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7年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学期9月份月考试卷 上学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07年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学期9月份月考试卷
(必修Ⅰ·专题1—5)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5分,30题共45分)
1.周初实行分封制主要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度国家政权
2.西周实行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A.广建诸侯藩国B.区分血缘亲疏C.保证法律执行D.巩固分封秩序
3.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是()A.权力的高度集中B.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C.地方实行郡县制D.中央政府设“三公”“九卿”
4.郡县制之所以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制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5.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每一州设刺史一名。

刺史的主要职责是()A.推荐和选拔地方人才B.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
C.监察诸侯王和地方兵役D.加强对地方官的控制和管理
6.汉代颁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

其主要目的是()
A.壮大皇族力量B.保证列侯利益C.加强中央集权D.笼络王侯人心
7.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

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的控制日益严密
8.《元史·地理志》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为统治如此广阔地域,元实行()
A.郡县制B.三省制C.行省制D.三司
9.隋唐时期官员上朝奏事均有座,到宋朝就必须站着,到明朝时则须“众官皆跪”,对这一变化理解不正确
...的是()
A.皇权不断加强B.相权不断削弱
C.官僚地位不断下降D.官员更加重视礼仪
10.明初撤销中书省及丞相官职和内阁的地位上升,主要反映了()A.中央政府提高了工作效率B.文臣的地位开始提高
C.皇权大大加强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11.关于清朝军机处,不正确
...的表述是()A.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B.军机处对军国大事直接进行裁决
C.军机处工作效率相对较高D.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
12.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13.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
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A.英国军队B.法国军队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
14.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1840年B.1860年C.1895年D.1901年
15.“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

这里的“礼物”指的是
()
A.火烧圆明园 B.割占宝岛台湾
C.签订《辛丑条约》D.提出“二十一条”
16.下列事件不属于
...中国近代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史实的是()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C.维新变法D.义和团运动
17.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其充分理由是()A.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
C.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D.辛亥革命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18.“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父告基子,姊告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

这集中体现了五四运动的什么精神?()
A.科学B.自由C.民主D.爱国
19.右图为“五四运动”时的一份报
纸一角,它反映了()
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B.“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C.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
D.响应“五四”运动国内专电
20.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参观南昌起义纪念馆时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

题词依据的是南昌起义
()
A.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B.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D.决定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2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其意义在于()A.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是土地革命时期开始的标志
C.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的陕北。

毛泽东写这首词的时候,中国工农红军()
A.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粉碎了国民党的三次军事“围剿”
C.开赴抗日战争的前线D.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
23.被中外舆论界称为“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酷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的历史事件是
()
A.旅顺大屠杀B.济南惨案C.南京大屠杀D.五卅惨案
24.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政》杂志刊诗一首:“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

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

”该诗高度评价了()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25.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于1949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标志着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B.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最终失败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26.正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是()A.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B.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1956年中共“八大”
27.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确切含义是()A.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
B.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共同参政
C.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民主党派多党合作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民主党派共同执政
28.对于推进基层民主、农村民主制度建设起重要作用的一部法律文献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B.《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环境保护法》
29.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最根本的原因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中国政府的积极争取
C.改革开放及综合国力的增强D.英国、葡萄牙的衰
3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怎样的情形下提出来的()A.在与苏联建交,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时
B.在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时
C.在参加亚非会议时
D.在同印度和缅甸等邻近国家互相访问的过程中
二、非选择题:(31题15分、32题10分、33题16分、34题14分,4题共55分)
31.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

《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材料四Array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请回答: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5分)
(4)你怎么理解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2分)
32.山东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一个省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关荣的传统。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0分)
(1)山东为何被称为“齐鲁大地”,请扼要概括其因由。

(2分)
(2)元朝时,管辖现在山东的行政机构是什么?(2分)
(3)19世纪末的义和团运动蓬勃兴起于山东,在斗争中提出的口号是什么?扼要概括斗争的历史作用。

(6分)
33.救国救民是近代的主旋律,实现国家的独立与富强、民族的振兴与崛起是中国各阶层进步力量的夙愿。

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进行了不屈的斗争和艰难探索,最后是中国共产党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6分)
(1)太平天国作为农民阶级斗争的最高水平,在探索中提出了怎样的救国方案?并对其进行扼要分析
评价。

(4分)
(2)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所发动的伟大斗争,其最主要成果和历史地位怎样?
(5分)
(3)无产阶级作为最先进的阶级,在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民主革命的最终胜利,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请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后所确立的几项重要政治制度?改革开放后,在法制建设中取得了哪些重大进展和成就?(7分)
34.外交地位如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荣辱写照,满清时期的屈辱外交昭示了封建王朝的腐朽与没落,民国时期的抗争也难以挽回炎黄子孙的尊严,只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中国,才使中华民族真正挺起了胸膛。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分)
(1)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能对清朝皇帝指手画脚开始于什么时间的什么条约?而清朝皇帝完全被列强所控制,成为他们的工具又是哪一年的哪一个条约(4分)
(2)在民主革命时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2分)
(3)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取得重大成就。

其中在50年代取得的最主要三项成果是?(3分)在70年代获得重大历史突破的三项成就是?(3分)试分析这些成就取得的原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30题共45分
1—5:DDADD 6—10:CACDC 11—15:BBCCC 16—20:CADBC 21—25:ADCDC 26—30:CCACD
二、非选择题:31题15分、32题10分、33题16分、34题14分,4题共55分
31.(1)秦始皇让御史大夫掌兵权以牵制丞相;汉武帝设置“中朝”决策机构,剥夺宰相的决策权;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以参知政事等官职分割相权。

共同点:相权受到限制和分割削弱,皇权加强。

(6分)
(2)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

(2分)
(3)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不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军机处是皇帝谕旨的传达机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

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具有宰相的权力,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所以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

(5分)(4)宰相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废除宰相后,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到了顶峰,形成了绝对的君主专制,加重了政治腐败。

(2分)
32.(1)在西周时,现在的山东曾分封建立了齐国和鲁国等诸侯国。

(2分)
(2)属中央政府的中书省直接管辖。

(2分)
(3)口号“扶清灭洋”;加速清朝灭亡,阻止了中国的殖民地进程。

(6分)
33.(1)方案:《天朝田亩制度》;反封建土地革命纲领,农民斗争最高水平;绝对平均有其空想性,反映了农民是一落后阶级。

(4分)
(2)成果地位: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实现历史伟大转折,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5分)(3)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分)
法制建设:颁布82《宪法》和《选举法》等,建成较完备的法律体系;通过《行政诉讼法》等实现政府和人民平等;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建设法制化社会;颁布《城市居民选举法》等,保障基层民主建设。

(4分)
34.(1)1858年《天津条约》;1901年《辛丑条约》。

(4分)
(2)事件:抗击日本法西斯的英勇斗争和最后取得全面胜利。

(2分)
(3)成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并发挥了积极作用;出席万隆会议,并推动了会议圆满成功。

成就:联合国权利的恢复;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及建立外交关系;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

原因:正确而灵活的外交政策;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