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考物理第一部分考点研究第十一章物态变化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点: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现象
(xiànxiàng)及吸、放热的判断
6. “窗花”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____凝__华为(n固ín态g的hu小á冰) 晶附着在玻璃上形
成的.形成的窗花在玻璃的_____(选填
“内内部部”或“外部”);当窗花熔化时,
要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吸热(xī rè)
第五页,共42页。
其他(qítā)常见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等
实验室常用 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量程
-20℃~110 -30℃
℃
~50℃
35 ℃~42 ℃
温 度
分度值
1℃
0.1 ℃
计
构造
玻璃泡上都是均匀细管
玻璃泡上都有一段细而弯 的“缩口”
使用方法
___不__能___(选填“能”
或“不能”)离开被测
_能__(选填“能”或“不
第十八页,共42页。
重难点突破 方法指导:物态变化及吸、放热判断的方法: 判断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也可按照下面“三步法”进行 (jìnxíng): 第一步:判断发生物态变 化前物质的状态; 第二步:判断发生物态变 化后物质的状态; 第三步:根据物质前后状态的变化从固态→液态→气态是吸热 过程,从气态→液态→固态是放热过程.
定义:物质从___固_态直接(zhíjiē)气变为___态的过程.
(举例:人工降雨、樟脑丸变小、冰冻的衣服变 干)
特点:升华__吸_热,有制冷、降温的作用.
s
定义:物质从__气_态直接变为__固_态的过程.
h 凝华 (举例:玻璃窗上的冰花、霜、雾凇)
ē
特点:凝华__放_热.
n
g
h
第十三页,共42页。
×
√
(5)夏季柏油路上的沥青变软,是液化现象,要放热( )
×
第二十页,共42页。
(6)樟脑丸变小,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要吸热( )
(7√)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固体变为液体的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
(8)冬天戴×眼镜的人进入室内(shìnèi),眼镜片“模糊”是热空气遇
冷的液化现象( ) (9)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液态的酒精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
温 分别用0 ℃和100 ℃表示;0 ℃和100 ℃之间分为100 度 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
常见温度的估测:(1)人正常的体温为37 ℃;(2) 人体感觉舒适的室温为25 ℃左右(zuǒyòu);(3)夏 季最高温度约为40 ℃;(4)中考期间教室的温度约 为27 ℃
第三页,共42页。
原理:根据液体的___热__胀__冷__缩原理制成
会记:测量(cèliáng)结果要由数值和单位两部分组成
第四页,共42页。
读数: a.首先根据(gēnjù)温度计的单位和每一大格间的小格数计 算分度值; b.再看刻度是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还是下方(xià fānɡ).
温
若图中未标明零刻度线,且刻度由下往上越来越大,为
度
计 “零上”,反之,为“零下”.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 液柱的液面相平(如右图B) c.再读液面下最近的整刻度值,然后 读取从整刻度值到液面的小格数,整刻度值+小格数× 分度值即为最终读数.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47
方式
蒸发
沸腾
发生部位 液体_表_面__(biǎomiàn)液发体生_表__面_(_b和iǎ_内o_m_部i_à_n同) 时
两 种
发生条件 在__任__何__温度下 达到_沸_点___,持续吸热
汽 化
不同 点 剧烈程度
_缓__慢__的汽化现 象
_剧__烈__的汽化现象
方 式 ( f
影响因素
液体上方的空气
使用方法:
(1)观察量程和____分__度__值
(2)四会:
温
会选:会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度 计
会放: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______被__测_中液,体 会读:等不温要度碰计到示__数_容_稳__器定_和(后r_ó再_n_g读_q容_ì数_)器_底;_壁读数时(玻yè璃tǐ泡) 不
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与液柱的液面相平
第一部分 考点(kǎo diǎn)研究
第十一章 物态(wù tài)变化
第一页,共42页。
第十一章 物态(wù tài)变化(4~ 11分)
考点梳理
温度(wēndù)
物
温度计
态
熔化和凝固
(w
汽化与液化
ù
tà
升华和凝华
i)
第二页,共42页。
温度定义:表示物体的_冷__热__(_l_ě_n_ɡ的物理量 常用单位:__摄__氏__度___,符rè号)程为度__℃_ 摄氏温度:把在1标准大气压下___冰__水_混__合__物_的温度规 定为0摄氏度;____沸__水的(温fè度i 规sh定uǐ为) 100摄氏度;
第十九页,共42页。
一、 物态变化的辨识及吸、放热判断(pànduàn)(易错)(10年6考)
例 1 判断(pànduàn)正误.
