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课时作业72.1化学能与热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 7 化学能与热能
一、选择题
1.以下变化中,必定不存在化学能与热能互相转变的是()
A.木柴焚烧B.白磷自燃
C.燃放鞭炮 D .干冰升华
【答案】 D
( )
2.以下对化学反响的认识错误的选
项是
A.会惹起化学键的变化
B.会产生新的物质
C.必定惹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D.必定陪伴着能量的变化
【分析】化学反响的实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表现为有新物质生成,并陪伴着能量
的变化,而化学变化中的反响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在反响前后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C 正确。

【答案】 C
3.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必定条件下能够转变为金刚石。

已知12 g 石墨完全转变为金刚石时,要汲取 a kJ 的能量。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①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固②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固③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整焚烧,金
刚石放出的能量多④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整焚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
A.①② B .②③
C.①④D.③④
【分析】由石墨完整转变为金刚石时吸热,说明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低,石墨比金刚石
更稳固;同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整焚烧时,耗费氧气的量相同,生成相同多的二氧化碳,因
为金刚石的能量高,所以金刚石焚烧后放出的能量要多。

【答案】 B
4.以下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响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生石灰跟水反响生成熟石灰
A.①④ B .②③C.①④⑤D.②④
【分析】放热反响和吸热反响都是化学反响。

放热反响为⑤,吸热反响为②④,液态水
汽化是吸热过程,浓H2SO4 稀释是放热过程,两者均为物理变化。

【答案】 D
5.参照反响 Br+ H2―→ HBr + H 的能量随反响过程变化的表示图(以以下图所示 ),以下表达
( )
中正确的选
项是
A.反响物拥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拥有的总能量
B.正反响为吸热反响
C.该反响的逆反响是吸热过程
D.从图中能够看出, HBr 的能量必定高于 H2 的能量
【分析】从表示图中能够看出,反响物Br +H2 先汲取 117 kJ ·mol -1 能量,而后放出42kJ ·mol -1 能量。

因为总能量是守恒的,所以反响物拥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拥有的总能量,则正反响是吸热反响,逆反响是放热反响,故 A、C 两项错误, B 项正确。

依据图中信息,不可以
看出 HBr 与 H2 的能量谁高谁低, D 项错误。

【答案】 B
6.将盛有NH4HCO3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许醋酸的大烧杯中。

而后向小烧杯中加入
盐酸,反响强烈,醋酸渐渐凝结。

由此可知( )
A. NH4HCO3 和盐酸的反响是放热反响B.该
反响中,热能转变为产物内部的能量
C.反响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NH4HCO3 的能量必定低于NH4Cl 的能量
【分析】醋酸渐渐凝结,说明NH4HCO3 与盐酸反响使醋酸的温度降低,所以该反响为
吸热反响, A 错误;吸热反响中反响物汲取能量,汲取的能量转变为产物内部的能量储藏在产物
中, B 正确;因为 NH4HCO3 和盐酸的反响是吸热反响,故反响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
量, C 错误; NH4HCO3 粉末与盐酸的反响是吸热反响,是各反响物的总能量低于各生成物的总
能量,而 NH4HCO3 仅是两种反响物之一、 NH4Cl 仅是三种生成物之一,故没法得出
NH4HCO3 的能量必定低于 NH4Cl 的能量的结论, D 错误。

【答案】 B
H—H 键436 kJ/mol ;F—F 键 153 kJ/mol ;H 7.断裂以下化学键需要汲取的能量分别为
—F 键 565 kJ/mol 。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H2 与 F2 反响需要汲取能量
B. 2 L HF 气体分解成 1 L H2 和 1 L F2 汲取 541 kJ 的能量
C.1 mol H2 与 1 mol F2 反响生成 2 mol 液态 HF 放出的能量小于541 kJ
D.在相同条件下, 1 mol H2 与 1 mol F2 的能量总和大于 2 mol HF 气体的能量
【分析】 A 项, 1 mol H2 与 1 mol F2 反响生成 2 mol HF 时,断裂旧化学键汲取的能量
=436 kJ +153 kJ = 589 kJ ,形成新化学键开释的能量=2× 565 kJ =1 130 kJ ,因为汲取的能量小于开释的能量,故该反响过程会开释能量,错误; B 项,依照题目供给的数据。

可知 2 mol HF 气体分解成 1 mol H2 和 1 mol F2 时汲取 541 kJ 的能量,错误; C 项, HF 由气态变为液态
时要放出能量,所以 1 mol H2 与 1 mol F2 反响生成 2 mol 液态 HF 放出的能量大于541 kJ ,错误; D 项, H2 与 F2 的反响是放热反响,说明在相同条件下,反响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
能量,正确。

【答案】 D
8.以下反响必定属于放热反响的是()
A.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响
B.能量变化以下图的反响
C.化学键断裂汲取的能量比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少的反响
D.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反响
【分析】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响属于吸热反响;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响物的
总能量多的反响为吸热反响;化学键断裂汲取的能量比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少的反响为放热
反响;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反响可能为吸热反响,也可能为放热反响。

【答案】 C
9.利用含碳化合物合成新燃料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方法,已知CO(g) + 2H2(g)
( )
CH3OH(g) 的反响过程中能量变化状况以下图。

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

A.生成 1 mol CH3OH(g) 汲取 91 kJ 能量
B.用碳制备原料气 CO 、 H2 的反响属于放热反响
C.反响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假如该反响生成液态CH3OH ,则开释的热量更少
【分析】 A 项,依据图示,反响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响是放热反响,
错误;B 项,碳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响生成CO 、H2 的反响属于吸热反响,错误;C 项,依据图示可知正确; D 项,CH3OH 由气态变为液态要开释热量,故生成液态CH3OH 时开释的热量更多,错误。

