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商鞅变法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商鞅变法学案
【课标要求】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
〔一〕必要性〔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乱、大革新、大开展时期。

〕:
1、经济:铁农具和牛耕推行,推进消费力开展,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2、政治: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弃奴隶制度,树立和强化封建民主统治。

3、军事:由于战争的需求,富国强兵成为革新的内在动力。

4、文明:法家学说成为变法的思想武器。

〔二〕能够性
〔1〕秦国面临的有利条件
①国君权利集中,奴隶主贵族权利较弱;
②注重适用、讲求功利的发家学说容易失掉认同;
③民风质朴,充满尚武肉体。

〔2〕历史机遇
①三家分晋,抑止秦国开展的力气大大削弱;
②中原士人游说各国,为秦国招徕贤能提供了能够性。

二、商鞅变法的措施和主要内容
1、经济——目的:开展农业消费,增强经济实力.
〔1〕为田开阡陌封疆——废弃奴隶制经济基础,确立封建经济基础。

实质:废弃井田制,以法律方式供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作用: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提高他们开展农业的积极性,促进封建经济开展。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评价】积极:重农主义是农业社会的主导思想,维护了集体小农消费,促进了封建经济开展,为秦一致奠定了物质基础;消极: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开展。

〔3〕一致度量衡
作用:便利赋税征收;为经济活动提供便利;有利于消弭封建割据;为秦始皇一致度量衡奠定了基础。

2、军事: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作用:增强了秦国军队战役力和秦国国力,也为人们争取更高的社会位置提供了途径;增强了中央集权。

3、政治
〔1〕废弃世卿世禄制,鼓舞贵族树立军功
内容:贵族没有军功者,剥夺其贵族身份·作用:打击了奴隶主贵族,也招致其仇恨〔2〕普遍推行县制
作用:树立了民主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稳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

4、司法
〔1〕树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作用:轻罪用重刑,增强了民主统治,但严刑峻法对后来的秦朝发生了消极影响。

〔2〕依据李悝«法经»制定秦律
作用:树立起严密的法律体系,用法律方式把革新的内容固定上去。

5、文明:燔诗书而明法则
内容:烧毁儒家和不契合地主阶级利益的书籍;
实质:文明高压政;影响:压制人民思想,摧残了文明。

6、习俗习气——革新社会习尚习俗
三、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1、积极作用——推进了社会提高;促进了经济兴盛;壮大了国力,为秦国富国强兵和一致全国奠定了基础。

〔1〕政治:打击了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度机器,开创了封建民主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如:县制、什伍制、连坐法等。

〔2〕经济:废弃旧的消费关系,确立土地私有制,激起农民积极性,促进封建经济开展,增强了国力。

如: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重农抑商等。

〔3〕军事: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役力,为秦一致中国奠定了基础。

如:奖励军功、制止私斗。

2、历史局限
〔1〕轻视教化,轻罪重罚。

如:刑法严酷。

〔2〕减轻剥削压榨。

如:连坐法。

〔3〕革新不完全彻底。

如:按爵位等级占有田宅和奴隶、地下供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4〕重农抑商,压制工商业违犯了社会经济开展的规律。

〔5〕文明高压,摧残了文明,压制了思想。

四、商鞅变法成功的缘由与启示
基本缘由:商鞅变法顺应了事先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以及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变的历史潮流,契合历史开展趋向
客观缘由:秦孝公全力支持,信任商鞅;厉行法治,赏罚清楚;革新的历史条件成熟;商鞅既有革新的智慧,又有革新的胆识、勇气和决计。

启示:革新要顺应历史潮流;革新者需求更多的决计与勇气;革新并不是坏事多磨的,充溢了阻力,有时甚至会付出繁重的代价,必需锲而不舍。

【试题演练】
〔2021年苏州市高三模拟〕关于秦国的强国之道,古今论者见仁见智。

阅读以下资料:
资料一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那么贵爵,弱那么尊官,贫那么重赏。

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那么民用矣……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

皆曰〝不得〔敌首〕,无返!〞
——«史记·商君书»
资料二秦之胜在于官僚制度的树立,政治行政中心所表达出来的次第和强权。

一个巨官僚机器的高度精细牢靠的运转,自身就被视为最高目的。

在这种次第崇敬的权利哲学之中,吏员不过是官僚机器的齿轮与螺钉,民众不过是人格化的力役和赋税。

他们仅仅在数量和功用上具有意义。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资料三有虎狼之民,牛马之士,国虽治,政虽理,其民不人。

世之有民也,固先于国,且建国以为人乎?
——章太炎«国故论衡·原道下»
请回答:
〔1〕据资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采取了哪些弱民强国的措施,并指出其目的。

〔2〕资料二以为秦的强国之道是什么?指出资料二与资料三对秦强国措施弊端的共同看法。

〔3〕概括三那么资料作者对强国之道各自看法的立足点。

〔1〕措施: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严禁私斗;树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强迫推行小家庭政策。

目的:富国强兵〔驱使人民为兼并战争和增强国力效劳〕。

〔2〕强国之道:官僚机器高效运转构成次第和强权。

看法:剥削压榨人民〔或形成〝其民不人〞〕。

〔3〕立足点:法家;制度;民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