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交际学
1.交际能力:包括两个方面的能力:语言能力和社会语言学能力
2.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跨文化交际: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4.时间语:用时间表达的信息符号,它研究的是人们对准时、及时、延时等概念的理解。

5.人体语:用人体发送出的非言语信息符号称为人体语,它是非言语行为中内容最丰富的一种。

6.语用迁移: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常常理所当然的以本文化的准则和社会规范作为解释和评价别人行为的标准,就是语用迁移。

7.文化休克: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或符号,对于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而在心理上产生的深度焦虑症。

一般分为蜜月阶段、沮丧阶段、调整阶段和适应阶段四个阶段。

8.面子:是交际事件中的参加者所相互给予的相互协同的公共意象。

9.非言语语:即在交际环境中除去语言刺激外的一切由人类和环境所产生的刺激,这些刺激对于信息发出和接受者都具有潜在的信息价值和意义。

10.定型观念:是指一个群体成员对另一群体成员的简单化的看法,又叫刻板印象。

定型观念可以分为自定型和他定型。

在大多数情况下,定型观念指他定型。

♦交流的要素有哪些?
➢交流的要素有:信息、发送者、编码、渠道、接受者、解码、接受者的反应、反馈。

♦有效交际
➢有效交际即指成功的交际,指听话人能够理解说话人意图的交际。

➢有效交际的要素:1)向对方表示尊重和对其持积极态度的能力。

2)采取描述性、非评价性和非判断性态度。

3)最大限度的了解对方的个性的能力。

4)移情能力。

5)应付不同情景的灵活机动能力。

6)轮流交谈的相互交往能力。

7)能容忍新的和含糊不清的情景,并能从容不迫对其做出反应的能力。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学?
➢跨文化交际学是研究人们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冲突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冲突的一门学问。

它产生的标志是1959年美国爱德华.霍尔出版的《无声的语言》。

跨文化交际学具有多学科性质。

♦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三个主要障碍是什么?
➢1)把自己的文化规范误认为是他人也接受的文化规范。

这是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障碍。

2)另一个障碍是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先入为主的印象。

3)民族中心主义♦简述世界各国的时间取向和时间观念。

➢根据不同文化对时间的侧重点不同,世界上有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间取向。

时间和空间存在着某种契合,产生两种时间观,即线式和圆(环)式两种时间观。

世界各国使用时间的习惯分为单向时间习惯和多向时间习惯。

♦民族性格。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性格。

民族性格是指一个民族的典型性格特征。

它是个群体概念,不指个人或非主流,现实中的个别人不具有代表性。

➢民族性格的本原来源于价值观念。

以价值观念为基础的民族性格,是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和行为的重要方面,它同价值观念一起构成底层文化结构,对交际行为起着
支配作用。

在价值观念形成的过程中,古代东西方社会的自然地理条件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有限,自然地理环境所起的作用可能是决定性的。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封闭式的大陆型,导致了尚农的文化。

西方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开放的海洋型,导致了商业文化。

➢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不同国家的民族文化取向,可以帮助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预测和解释不同文化的人的行为,从而达到避免以自己的文化为标准来解释别人的行为,进行成功交际。

♦非言语行为的功能有哪些?
➢非言语行为可以单独使用,此时它的功能有:1)表示感情;2)代替语言;3)发送关于个人的一些信息,如一个女人浓妆礼服,传达出她将参加宴会等社交活动;4)礼仪与宗教仪式,如基督教徒划十字。

➢非言语行为可以和言语行为混合使用,这时有以下功能:1)加强,如当我们非常感谢一位朋友,嘴上说“非常感谢”的同时,上前紧握他的双手;2)重复,如我们在为别人室路时,会一边说方向一边用手指出那个方向。

♦非言语行为交际和言语行为交际的关系。

➢非言语行为交际和言语行为交际各有其作用,在交际中特别是人际交际中往往是相互补充的;非言语行为交际在一定情况下比言语行为交际更可靠。

♦人体语与语言语的区别。

➢人体语既有生物性又有社会性,语言语只有社会性;人体语的真实性大于语言语;
不同文化中人体语的共性大于语言语;人体语与语言语的表现力不同;人体语传递有多种渠道;人体语交流具有连续性
➢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

思维方式是指人们的思维习惯或思维的程序。

思维方式由于文化的不同而不同,如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综合思维、,注重统一;欧美人偏好逻辑思维、分析思维,关注对立。

➢价值观念是决定人们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动的根本出发点,是贯穿一切文化现象的红线。

价值观的特点: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它是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价值观形成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同文化的价值观有共性也有民族性。

♦价值观念与交际的关系:首先,价值观念决定人们如何进行交际。

无论是言语交际还是非言语交际或是社会交往,都受到价值观念的支配,另一方面,交际反映人们的价值观念。

如,从人们言谈经常强调什么可以大致看出他们的价值观念,这是直接的反映;从人们不谈什么及谈话方式也可以看出人们的价值观念,这是间接的放映
♦以价值观念为基础的民族性格,是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和行为的重要方面,它同价值观念一起构成底层文化结构,对交际行为起着支配作用。

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的典型性格特征,是个群体概念,不指个人或非主流,现实中个别人不具有代表性。

民族性格的本源是价值观念,价值观念形成中古代的东西方社会的地理自然条件起了关键性作用。

acchenhong0552@
密码ac6666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