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教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数量词
有些诗句中的数量词经过了诗人精心斟酌、提炼,往往具有丰富隽永的诗味。如“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郑谷《早梅》)中“一枝”原作“数枝”,何以最后改作“一枝”呢?因为题为 “早梅”,言“数枝”不如“一枝”准确,更能体现节令之早,突出诗人对“凌寒独自开”的早 梅的喜爱之情。
4副词
有些副词对于诗句准确地传情达意起到重要的关联、辅助作用,品读诗句时不可轻易放过。如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其中的“渐欲”“才 能”这两组副词用得稳妥,“渐欲”表现出繁花纷纷扑面而致使诗人越来越产生眼花缭乱的感 觉,“才能”表现诗人对春草初生的欣喜和爱怜之情。
2.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 4.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6.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 8.金就砺则利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10.不抚壮而弃秽兮 何不改乎此度 12.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14.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02
古代诗歌鉴赏技巧
题型一:鉴赏诗歌“炼字” 艺术
【设问方式】 1.诗中某字用得好(或“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2.某句(联)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请简要分析。 3.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4.赏析诗中某字的妙处或说明某字的表达效果。
“ 高三古诗词复习 ”
01
名篇名句默写
1.《阿房宫赋》中“ , ”两句描写宫殿、阁楼随地形而 建,彼此环抱呼应;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2.《六国论》中作者借“ , ”两句指出了贿赂的危害, 言简意赅,要言不烦。
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表达虽无缘见面,但对司马光充 满了仰慕之情的两句是“ , ”。
【解析】
《祭常山回小猎》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写作者在黄茅冈一次习射 会猎的情景。首联点题,勾画出了狩猎队伍的气派和场面。颔联是猎射场面的描绘。颈联写 罢猎归来的风度神采。尾联直接倾吐怀抱,一吐豪情。
“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句的意思是朝廷若用知兵善战的书生为将,我还能摇 动着白羽扇指麾三军。“西凉簿”为官名,代指晋朝书生将军谢艾,其本为书生,却善用兵, 胜仗无数。苏轼生活的北宋时代,边患不时发生,因此苏轼在此直抒胸臆,表明自己虽然是 一介书生,但自己也能像谢艾那样指挥作战,杀敌立功,解除边患,从而一吐渴望驰骋疆场 的豪情。
7.在《陈情表》中,委婉地拒绝了太守和刺史的举荐之后,李密收到了 朝廷先后任命他为郎中和洗马的诏书,对此,李密回应是: “ , ”。
8.好的比喻往往取材生活,巧于运思,如《劝学》中“ ”,用磨刀 之功比学习之效;《登泰山记》中“ ”,用衣带喻环绕山腰的云雾。
9.《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衬衫的句子是 “ , ”。
14.《蜀相》结尾两句“ , ”,作者对诸葛亮表达 了无限的哀思,对于他未能实现复兴汉室、统一中原的 天下大计,深表痛惜。
15.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琵琶女演奏暂歇后, “ , ”两句表明乐音又变得激越、雄壮。
【参考答案】 1.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 3.无由会晤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5.闻姊家有阁子 且何谓阁子也 7.臣具以表闻 辞不就职 9.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 11.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 1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15.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题型三:鉴赏诗歌 的语言风格
【设问方式】 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03
古代诗歌阅读
祭常山①回小猎
