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气道湿化管理环节的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气道湿化管理环节的护

【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对重症监护室患者使用呼吸机进行通气,可以实现对患者更有效治疗和极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的并发症,缩短患者的康复时机。

而对患者应用更好的气道湿化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方法:以我院从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接收的48例需要实施呼吸机辅助或控制通气的病危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首先,和普通静脉输液一样先对瓶口进行常规消毒,然后将瓶口后的输液管挂在呼吸机边上的输液架上;接着,对湿化器的注水口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将输液器与注水口进行连接;最后,打开输液器开关让湿化器内注入灭菌水至水位线。

结果:在48例需要呼吸机辅助或控制通气的危重病人中,40例经过上机和正确护理后顺利脱机,其中有30例没有合并呼吸机相关肺炎,预后效果令人满意,8人病情严重,最终死于原发病或者并发症。

结论:通过对试验的总结和分析,对患者实施呼吸机辅助和进行精心气道湿化的护理管理,明显降低了各种并发症,提升了治愈率,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呼吸机;气道湿化;护理管理;患者
重症监护室作为集中大量急危重症患者的主要区域,在重症监护室内也应用了最为先进的现代化诊疗技术。

但是由于这些危重症患者的呼吸功能受损较为严重,因此想要实现呼吸,则需要呼吸机的有效辅助进行通气。

这种背景下,运用呼吸机对患者进行良好的气道湿化管理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是对患者有效治疗、减少并发症和促进康复的重要环节。

其中呼吸机的加温和湿化器的注水,是重症监护室里管理呼吸机的护士每天都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之前用传统的方式注水,主要是用注射器向湿化器里注入蒸馏水,需要经常打开注水口反复加水,不仅增加了工作量,更会影响患者的通气,还可能造成呼吸通路的感染。

而我院目前已采用一次性普通输液器注入灭菌水替代传统方法,效果良好。

现将我院收治的48名危重患者实施呼吸机辅助或控制通气使用向呼吸机加温和向湿化器里注水的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接收的48例需要实施呼吸机辅助或控制通气的病危患者.男性25人,女性23人,年龄均在20-85岁之间。

其中,动脉瘤术后8
例,外伤性脑出血术后20例,自发性脑出血术后15例,脑膜瘤术后2例,其他3例。

准备好一次性普通输液器和灭菌注射用水。

1.2方法:首先,和普通静脉输液一样先对瓶口进行常规消毒,然后将瓶口后的输液管挂在呼吸机边上的输液架上;接着,对湿化器的注水口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将输液器与注水口进行连接;最后,打开输液器开关让湿化器内注入灭菌水至水位线。

1.3气道湿化管理环节的护理措施:第一,在重症监护室内对需要使用呼吸机的危重症病患进行呼吸机护理的过程中,患者正确的体位是首要条件,必须要确保,在对患者使用呼吸机之前,要么将患者的头向上抬高30°~45°,要么将床头尽量进行抬升,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患者在上呼吸机的过程中发生肺炎及其他感染的可能。

第二,患者使用完呼吸机后,要确保呼吸机的所有螺纹和管路都是密闭通畅的,不可以出现漏气、扭曲的现象,也不能出现松脱和阻塞,不然就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严重的将危及生命。

如果想要保证其使用拥有良好的效果,则要通过对支撑架的合理利用,把呼吸机中的全部螺纹管路进行良好的固定,这样可以防止气道导管出现移位,而导致牵拉的情况发生,与此同时还要将收集瓶在管路最低点的位置进行设置。

在为患者进行翻身叩背护理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呼吸出现回路脱落以及收集瓶倒转的不良现象,影响对患者的正常护理。

护理人员必须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与监测,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三,要保证湿化装置和温化装置能够在任何时候完全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

这就需要护理人员要能够及时的对湿化器中所使用的灭菌注射用水的留存量和湿度进行检查和确定。

当液平面比水位线低时,就要及时的把开关打开,然后往里面注入灭菌注射用水,一定要保证有足够的留存量,这样才能良好的湿化患者的痰液,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此外,还要符合无菌操作的相关规定,对在使用呼吸机的重症监护患者,必要进行有效气道湿化管理护理工作。

一般的操作流程为:要及时的对患者使用的输液器和灭菌注射用水进行更换,时间一般为1日一次。

并定期清除和倾倒呼吸机螺纹管中以及收集瓶中所储存的冷凝水,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进患者的气道,造成感染从而威胁患者的健康生命安全。

在进行相关的大量研究后表明,致使患者产生与呼吸机相关的肺炎,其病原菌主要来源就是集水瓶的处理不当。

所以这点必须重视,需要每周都对患者使用的呼吸机的螺纹管和湿化器进行检查清理与消毒处理,只要出现明显的分泌物污染,就必须要马上进行正确的处理和更换。

第四,护士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呼吸机的工作原理和各项性能指标。

不但可以完成各种需求的操作,能设定和调整相关通气参数,还要对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机理情行充分的了解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呼吸机存在的问题
和故障,然后及时处理和纠正,以此保证病人借助呼吸机正常呼吸,达到帮助病患疾病的有效恢复。

2 结果
在48例需要呼吸机辅助或控制通气的危重病人中,40例经过上机和正确护理后令患者和患者家属满意,其中非常满意28例,比较满意12例,8例结果让患者和家属表示不满意。

结果详情见下表1
表1 患者及患者家属满意度
满意度例数占比(%)
非常满意2858.3%
比较满意1225%
不满意816.7%
总满意4883.3%
3 讨论
在重症监护室内接受治疗的患者,大多数都是不能够进行自主正常呼吸的,所以要进行机械通气,常采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

但在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的时候,破坏了患者的呼吸道而产生的生理屏障,致使其失去了自主进行气道湿化的功能,再加上患者的下呼吸道的分泌物的水分丢失,在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时候,就会破坏患者气道出入水量的不平衡,从而导致患者呼吸道里的分泌物十分干燥[1],严重时还会发生结痂,纤毛运动的停止时造成患者呼吸道阻塞的主要原因。

所以必须要对气道进行良好的湿化管理,这样才能帮助患者把其呼吸道里的分泌物顺利排除,同时还能避免患者出现呼吸道的阻塞和感染,达到帮助患者进行良好的呼吸与康复的效果[2-4]。

由于应用此种护理方式拥有操作简便、污染性较小,再加上其成本较低等各种优点,因此在当前的重症监护病人气道湿化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5]。

一次性输液器和注水口两者使用时紧密连接的,所以不会对患者的通气造成不利影响。

如呼吸机中的液平面低于要求的水位线的时候,护理人员也不再用传统的方式将呼吸机打开进行注液,只需要将开关打开注入灭菌注射用水就可以了,不仅减少了工作量,更排除了很多不必要的污染,提高了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医疗水平的快速提升,对于医疗过程和护理工作
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在对传统的重症监护病人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护理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反复的进行加水以保证其气道的湿化。

但由于是人工操作,不仅增加了患者的感染几率,也导致护理工作人员工作负担的增加。

因此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气道湿化管理,不仅降低患者经济负担,也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率,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荐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云清,宋丽华,吴淑华等.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气道湿化管理环节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4):773-774.
[2] 谢丽娟,李新萍.机械通气气道管理的护理进展[J].广西医学,2001,23(3):539-541.
[3] 秦云霞,许秀梅,陆雁等.人工气道湿化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4):28-31.
[4] 张唯.治疗性沟通对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疗效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9):37-38.
[5] 徐彩琴.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依从性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6):681-682.
-全文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