【答案】 C
10.以下对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物质的化学能可在不一样条件下转变为热能、电能为人类所
使用B.太阳能能直接转变为化学能
C.全面推行利用氢能,严禁在任何条件下利用任何化石燃料
D.在西部和沿海地域兴建风力发电站,解决能源问题
【分析】 A 项,物质焚烧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正确; B 项,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变为化学能,正确; C 项,严禁在任何条件下利用任何
化石燃料是不现实的,错误; D 项,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变为电能,解决能源问题,正确。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1.在 25℃、 101 kPa 的条件下,断裂 1 mol H —H 键汲取 436 kJ 能量,断裂 1 mol Cl —Cl 键汲取 243 kJ 能量,形成 1 mol H —Cl 键放出 431 kJ 能量。

H2 +Cl2===2HCl 的化学反响可用以下图表
示:
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 反响物断键汲取的总能量为 ________ 。

(2) 生成物成键放出的总能量为 ________ 。

(3) 判断 H2 +Cl2===2HCl 反响是 ________( 填“汲取”或“放出” )能量。

(4) 反响物的总能量 ________( 填“ >”、“=”或“ <”)生成物的总能量。

【分析】(1) 反响物断键汲取的总能量应当是断裂 1 mol H —H 键与 1 mol Cl — Cl 键汲取的能量之和,即436 kJ + 243 kJ =679 kJ 。

(2) 生成物成键放出的总能量为 2×431 kJ =862 kJ 。

(3) 、(4) 因为汲取的总能量小于放出的总能量,所以反响放热即反响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
的总能量。

【答案】(1)679 kJ (2)862 kJ (3)放出(4)>
12.以下图,把试管放入盛有25℃时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 5 mL 盐酸于试管中。

试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推知, MgCl2 溶液和 H2 的总能量 __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镁片
和盐酸的总能量。

【答案】(1) 镁片上有大批气泡产生;镁片渐渐溶解;烧杯中析出晶体
(2)镁与盐酸反响产生H2 ,该反响放热, Ca(OH)2 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高升而减小,故析出 Ca(OH)2 晶体
(3)Mg +2H +===Mg2 ++ H2↑
(4)小于
13.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约20 g 已研磨成粉末的氢氧化钡晶体[Ba(OH)2 ·8H2O] ,将小烧杯放在预先已滴有3~4 滴水的玻璃片上,而后向烧杯内加入约10 g 氯化铵晶体,并立刻用玻璃棒快速搅拌。

试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中要立刻用玻璃棒快速搅拌的原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实验中没有看到“结冰”现象,可能的原由是(答出三个或三个以上原
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4)假如没有看到“结冰”现象,我们还能够采纳哪些方式来说明该反响吸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种方案)。

(5)该反响在常温下便可进行,说明________________ 。

【分析】此题考察了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吸热反响、放热反响与反响条件的关系。

以 Ba(OH)2 ·8H2O 与 NH4Cl 固体的反响为背景考察了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设计
能力。

反响放出或汲取的热量能够经过触觉感知,也能够经过温度计丈量。

【答案】(1)Ba(OH)2 ·8H2O +2NH4Cl===BaCl2 + 10H2O +2NH3 ↑
(2)使反响物充分混淆,快速发生反响,使系统的温度降低
(3)①反响物未进行快速搅拌;②玻璃片上滴加的水太多;③氢氧化钡晶体已部分失水;④
环境温度太高;⑤试剂用量太少;⑥氢氧化钡晶体未研成粉末 (答案合理即可 )
(4)第一种方案:在烧杯中的反响物中插入温度计,经过丈量,发现反响后温度计的示数降
落,说明反响是吸热反响;第二种方案:用皮肤感觉,感觉烧杯外壁很凉,说明此反响为吸热
反响
(5)有的吸热反响不需要加热也可发生
14.某化学小组对“生石灰与水反响是明显放热反响”进行了实验研究,除用手触摸试管
壁感觉发热外,还设计了以下几个可行性方案,实验装置以下图。

(1)甲方案:将温度计与盛放有生石灰的小试管用橡皮筋捆绑在一同,放入有水的小烧杯中,用胶头滴管向小试管中慢慢滴入水,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反响
放热。

(以下装置中支撑及捆绑等仪器已略去)
(2)乙方案:将盛放有生石灰的小试管插入带支管的试管中,支管接①或②,用胶头滴管向
小试管中慢慢滴入水,看到的现象是(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
②)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反响放热。

(3)丙方案:用胶头滴管向盛放有生石灰且带支管的试管中滴加水,支管接的导管中有适当
无水硫酸铜粉末,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反响放热,其原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1) 甲方案:用胶头滴管向小试管中慢慢滴入水,氧化钙能够和水反响生成氢氧
化钙,并放出大批的热,故会看到小试管中固体变为乳状,同时有大批水蒸气产生,温度计温
度上涨。

(2)乙方案:①氧化钙能够和水反响生成氢氧化钙,反响会产生大批的热,致使带支管的试
管中气压增大,所以会看到乙中接①时烧杯中有气泡产生,接②时细导管左侧水柱降落,右侧
水柱上涨。

(3)丙方案:生石灰与水反响放出了热量,使水蒸发,无水硫酸铜与水反响生成了蓝色硫酸
铜晶体。

【答案】(1) 小试管中固体变为乳状,同时有大批水蒸气产生;温度计温度上涨
(2)有气泡产生左侧水柱降落,右侧水柱上涨
(3)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色水和生石灰反响放出热量,使水蒸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