苏轼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朝若用西凉簿②,白羽犹能效一挥。 注:①常山:在(密州)今诸城市南二十里。②西凉簿: 官名,指晋将军谢艾,本书生,善用兵。
情感上:这两句明写生郎织女不羡慕人间,实则寄寓了作者的身世之愁。从众人瞩 目的朝中重臣,沦落到为人监管的下僚,身份的转变一时令他难以接受,但这仅是 其中的一个因素。更重要的还是来自生活的艰难,居无定所,衣食难继,度日如年。 这最后两句,实则是说牛郎织女虽然一年只有一次相会时间,但终究比人间美好, 表达出诗人对牛郎、织女美相聚的羡慕之情,暗含对政治斗争的畏惧之情。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首句描写了旋风吹,仙车奔、扇云开的环境,境界开阔, 意境苍凉。
B.“更阑”句具体描述五更时景象,时过五更,月落大地,星河 转移,逼近分手时光。
C.“枕上”二句实写牛郎、织女如梦初醒、梦魂惊叹、泪涕纵横 的神态,再加以“疏雨”的渲染,极富悲伤意味。
感 遇 诗 三 十 八 首 ·其 十 九 陈子昂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云构【注】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注】云构:指高耸入云的建筑群。
5.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前两联赞美圣人一心为公,以济民救世为心,不贪图个人富贵的高尚品德。 B.诗歌第三联用典,写老子西渡流沙,创立道家,倡导清静为本,为后文做铺垫。 C.“奈何”是诗人喟叹,表达对耗尽资财而以雕刻粉饰为尊贵的不解,含有批评。 D.“云构”“瑶图”一联渲染富贵浮华,暗讽武则天劳民伤财兴建佛像寺的行为。 6.这首诗与杜牧《阿房宫赋》一文相比,都有相近主题,但陈诗影响力明显不如杜文, 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4.苏轼在《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时的 军容盛状的句子是“ , ”。
5.在《项脊轩志》中,通过描写作者妻子归宁后转述其小妹的话语从而 表达作者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 ”。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 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子路性格直率,冉有比较谦虚,从冉有述 志时说“ , ”中可以看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盖”“皂旗”写出狩猎队伍的气派,“出长围”写出狩猎阵势之大。 B.马“跑空立”,鹰“掠地飞”,两个镜头侧面写出了狩猎场面的紧张。 C.白云、青山、红叶色彩鲜明,烘托出诗人狩猎归来愉悦轻快的心情。 D . 本 诗 与 《 江 城 子 ·密 州 出 猎 》 时 代 背 景 一 样 , 所 写 的 狩 猎 场 景 相 似 。 2.尾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感情的?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表现手法及主题的能力。从主题上看,《阿房宫赋》前文批判秦国穷奢极 欲,结尾深化主题,“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总结历史 规律,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因而用意更深。而陈诗结尾“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是警告统治者 向“愚民”夸示宗教排场,足以造成无穷的后患;玩弄聪明的结果,徒然劳民伤财,使政治更加昏乱,提 出追逐浮华只是增加物累,清静无为才是正道,立意格局逼仄得多。
5叠词
叠词的表达功能在于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加强感情的内涵;此外,有些叠音词具有摹声的效果, 使诗歌生动形象。例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作》)句中的 “漠漠”与“阴阴”这两个叠词分别写出了水田广漠空蒙,夏木浓荫茂密的特点,前者开阔, 后者幽深,形容贴切。
题型二:鉴赏诗歌 炼句艺术
1.B【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B项“两个镜头侧面写出了狩猎场面的紧张”说法错误,这两个镜头是正面描 写。颔联“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是对猎射场面的描绘。
2.①直抒胸臆。尾联诗人直接抒情,表达自己能像谢艾那样指挥作战,杀敌 立功,一吐渴望驰骋疆场的豪情。
②用典,用谢艾自比,表示如果朝廷委以重任,自己定能发挥才能、为国效力。
同时尾联运用谢艾虽为书生却能杀敌建功的典故,以谢艾自许,表明自己也可以像谢艾那样, 朝廷如果委予边任,定能麾兵败敌。
菩萨蛮① 苏轼
风回仙驭②云开扇,更阑月坠星河转。枕上梦魂惊,晓来疏雨零③。 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注】①原注:“七夕黄州朝天门上二首。”此为第二首。②仙驭: 仙驾,指仙人骑的鹤。③世传牛郎、织女相见之夕必有微雨。