(1)春天,冰雪消融是液化现象 ( ×) (2)夏天,光照下露珠变小,是液体变成气体的升华现象
(×) (3)秋天,草地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而
成( )
(4)冬天,北方的雾凇,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 ( )
第十六页,共42页。
(RJ八上P61图
3.3-5)
命题点一:物态变化判断、光的折射
4. (2016南宁24题改编)如图所示,某游泳爱好者刚从 水边出来时,有一阵风吹过,感觉特别冷,是由于他
身上(shēn shɑng)的水不断____蒸__发带(走zh了ēn大g量fā热) 量,
他向下看,感到池水的深度比实际要____.
存态,此温度为凝固点
【探究固体(gùtǐ)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见实验
突破
第九页,共42页。
汽化(qìhuà):物液质从____态变气为___态的过程, 汽 汽化(qìh吸uà)时___热.
化
与 两种汽化(qìhuà)方式
液 化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见实验(shíyàn)突破
第十页,共42页。
低于
第十五页,共42页。
(RJ八上P58图3.3-1)
命题(mìng tí)点:物态变化辨识
3. 如图,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 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 把口扎紧,然后放入热水中,我们 可以看到,塑料袋鼓起来了,这是 因为_________当__把_滴__入_ 几滴酒精的 _塑_料__袋__放_入__热__水_中__时__,_酒__精__液_体__吸__收__ _(x_ī_shōu)热量会汽化变成酒精气体,体 _积_变__大__,_故__发__现_塑__料__袋_鼓__起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J八上P60图3.3-4)
命题点:物态变化辨识及吸、放热判断
2. (2013桂林15题)利用(lìyòng)如图所示 的小纸锅,可以将水加热至沸腾,但纸 锅没有燃烧,其原因是:在加热过程中, 水不断加热,当水沸腾后,水继续加热, 温度_____,也说明水的沸点_____(选 填“高于”或“不低变于”)纸的着火点.
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在熔化过程中只要 不断吸热,温度就 不断上升,没有固 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n
g
h u
举例
海波、冰、水晶、石英、 蜡、松香、玻璃、
食盐、各种金属等
沥青等
à)
和
凝
第七页,共42页。
种类 熔点
晶体 有
非晶体 无
图像
熔
化熔
和化 凝 固
AB段持续吸热,温度
_不__断__(_b_ù_d_u,àn)为升固高态, 整个过程持续_吸__收__(_xīs
流动速度、____、供热快慢、气压高低 温__度____液__面表面积
ā n
温度 变化
降温、_吸__热__
吸热、温度_保__持_不__变__
g s
相同 点
都是__汽__化____现象,都需__吸__热__
h
第十一页,共42页。
液化定义:物质从 气 态变为 液 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 放
热. 汽
液化方法: 化
第二十二页,共42页。
二、温度(wēndù)—时间图像及其特点(10年7考) 例 3 (2016河源)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熔化图 像.由图可知__A__(选填“A”或“B”)物质是晶体,该晶 体的熔点是8_0____℃.
第二十三页,共42页。
例 4 (2016巴中)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 的图像(tú xiànɡ)如图所示,这种物质的24熔0 点是______ ℃,在第10 min 时固,液该共物存质(g处òn_g_c_ú_n_)状__态______(选填“固 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其熔化过程的特 点是不吸变收热量,但温度_____(选填“升高”、“降低” 或“不变”).
