四壁即空⾕。
⼀拳古⽽媚,美⼈伴幽独。
沅澧多所思,远道我⼼痗。
纸窗招⾹魂,貌之不敢佩。
磁⽃养绮⽯,源清者⾹远。
君从辋川来,⽽得此粉本。
了亮《写兰⽯有寄》⼀⽚空⼭⽯,数茎幽⾕草。
写寄风尘⼈,莫忘林泉好。
李⽅膺《兰花册页》(三⾸)迷离萧艾露风寒,千古英雄泪不⼲。
搁笔沉吟谈往事,横琴未必调猗兰。
楚畹清风涌笔端,廿年作客与盘桓。
⾃怜不唱猗兰曲,万叶千花供世看。
问天莫笑总⽆知,也惜幽兰鬓渐丝。
当户已愁锄欲尽,⼊⼭⼜恐负芳时。
汪⼠慎《兰》幽⾕出幽兰,秋来花畹畹。
与我共幽期,空⼭欲归远。
《空⾕清⾳图册页》兰草堪同隐者⼼,⾃荣⾃萎⽩云深。
春风岁岁⽣空⾕,留得清⾹⼊素琴。
李鳝《⽔墨兰蕙》夏浅春深蕙作花,⼀茎⼏蕊乱横斜。
虽然不及幽兰品,百亩齐栽愿亦奢。
《幽⾕芳菲》淋漓如此写芳菲,只少盆栽与⽯围。
记得春风散幽⾕,蕙花如草趁樵归。
⾦农《画兰》⾬过深林笔砚凉,⼥兰开处却⽆郎。
柔笺骈穗多纤态,不数⾦陵马四娘。
缪公恩《露兰》冰根碧叶杂荒芜,晓露近晖缀宝珠。
笑靥半含还半吐,素⼼皎皎濯醍醐。
沈彤《幽兰为仪封先⽣作》幽兰发空⾕,蔚为王者⾹。
⾹风满四野,素姿凝清光。
脉脉含深情,独⽴遗众芳。
何堪萧与艾,结交当道傍。
萧艾滋露华,幽兰罹严霜。
光风⼀以转,采采充佩裳。
郑燮《题半盆兰蕊图》盆是半藏,花是半含。
不求发泄,不畏凋残。
《题来兰》两盆兰草,⼀晚⼀早。
先后得花,春末夏晓。
《题兰》兰草已成⾏,⼭中意味长。
坚贞还⾃抱,何事⽃群芳。
《峤壁兰》峭壁⼀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伸⼿折不得。
《兰》留得根棵⼤,何怨叶短稀。
春雷潜夜发,⾹⽓⼊云飞。
《兰》许多含蓄意,不肯露春情。
待过清明后,精华⼊夏清。
《题兰》(五⾸)兰花不是花,是我眼中⼈。
难将湘管笔,写出此花神。
兰⾹不是⾹,是我⼝中⽓。
难将湘管笔,写出唇滋味。
七⼗三岁⼈,五⼗年画兰。
任他风雷⾬,终久不凋残。
⼀笔与两笔,其中皆妙隙。
何难信⼿挥,不顾前⼈迹。
有根不在地,有花四季开。
怪哉⼀参透,天机信笔来。
《丛兰荆棘》荆棘以慰其根,风露以畅其神。
素⼼不形喜怒,众草亦沾余春。
《题屈翁⼭诗札、⽯涛⽯溪⼋⼤⼭⼈⼭⽔⼩幅、并⽩丁墨兰共⼀卷》国破家亡鬓总皤,⼀囊诗画作头陀。
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多泪点多。
《客焦⼭袁梅府送兰》秋兰⼀百⼋⼗箭,送与焦⼭⽯屋开。
晓⽉敲门传简贴,烟帆昨夜过江来。
《题盆兰倚蕙图》春兰未了夏兰开,画⾥分明唤阿呆。
阅尽荣枯是盆盎,⼏回拔去⼏回栽。
《题破盆兰花图》春⾬春风写妙颜,幽情逸韵落⼈间。
⽽今究竟⽆知⼰,打破乌盆更⼊⼭。
《题峤壁兰花图》⼭顶兰花早早开,⼭腰⼩箭尚含胎。
画⼯⽴意教停蓄,何苦东风好作媒。
《画芝兰棘剌图寄蔡太史》写得芝兰满幅春,傍添⼏笔乱荆榛。
世间美恶俱容纳,想见温馨澹远⼈。
《兰》(四⾸)屈宋⽂章草⽊⾼,千秋兰谱压风骚。
如何烂贱从⼈卖,⼗字街头论担挑。
此是幽贞⼀种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径,更写⾼⼭⼀⽚遮。
兰花本是⼭中草,还向⼭中种此花。
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
⼭中兰草乱如蓬,叶暖花酣⽓...
简述对鉴赏盆景的理解
“其实它们都是不幸的产物/早已失去了⾃⼰的本⾊”这是《盆景》中的诗句。
读着这些诗句,很⾃然地使⼈想起那个动乱的年代。
盆景,它们与其它景⾊不同,它们“在各式各样的花盆⾥/受尽了压制和委屈/⽣长的每个过程/都有铁丝的缠绕和⼑剪的折磨/任⼈摆布,不能⾃由伸展”不错,诗⼈写得很准确,盆景正是在这种状态下存活的。
同时,诗⼈⼜是在写那个动乱的年代,那时,有多少⼈“受尽了压制和委屈”,在“铁丝的缠绕和⼑剪的折磨”下⽣活呵!下⾯,诗⼈对盆景的描绘,可以说是对那个动乱年代进⾏揭露的⼀个缩影:“像⼀个个佝偻的⽼⼈/夸耀的就是怪相畸形/有的挺出了腹部/有的露出了块根/留下⼏条弯曲的细枝/芝⿇⼤的叶⼦表⽰还有青春/像⼀群饱经战⽕的伤兵/⽀撑着⼀个个残废的⽣命”那个畸形的年代,把许多⼈都变成畸形,变成残废,这不仅是⼈们的灵魂,也包括⼈们的⾁体,这是多么怵⽬惊⼼的图画!诗⼈在《盆景》中,塑造了盆景痛苦的形象,为的是塑造那个畸形年代所造成的痛苦形象,当然,这是艺术的再现。
不是通过对那个畸形年代的直接描绘,⽽是通过对盆景的描绘来实现的。
从这⾥,我们可以去理解诗⼈在创作时所遵循的艺术规律,从⽽使我们得到借鉴和启发。
诗⼈说:“意象是具体化了的感觉。
”意象的创造,就是“在万象中,'抛弃着、拣取着、拼凑着’,选择与⾃⼰的情感与思想能糅合的,塑造形体。
”(《诗论》)《盆景》这⾸诗,意象的创造,就正是诗⼈选择到了与⾃⼰的情感和思想能糅合的东西,从⽽塑造了形体,很好地抒发了⾃⼰的情感和思想。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 » 关于盆景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