5.B【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项“诗歌第三联用典,写 老子西渡流沙……”错误,“西方”,佛教术语,指西方净土。“化”指佛教教行。这 里不是用老子典故。从下边“雕刻以为尊”也可看出与道家无关。
6.①主题上,杜文用意更深,总结历史规律,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而陈诗提 出追逐浮华只是增加物累,清静无为才是正道,立意格局逼仄得多。②语事更有力度;陈诗限于篇幅 ,只能点到即止。③构思上,杜文叙述、议论、抒情结合,也运用对比,更显宏 大;陈诗也就是简单比对,构思简单。④体裁上,杜文运用赋体,韵律气势较之 陈诗的古体诗,要充沛得多。
【答题技巧】
炼字是指诗词中那些经过反复推敲,用得贴切、准确、生动,能传神地表 现事物、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词。古人所谓炼字,主要是炼动词、形容词 和虚词(副词、连词等),此外,数词、叠词等也常有涉及。
1动词
动词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在写景状物、刻画人物、表情达意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一些 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如“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中 的“坼”与“浮”这两个动词描写就用得恰当而极有气势,生动地描写出诗人在洞庭湖上的感觉:眼前 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水,好像湖东南的吴楚之地都裂开了,甚至整个乾坤都浮在水上。
D.“相逢”二句采用白描手法,写出牛郎、织女相会的匆忙仓促。
4.请结合词作内容和背景,分别从艺术手法和情感两方面对下阕 最后两句进行赏析。
3.C【解析】本题考查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项“实写”错,牛郎织女从梦魂中惊醒过来,泪涕纵横,是想象、虚写的手法。
4.手法:①想象。词人想象牛郎、织女虽然一年一度相见,但不会羡慕人间夫 妻。②夸张。人间一日有如一年,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世人的烦恼、苦痛之 多。(答顶真、衬托手法亦可)
10.《离骚》中写诗人对楚王善意的劝告,同时表明自己虽身处逆 境仍心存祖国,有拯救国家的赤子之心的句子是“ , ”。
11.《短歌行》中比喻贤士们还没有归宿的句子:“ , ”。
12.《春江花月夜》中按照古代传说托鸿雁、鲤鱼捎书带信,但此 时没有用的句子是“ , ”。
1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蔑视权贵的性格 (或主旨)的句子是“ , ”。
2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现人或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的词语,起修饰作用。形容词作为“炼字”的对象时, 要注意其语义双关及活用状况。如“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王维《归嵩山作》)句中的 “满”这个形容词用得精当,写出了秋山落日余晖之广阔而浓稠的感觉。再如“人烟寒桔柚,秋 色老梧桐”(李白《秋登谢朓北楼》)句中的“寒”“老”是属于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意思是 说秋天桔柚变红,给桔林中的人家增添了寒意;秋天的风霜使梧桐变老。
情感:①对牛郎、织女的羡慕之情。牛郎、织女生命永恒,青春常驻,令词人心 生羡慕。②对政治斗争的畏惧之情。词人在“乌台诗案”后贬谪黄州,虽死里逃 生,犹心有余悸,故觉度日如年。
【解析】手法上:“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意为“他们始终不羡慕人间的生活, 因为人间烦恼太多了,日子难过”。“终不羡人间”以想象的手法写牛郎织女虽然 一年只有一次相会时间,但终究比人间美好,人间不值得羡慕,因为人间烦恼太多 了。“人间日似年”用夸张和衬托手法突出人间烦恼太多了,度过一天好像熬过一 年那样长久,艰难。
【设问方式】
1.请分析某句的表达效果。
2.某句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3.某联(句)又作某某,你认为哪一种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题技巧】
炼句与炼字属性相似,而综合性更强,更灵活丰富,赏析炼句艺术可以从诗句 内容、形象、手法、语言、情感、结构章法等角度切入。如杜甫的名句“细雨鱼儿 出,微风燕子斜”,这一联十个字无一虚设。正如《石林诗话》所评点的,“雨细 著水而为沤,鱼常上浮而棯,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能胜,唯 微风乃受以为势”,这一联对仗工稳,描写逼真,表意精准,生动细腻,尤其传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