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单元活动《学用地理统计图》训练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用地理统计图》专项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

读图回答1~2题。

1.a、b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属于( )
A.现代型和原始型 B.原始型和传统型
C.现代型和传统型 D.传统型和现代型
2.影响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如下图),回答3~4题。

3.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
A.abc B.acd C.abd D.bcd
4.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 A.a B.b C.c D.d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

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

据此回答问题5~6题
5.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6.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读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图,完成7~8题。

7.关于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00—1950年,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皆为原始型
B.1850—1950年,甲国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
C.1900—1950年,乙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D.20世纪末甲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8.从图中可看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 )
A.出生率的下降B.死亡率的下降
C.自然增长率的下降
D.自然增长率的上升
总和生育率也称总生育率,是指某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

读中国总和生育率变化曲线图,完成9~10题。

9.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总和生育率呈下降趋势,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化的推进 B.城乡人口迁移
C.人口老龄化 D.国家人口政策
10.如果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 )
A.人口素质下降 B.就业压力加大
C.人口老龄化 D.劳动力成本下降
下图示意四个国家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

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①B.②
C.③ D.④
12.图示四国中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 )
A.①③④②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
13.根据表中数据和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年北京市和河南省人口变动。

材料二
(1)北京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________,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南省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________,其人口数量的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京市的人口总量变化趋势为________,影响这种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关于我国人口的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人口红利是指人口的结构性变化所导致的积极经济后果。

中国目前正处于人口红利期,这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下图显示了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及人口负债期。

图中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0~14岁)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1)说明抚养比与就业比的关系。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与2019年后我国的抚养比均快速上升,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3)分析人口红利期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4)根据我国的国情,谋求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采取哪些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