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倍数和因数 第6课时--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 优质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在自主写算式、小组合作验证等学习活动中,学习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知识与能力:
知道质因数,会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
情感目标:
在小组合作中积极与他人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收获与快乐。
教学重难点:
知道质因数,会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要求每个学生说出20以内的质数。
2.指名说出什么叫合数?什么叫质数?
3.判断下面哪几个数是合数?
5、6、23、28、31、60
二、新课
1.理解什么叫做分解质因数。
(1)理解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比它本身小的两个数相乘的形式。
先把复习(3)中的质数写成两个数相乘的形式。
指名说,教师填写:(1)×(5)=5
(1)×(23)=23(1)×(31)=31
再把复习(3)中的合数写成两个数相乘的形式。
指名说,教师填写:有几种写几种。
引导学生比较上面的等式,把质数和合数写成的两个数相乘的形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整理:
一个质数只能写成1和它本身相乘的形式,不能写成比它本身小的两个数相乘的形式;而合数除了可以写成1和它本身相乘的形式以外,还可以写成比它本身小的两个数相乘的形式。
因为一个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约数。
(2)理解每个合数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教师说明,把6写成比它本身小的两个数相乘的形式,可用下面的写法:
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个式子,2和3这两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每个质数还可以写成比它本身小的两个数相乘的形式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然后问:现在相乘的数都是什么数?还能再把哪个数写成比它本身小的两个数相乘吗?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写出60的分解式,同时在黑板上板书出来。
然后,可以引导学生想:6和10两个数都是合数怎么办?请同学们自己把每一个合数换成比它本身小的两个数相乘的形式。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
学生写完,指名说,教师板书:
然后提问:60不先写成6和10相乘,如果先写成4和15相乘看看怎样?由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还能再把哪个数写成比它本身小的两个数相乘吗?看一看这两个式子,改写后相乘的数相同吗?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相乘的数都是2、3、2、5,只是顺序不同。
)
引导学生概括:从上面3个例子看出,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什么样的数相乘的形式?
(3)引出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
①概括出质因数。
从上面三个式子看出,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做练习十三第6题。
②概括出分解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板书“分解质因数”,然后问:什么叫做分解质因数?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根据分解质因数的意义,把6、28、60分解质因数可以写成:
6=2×328=2×2×760=2×2×3×5
然后教师着重说明书写的格式:把一个合数写成分解质因数的形式,要分解的合数写在等号左边,把它的质因数相乘的形式写在等号右边。
通常把几个质因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教学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上面老师板书的分解质因数的过程,书写起来比较麻烦,为了简便,通常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
(1)介绍短除法。
教师说明短除法是除法笔算的简化。
先板书短除符号,把被除数写在符号里边,把除数写在左边,把商写在被除数的下面,因为用口算,把除的过程简化了。
例如,就表示6÷2,商3。
教师可以再带着学生用短除法分解28、60的质因数,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试做。
教师行间巡视。
然后进行订正。
(2)让学生观察上面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过程,归纳总结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①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一定要用什么样的数作除数?从什么样的数开始除起?
②除得的商如果是质数怎么办?如果是合数呢?
(3)在学生试说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归纳,然后打开课本第62页看看结语。
想一想:分解质因数应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1、2、3、4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什么知识?什么叫分解质因数?怎样分解质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