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反思之马矢奏春创作
[摘要]:目的通过护士发生针刺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被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可招致经血液传布疾病,并可能发生致命后果,其中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因而,医务人员应该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并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教育与感染管理.教习全体医务人员预防针刺伤和针刺伤后的应急处置,提高自我平安防护意识迫在眉睫!
1 针刺伤的危害
针刺伤是指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手术刀片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层破损出血.针刺伤是护理工作中最罕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现已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布,经针刺伤接种发生感染可能发生致命后果的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HBV较HIV的致病性强,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0.004 ml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携带HBV的针头刺伤而发生乙型肝炎的危险性为1/5.另外,病原体经针刺伤口进入体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性感染,任何针刺伤口都可能有破伤风杆菌的存在.
2 引发针刺伤的因素
医务人员对针刺伤带来的后果认识缺乏,未引起高度重视以及
工作繁忙等均可招致针刺伤的发生.可能造成针刺损伤的情况有:(1)抛弃用过的针头时
(2)给病人注射时(特别是给不配合的病人注射时)
(3)针头用完盖帽时
(4)更换未加帽的针头时
(5)拔针时或分离针头时
(6)把已用过的空针摆放在把持台上,然后做清洁时失慎被针头刺伤等
3 预防和减少针刺伤意外发生的战略
3.1 加强职业防护培训,改变护士不服安行为
医院对医务人员应进行经血液传布疾病职业防护的按期培训,特别是对新工作人员.对临床护士的培训中特别要强调防护用物如手套的应用、医疗锐器的处置、锐器刺伤后的处置办法等,目的是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纠正护士的一些不服安行为,使她们在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指导护士整我防护知识和技能,如戴口罩帽子,六部洗手法、护理把持前后洗手,接触污物是要戴手套等.做到言传身教、放手不放眼.严把护理把持关.
3.2 改善医疗把持环境
国外研究标明平安的把持环境能有效减少医护人员锐器刺伤的次数,如采纳平安针头注射器、提供便于抛弃尖锐物品的容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等.医院应在现有的条件下,应考虑医护人员自己的平安性,提供便于抛弃污染针头等锐利废物的容器等设施,减
少医疗锐器刺伤的发生.
3.3 规范医疗废品的处置
医疗垃圾应在卫生主管部份统一规定下在固定的场所进行焚毁.目前许多医院在注射器、输液器使用后,要求先将针头取下,浸泡,收集,再进一步分类处置,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势必增加护士及其他工作人员被刺伤的机会.如管理不严,让医疗垃圾流入社会则会对年夜众带来更年夜的危害.
3.4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管理者应认识到针刺伤对工作人员损伤的严重性,重视培训,培训考试不要流于形式,护理人员也应认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主动学习职业防护新知识,并在态度、感情、行为上自然接受.
3.5 制定平安的把持规程,规范把持
把持不规范,物品配置不全是输液相关性锐器伤发生的主要原因,改进输液流程和流程中加入防范锐器伤的相关环节,使得锐器伤发生率降低为可能.年夜力提倡平安把持.加强行为控制,纠正不规范把持行为.禁止徒手处置分离锐器,回套针头等危险行为.把持后及时整理用物,针头及时放入锐器盒,不能混合其他废弃物.禁止随意放置.根绝二次处置行为.锐器盒放于视线可及之稳妥处,方便取用.
3.6 建立医院职业流露陈说系统
医护人员在针刺意外或黏膜接触病人血液等职业流露后要向有关部份陈说,并获得及时的咨询和处置.同时有关部份在收集这
些数据时,可按期进行分析发生职业流露的原因,从而寻求有效的预防办法,以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的危险性.
4 发生针刺伤后的处置
当失慎发生针刺伤时,应尽早陈说,由医院专门组织(如院感染控制科)对受伤者进行指导处置.受伤护士应配合进行各项检测,需要的治疗及流行病学跟踪观察,为医院、政府部份制定控制和预防办法提供有效的资料,以减少医务人员针刺伤的发生.
护士在针刺伤后紧急局部处置的方法: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冲刷;伤口应用消毒液(如70%酒精、0.2%~0.5%过氧乙酸、0.2%碘酊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对HBV污染的针刺伤可接受乙肝免疫球卵白或乙肝疫苗注射;被HIV污染的针刺伤,应及时向HIV职业流露平安药品储藏点陈说,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用药的需要性和方案,处置情况向主管行政部份陈说,流露后6周、12周、6个月、12个月按期检测HIV抗体.
5 总结
在临床工作中,针刺伤屡有发生,我们应当引起重视,建立一个完整的陈说制度及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诊断治疗体系势在必行.进一步分析注射针刺伤的因素,保证人员配备和各种医疗保健防护用品的供应,加强职业防护意识教育和培训,改变观念,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规范各项把持规程,做好针刺伤后的应急处置,对减少根绝针刺伤、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性感染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