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复习教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了解秦朝的“三公”制度。
2.知道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3.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4.体会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
【考试说明】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中央官僚机构与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背景:秦朝的统一:
(1)建立: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建立。
(2)秦国统一六国的根本原因: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3)疆域:北至长城,南到南海,东及东海,西达陇西。
(P8地图)
(二)内容:
1.皇帝制度:
(1)由来:秦始皇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个字构成了皇帝。
(2)皇帝制度的基本内涵:皇帝独尊(如各种称谓“朕、制、诏、玺”等);皇权至上(一人掌握全国政治经济和军事等一切大权);皇位世袭(以此显示权力不可转移)。
(3)影响: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帝制度的核心)。
2.中央官制:
(1)三公九卿制度:①三公的职责:丞相:协助皇帝助理万机;太尉:负责全国军务;御史大夫:负责奏章的上传和诏书的下达,兼理全国监察事务。
②诸卿:分掌具体事务。
(2)特点:相互配合,彼此牵制。
军政大事如何决策?
3.郡县制:
(1)郡县制的建立与推广: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
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2)郡县的性质、长官及职能
(3)特点: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调动任命,不得世袭。
郡县制的特点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4)郡县制建立的影响:①郡县制的建立,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③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5)与西周分封制的区别:①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与宗法制联系)——按地域划分;
②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有封地——皇帝任免调迁,不世袭,无封地;③诸侯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甚至危及中央政权——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
(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时间:秦朝;
(2)创立者:秦始皇。
(3)内容: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中央)和郡县制(地方)
(4)影响: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史论共享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
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君主理念,往往影响着政治决策,影响着立法、行政和司法。
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
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人”和“奴才”的关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发展,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
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
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
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导致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
绝对的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
绝对的君主专制,又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
同时,它又必然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这一切,都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
三、本课问题检测
回答下列有关秦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问题
(1)秦朝何时由谁统一?定都何地?疆域四至?
(2)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由哪三个制度构成?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3)皇帝制度的核心?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两点)?
(4)秦朝的中央三个最高官职?各自职责?秦的中央官制有何特点?
(5)郡县制何时建立?何时在全国推行?各自性质、长官、职能?与分封制相比,有何特点(三点)?影响(三点)?
四、基础测评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这主要是指他
A.继承了秦国王位B.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C.灭六国统一天下D.修建万里长城
3.秦朝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4.秦朝中央官职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
5.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