第二十四页,共42页。
实验突破 实验一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近10年未考)
命题(mìng tí)点: 1. 实验测量工具(停表、温度计) 2. 实验器材的组装顺序(__自__下__而_上_) 3. 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见(Pzì7x5i考à点ér梳理) 4. 实验选取小颗粒固体的原sh因àn(使ɡ)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固体充分 接触,测量更准确;小颗粒固体受热均匀)
√
() (10)吃冰棒“粘”舌头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现象( )
×
×
第二十一页,共42页。
(11)在寒冷(hánlěng)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 “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 (12)冰棒冒“白气”,“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 的冰棒形成的小水珠(√ ) 例 2 (2016揭阳)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 确的是( A) A.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 B.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熔化 C. 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升华 D. 烧水时壶嘴冒着“白气”——汽化
能”)离开人体读数,使 用前要甩到35 ℃刻度处
物体读数
以下
第六页,共42页。
熔化:物体从_固__态变成__液_态的过程(guòchéng吸),熔化
时___热; 液
固放Βιβλιοθήκη 凝时种固_类_:_热物.体从___态晶变体成___态的过程(guò非ch晶én体g),凝固
熔 化 (r ó
特点
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 温度却保持不变,有固
第二十五页,共42页。
5. 试管插入(chā rù)烧杯中的位置要适当(试管中所装物质要完 全浸没在水中;试管不接触烧杯的底部和侧壁) 6. 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优点(__使__固__体__(g_ù_t_ǐ_)受__) 7. 石棉网的作用(__使__烧__杯__(s_热h_ā_均o__b匀_ē_i)_受) 热均匀 8. 曲线图的绘制及熔化时间的判断 9. 熔化过程中内能、温度及热量的变化规律 10. 判断熔点 11. 判断是否为晶体 12. 烧杯口处的“白气”,试管、烧杯壁水珠的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 BC段持续吸热,温度 热量,温度持续
_保__持__(_b_ǎ_o,ch为í)固不液变共
_升__高___
存态,此温度为熔点
第八页,共42页。
种类
凝固 点
晶体 有
非晶体 无
熔
图像
化凝
和固
凝 固
特点 D为温降C段液度低持态_(_续j,_i_放àC_nB_热g_d段保_,ī温,)持为持度续固(_b放液_ǎ_o热共_c_h,,í)不整变量个,过温程度持不续断__放_降___出_低___热
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第二十六页,共42页。
13. 判断物质在某温度下的状态 14. 熔化前后曲线的倾斜程度不一样的原因(同种物质, 在不同状态下的_比__热__容___不同) 实验(shíyàn)结论: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 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晶体熔化时要吸热,但温度 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要吸热,物质先变软再变稠, 然后再变稀,温度一直在升高.
图说物理
命题点:温度计的原理 1.如图所示的装满带颜色(yánsè) 水的小瓶,塞好瓶口,放入热水中, 细管中的液柱升会高_(_sh_ē_n_ɡ_,ɡā由o)此可 自制一个简易的自制温度计,此类 自制温度计是根据液热体胀的冷缩 (RJ八上P47图3.1-1) _________原理制成的.
第十四页,共42页。
命浅题点二:蒸发的影响因素
5. 如图所示,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如果有风吹来, 人会感觉更冷,这是因为液体表面的 ________加 快,蒸发加快;人蜷缩着身体,这是通过减小 ____________来减慢蒸发的.
空气流速
身体(shēntǐ)表面积
第十七页,共42页。
(RJ八上P64图3.3- 6)
(1)所有气体温度(wēndù)降到足够低时都可液化. (q
(举例:生活中的“白气”) ìh
(2)一定温度(wēndù)下,压缩体积. u
(举例:火箭上的燃料“氢”和助燃剂“氧”都是通过压缩体 à)
积的方法变成液态氢和液态氧、液化石油气) 与
液
化
第十二页,共42页。
升 升华
华
(shē ngh
( u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